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实用投融资分析师认证考试教材财务报表分析科目的第二册,即资产部分。概述了资产负债表的构成,并分析了货币资金、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存货、金融资产和负债等会计分类项目及计量,并以案例的形式具体分析了每个会计科目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杨松涛,林小驰 著 著作 杨松涛,自2007年以来多次参与编写五科习题集。杨先生多次参与某政策性银行和某投资公司招聘试题编写。杨先生现任诚迅金融培训公司投融资培训部总经理,曾参与多家企业融资、投资和财务顾问项目,负责编写了电力、石化、造纸、电信、家电零售等行业的财务模型案例,讲授估值建模等课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资产的传统分类顺序简单罗列,而是围绕着“流动性、盈利能力与风险”这条主线来展开的。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资产周转率时所采用的对比分析法。作者不仅分析了存货周转率,还将它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交叉对比,从而揭示了企业是“资金积压在仓库”还是“资金被客户占用”的真正问题所在。这种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分析视角,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孤立地看待各项指标的习惯。比如,一家公司毛利率很高,但如果它的现金周转周期(CCC)不断拉长,那么高利润很可能只是纸面富贵,大量的现金被困在了经营周期中。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资产的“静态快照”转化成了反映企业运营效率的“动态视频”。它让我明白了,财务分析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为了更准确地预判未来的现金流和价值创造能力。阅读过程,简直像是在给一家公司的“健康系统”做全面体检,哪里有堵塞,哪里有虚弱,都暴露无遗。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刚开始阅读时,我甚至感觉有些吃力,但正是这份挑战性,让我收获了巨大的知识密度。它在处理资产负债表结构性分析时,那种层层递进的推导过程,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实战经验。例如,在讨论负债结构时,它没有停留在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划分上,而是深入到了各类金融工具的实际风险敞口。它清晰地阐述了如何通过分析有息负债的加权平均成本,以及债务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来判断企业在融资环境恶化时的脆弱性。此外,对于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精炼且实用的指导,特别是关于公允价值计量下,不同层级资产的估值可靠性分析。我发现,很多分析师在报告中只是简单引用了某些比率,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去逆向推导出这些比率背后的假设,并对这些假设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对于那些想在投行或券商做研究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维框架,远比记住几个公式重要得多,它培养的是一种“批判性审视”资产质量的本能。
评分对于那些渴望提升决策质量的管理者或创业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资产管理思维。它不再局限于如何美化报表,而是探讨如何优化资产配置以最大化股东价值。书中关于资本结构优化的讨论尤其发人深省,它用大量篇幅论证了在不同风险偏好下,最优的债务股权比例是如何动态变化的,以及过度依赖特定资产(比如单一的知识产权或土地储备)的潜在风险。我发现,作者在解释资产负债表时,总是将它与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紧密联动,强调“资产是投入,回报是利润,实现是现金”。例如,当分析长期资产的资本回报率时,它会立刻导向考察其对未来现金流的潜在贡献,这使得分析变得非常务实和面向结果。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教授你如何“记账”,而在于指导你如何利用资产信息,构建一个更具弹性和盈利前景的商业实体。它是一本将晦涩的财务语言,翻译成清晰的商业战略决策指南的实战手册。
评分我是一个偏向于长期价值投资的业余爱好者,对那种只看市盈率就做决定的方法嗤之以鼻。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扎实讲解资产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书籍,而这本恰好满足了我的期待。这本书对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分析章节,简直是一场思维的盛宴。它不仅仅罗列了折旧和摊销的方法,而是将这些会计处理与资本密集型行业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举例来说,对于重资产的制造业,作者花了大量篇幅分析了有效产能的评估,以及资本支出(CapEx)与折旧之间的微妙平衡,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回报率(ROIC)。更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它探讨了商誉减值的“艺术性”,揭示了并购完成后,管理层如何利用会计准则来管理市场对无形资产价值的预期。我体会到,资产的“价值”并非静止不变的,它是在持续的经营活动中被“创造”或“损耗”的。这本书就像一把精密的探照灯,照亮了资产负债表上那些容易被光鲜利润掩盖的“陈旧”或“过度投入”的部分,让人学会用更长远的眼光去衡量一家公司的真正实力。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财务分析领域的“硬通货”,我刚翻开它,就被里面那种严谨、深入的逻辑给镇住了。它可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把分析的“内功心法”给教授给你。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讲解流动性比率那一部分,作者没有停留在教科书式的定义上,而是结合了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在不同行业周期下,这些比率如何像“晴雨表”一样预示着企业的短期风险。比如,它详细拆解了速动比率和酸性测试比率的细微差别,教你如何透过表面的数字,看到现金流的真实健康状况。更妙的是,它还深入探讨了“质量”问题,比如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存货的周转率背后的潜在减值风险,这些都是普通财报使用者容易忽略的“陷阱”。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看财报的视角一下子从二维平面提升到了三维立体,不再只是被动接受数据,而是能够主动地去质疑和探究数字背后的商业逻辑。对于希望从初级报表阅读者蜕变为能够进行深度价值判断的投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分析工具箱是无可替代的。它迫使你思考:这个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一项,到底在向市场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评分这么薄的书,里面字体间距大,内容极少,标价如此之高,有欺骗读者的嫌疑。
评分内容不错,值得学习,希望可以用于实践中
评分送货速度快,挺好的,不错的。
评分好评!
评分好
评分好看 够学习一阵得了
评分好评!
评分收到了感觉实际例子很多
评分十分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