|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致女儿书 |
| 作者 | 王朔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30213612 |
| 出版日期 | 2015-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320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王朔:致女儿书(2015版)》是《致女儿书》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两本经典作品的合集。是王朔写给自己女儿的心里话。 作者从自己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讲起,一直说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最后说到自己。每一句话都是真话,每一句话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女儿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对自己的作为进行了反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朔作为一个女孩的父亲与我们日常对他的印象中所不一样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
| 作者简介 | |
| 王朔,北京人。1958年生,1976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海军北海舰队任卫生员,1980年退伍回京,进入北京医药公司药品批发商店任业务员。1978年开始创作。1983年辞职从事自由写作。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发表多部中篇及长篇小说,约16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代表作《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和我们的女儿谈话》等中、长篇小说,广受读者欢迎。 |
| 目录 | |
| 致女儿书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
| 编辑推荐 | |
| 王朔,当代中国文坛绕不过去的存在与永在 你能看出更深的东西你就看,你不能看出更深的东西,起码也让你乐一乐。 独家授权 权威版本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致女儿书”,不如说是一份成年人自我审视的邀请。王朔用他一贯的犀利笔触,解构了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包括父女关系本身。他没有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完美的父亲形象,反而将自己置于一个与女儿平等的视角,甚至带着一丝自嘲。这种真实感,让我非常受用。他会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他的话语显得更加可信,更加有人情味。我尤其欣赏他对待“成长”的态度,他不是让你去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让你去认识自己,去拥抱真实的自我,去理解人性的复杂。那些他提及的关于“爱”、“责任”、“自由”的思考,都带着他独有的哲学,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不乏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不是那种能让你茅塞顿开的“心灵鸡汤”,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压抑的渴望,那些被忽略的困惑。它让我开始反思,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相处,又作为子女,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教育”,因为它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评分刚拿到《致女儿书》时,我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既期待又带着一丝不确定。王朔的文字,总是能精准地戳中人性最隐秘的角落,而当他面对女儿时,这种力量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读完后,我发现,他并没有走寻常路。他没有用那些充满教育意义的说教,而是用一种近乎“散漫”的笔调,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对社会的观察,以及对女儿的期盼,巧妙地融入其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待女儿,是带着一种“放养”的态度,鼓励她去独立探索,去犯错,去成长。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洞察。他对于“人性”的剖析,对于“社会规则”的解读,都带着他一贯的冷静和理智,却又不失温情。这让我思考,真正的父爱,或许并非是事无巨细的照顾,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她能够自由地呼吸,勇敢地跌倒,然后坚强地站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送给女儿的书,更是送给所有在成长道路上迷茫的人的一份指南,它不提供标准答案,却能引导你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这本《致女儿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一种深沉的父爱,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读过王朔的其他作品,总觉得他是一个不羁的、玩世不恭的作家,但当他拿起笔来,以“父亲”的身份写下这些文字,那股惯常的犀利和调侃似乎都收敛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内敛、更柔软的关怀。我很好奇,他会以怎样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女儿?会是充满人生哲理的大道理,还是那些看似随意却句句戳心的生活经验?我猜想,他不会是一个照本宣科的父亲,他会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些他曾经历过的挣扎、困惑、甚至一些被社会诟病的“歪理”,都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女儿。这其中或许会有一些离经叛道的观点,会有一些让传统观念不适的论调,但这恰恰是王朔的魅力所在,他敢于直面人性的复杂,敢于挑战既定的规则。这本书,我预感不会是一本轻松愉悦的读物,它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场关于成长、关于人生、关于如何在这个复杂世界里好好活着的深度探讨。我期待着,在这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个父亲最真实、最不加掩饰的情感流露,也期待着,能在其中找到一些能够启发自己思考人生方向的火花。
评分迫不及待地翻开《致女儿书》,我首先被那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所吸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表达,王朔就像坐在你身边,用一种闲聊的口吻,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娓娓道来。然而,别以为这是一种“易读”就意味着浅薄,恰恰相反,正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叙述,才更加触动人心。他会告诉你,生活并非总是如你所愿,会遇到坎坷,会经历失落,但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如何面对,如何继续前行。他或许会用一些粗俗的比喻,但那比那些空洞的鸡汤文更有力量,更能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我特别喜欢他那种不回避现实的态度,他不会告诉你“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而是会告诉你“即使不成功,也要努力活下去”。这种坦诚,这种接地气,让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他写下这些文字时,心中一定是充满了对女儿的爱,但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带着智慧的引导,是希望女儿能够独立、坚强、并且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人生经验包”,里面装满了父亲对女儿最真挚的祝福和最深刻的叮嘱,值得每一个渴望成长的灵魂去细细品味。
评分《致女儿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王朔那种“损”中有“爱”的独特表达方式。他不会用煽情的词汇来描绘父女之情,而是用一种戏谑、甚至带点“毒舌”的语气,将他对女儿的关心和期盼包裹其中。这种反差,反而让情感更加真挚,更加动人。他会“教育”女儿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如何辨别真伪,如何不被欺骗,但这一切的背后,都闪耀着父亲的智慧和保护欲。我喜欢他那种不畏惧“出格”的勇气,他敢于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敢于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来探讨人生。这让这本书充满了生命力,也充满了警醒。他不是在教女儿“怎么做”,而是在启发女儿“如何思考”。这种思考,才是真正能够伴随她一生,让她在面对人生种种挑战时,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拥有自己的选择。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智慧的父亲,在用他特有的方式,为女儿点亮前行的路,虽然这条路不一定平坦,但充满了希望和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