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樞”一詞,齣自《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意謂超齣是非對立的觀念,纔能掌握“道”的樞要。《道樞》輯錄諸傢養生方術之精要,附以曾慥本人的著述評議,以其號“至遊子”標識。各篇名均取自原作篇名或文意,並在篇名下加四言韻語以提示要旨或傳授源流。《道樞》一書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道樞》是一部廣集精要之類書。末、初道教學者編撰。“道樞”一詞,齣於《·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曾慥取之以名書,含有道術精要之義。全書42捲,共108篇。《道樞》分篇輯錄諸傢之說,或采擷諸傢煉養要語,附以評論,聯綴成篇。其篇名多取自原作書。每篇題下,均用四言四句提示該篇要點及傳授原委。此書內容包括、、存思、守一、服氣、導引、咽納、存神、煉精、內觀、胎息、攝養等,為研究道教修煉特彆是內丹術的重要著作。後被收入《》和《》。
曾慥,字端伯,號至遊子,宋代晉江人,生卒年不詳,是北宋著名政治傢曾公亮裔孫,兩宋之際道學者。曾任倉部員外郎、戶部員外郎、太府正卿、尚書郎等職。著作頗豐,有《類說》、《樂府雅詞》、《宋百傢詩選》、《通鑒補遺》等流傳於世。
道樞捲之一 1 …………………………………………………………
玄軸篇 1 …………………………………………………………
五化篇 5 …………………………………………………………
道樞捲之二 9 …………………………………………………………
坐忘篇上 9 ………………………………………………………
坐忘篇中 11 ……………………………………………………
坐忘篇下 12 ……………………………………………………
道樞捲之三 14 ………………………………………………………
集要篇 14 ………………………………………………………
碎金篇 15 ………………………………………………………
容成篇 16 ………………………………………………………
陰符篇 18 ………………………………………………………
道樞捲之四 23 ………………………………………………………
西升篇 23 ………………………………………………………
內德篇 24 ………………………………………………………
玄網篇 25 ………………………………………………………
玉芝篇 27 ………………………………………………………
道樞捲之五 38 ………………………………………………………
周天篇 38 ………………………………………………………
黃帝問篇 39 ……………………………………………………
軒轅問篇 40 ……………………………………………………
百問篇 42 ………………………………………………………
道樞捲之六 54 ………………………………………………………
虛白問篇 54 ……………………………………………………
真誥篇 57 ………………………………………………………
道樞捲之七 62 ………………………………………………………
黃庭篇 62 ………………………………………………………
太極篇 69 ………………………………………………………
火候篇 70 ………………………………………………………
水火篇 70 ………………………………………………………
坎離篇 71 ………………………………………………………
甲庚篇 72 ………………………………………………………
道樞捲之八 75 ………………………………………………………
昆侖篇 75 ………………………………………………………
服氣篇 76 ………………………………………………………
服霧篇 77 ………………………………………………………
內景篇 77 ………………………………………………………
外景篇 82 ………………………………………………………
道樞捲之九 86 ………………………………………………………
神景篇 86 ………………………………………………………
頤生篇 87 ………………………………………………………
平都篇 89 ………………………………………………………
煉精篇 94 ………………………………………………………
純陽篇 94 ………………………………………………………
道樞捲之十 96 ………………………………………………………
華陽篇 96 ………………………………………………………
觀天篇 100 ………………………………………………………
觀空篇 101 ………………………………………………………
太清篇 102 ………………………………………………………
金丹篇 102 ………………………………………………………
道樞捲之十一 104 ……………………………………………………
泥金篇 104 ………………………………………………………
金碧篇 109 ………………………………………………………
道樞捲之十二 114 ……………………………………………………
還金篇 114 ………………………………………………………
還元上篇 114 ……………………………………………………
還元下篇 116 ……………………………………………………
玉壺篇 117 ………………………………………………………
大丹篇 118 ………………………………………………………
道樞捲之十三 123 ……………………………………………………
指玄篇 123 ………………………………………………………
歸根篇 125 ………………………………………………………
鴻濛篇 126 ………………………………………………………
呼吸篇 128 ………………………………………………………
枕中篇 129 ………………………………………………………
內想篇 130 ………………………………………………………
道樞捲之十四 131 ……………………………………………………
心鏡篇 131 ………………………………………………………
胎息篇 135 ………………………………………………………
道樞捲之十五 139 ……………………………………………………
聖胎篇 139 ………………………………………………………
元氣篇 143 ………………………………………………………
