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大众读者的中国艺术普及读物。
2.散文诗的语言,又不失趣味和雅致的方式,吸引大家去了解和观赏中国书法艺术,回到中国传统的本源之中。
3.本书充满了正能量,以人评书,以书论人。作者告诉读者的是,所谓书法家绝对不是会写字或字写得好,首要的是做人,这对当今社会也是如此。
4.图文并茂,观赏性佳。
本书所谈到的都是宋朝鼎鼎大名的书法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小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趣味。包括苏轼、黄庭坚、米芾、王安石、宋徽宗、陆游、文天祥、辛弃疾等十几位,文章短小,共十篇篇数。是一本即便没有艺术学习基础也会迷上的中国艺术欣赏文字。
写在书前的话
*讲 韭花香散梅影疏
第二讲 醉翁寂寞沙溪冷
第三讲 纸短情长宋四家
第四讲 快阁不快忆庭坚
第五讲 率意疾书拗相公
第六讲 亦嗟亦怨帝王笔
第七讲 纸墨应仇奸臣字
第八讲 诗书难遣一放翁
第九讲 一介书生万古雄
第十讲 笔泻英芒照乾坤
王渐鸣,本名王建民,号砚溪,斋名邻蕉馆,1979年6月生于江西省峡江县长岭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自幼雅好诗书,怀文人梦想。善行书,出入帖学诸家,独抒性灵,有书卷气,多次在省市及全国展赛中入展或获奖。为文或清丽典雅,或沉郁厚重,散文、诗歌和艺术评论散见于各杂志报刊,曾连续四届荣获“白鹭洲文学奖”。
这本《书如其人:宋朝那些人和字》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我一直对宋朝的历史和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个时期文人墨客的字迹,总觉得在那横竖撇捺之间,隐藏着他们独特的性情与故事。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爱好。它没有直接堆砌晦涩难懂的史料,而是巧妙地将一个个鲜活的宋朝人物,通过他们的书法,重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苏轼的部分,当读到他那行云流水、意态轩昂的行书时,仿佛能感受到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便在贬谪途中,也未曾磨灭他内心的光彩。书中的文字流畅自然,引用的诗词也恰到好处,让我不仅看到了字,更读懂了人。读这本书,就像穿越时空,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它让我对“书如其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那些墨痕,真的承载了如此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力。
评分《书如其人:宋朝那些人和字》这本书,以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带我走进了那个风雅的宋朝。我一直觉得,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文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社会风貌。而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通过分析宋朝名人的书法作品,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和精神。比如,书中对蔡襄的描写,我从他的字迹中看到了那种温润如玉、端庄大气的风范,这与他作为一代书宗的地位以及他稳重正直的品格非常契合。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艺术的欣赏。整本书的语言风格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雅致,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它让我不仅仅是了解了宋朝的人物,更是通过他们的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是一本非常能够激发思考的书。我平时对宋朝文人,尤其是那些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书如其人:宋朝那些人和字》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切入点。它并非简单地介绍宋朝的历史事件,也不是一味地罗列书法名家的作品,而是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读欧阳修书法时,那种细致入微的分析。他不仅仅描述了欧阳修字体的结构和风格,更试图通过这些笔画的起承转合,来推断欧阳修为人处世的审慎和他的文学创作中的严谨。读这本书,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地去观察、去联想、去思考。它引导我去关注那些隐藏在字迹背后的“人”,去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时代选择。这种阅读体验,可以说是既有知识性,又有启发性,让我回味无穷。
评分《书如其人:宋朝那些人和字》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惊喜。以往读史,总觉得人物是抽象的,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往往需要通过文字的累积和分析才能获得。但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非常具象化的入口——书法。作者选取了宋朝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辛弃疾、李清照,然后深入挖掘他们的字迹背后所蕴含的性格特征。读到辛弃疾的字,我能感受到他那股豪迈奔放、不羁于表的劲头,仿佛看到了他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模样。而看到李清照的字,则又能体会到她细腻婉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淡淡的愁绪。这种从视觉到心理的连接,是如此的生动和直接,让我对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感知。整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用心,文字叙述与字迹图片相得益彰,让我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仿佛在与历史人物进行一场深刻的灵魂交流。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书如其人:宋朝那些人和字》的时候,我还有些犹豫,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书法鉴赏类读物。但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它独辟蹊径的视角所吸引。作者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笔法的技巧或是字体的演变上,而是着眼于如何通过宋朝名人的书法作品,去窥探他们的人生经历、情感世界乃至于时代背景。比如,书中对黄庭坚书法特点的解读,就与他坎坷的人生际遇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看到了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坚持自我、追求艺术的硬汉形象。这种“以字说人”的方式,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文学的温度,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疲惫,反而有一种智识上的愉悦感。我常常在读完一段关于某个文人的介绍后,再去看书中配图的字迹,那种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仿佛隔着一层窗户纸被捅破,豁然开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