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

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倪百祥 著
图书标签:
  • 电镀技术
  • 电镀前处理
  • 电镀工艺
  • 金属表面处理
  • 表面工程
  • 工业技术
  • 工程书籍
  • 浸镀
  • 电镀合金
  • 电镀单金属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75047
商品编码:19135677939
包装:平装
开本:16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镀前处理、电镀单金属镀层、电镀合金镀层、浸镀、塑料电镀共5章。由于金属的氧化和磷化不属于电镀范畴,故未列入本书内容。

本书对各镀种的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以方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尽快掌握该镀种的操作。书中所提供的配方大多是作者实际使用过的;对于没有使用过的配方,本书也标明了配方的出处,以供读者参考。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书尽量采用图表的表达方式,对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说明。

为了提高读者解决电镀缺陷的能力,本书还尽量在每章中给出了常见缺陷现象及可能原因分析表,并提供了排除缺陷的方法,这些技能大多为作者多年工作经验所得。

本书内容全面、技术翔实、通俗易懂,非常适用于初步接触电镀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前 言

第 1 章 电镀前处理  1

1. 1 镀前机械处理  1

   1. 1. 1 磨光和抛光处理  1

   1. 1. 2 喷砂、喷丸及振动光饰处理  1

   1. 1. 3 滚筒打光处理  2

1. 2 脱脂  2

   1. 2. 1 油脂的种类  2

   1. 2. 2 脱脂方法  2

1. 3 除锈与酸活化  6

   1. 3. 1 强酸除锈  7

   1. 3. 2 镀前活化处理  11

1. 4 化学抛光和电解抛光  11

   1. 4. 1 化学抛光  11

   1. 4. 2 电解抛光  19

1. 5 难镀金属的镀前处理  27

   1. 5. 1 不锈钢的镀前处理  27

   1. 5. 2 铝及铝合金的镀前处理  28

   1. 5. 3 锌及锌合金的镀前处理  33

   1. 5. 4 镁及镁合金的镀前处理  35

   1. 5. 5 钛及钛合金的镀前处理  37

   1. 5. 6 镍及镍合金的镀前处理  38

   1. 5. 7 铅及铅合金的镀前处理  40

   1. 5. 8 粉末冶金件的镀前处理  41

1. 6 工序间防锈  42

第 2 章 电镀单金属镀层  43

2. 1 镀锌  43

   2. 1. 1 概述  43

   2. 1. 2 氯化钾镀锌  45

   2. 1. 3 碱性锌酸盐镀锌  56

   2. 1. 4 硫酸盐镀锌  65

   2. 1. 5 镀锌后驱氢处理  71

   2. 1. 6 钝化处理  72

2. 2 镀铜  101

   2. 2. 1 概述  101

   2. 2. 2 碱性氰化物镀铜  103

   2. 2. 3 碱性焦磷酸盐镀铜  107

   2. 2. 4 碱性无氰镀铜  112

   2. 2. 5 酸性光亮镀铜  112

   2. 2. 6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127

2. 3 镀镍  128

   2. 3. 1 概述  128

   2. 3. 2 硫酸盐镀镍  131

   2. 3. 3 氯化物镀镍  148

   2. 3. 4 氨基磺酸盐镀镍  149

   2. 3. 5 柠檬酸盐镀镍  151

   2. 3. 6 其他镀镍工艺  152

   2. 3. 7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160

2. 4 镀铬  162

   2. 4. 1 概述  162

   2. 4. 2 装饰性镀铬  168

   2. 4. 3 镀硬铬  176

   2. 4. 4 镀乳白铬  191

   2. 4. 5 尺寸镀铬  191

   2. 4. 6 电镀黑铬  191

   2. 4. 7 三价铬镀铬  196

   2. 4. 8 滚镀铬  198

   2. 4. 9 镀缎面铬  200

   2. 4. 10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00

2. 5 镀锡  201

   2. 5. 1 概述  201

   2. 5. 2 硫酸盐镀光亮锡  203

   2. 5. 3 锡酸盐镀锡  209

   2. 5. 4 镀锡技术的发展  211

   2. 5. 5 镀锡的后处理  212

   2. 5. 6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12

2. 6 镀铅  214

   2. 6. 1 铅的基本性质  214

   2. 6. 2 镀铅的用途  214

   2. 6. 3 镀铅工序  214

   2. 6. 4 镀铅工艺  214

   2. 6. 5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17

2. 7 镀铁  217

   2. 7. 1 概述  217

   2. 7. 2 镀铁工艺  218

   2. 7. 3 镀铁的前处理  221

2. 8 镀镉  222

   2. 8. 1 概述  222

   2. 8. 2 镀镉工艺  222

   2. 8. 3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23

2. 9 镀银  223

   2. 9. 1 概述  223

   2. 9. 2 氰化物镀银  224

   2. 9. 3 无氰镀银  228

   2. 9. 4 低氰镀银  230

   2. 9. 5 镀银前处理  234

   2. 9. 6 镀银后处理  234

   2. 9. 7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35

2. 10 镀金  236

   2. 10. 1 概述  236

   2. 10. 2 镀金工艺  237

   2. 10. 3 镀液维护  243

   2. 10. 4 常见电镀缺陷及排除  243

   2. 10. 5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244

2. 11 其他贵金属电镀  245

   2. 11. 1 镀钯  245

   2. 11. 2 镀铂  250

   2. 11. 3 镀铑  257

   2. 11. 4 镀铟  265

   2. 11. 5 镀钌  268

   2. 11. 6 镀锇  268

   2. 11. 7 镀铼  269

第 3 章 电镀合金镀层  271

3. 1 概述  271

   3. 1. 1 合金电镀的用途  271

   3. 1. 2 合金镀层的种类  271

   3. 1. 3 合金镀层沉积的条件  271

   3. 1. 4 合金命名的原则  272

3. 2 铜合金电镀  272

   3. 2. 1 铜锌合金电镀  272

   3. 2. 2 铜锡合金电镀  279

3. 3 锌合金电镀  284

   3. 3. 1 概述  284

   3. 3. 2 锌镍合金电镀  284