血脈篇 143 ………………………………………………………
調氣篇 145 ………………………………………………………
道樞捲之十六 147 ……………………………………………………
靈源篇 147 ………………………………………………………
中源篇 148 ………………………………………………………
中黃篇 149 ………………………………………………………
道樞捲之十七 156 ……………………………………………………
運火篇 156 ………………………………………………………
混元篇 157 ………………………………………………………
道樞捲之十八 164 ……………………………………………………
契真篇 164 ………………………………………………………
修真篇 168 ………………………………………………………
悟真篇 169 ………………………………………………………
道樞捲之十九 173 ……………………………………………………
洞真篇 173 ………………………………………………………
崇真篇 175 ………………………………………………………
返真篇 175 ………………………………………………………
修真指玄篇 178 …………………………………………………
道樞捲之二十 186 ……………………………………………………
真一內丹篇 186 …………………………………………………
還丹參同篇 187 …………………………………………………
金丹明鏡篇 189 …………………………………………………
道樞捲之二十一 193 …………………………………………………
大還金丹篇 193 …………………………………………………
金書玉鑒篇 194 …………………………………………………
修真要訣篇 198 …………………………………………………
道樞捲之二十二 201 …………………………………………………
修煉金丹篇 201 …………………………………………………
金液還丹內篇 204 ………………………………………………
道樞捲之二十三 207 …………………………………………………
金丹泥金篇 207 …………………………………………………
金玄八素篇 211 …………………………………………………
道樞捲之二十四 216 …………………………………………………
金碧龍虎篇 216 …………………………………………………
九轉金丹篇 217 …………………………………………………
道樞捲之二十五 227 …………………………………………………
肘後三成篇 227 …………………………………………………
準易係辭篇 233 …………………………………………………
道樞捲之二十六 241 …………………………………………………
日月玄樞篇 241 …………………………………………………
九真玉書篇 244 …………………………………………………
道樞捲之二十七 249 …………………………………………………
金液龍虎篇 249 …………………………………………………
太白還丹篇 251 …………………………………………………
道樞捲之二十八 257 …………………………………………………
太清養生上篇 257 ………………………………………………
太清養生下篇 264 ………………………………………………
道樞捲之二十九 273 …………………………………………………
上清金碧篇 273 …………………………………………………
金虎鉛汞篇 275 …………………………………………………
道樞捲之三十 285 ……………………………………………………
鉛汞五行篇 285 …………………………………………………
真一篇 286 ………………………………………………………
正一篇 288 ………………………………………………………
二關篇 289 ………………………………………………………
三元篇 289 ………………………………………………………
三住篇 291 ………………………………………………………
四神篇 292 ………………………………………………………
五戒篇 293 ………………………………………………………
五行篇 294 ………………………………………………………
七神篇 295 ………………………………………………………
道樞捲之三十一 296 …………………………………………………
七返篇 296 ………………………………………………………
八瓊篇 297 ………………………………………………………
九仙篇 298 ………………………………………………………
道樞捲之三十二 305 …………………………………………………
參同契上篇 305 …………………………………………………
道樞捲之三十三 326 …………………………………………………
參同契中篇 326 …………………………………………………
道樞捲之三十四 334 …………………………………………………
參同契下篇 334 …………………………………………………
道樞捲之三十五 350 …………………………………………………
眾妙篇 350 ………………………………………………………
道樞捲之三十六 370 …………………………………………………
大還丹篇 370 ……………………………………………………
道樞捲之三十七 376 …………………………………………………
入藥鏡上篇 376 …………………………………………………
入藥鏡中篇 383 …………………………………………………
道樞捲之三十八 386 …………………………………………………
會真篇 386 ………………………………………………………
道樞捲之三十九 405 …………………………………………………
傳道上篇 405 ……………………………………………………
道樞捲之四十 414 ……………………………………………………
傳道中篇 414 ……………………………………………………
道樞捲之四十一 425 …………………………………………………
傳道下篇 425 ……………………………………………………
道樞捲之四十二 434 …………………………………………………
靈寶篇 434
百問篇
修真之方,浩乎無涯。 正陽之言,司洞之車。
純陽子 (呂洞賓也) 讀丹經玄書,其旨淵深,懼後世莫測焉,於是以問於正陽子 (锺離雲房) 曰:《清靜經》言有動有靜者,何謂也?
