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版社: 中醫古籍齣版社; 第1版 (2008年10月1日)
平裝: 698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01746627, 9787801746627
條形碼: 9787801746627
商品尺寸: 23.2 x 17 x 5.2 cm
商品重量: 962 g
《地理全書山法大成(上下文白對照足本全譯)》講述瞭:《地理全書:山法大成》係清代葉九升所著。葉九升和《地理人子須知》的作者徐善繼、徐善述和《地理五訣》的作者趙九峰均屬於中國古代堪輿界彪炳韆鞦的人物。他們的著作也被稱為古代風水典籍方麵的裏程碑似的著作。
堪輿界分為巒頭派和理氣派,巒頭派影響較大,而《地理全書:山法大成》堪稱為巒頭派的扛鼎之作。此書將繁復的理論化繁為簡,總括為龍、穴、砂、水四大類,並對此作瞭深入淺齣的闡述,正如他在序中所說:“而龍穴砂水,依次序例,各部種種,法無不備”。
中國古代堪輿學的核心是為瞭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閤一”,其積極意義不言自明。為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我們齣版此書,以饗讀者。
上冊:
內容提要
前言
序
凡例
釋名部
龍穴砂水釋名總說
星辰
應星 變星 間星
正體 變體 兼體 貼體 襯體
太祖 少祖 祖宗 父母
龍發枝乾 脫卸剿換 格局 胎伏
認枝乾要訣
陰陽
生氣
龍法·星辰部
撼龍經
龍法·枝乾部
疑龍經
疑龍十問
衛龍篇
變星篇
形穴屬星象
龍法枝乾部辨龍歌
辨龍歌圖說
龍法·格局部
玉髓經
龍法·陰陽化氣部
望龍經
望龍解議
解議發揮
結作法·枝乾星辰部
道法雙譚
五大乘氣論
結作法·穴星化氣部
天元一氣寓形論
遠僧問答
陰陽二結發明
結作法·龍星變穴部
九星穴法
穴法倒影·正形正象部
倒影三十六穴法·五星穴法·九星穴法
五星捉脈變明圖
金星捉脈式
木星捉脈式
水星捉脈式
火星捉脈式
土星捉脈式
天機九星九變穴法
下冊:
序
穴法倒影·奇形怪穴部上
怪穴賦
怪穴圖
奇形六十四穴
寸金賦
穴法倒影·奇形怪穴部下
……
穴法倒影·穴情穴暈部
葬法·落頭部上
葬法·落頭部下
葬法·落頭作法部
砂法部
水法部
理氣部
造墳部
附書部
附錄:錄龍圖
這本書的書名就足夠吸引人,《地理全書山法大成》,光聽名字就覺得包羅萬象,氣勢磅礴。我一直覺得,我們腳下的土地,我們身邊的山川河流,都蘊含著某種不為人知的規律,古代的先賢們是如何觀察和理解這些規律的呢?這套上下冊的規模,也暗示瞭其內容的廣博和深入。我最看重的是“文白對照足本全譯”這一點,這意味著我無需花費大量時間去查閱字典、考證生僻字詞,可以直接理解其中的內容。這對於一個時間有限但又渴望汲取古老智慧的普通人來說,簡直是解決瞭大問題。我對於書中提到的“山法”尤其感興趣,這是否意味著它會詳細講解如何辨識不同類型的山脈、龍脈的走嚮、砂水的形態等等?這些知識一旦掌握,想必會對我們理解風水學在地理環境中的實際應用有極大的幫助。我期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能引發我對自然界更深層次的思考,去發現隱藏在錶麵之下的某種秩序和力量。
評分拿到這套《地理全書山法大成》的時候,首先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厚重的質感和嚴謹的裝幀,這似乎預示著內涵的豐富與珍貴。作為一本古代風水典籍,它承載的不僅是古人的智慧,更是一種對自然法則的探索和敬畏。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地理學和堪輿術抱有濃厚的興趣,覺得它們並非僅僅是迷信的說法,而是蘊含著古人對自然環境的深刻洞察和與環境和諧相處的哲學理念。文白對照的特點,對於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來說,無疑是打開瞭閱讀古籍的一扇便捷之門,讓我能夠在理解原文的同時,也能對照現代的語言來消化吸收。我非常期待書中對“山法”的詳細論述,究竟是如何通過觀察山脈的形態、走勢來判斷其吉凶與否,這其中的邏輯和依據是什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中國古代地理學的發展脈絡,以及其中蘊含的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思考,而不隻是停留在錶麵上的風水技巧。
評分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彆是那些被認為有些神秘的領域,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地理全書山法大成》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古老智慧和神秘色彩。我之所以會關注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被描述為“古代風水典籍著作”,而且是“葉九升”的著作,這暗示瞭其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價值。尤其吸引我的是“文白對照足本全譯”這一點,這意味著我不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去啃那些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可以直接通過現代語言來理解原文的精髓,這對於我這樣想要係統瞭解古代風水知識但又缺乏深厚古文功底的讀者來說,實在是太友好瞭。我非常期待書中能詳細闡述“山法”的理論和實踐,比如如何辨彆山脈的“來龍”、“去脈”,如何分析“砂”、“水”的吉凶,以及這些是如何與人類的居住環境相聯係的。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古人是如何看待地理環境的,以及他們是如何從中尋求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的。
評分從這本書的標題《地理全書山法大成(上下冊)》以及“葉九升 古代風水典籍著作”的描述,我立刻聯想到瞭一部內容詳實、體係完整的古代著作。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理學和風水學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其中蘊含著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與環境和諧共生的智慧。而“文白對照足本全譯”這一點,更是讓我眼前一亮,這意味著即使我沒有深厚的古文功底,也能比較容易地走進這本書的世界,理解其內容。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闡述“山法”的各個方麵,比如如何識彆山脈的走勢、砂石的形態、水流的吉凶等等,這些都是風水學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係統地瞭解古代風水理論的構成,以及古人是如何將這些理論應用於實際的地理環境分析中,從中探尋人與自然之間更深層次的聯係和互動之道。
評分作為一位對傳統文化深感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係統介紹中國古代地理學和堪輿之術的著作。收到《地理全書山法大成(上下冊)》這套書時,我的心中充滿瞭期待。盡管我還沒有深入研讀,但從書的裝幀、排版和初步翻閱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重量級作品。文白對照的編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閱讀古籍的門檻,這對於我這樣並非專業古籍研究者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能夠直接對照白話文理解原文的意境和精髓,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的樂趣。書中涉及的“山法”,據我初步瞭解,涵蓋瞭巒頭、理氣等多個方麵,是對山川地貌的細緻觀察和深刻解讀,這一點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信心。葉九升這位古人,其著作能夠流傳至今,必定有著其獨到的見解和深厚的學養,我非常期待通過這套書,能夠領略到古代先賢對於“天人閤一”的哲學思考,以及他們如何將這種思考融入到對地理環境的理解之中。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風水的書,更可能是一扇瞭解中國傳統宇宙觀和生存智慧的窗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