   3. 3. 3 锌铁合金电镀  291

3. 4 铅锡合金电镀  300

   3. 4. 1 概述  300

   3. 4. 2 氟硼酸盐镀铅锡合金  301

   3. 4. 3 烷基磺酸盐镀铅锡合金  305

   3. 4. 4 其他电镀铅锡合金工艺  307

3. 5 锡基合金电镀  310

   3. 5. 1 锡铈合金电镀  310

   3. 5. 2 锡铋合金电镀  311

   3. 5. 3 锡铜合金电镀  312

   3. 5. 4 锡钴合金电镀  312

   3. 5. 5 锡镉合金电镀  313

   3. 5. 6 锡镍合金电镀  315

   3. 5. 7 锡锌合金电镀  317

3. 6 镍合金电镀  319

   3. 6. 1 镍铁合金电镀  319

   3. 6. 2 镍钴合金电镀  325

   3. 6. 3 镍磷合金电镀  329

   3. 6. 4 镍钨合金和镍钼合金电镀  332

3. 7 金合金电镀  334

   3. 7. 1 概述  334

   3. 7. 2 金合金电镀工艺  335

   3. 7. 3 镀液维护  337

   3. 7. 4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338

   3. 7. 5 电镀后处理  338

3. 8 银合金电镀  338

   3. 8. 1 概述  338

   3. 8. 2 银镉合金电镀  339

   3. 8. 3 银锑合金电镀  341

   3. 8. 4 银铅合金电镀  343

3. 9 钯镍合金电镀  345

   3. 9. 1 概述  345

   3. 9. 2 电镀工艺规范  345

   3. 9. 3 镀液成分及控制  346

   3. 9. 4 操作条件及控制  347

第 4 章 浸镀  349

4. 1 概述  349

   4. 1. 1 浸镀的实质  349

   4. 1. 2 浸镀的条件  349

4. 2 浸镀铜  349

   4. 2. 1 浸镀铜的用途  349

   4. 2. 2 工艺规范  350

   4. 2. 3 镀液成分及操作条件的控制  351

4. 3 化学浸镀锡  351

   4. 3. 1 浸镀锡的用途  351

   4. 3. 2 工艺规范  352

   4. 3. 3 溶液成分及控制  352

   4. 3. 4 其他金属上浸镀锡  353

   4. 3. 5 浸镀铅锡合金  353

4. 4 浸镀镍  353

4. 5 浸镀贵金属  354

   4. 5. 1 浸镀金  354

   4. 5. 2 浸镀银  354

   4. 5. 3 镀液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355

第 5 章 塑料电镀  356

5. 1 概述  356

   5. 1. 1 可镀塑料及其性能  356

   5. 1. 2 影响塑料电镀质量的因素  356

   5. 1. 3 塑料电镀的工艺流程  357

5. 2 塑料电镀的工艺规范  357

   5. 2. 1 镀前处理  357

   5. 2. 2 表面金属化  361

   5. 2. 3 电镀  365

5. 3 工艺维护  367

   5. 3. 1 前处理的工艺维护  367

   5. 3. 2 化学镀液的工艺维护  370

   5. 3. 3 电镀工艺维护  372

   5. 3. 4 塑料电镀的装挂方法  372

   5. 3. 5 常见缺陷及排除方法  372

   5. 3. 6 不合格镀层的退除  373

5. 4 塑料电镀的发展  374

5. 5 其他塑料电镀  374

参考文献  376


《金属表面处理与精饰工艺手册》 概述 本书是一部集理论、技术与实践于一体的金属表面处理与精饰工艺综合性手册。它系统地阐述了金属表面处理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涵盖了从基础原理到前沿技术的广泛内容。本书旨在为从事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五金制品等行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一线操作工人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本权威、实用、易于查阅的参考工具书。 内容详述 第一篇:金属表面处理基础理论与工艺流程 本篇旨在建立读者对金属表面处理的宏观认识,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各类处理工艺的本质。 第一章:金属表面处理概述 1.1 金属表面处理的定义、目的与重要性 阐述金属表面处理为何是现代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环节。 强调其在提升产品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装饰性等)、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以及实现特定功能方面的关键作用。 分析不同行业对金属表面处理的需求特点。 1.2 金属表面层的形成与变化机理 深入探讨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缺陷(如位错、空位、晶界)及其对表面性能的影响。 介绍金属在不同环境(如空气、水、酸碱溶液)中的腐蚀机理,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分析热处理、机械加工等过程对金属表面微观结构和性能的改变。 1.3 金属表面处理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按照处理方式(物理、化学、电化学)对表面处理进行分类。 详细介绍各类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例如: 物理方法: 机械抛光、喷砂、喷丸、热喷涂、真空镀膜等。 化学方法: 化学清洗、酸洗、钝化、氧化、着色、磷化、铬化等。 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清洗、电解抛光、电镀、阳极氧化、电化学刻蚀等。 简要介绍各类处理方法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1.4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介绍如何根据零件的材质、使用环境、性能要求、成本预算等因素,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 强调工艺流程设计的系统性,包括前处理、主体处理、后处理等环节的衔接。 介绍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浓度、电流密度、pH值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第二章:金属表面预处理技术 本章聚焦于为后续表面处理奠定坚实基础的预处理过程,其质量直接决定最终处理效果。 2.1 清洗技术 2.1.1 概述:清洗的目的、分类(脱脂、除锈、除氧化皮等) 2.1.2 溶剂清洗:有机溶剂(如酮类、酯类、芳香烃类)、无机溶剂(如水)的特点、应用与安全注意事项。 2.1.3 碱性清洗:清洗剂的种类(如苛性钠、碳酸钠、硅酸钠、表面活性剂)、清洗机理(皂化、乳化、润湿、分散)、工艺参数控制。 2.1.4 酸洗:酸的选择(如硫酸、盐酸、硝酸、磷酸)及其优缺点,用于去除氧化皮、锈蚀等,工艺控制要点,防止过酸洗和氢脆。 2.1.5 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的原理、设备、清洗效率提升的因素、适用范围。 