正陽子曰:動者,汞也,清而飛者也;靜者,鉛也,濁而不起者也,此無異故焉。 鉛之飛,蓋得火者也;汞之不起,蓋遇鉛者也。 動則有生滅,靜則無所著焉。
純陽子曰:洞庭紫府在於身,為何所乎?
正陽子曰:此精之海,清靜之府,在於肝之內,其膽是也。
純陽子曰:孰為泥丸? 其狀何如也?
正陽子曰:此血之海也,其彆九房。 房之狀,方圓彌寸,其周九寸,其色白。 其中一房有血焉,其名曰血海。
純陽子曰:丹有陰有陽,何色耶? 何居耶?
正陽子曰:丹之陰者,居於血之海,丹之陽者,居於臍之下,各有神氣交會焉,此丹之元也。 陰丹之元者,血也。 其主血內魂魄,在於丹田,鉛之銀也;陽丹之元者,精也,其主精內心神,在於丹田,汞之龍也。
純陽子曰:九煉者何以至於九歟?
正陽子曰:九煉者,九機也。 一年益其氣,二年益其血,三年益其脈,四年益其肉,五年益其髓,六年益其筋,七年益其骨,八年益其發,九年益其形。
純陽子曰:還丹何也?
正陽子曰:九年而成者也。 其目點漆,其膚凝脂,其骨化玉,其腸化筋。 白毫生於眉,金光周於身。 行軼六驥,洞視百步之外,口鼻常有清香之味。
純陽子曰:何以謂之鉛與汞乎?
正陽子曰:鉛也者,生於腎之左,其外玄,其內白,木之正氣也。
其居北方 (子位也) ,陰中之陽也,於是又有二焉:鉛精之得火者也,腦中之精血者也。 汞也者,生於腎之右,其外青,其內赤,金之正氣也。 其居南方 (午位也) ,陽中之陰也,於是又有四焉:琉璃玉者也,
水至於中宮者也,津結砂者也,膽之液氣者也。
純陽子曰:何以造化而能成丹乎?
正陽子曰:必也取水於山之巔,取火於海之底,扳汞於重樓,采鉛於九天。 汞入則鉛住而歸,凝於中宮,其狀雞子,其色硃橘,其名聖胎,於是玄白判而為造化者也。
純陽子曰:進火周天,或抽或添,其用之也,有年有月,有日有時,何也?
正陽子曰:年也,月也,日也,時也,其屬乎水,則皆係之陰者也,能剋火焉。 於是又有仲春、仲鞦之月,七日、八日,二旬有二日,有三日,與夫既望、既晦,皆不可以行功矣。 三彭守乎靈府,則其功
難成,須用法行持可也。
純陽子曰:火在吾身,何物為之乎?
正陽子曰:愚者以心為火。 夫心之內有神焉,謂之天地之爐,陰陽之鼎,蓋在心之下者也。 夫以心為火,則火反居其上,其何以烹歟? 非既濟之道也。 火當從下發,如蒸釜焉。 故火者,下元真一之氣,既極而成火,起於臍之下者也。 水者齣於腦者也。
純陽子曰:何謂之爐?
正陽子曰:其在吾身者也。 夫大冶之為冶也,外有爐以載火,然後爐之中可以置熔矣。 熔內有藥,其上加覆焉。 吾之爐豈異是哉!
純陽子曰:敢問冶之門與其狀,可得聞乎?
正陽子曰:紫煙非世之火也。 紫煙者,氣也。 三素升降乎內外,鼻之息綿綿不失,而後煉之成紫煙焉。
純陽子曰:蛇有四,鼠有二,何物歟?
正陽子曰:四者,四時也;二者,日月也。 妙哉,其難言者乎!
純陽子曰:洞房之宮居何所歟?
正陽子曰:其在乎眉之間,其入二寸屬乎泥丸之前,狀如玉山,內有白元之神居於紫極。
純陽子曰:明堂則何如?
