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的运河 :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 作者 | (日)安野光雅 |
| 定价 | 118.00元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 ISBN | 9787530217009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8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是安野光雅的随笔画集,以四十幅绝美水彩配优雅文字,为我们记录下被遗忘的中国传统之美。 1985年5月,安野光雅由苏州开启“中国的运河”写生之旅,城镇间小桥流水人家,船儿在河道中来来往往;郊外水田绵绵,山丘上满眼皆是茶园;寒山寺等古刹掩映在茫茫绿树间,游人络绎不绝;上海外滩的街道熙熙攘攘,黄浦江面上波光粼粼、货船客船穿梭如织。 安野光雅用一笔一画,尽展江南水乡的温婉闲适。寥寥几笔,便将水色淋漓、质朴民风的诗意风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你找回遗失在历史角落里的美好记忆。 |
| 作者简介 | |
| 安野光雅,1926年生于岛根县津和野町,是享誉世界的绘本大师。毕业于山口师范学校研究科,当过美术老师,后开始从事绘本创作、童书设计工作。1968年《奇妙国》出版,至今已出版七十多部绘本,曾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绘本奖、英国凯特·格林纳威推荐奖、布拉迪斯拉发插画展金苹果奖、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国际童书界极高荣誉“安徒生奖”,以及日本菊池宽奖等各大奖项。他还因对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获日本颁发的紫绶褒章,并被选为日本文化功劳者。他擅长精密入微的水彩画法,于淡雅的色调中营造端庄稳重、温馨平和的氛围。代表作有《旅之绘本》《歌之绘本》等。 |
| 目录 | |
| 1苏州于新民桥画Ⅰ 2苏州于新民桥画Ⅱ 3苏州新民桥 4苏州八字桥附近 5苏州从吴门桥所见的瑞光塔 6苏州于吴门桥画 7苏州古老的民居 8苏州寒山寺 9苏州星造桥下 10苏州城郊 11苏州兰亭附近 12苏州虎丘 13杭州定安路 14杭州营门口 15杭州龙井 16杭州灵隐寺 17绍兴街头 18绍兴成排的民居 19绍兴画自横跨小河的桥上 20绍兴河畔 21绍兴鲁迅路 22绍兴劳动路 23绍兴祖居附近 24绍兴酿酒厂附近 25绍兴酒厂 26柯桥永丰桥 27柯桥运河Ⅰ 28柯桥运河Ⅱ 29柯桥市场Ⅰ 30柯桥市场Ⅱ 31柯桥市场Ⅲ 32萧山县港口 33上海博物馆附近 34上海永安路 35上海于郭先生的公寓画 36上海虹口鲁迅故居附近 37上海和平饭店 38上海于外白渡桥画Ⅰ 39上海于外白渡桥画Ⅱ 40上海港口 护封苏州于八字桥画 封面篆刻「春回大地」 扉页杭州赶鸭子的人 图版扉页甲马武士俑 |
| 编辑推荐 | |
| 绘本大师安野光雅记录被遗忘的中国传统之美 四十幅绝美水彩画,四十个关于中国南方的美好记忆 白墙黑瓦、临河而立的古老街区,因为有真实的生活,都显得生机盎然? 感动我们的不仅是图画的色彩魅力、文字的细腻动人,还有历史的底蕴,人情的温暖,故乡的色彩,记忆的味道 如同《舌尖上的中国》,唤起70后像花儿一样的青春回忆,80后无拘无束的烂漫时光,90后的轻奢文化情怀 16开大开本,原版复刻,文字凝练,插图精致、设计精良,包装精美,兼具阅读、馈赠与收藏价值 同系列《中国的街市:北京/大同/洛阳/西安》同期上市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古朴而厚重的感觉,让我对它所要讲述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书名中明确指出了“中国的运河”,并且列举了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城市,这让我立刻联想到它们与大运河之间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离不开对它交通脉络的认知,而运河无疑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动脉之一。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运河的开凿历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运河所承担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功能。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展现运河对这些城市发展的影响,比如,苏州的园林艺术是否与运河的便利交通和繁荣经济有关?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运河的畅通对其巩固统治和发展经济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绍兴,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运河的千年流淌又赋予了它怎样的独特气质?而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运河的演变又如何与这座城市的崛起相伴相随?“湖北新华书店”的出版,预示着这本书的内容可能比较严谨,并且覆盖面较广,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的运河及其对这些重要城市的影响。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就被其宏大的主题所吸引——“中国的运河”。它不仅仅是一条条水路,更是中华文明的脉络,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书名中提到的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四个城市,每一个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而运河,便是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无形金线。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运河在这些城市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例如,苏州的古典园林,是否在运河的滋养下,才得以成为世人瞩目的艺术瑰宝?杭州西湖的美景,是否也与运河的水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绍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运河的流淌是否见证了它的兴衰变迁?而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其现代化的进程又是否离不开早期运河的经济驱动?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读到关于运河工程的智慧,关于漕运的艰辛,关于沿河而生的市井生活,以及关于运河所承载的文化与传说。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扎实,并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带领我走进中国运河的悠久历史,感受它对中华文明深远的影响。