2.1.6 电化学清洗:电解脱脂、电解酸洗的原理、设备、工艺参数。 2.1.7 现代高效清洗技术:如水溶性清洗剂、低温等离子清洗等。 2.2 除锈与除氧化皮技术 2.2.1 机械除锈:刷抛、砂轮、钢丝轮、喷砂、喷丸等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的锈蚀和氧化皮,设备选择与操作要点。 2.2.2 化学除锈:酸洗(详见2.1.4)、除锈剂的应用,缓蚀剂的作用。 2.2.3 电化学除锈:电解除锈原理与工艺。 2.3 表面活化处理 2.3.1 目的:提高表面能,改善后续涂层或镀层的结合力。 2.3.2 酸活化:稀酸(如盐酸、硫酸)浸渍,去除表面钝化层。 2.3.3 电化学活化:电解退火、电解活化等。 2.4 预处理过程中的环境与安全考虑 废液处理、废气排放、个体防护等。 第二篇:金属表面防护与功能性涂层技术 本篇重点介绍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新的材料层,以赋予金属新的防护或功能特性。 第三章:电化学镀层技术(金属镀层) 本书的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金属基体上形成金属或合金镀层的技术,注重实际应用中的工艺参数、结构与性能。 3.1 电镀原理与基础知识 3.1.1 电化学原理:电解质溶液、阳极、阴极、电极反应、法拉第定律、电化学当量。 3.1.2 电镀液组成:主盐、导电盐、络合剂、缓冲剂、添加剂(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等)的作用。 3.1.3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因素:电流密度、温度、pH值、搅拌、杂质、挂具设计等。 3.1.4 镀层结构与性能:晶粒度、孔隙率、内应力、硬度、延展性、结合力、光泽度、耐腐蚀性等。 3.2 主要单金属镀层工艺 3.2.1 铜镀层: 酸性镀铜:氰化物镀铜(工艺特点、优缺点、安全环保问题)、焦磷酸盐镀铜、硫酸盐镀铜(应用广泛,用于导电、装饰、基底层)。 碱性镀铜:络合盐镀铜(如焦磷酸盐、酒石酸盐体系),适用于压铸件、活性金属等。 装饰性铜镀层:工艺要求、光亮性、整平性。 功能性铜镀层:导电性、焊接性、作为镀镍、镀铬的中间层。 3.2.2 镍镀层: 瓦特镍(硫酸镍体系):全光亮镍、半光亮镍、无光镍,工艺参数控制,用途广泛(装饰、防腐、硬度)。 氨基磺酸镍镀层:低应力,高沉积速率,适用于功能性镀层。 镍磷合金镀层:化学镀镍(非电镀),优异的耐腐蚀性、耐磨性。 装饰性镍镀层:表面光泽、平整度要求。 功能性镍镀层:硬度、耐磨性、防腐蚀性。 3.2.3 铬镀层: 六价铬镀铬:硬铬(高电流密度,高硬度,耐磨),装饰铬(薄层,光亮,美观)。 三价铬镀铬:环保型镀铬,性能接近六价铬,但工艺控制更复杂。 工艺参数控制:温度、电流密度、铬酸浓度、硫酸浓度、添加剂。 应用:提高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装饰性。 3.2.4 锌镀层: 酸性镀锌:硫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晶粒细致,光亮,电流效率高。 碱性镀锌:氰化物镀锌(高品质,但环保问题严重)、无氰碱性镀锌(环保趋势)。 锌镍合金、锌铁合金镀锌:提高耐腐蚀性。 钝化处理:提供额外防腐蚀保护,如彩虹色、蓝色、黑色钝化。 应用:广泛用于钢铁件的防腐蚀,如螺栓、紧固件、汽车零部件。 3.2.5 锡镀层: 酸性镀锡:硫酸盐镀锡、氟硼酸盐镀锡,光亮,导电性好。 碱性镀锡:氰化物镀锡(较少用)。 应用:焊锡性、耐腐蚀性、装饰性,食品包装。 3.2.6 其他单金属镀层:如银、金、镉、铅等的镀覆工艺概述及主要应用。 3.3 电镀合金工艺 3.3.1 合金镀层概述:多组分金属在同一基体上形成的合金层,结合了各组分的优点。 3.3.2 镍基合金镀层:镍铁合金(提高硬度和耐磨性)、镍钴合金(提高硬度和磁性)。 3.3.3 铜基合金镀层:黄铜镀层(装饰性、耐腐蚀性)、青铜镀层(硬度、耐磨性)。 3.3.4 锌基合金镀层:锌镍合金(优异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汽车)、锌铁合金(耐腐蚀性)。 3.3.5 锡基合金镀层:锡铅合金(焊锡)、锡铜合金。 3.3.6 合金镀层的优点:性能更优、功能多样化、经济性。 3.3.7 合金镀层的工艺控制要点:各组分金属的电化学电位差异,添加剂的作用。 第四章:浸镀(化学镀)与浸涂工艺 本章关注不需要外加电流的镀覆技术,尤其在复杂形状零件上的应用优势。 4.1 化学镀(浸镀)原理 4.1.1 化学镀定义:依靠还原剂在催化表面进行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 4.1.2 化学镀液组成:主金属盐、还原剂(如次磷酸钠、亚硫酸钠、硼氢化钠)、络合剂、稳定剂、缓冲剂。 4.1.3 化学镀机理:催化还原、自催化沉积。 4.1.4 影响化学镀层质量的因素:温度、pH值、溶液组成、杂质、基体活化。 4.2 主要化学镀层工艺 4.2.1 化学镀镍: 含磷化学镀镍:低磷、中磷、高磷镀层,性能特点(硬度、耐腐蚀性、磁性、焊接性)。 含硼化学镀镍:硬度更高,但耐腐蚀性稍逊。 应用:电子元件、模具、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作为防腐、耐磨、装饰镀层。 4.2.2 化学镀铜: 工艺特点:高导电性,可作为导电层、装饰层。 应用:印刷电路板(PCB)制造、塑料电镀前的导电层。 4.2.3 其他化学镀层:化学镀锡、化学镀金、化学镀钴等,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应用。 4.3 浸涂工艺 4.3.1 浸涂定义:将工件浸入含有金属微粒或金属化合物的溶液中,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4.3.2 浸涂材料:金属颜料、氧化物、磷酸盐等。 4.3.3 浸涂过程:浸渍、烘干、固化。 4.3.4 应用:金属表面着色、提供一定的防腐蚀保护,如金属色漆、金属闪光漆的制备。 4.4 化学镀与浸涂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镀层均匀(尤其适用于复杂形状)、无需外加电源、操作相对简单、可实现复合镀层。 局限性:镀速相对较慢、成本较高、废液处理复杂。 第五章:金属表面精饰与功能化处理 本章介绍通过物理、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对金属表面进行塑形、着色、提高性能等处理。 5.1 抛光与研磨技术 5.1.1 机械抛光:砂带、砂轮、抛光轮、抛光膏的应用,用于获得镜面效果。 5.1.2 电解抛光(电化学抛光):利用电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形成平整、光亮的微观表面,适用于不锈钢、铝、铜等。 5.1.3 喷砂与喷丸:用于表面清洁、去毛刺、强化表面,改善表面粗糙度。 5.2 阳极氧化处理 5.2.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形成氧化铝保护层,提高耐腐蚀性、硬度、耐磨性,可着色。 5.2.2 镁合金、钛合金、锆合金等阳极氧化:各自的特点与应用。 工艺控制:电解液成分、温度、电压、电流密度、时间。 封孔处理:提高防腐性能。 5.3 钝化处理 5.3.1 目的:提高金属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或钝化层。 5.3.2 不锈钢钝化:酸洗后用硝酸或柠檬酸溶液处理。 5.3.3 铝合金钝化:铬酸盐钝化、无铬钝化。 5.3.4 锌、镉、铜等钝化:提供进一步的防腐蚀保护。 5.4 磷化处理 5.4.1 磷化目的: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溶性磷酸盐转化膜,提高涂层附着力和防腐蚀性。 5.4.2 种类:锌系磷化、锰系磷化、铁系磷化。 应用:汽车、家电、建筑五金等领域的涂装前处理。 