正陽子曰:其在洞房之前,入於眉者彌寸,內有中元之神居焉。
純陽子曰:太上有存三守一之道,何謂歟?
正陽子曰:一物而三體者歟! 水也,火也,土也。 其聚也,是為心,為腎,為脾;其變也,是為氣,為血,為精。 氣也,血也,精也,其化為神。 方其在身,故乃赤、黃、玄之鼎也,斯中宮者也。
純陽子曰:人之生死,何其循環之無端歟?
正陽子曰:此無異故焉,不見乎性者也,故有委心以生貪,貪生著,著生煩惱,以苦其心。 心亂則神煩,神煩則欲盛,欲盛則疾且死矣。
純陽子曰:性何謂歟?
正陽子曰:其在太虛耶,是難言者也。 形氣之去來者,其性也。
純陽子曰:神何謂歟?
正陽子曰:上玄之宮,太一真氣者也。 其數三萬六韆,隨其所生而變焉,故在氣變神,在神變氣,氣在則神存,神去則氣散。 其散也,為雲,為霧。 名之為形,齣之為仙,入之為真,上結乎三元,下結乎萬物,而有長養之道焉。 是以不散者其真耶,散者其死耶?
純陽子曰:神氣盡而死,氣何以絕乎?
正陽子曰:形有六竅焉,其血虧疏,則神不精不正矣。 不精則津液滯矣,不正則邪氣會矣,於是乎生關壅而死路闢矣。
純陽子曰:金液瓊漿何謂歟?
正陽子曰:瓊漿者,目之淚也。 其餘氣流於上齶之右,是為金液也。
純陽子曰:神水何謂也?
正陽子曰:心中之血也,其餘氣流於舌之左者也。
純陽子曰:然則華池何謂歟?
正陽子曰:腎中之水也,其餘氣流於舌之右者也。
純陽子曰:黃芽何謂歟?
正陽子曰:其生於腦之中,其居於中宮,是為腦之涎,脾之液,液之餘氣流於上唇者也。
純陽子曰:青龍何謂歟?
正陽子曰:肝也,木也。 中有神水齣入,在於脊腠之左,而內齣於目者也。
純陽子曰:白虎何謂歟?
正陽子曰:肺也,金也。 中有神水齣入,在於脊腠之右,而內齣於鼻者也。
純陽子曰:硃雀何謂歟?
正陽子曰:心也,火也。 其位南方,其乾丙丁,中有神水,由腹之右通於舌之下者也。
純陽子曰:玄武何謂歟?
正陽子曰:腎也,水也。 其位北方,其乾壬癸,中有神氣,由腹之左而通於耳者也。
純陽子曰:勾陳何謂歟?
正陽子曰:脾也,土也。 其乾戊己,中有神氣,由腎之中夾脊之上通於腠理而入於腦者也。
純陽子曰:黃婆何謂歟?
正陽子曰:脾土也,故稱黃焉,蓋脾之氣也。
純陽子曰:金翁何謂歟?
正陽子曰:肺金也,故稱金焉,蓋肺之氣也。
純陽子曰:姹女、嬰兒何謂歟?
正陽子曰:姹女者,心之涎也;嬰兒者,腎之水也。
純陽子曰:噓也,嗬也,吸也,呼也,嘻也,呬也,吹也,叫也,其氣之齣屬何藏乎?
正陽子曰:鼻之氣屬乎肺者也,故曰吸;口之氣屬乎肝者也,故曰吹。 至夫呬者屬乎肺,吹者屬乎腎,呼者屬乎脾,嗬者屬乎心,嘻者屬乎三焦,叫者、噓者屬乎膀胱。
純陽子曰:內、外八卦何謂歟?
正陽子曰:肝,震也;心,離也;肺,兌也;腎,坎也;大腹,乾也;膽,巽也;小腹,坤也;膀胱,艮也。 此其內者也。 目,離也;舌,震也;口,兌也;耳,坎也;頸,乾也;趾,坤也;腹,巽也;手,艮也。 此其外者也。
純陽子曰:天倉何謂歟?
正陽子曰:其名有三,曰食堂,曰咽門,曰地戶,吾之口也。
純陽子曰:鐵牛何謂也?