评分这次偶然的机会翻阅到一本叫做《中国的运河:苏州/杭州/绍兴/上海 湖北新华书店》的书,立刻就被它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封面和目录的初步浏览,我就能感受到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运河的地理介绍,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书中提到的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几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婉与繁华,而它们又都与中国古代伟大的运河工程息息相关。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京杭大运河在这些城市留下的印记,比如苏州的古运河街区,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一定承载了无数古人的生活故事与商业繁荣。杭州作为曾经的南宋都城,运河的畅通想必对其政治经济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书中会否提及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传说?绍兴,那个以黄酒和鲁迅先生闻名的地方,运河又会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怎样的独特风情?至于上海,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运河的演变与城市的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紧密联系?这本书的编排和选取的角度,似乎旨在展现运河在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从最初的军事、漕运功能,到后来的商业贸易动脉,再到如今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这其中的变迁一定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湖北新华书店的出版,也意味着这本图书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传播性,令人期待它能带来怎样的深刻见解。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是它一定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书名里出现的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四个城市在中国人的心中,几乎代表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我一直对江南地区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情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运河,恰恰是连接这些地域,塑造其性格的物质载体。想象一下,当年的漕船在运河上穿梭,运送着南方的粮食北上,支撑着王朝的运转,那种宏大的历史图景,通过文字和图片,想必能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书中对这几座城市的运河进行细致的描绘,我期待能够了解到它们在不同朝代扮演的角色,比如在唐宋时期,运河作为丝绸之路的水路延伸,又如何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在明清时期,成为漕运的生命线,又如何影响了区域经济格局。我也很好奇,在近代以来,随着海运的兴起,这些运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又如何融入了现代化的城市发展进程。书中可能会提及一些著名的运河工程,比如广为流传的都江堰,虽然它主要不是运河,但其水利工程的智慧与运河的构筑异曲同工,或许书中也会触及一些运河建造的工程细节和技术突破。而“湖北新华书店”这个署名,则让我相信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详实,并且经过了一定的学术梳理,并非泛泛而谈的游记。
评分翻开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目光的是它对“运河”这个概念的解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运河不仅仅是单纯的水道,它更像是流动的血脉,连接着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书名中列举的苏州、杭州、绍兴、上海,这几个城市,无一不是在运河的滋养下发展壮大起来的。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可能会是书中对于运河如何塑造城市形态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描绘。比如,苏州古运河两岸的民居,是否体现了水乡独特的建筑风格?杭州作为曾经的鱼米之乡,运河的疏浚和维护,又如何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贸易?绍兴,那个充满绍兴黄酒香气的古城,运河是否也扮演着运输美酒、促进商业繁荣的角色?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其前身是否也与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史料和细节,展现运河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如何影响了人口的聚集、商贸的流通,甚至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湖北新华书店”这个发行方来看,这本书很可能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从多个维度来探讨运河的意义,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描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