5.5 氧化着色与电化学着色 5.5.1 化学氧化着色:如发蓝(钢铁)、发黑(铝、铜)。 5.5.2 电化学着色:铝材阳极氧化后的着色,色泽稳定。 5.6 热喷涂技术(概述) 5.6.1 概述:利用热能将材料熔化或半熔化,喷射到工件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 5.6.2 类型: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HVOF)等。 应用:耐磨、耐高温、耐腐蚀、修复等。 第三篇:金属表面处理的工程应用与质量控制 本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介绍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以及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第六章:金属表面处理工程设计与选型 6.1 表面处理方案的制定:基于产品性能要求、使用环境、成本等因素。 6.2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的优化: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6.3 选型指南:针对不同行业(汽车、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的典型表面处理需求及推荐工艺。 6.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绿色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第七章:金属表面处理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7.1 镀层厚度检测:千分尺、测厚仪(涡流、磁感应)、金相法。 7.2 镀层硬度测试: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 7.3 镀层结合力测试:划格法、弯曲试验、附着力试验。 7.4 耐腐蚀性测试:盐雾试验、湿热试验、浸泡试验。 7.5 表面形貌与缺陷检测: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7.6 其他性能检测:光泽度、耐磨性、导电性等。 7.7 过程质量控制:在线监测、关键工艺参数控制。 第八章:金属表面处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8.1 镀层起泡、脱落、针孔、麻点等问题的分析与预防。 8.2 镀层不均匀、结合力差的成因与改进。 8.3 腐蚀防护效果不佳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8.4 环境污染与安全生产问题及处理措施。 第九章:金属表面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9.1 绿色环保技术:无氰、无铬、水性涂料、生物降解性清洗剂等。 9.2 高性能新材料:纳米涂层、智能涂层、超硬涂层等。 9.3 自动化与智能化:机器人应用、过程监控与优化。 9.4 功能集成化:多功能一体化表面处理。 附录 常用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参数参考表 金属表面处理常用术语解释 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录 本书特点 体系完整: 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工艺,再到工程应用与质量控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内容详实: 对每一种处理工艺都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包括原理、方法、参数、应用、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图文并茂: 配合大量精选的图例、表格和流程图,直观易懂。 实用性强: 紧密结合工业生产实际,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前沿性: 关注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 易于查阅: 结构清晰,索引完善,便于读者快速查找所需信息。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于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五金制品、装饰装潢、仪器仪表等行业的工艺工程师、技术员、研发人员、质量检验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师生。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入理解各种金属表面处理与精饰工艺的原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升产品质量,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对行业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认识。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电镀技术世界的大门。书名《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就如同一个详尽的导航图,清晰地标示出书中涵盖的各个重要领域。我一直对材料科学和表面处理技术充满好奇,而电镀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方法,更是我想要深入了解的领域。我期待书中对“电镀前处理”的详细讲解,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以及最终镀层的外观和性能。例如,我希望了解不同种类的清洗剂、活化剂的原理和适用范围,以及超声波清洗、酸洗、碱洗等工艺的优缺点。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原理,包括电解质的成分、pH值、温度、电流密度等关键参数的控制,以及不同镀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特别是对于合金镀层,我希望书中能介绍其在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导电性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制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而“浸镀”作为一种非电化学的表面处理方法,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对其原理、工艺流程以及与电镀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介绍。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关于电镀生产线的设计、设备维护、环境保护以及成本控制方面的知识,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电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当天,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浏览,书名《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在相关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电镀技术脉络的参考书,尤其是在当前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保持知识的更新和精进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命名方式,特别是“一点通”这三个字,传递出一种高效、便捷的学习理念,这正是我们这些忙碌的技术人员所需要的。