正陽子曰:青龍者也。
純陽子曰:重樓何謂歟?
正陽子曰:玉樓者也,人之食噪也歟。
純陽子曰:恍惚之中有物,杳冥之中有精,何謂歟?
正陽子曰:夫所謂物者,氣中之水也。 其水無形,蓋自鼕至則陰至於天,積氣而生者也。 是乃太極而生陰,其名有三:曰真水,曰鉛,曰虎之魄。 其形白而性金,故曰日之金烏,石之玉,水之金,腦之血,總曰血海,居於腦者也。 夫所謂精者,水中之氣也。 其氣無形,蓋自夏至則陰至於地,積陰而生者也。 是乃太極而生陽,其名有三:曰真火,曰汞,曰龍之魂。 其形赤,其性火,故曰月中之玉兔。水之砂,在人為筋、為骨,為物之剛者也。
純陽子曰:烏、兔何也?
正揚子曰:金烏者,心中之水,水中之真氣也;玉兔者,腎中之氣,氣中之真水也。
純陽子曰:五嶽六曹,四瀆五湖,九江三颱風雨,何以辨乎?
正陽子曰:左臉者,岱山也;顙者,衡山也;右臉者,華山也;頰者,常山也;鼻者,嵩山也。 五髒,五湖也;六府,六曹也;三焦者,三颱也。 大腸九麯者,九江也。 精者,江也;溲者,河也;血者,淮也;津者,濟也,亦曰四海也。 汗者,雨也;氣者,風也。
純陽子曰:一身猶一國也。 孰為君臣歟?
正陽子曰:心者,王也;氣者,相也;脾者,大夫也;肺者,尚書也;腎者,烈女也;肝者,戶部也;膽者,禮部也;胃者,兵部也;膀胱者,刑部也;精海者,工部也。
純陽子曰:龍,何物也?
正陽子曰:元氣生於二腎之左右,杳冥之府也。 元海也,大小如環,其氣齣入如紅縷,神之父也,陽之根蒂也,陰陽之源也。
純陽子曰:虎,何物也?
正陽子曰:陰之血也,液也,變而為之者也。 其生於離,竊五榖之真氣,至於心而化焉。 流於腎之宮而精氣成矣,是謂硃汞也。 火龍在坎也,命之根也,神之母也。
純陽子曰:鉛者,靜也,性也,性果何所生乎?
正陽子曰:五榖之真氣為心所竊,化而為血,於是血復化為液,液復化為真氣,凝而為神,此性也。
純陽子曰:汞者,動也,命也,何謂也?
正陽子曰:命者,居於二腎之中,元海之內,所齣真元之氣,於是其中有真水焉。 本生於心,流於腎,化而為精。 精者莫親於斯二者也,故靈源流之,元氣不止,則神不寜矣。
純陽子曰:本立而道生,何謂本歟?
正陽子曰:神也,氣也,精也,髓也,涕也,唾也,津也,血也,汗也,淚也,斯其為本歟! 本之不立,如木之蠹,條乾槁矣。 故吾身流轉則體潤矣,是謂神水者也。
天呐,我剛剛讀完《星辰彼岸的旅人》,簡直要為這本書鼓掌。作者的筆觸細膩到令人心碎,他構建的世界觀宏大而又充滿人性的掙紮。故事的主角艾琳娜,一個背負著古老詛咒的年輕學者,她的探索之路充滿瞭荊棘與未知的誘惑。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時間和記憶的哲學探討,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迷霧中追尋一個失落的文明的碎片,每揭開一層,都會對“存在”本身産生更深層次的疑問。書中對於那些瀕臨滅絕的語言和符號的描繪,極其考究,看得齣來作者下瞭大量的功夫去研究那些晦澀的古代文獻。尤其是在第三部分,當艾琳娜終於觸碰到那麵“虛空之鏡”時,那種超越時空的震撼感,讓我幾乎要閤上書,平復一下自己的心跳。那種對知識的純粹渴求與隨之而來的巨大代價之間的拉扯,刻畫得入木三分。這本書的節奏控製得非常好,時而緩慢如涓涓細流,讓人沉浸在角色的內心世界,時而又急轉直下,如同史詩般的戰鬥場麵,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總之,這不是一本可以隨便翻閱的書,它需要你全神貫注,用心地去體會其中蘊含的深意。
評分我最近讀的《幾何迷宮的囚徒》給我帶來瞭一種久違的、智力上的挑戰和愉悅感。這本書的核心在於對邏輯與非邏輯界限的模糊處理。它設定瞭一個由精密數學規則構成的空間,但故事的魅力恰恰在於角色如何利用這些規則的“漏洞”來尋求自由。作者在構建謎題和機關時,展現瞭驚人的創造力,有些轉摺點,當我以為自己已經猜到答案時,作者總能用一個更巧妙、更反直覺的方式來打亂我的思路。這本書的節奏非常快,充滿瞭追逐、解密和反轉,但這種快節奏並沒有犧牲深度。它探討瞭“自由意誌”是否隻是一種更高級的算法設定。那些關於維度轉換和悖論的描述,讀起來非常燒腦,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在筆記本上畫圖來輔助理解。對於喜歡硬核科幻設定、享受被智力考驗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盛宴。它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場邀請讀者參與其中的、高智商的遊戲。
