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机械原理(第8版)
定价:37.70元
售价:13.2元,便宜24.5元,折扣35
作者: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研室
出版社:7-04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040370683
字数:510000
页码:329
版次: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编著的《机械原理(附光盘第8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工业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章后还附有思考题及练习题和阅读参考资料。
内容提要
《机械原理(附光盘第8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由孙桓、陈作模、葛文杰编著,是在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重点教材孙桓、陈作模主编的《机 械原理(附光盘第8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系列教材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的基础 上,根据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原理课程新教学基本要 求,并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及我国机械工业发 展的需要修订而成的。本书保持了原书的一贯特色, 系统严密、叙述清晰、概念正确、措辞严谨、图表规 范、文笔流畅、可读性好,便于学生学习和其他工程 技术人员自学,具有良好的教学适用性。同时,还将 某些已较为成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观念充实到教 材内容中,使教材在内容上保持了先进性。此外,在 本版中也更重视了教材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和启迪 性。例如,为了适应现代机械工程的需要,加强了解 析法和机构的动力学;为了联系工程实际,启迪学生 思维,增加了较多的工程应用实例等,从而使得教材 内容更加丰富。
《机械原理(附光盘第8版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系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共14章。内容包括绪论、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机 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 锁、机械的平衡、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 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其他常用机构、工业 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章后还 附有思考题及练习题和阅读参考资料。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 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本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目的 §1—3如何进行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 §1—4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简介 第2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 §2—1机构结构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2—2机构的组成及分类 §2—3机构运动简图 §2—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及小阻力定律 §2—5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6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2—7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2—8机构结构的型综合及其设计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3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1 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3—2用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3—3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4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4—1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4—2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4—3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4—4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4—5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5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5—1机械的效率 §5—2机械的自锁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6章 机械的平衡 §6—1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6—2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6—3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6—4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许用不平衡度 §6—5平面机构的平衡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7一l概述 §7—2机械的运动方程式 §7—3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7—4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7—5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7—6考虑构件弹性时的机械运转 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8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8—1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8—2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8—3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8—4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8—5平面多杆机构 §8—6空间连杆机构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第9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9—1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9—2推杆的运动规律 §9—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9—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9—5凸轮机构的分析与反求设计 §9—6高速凸轮机构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0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0—1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10—2齿轮的齿廓曲线 §lO一3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 §10—4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10—5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10—6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与根切现象 §10—7渐开线变位齿轮简介 §10—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0—9直齿锥齿轮传动 §10—10蜗轮蜗杆传动 §10—11其他齿轮传动简介 §10—12齿轮机构动力学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l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1l一1齿轮系及其分类 §11—2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1—3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11—4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1—5轮系的功用 §11—6行星轮系的效率 §11—7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11—8其他新型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2章 其他常用机构 §12—1棘轮机构 §12—2槽轮机构 §12—3擒纵机构 §12—4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2—5不完全齿轮机构 §12—6星轮机构 §12—7非圆齿轮机构 §12—8螺旋机构 §12—9带有挠性元件的传动机构 §12一10组合机构 §12一11含有某些特殊元器件的广义 机构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3章 机器人机构及其设计 §13—1概述 §13—2机器人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指标 §13—3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分析 §13—4机器人机构的静力和动力分析 §13—5机器人机构的设计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4章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14—1概述 §14—2机械工作原理的拟定 §14—3执行构件的运动设计和原动机的选择 §14—4机构的选型和变异 §14—5机构的组合 §14—6机械系统方案的拟定 §14—7机械系统方案拟定举例 §14—8现代机械系统发展情况简介 思考题及练习题 阅读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机械工程师,我时常需要回顾和更新我的知识体系。《机械原理(第8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它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只是简单地陈述理论,而是充满了实践的智慧。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这些抽象的原理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的。例如,在讲解齿轮传动的时候,它不仅分析了不同齿轮的类型和啮合方式,还结合了汽车变速箱、工业减速机等实际应用场景,深入剖析了各种设计选择的优劣。这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专业但又不失严谨,对于一些概念的阐述,既准确又易懂,很少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我在阅读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理解角度,比如它在讨论摩擦力的时候,不仅仅强调了阻碍运动的作用,还指出了在某些情况下摩擦力是如何被巧妙利用来传递动力和实现功能的。这种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多角度呈现,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机械原理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细节处理真的太到位了!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内容多却杂乱无章的。但《机械原理(第8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首先,它在章节的划分上就非常合理,每个章节的内容都不会过于庞杂,而且在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简要的概述,让你对本章的学习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当我阅读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每段文字都会有小标题,这样可以帮助我快速定位我想看的内容,不用通篇阅读。还有,书中对于一些关键的公式,都会用醒目的方式标出来,并且在旁边附带解释,说明这个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它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这对我这种容易遗忘公式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另外,在一些章节的结尾,还会提供一些拓展阅读的建议,或者是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这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能够让我知道除了书本上的内容,还可以去了解哪些更深入的知识。而且,我还注意到,书中对插图的运用非常讲究,不是为了图而图,每一张图都精准地描绘了要讲解的机械结构或原理,细节丰富,比例协调,有些甚至是动态的示意图,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机械装置。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最头疼的就是那些抽象的力学原理,总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但当我拿到这本《机械原理(第8版)》时,我被它彻底征服了。首先,它的排版设计就非常人性化,图文并茂,每个概念都配有清晰的插图,甚至还有一些3D示意图,这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不像以前看的一些书,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看得我头昏脑胀。而且,它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没有那些过于晦涩的术语,很多时候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机械原理,比如讲解连杆机构的时候,居然拿我们家门上的合页来类比,当时我就觉得豁然开朗!更不用说,书中对每一个章节的知识点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这些例题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合理,从基础到综合,一步步引导我掌握知识,而不是直接扔给我一个难题。我尤其喜欢的是书中最后附带的几章,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点的总结,还拓展了一些前沿的机械技术,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学习机械原理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从一个“机械小白”逐渐变得自信起来。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我之前也看过一些机械原理的书,但总是觉得断断续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完一个章节,感觉和下一个章节脱节了。而这本《机械原理(第8版)》就完全不同,它就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将整个机械原理的知识体系串联了起来。从最基础的机械运动的概念开始,逐步深入到机构的类型、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再到机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每一步都衔接得天衣无缝。特别是它对机构运动分析部分的讲解,条理非常清晰,步骤详细,让我能够理解每一步的推导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公式。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的介绍,这让我对机械工程的演进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原理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提出和发展。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强调了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惯性力和离心力时,会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比如汽车的加速和转弯,让我们明白这些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让我对机械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教材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者的思考。《机械原理(第8版)》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并没有把所有的答案都直接摆在你面前,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和引导,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思考题”或者“讨论题”,这些题目往往不是简单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需要你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为什么”的解释,它会告诉你某个设计为什么是这样做的,而不是仅仅告诉你它是什么。这种深入的探究方式,让我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触及到其本质。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你去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机械设计,或者如何利用机械原理创造新的事物。这种 PUSH(推动)式的学习方法,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机械原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