我非常期待书中对“电镀前处理”的深入讲解,因为我深知,良好的前处理是获得优质镀层的关键,很多时候镀层出现问题,根源往往就出在前期准备不足。而“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这两部分,更是涵盖了电镀的核心内容,我希望书中不仅能介绍不同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原理、工艺参数,还能对各种镀层的性能特点、应用领域进行详细阐述。另外,“浸镀”的出现,也让我感到惊喜,这是一种不同于电镀的工艺,了解其原理和适用范围,能为我们解决特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我更关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如设备选择、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这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具有指导意义。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成为我案头的常备工具书。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金属制品表面闪耀的光泽,这背后正是精妙的电镀技术在发挥作用。《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这个书名,清晰地勾勒出了本书的宏大框架。我一直对材料科学和制造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电镀技术作为提升产品性能和外观的关键环节,更是吸引着我。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细致讲解,因为它直接决定了镀层的附着力和均匀性,例如,各种清洗方法、除油剂、活化剂的选择与应用,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我希望书中能提供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践指导,涵盖镍、铜、铬、锌等常用金属的电镀,以及各种合金镀层(如镍铁、铜锌、贵金属合金等)的制备技术,并对其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详细介绍。我尤其对合金镀层在提升耐磨、耐蚀、导电性等方面的作用感到好奇。而“浸镀”作为一种独特的表面处理技术,我也非常想了解其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与电镀技术的区别。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预示着本书将涵盖更广泛的工程应用,我期待它能提供关于电镀生产线的规划、设备选型、工艺参数优化、质量控制以及环保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电镀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望。《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这个书名,用一种直观的方式概括了本书的核心内容,仿佛为我提供了一张通往电镀技术奥秘的地图。我一直对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而电镀作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其复杂性和精妙性让我着迷。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详细阐述,因为我深知,任何成功的电镀过程都离不开完善的前期准备,例如,如何有效地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以及如何进行必要的活化处理,这些细节都至关重要。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这两大部分,我希望书中能够系统地介绍各种常见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工艺,包括其电镀液的配方、操作参数的控制,以及最终镀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我特别关注那些能够赋予工件特殊性能的合金镀层,比如提高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或装饰性的镀层。此外,“浸镀”这一工艺的出现,也让我眼前一亮,我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而“电镀工程技术”这一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本书的实践价值,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关于电镀生产线的设计、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环保方面的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镀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就像一个精准的定位,直接戳中了我的兴趣点。我一直对各种工业制造过程中的精细技术非常着迷,而电镀技术以其能够赋予材料独特性能和精美外观的能力,更是让我心生向往。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部分,因为我知道,任何复杂的化学过程,其成功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各种清洗、除油、除锈、活化等工艺,以及它们在不同基材上的应用效果。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我渴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原理、电镀液的组成与控制,以及最终镀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我尤其对那些能够提升材料性能的合金镀层,如提高硬度、耐腐蚀性、导电性等,充满好奇。而“浸镀”作为一个不那么常见的词汇,也激起了我的探索欲望,我希望书中能对其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解释。最后,“电镀工程技术”的加入,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践价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电镀生产线的设计、设备选择、工艺流程优化、质量检测以及环保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电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评分