評分說實話,我很少對一部小說産生如此強烈的“沉浸式體驗”。《迷霧之城的迴響》這部作品,在我看來,更像是一部由文字編織而成的交響樂。它的敘事結構非常大膽,采用瞭多綫敘事,但絕不混亂,反而像無數條河流最終匯入同一片汪洋大海。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對“聲音”的描寫。作者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讓你“聽”到那些沉寂已久的鍾聲、低語和風聲。例如,書中描述的那個被遺忘的祭司留下的最後一段禱文,那種古老而空靈的音調,我至今還能在腦海中清晰地“播放”齣來。這本書的政治隱喻也相當到位,它沒有直接批判什麼,而是通過描繪那個腐朽的貴族階層和底層掙紮的人民之間的微妙張力,讓讀者自己去得齣結論。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信任”的探討。在那個謊言比真話更安全的社會裏,主角每一次選擇相信,都像是在懸崖邊行走。這種細膩入微的心理描寫,讓我對角色産生瞭深厚的共情,仿佛我就是那個身處絕境、唯有一絲微光可循的孤獨探尋者。
評分我必須承認,剛拿到《鐵血與絲綫》這本書時,我還有點擔心它會是一本流於錶麵的權謀小說,但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瞭。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恰恰在於它對“人性中的灰色地帶”的精準拿捏。它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每個人物都有其不可告人的動機和不得不做齣的妥協。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對戰爭場麵處理的方式——它摒棄瞭那種英雄主義的頌歌,轉而聚焦於戰爭對普通士兵日常生活的撕扯。比如,有一段描寫補給官為瞭多弄到幾塊麵包而不得不齣賣自己戰友的場景,那種道德睏境帶來的自我厭惡和生存本能之間的拉鋸戰,寫得極其真實和殘酷。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硬朗、乾脆,像刀刃劃過冰麵,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感。它用最簡潔的語言,錶達瞭最復雜的人心。對於那些渴望看到一個沒有濾鏡、直麵現實的史詩故事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不容錯過的佳作。讀完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思考著在極端環境下,自己會做齣怎樣的選擇。
評分這本《潮汐頌歌》簡直是為那些對自然、對宇宙奧秘懷有敬畏之心的人準備的。作者對海洋的描寫,已經超越瞭地理學的範疇,簡直上升到瞭形而上的層麵。他筆下的海洋不是背景,而是活生生的、擁有自我意誌的巨大生命體。我尤其迷戀書中那些關於古代航海文明與海洋生物之間共生關係的描述。那些關於“深海巨人”的傳說,被作者描繪得既怪誕又充滿科學的邏輯性,讓你分不清是神話還是被遺忘的科學事實。書中關於“周期性”的探討也很有意思,無論是潮汐的漲落,還是文明的興衰,都遵循著某種永恒的韻律。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仿佛真的聞到瞭鹹濕的海風,聽到瞭鯨魚在深海中的歌唱。那種與宏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渺小感和隨之而來的平靜,是其他很多書籍無法給予的。這是一種非常舒緩但又極富哲理的閱讀體驗,非常適閤在夜深人靜時,慢慢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