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筹海图编(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 作者 | 李新贵注 |
| 定价 | 26.00元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ISBN | 9787101126648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150000 | 页码 | 385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筹海图编》是一部防海御倭专著,对当时的抗倭战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人筹划海防提供了借鉴。 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百余幅地图,展示并论述了我国明代沿海海岸海域的地理形势,沿海驻军、水寨、烽堠、瞭望哨等海防部署、海防设施,以及倭寇劫掠沿海的历史,入侵的时间和路径等。书中还收录了大量中日历史交往资料、朝臣和将帅提出的防海御倭方略、永乐年以来的平倭战绩、抗倭战争中殉国殉难的军民事迹,以及明军的兵器和战船等军事装备资料。丰富翔实的资料使本书成为明代海防史料之集大成之作。 书中还总结了明初以来海防和抗倭斗争的经验,在海防地理、海防战役和海防思想三个方面提出了很多切实有效的方略对策,而其所倡导的军事协同与经济贸易相结合、远洋出击与近海防御相结合、维护海疆安全并获取海疆利益的海防思想更代表了当时极先进的海防思想。 《筹海图编》共13卷26万字,由于其兼具资料汇编性质,其中不免有采录不精、观点重复、良莠不齐等情况。本书主要围绕海防地理、海防战役和海防思想这三个能体现《筹海图编》特色与成就的部分进行有目的的节选,去芜取精,以飨读者。 |
| 作者简介 | |
| 郑若曾(1503—1570),字伯鲁,号开阳。江苏昆山人。他以天下为己任,不专以文章名世,而是务为有用之学,凡有关经世致用,如天文地志、赋税兵机、政治得失等都在其研究之列。他以一介布衣为当时抗倭总指挥官浙江总督胡宗宪幕僚,亲身参加了抗倭战争,并著《筹海图编》《江南经略》等专著,通过手中之笔,记录倭寇入侵所造成的国不安、民不宁的事实,总结抗倭作战的成败得失经验,谋划海防安全的长久之策,是明朝著名的布衣军事家、战略家。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筹海图编》,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装帧和排版。一看就是经过精心编辑的书籍,阅读体验很舒服。虽然我对军事史不是特别专精,但对明朝历史一直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个时期的一些对外交流和军事冲突。这本书正好能填补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喜欢它那种不疾不徐的叙述风格,娓娓道来,但又暗藏着深刻的军事思想。 书中有不少篇幅详细描写了古代海军的构成、训练以及作战方式,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我一直觉得古代战争主要是陆战,对海战的了解非常有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当时海上作战的复杂性和严谨性,以及古人在这方面的智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船只,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海况下进行协同作战的描述,感到非常着迷。读完之后,我对古代中国海军的实力和战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那些为保卫海疆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筹海图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本以为军事著作会枯燥乏味,但读起来却像在看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书中的内容,尤其是关于海战的策略和战术,简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一直对古代的海疆防御颇感兴趣,这本书就好像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它不仅仅是记录了战役,更是深入剖析了当时为何会做出那样的决策,背后的考量是什么。读到书中关于不同地形和海况下,如何运用不同兵种和阵法来应对敌人的分析时,我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指挥官们运筹帷幄的紧张与兴奋。 其中有一部分详细描述了如何利用自然条件来增强己方优势,比如风向、潮汐等等,这些细节的描写让我觉得非常真实和可信。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不仅仅体现在战略层面,在具体的器械、兵力部署、甚至士兵的训练方式上都有涉及,这让我觉得作者对军事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我甚至能想象到当时的士卒们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训练场景,以及战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画面。读完这部分,我对于古代战争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打打杀杀”,而是充满了智慧和策略的比拼。
评分不得不说,《筹海图编》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对古代军事著作的认知。我本以为会看到一些干巴巴的战役记录,但它展现给我的是一种更加宏观和战略性的视角。我一直对明朝的军事制度和战术思想很感兴趣,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一扇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海疆防御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图”这个概念的深入阐释,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图,更是包含了对地理、兵力、敌情等要素的全面考量。 书中对于不同海域的地理特点、气候变化,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制定作战计划的分析,让我觉得非常具有实用价值。这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梳理和分析这些内容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它让我明白,古代的海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充满了策略、智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古代中国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思想。
评分刚拿到这本《筹海图编》,它的厚重感就让我心生敬意。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让我瞬间沉浸其中。我一直对明朝时期的海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抵御倭寇的记载,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描述,比如那些具体的城池攻防战,战前如何侦察敌情,战中如何调兵遣将,战后又如何巩固战果,都写得详详细细。 读到书中对于海战的兵器介绍时,我更是惊叹于古人的创造力。各种奇特的火器、船只的构造,以及它们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我之前对古代武器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刀剑弓箭,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海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作者在描写战役时,不仅仅是罗列事件,更深入地分析了指挥官们的决策逻辑,以及这些决策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因素。这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
评分《筹海图编》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对军事历史略知一二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本宝藏。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海上战略的宏大叙事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关于战术的堆砌,更是一种对国家海洋战略的深邃思考。我一直对古代中国在海洋上的发展和防御策略感到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求知欲。书中对于不同时期海疆形势的分析,以及针对各种威胁所制定的应对之策,都让我觉得非常具有启发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以图制海”的理念,并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文字描述,详细阐述了如何在关键海域构建防御体系,如何利用地形优势来抵御外敌。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历史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和梳理,力求为读者呈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古代海防图景。这本书让我对“筹海”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行动,更是一种深远的战略规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