这本书,仅仅从它的书名《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来看,就充满了知识的厚重感和实用性。我是一名对工业制造充满好奇的爱好者,尤其对那些能够赋予产品独特性能和美观外观的技术非常着迷。电镀技术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我特别希望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部分能够详尽细致,因为我理解这是保证后续电镀质量的基础,比如如何有效地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氧化物,以及如何进行必要的表面活化处理,这些都是影响镀层附着力和均匀性的关键。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这两个板块,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原理、电镀液组成、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不同镀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我尤其对那些能够赋予工件特殊功能的合金镀层感兴趣,例如,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或者改善导电性、装饰性等。而“浸镀”这个概念的出现,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书中能对其进行详细介绍,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实践价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电镀生产线的设计、设备选型、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指导,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电镀技术探索的道路。《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这个书名,涵盖了电镀技术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处理到复杂的工艺,再到工程应用,让我对这本书的全面性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对表面处理技术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介绍电镀技术的书籍。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内容,因为我深知,良好的前处理是获得优质镀层的关键,例如,如何有效地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活化处理,这些细节都对最终的镀层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讲解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电镀原理、电镀液配方、工艺参数的控制,以及不同镀层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我特别对那些能够赋予工件特殊性能的合金镀层感到好奇,例如,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或增强装饰性。而“浸镀”作为一种与电镀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其原理、工艺流程以及适用范围进行详细介绍。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一部分,更是让我看到了本书的实践意义,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些关于电镀生产线设计、设备选型、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以及环保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电镀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评分

收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它厚实的体量所吸引,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充实程度充满了信心。《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这个书名,虽然略显冗长,但却清晰地勾勒出了本书的四大核心板块:电镀前处理、电镀单金属镀层、电镀合金镀层以及浸镀,最后还点明了“电镀工程技术”这一更宏观的视角。我尤其看重“电镀前处理”这一部分,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发现很多镀层质量问题都源于前处理的疏忽。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尽的关于表面清洗、活化、除油、除锈等工艺的详细介绍,并且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基材和不同镀层要求下,前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对于“电镀单金属镀层”,我希望书中能覆盖市面上常见的金属,如镍、铬、铜、锌等,并对其电镀液的组成、操作条件、镀层性能以及应用特点进行深入剖析。而“电镀合金镀层”则是我更感兴趣的部分,像镍铁合金、铜锌合金、镍钴合金等,这些合金镀层往往能赋予工件特殊的性能,如耐磨、耐蚀、装饰性等,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讲解它们的制备原理、工艺难点以及发展趋势。至于“浸镀”,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镀,但它在某些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我希望书中能对其与电镀的异同、适用范围以及工艺特点进行介绍。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则让我看到了本书的实践导向性,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关于生产线设计、设备选型、工艺参数控制、质量检测方法以及环保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能为我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

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氛围。《包邮 电镀技术一点通 电镀前处理 电镀单金属镀层 电镀合金镀层浸镀 电镀工程技术书籍》这一书名,直接点明了其内容的核心,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电镀技术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标题。我个人一直对电镀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深感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性的教材。这本书涵盖了从基础的“电镀前处理”到更复杂的“电镀合金镀层”,再到“浸镀”这一特殊的工艺,最后上升到“电镀工程技术”的层面,这种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编排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电镀前处理”的具体内容,比如不同材质的工件如何进行有效的除油、除锈、活化,以及这些步骤对最终镀层质量的影响。同时,“电镀单金属镀层”和“电镀合金镀层”这两部分,我希望能够详细介绍各种镀层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相应的工艺参数,例如,镍镀层的光亮度、硬度,铬镀层的耐腐蚀性,以及合金镀层在特定应用中的优势。而“浸镀”这一部分,我一直觉得它是一种神秘但又非常有用的技术,我希望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它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最后,“电镀工程技术”这个词,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际应用,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设备选择、工艺流程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环保方面的指导,从而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镀技术。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书,迫不及待地翻开,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一直对电镀技术很感兴趣,但总是觉得概念有些模糊,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指明了方向。从书名来看,它涵盖了电镀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电镀前处理”到各种“单金属镀层”和“合金镀层”,甚至还提到了“浸镀”,这让我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好奇“电镀工程技术”这部分,它会不会涉及一些实际的操作案例,或者是一些在工业生产中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清晰易懂的讲解,最好能配有一些图示或者流程图,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那些复杂的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我还会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包邮”这个信息,虽然它只是一个营销上的噱头,但它也间接说明了这本书的普及度和易获取性,这对于想要学习电镀技术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一步步建立起对电镀技术的全面认识,从理论到实践,都能有所收获。这本书的厚度也让我觉得内容应该相当充实,希望能让我沉浸其中,忘却时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