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编著的《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3版)》展示了真实的资料分析过程(从描述到扎根理论)以及通过理论抽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思考、写作和小组讨论活动,以强化书中呈现的材料。书中收录了质性研究软件中的真实资料和分析实践。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研究者提供了手把手的指导。
。。。
。。。
1 导论
2 实际考虑
3 分析的准备
4 质性资料分析策略
5 介绍情境、过程及理论整合
6 备忘录和图表
7 理论抽样
8 形成概念
9 阐明分析过程
10 分析情境
11 将过程纳入分析
12 整合类属
13 论文、专著的写作及研究成果的报告
14 评估的标准
15 学生的问题及回答
附录A 第4章和第6章的练习
附录B 参与者#l:越战老兵的研究
附录C 参与者#2
附录D 参与者#3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我最近在处理一批深度访谈的文本,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数据的海洋里无法自拔。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立刻被“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这个描述吸引住了。我迫切需要的是一套可以直接操作的“工具箱”,而不是空泛的哲学讨论。我非常关注它在“持续比较分析”这一点上能给出多精细的指导。在我看来,扎根理论的精髓就在于这个不间断的、迭代的比较过程——不断地将新数据与已有的概念进行对比、修正和深化。如果这本书能详细阐述如何识别“聚焦范畴”,以及如何判断何时可以停止数据收集和分析(即“理论饱和”的标准),那对我目前的困境将是雪中送炭。我希望它能用非常务实的口吻来描述这些技术细节,而不是用晦涩难懂的学术术语来故作高深,毕竟,实操性才是衡量一本方法论书籍价值的关键。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了计量分析的背景来说,质性研究的严谨性一直是我比较担心的方面。我担心自己无法有效地保证研究过程的透明度和结论的可信度。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书中关于“方法论承诺”的阐述。扎根理论之所以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置的验证和可信性机制。我希望看到它如何处理“信度”和“效度”等传统概念,并将其转化为质性研究的特定标准,例如“可审计性追踪”或“成员核查”。如果书中能用对比性的方式,清晰地指出采用扎根理论路径相比于其他定性方法(如现象学或民族志)在确保研究质量上的独特优势和操作要点,那将极大地增强我对采纳此方法的信心。这种对方法论严格性的强调,远比空洞的“真实性”口号更有说服力。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我的研究发现从单纯的“描述”提升到具有“洞察力”的层面。理论的形成似乎是唯一的出路,而扎根理论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力武器。这本书的第三版意味着它已经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和时间的沉淀,想必其中包含了对早期版本中不足之处的修正和补充。我最希望它能着重探讨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扎根理论的应用边界和适应性。例如,面对社交媒体数据、在线论坛文本等非传统的数据源时,传统的取样和编码策略是否需要做出调整?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应对海量、非结构化数字数据的最新策略,并结合当代研究的实际挑战进行讨论,那这本书无疑会走在方法论前沿。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指导我完成从“数据收集者”到“理论构建者”蜕变的指南。
评分读完几本关于定性分析的入门读物后,我发现它们大多停留在描述性阶段,很少触及“理论建构”这一高阶目标。这本书既然提到了“扎根理论”,我自然期望它能真正深入到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可解释、有解释力的理论模型。扎根理论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解释力,它声称能解释一个特定社会过程或互动模式。因此,我希望书中能清晰地阐释理论的层次结构,比如从核心范畴到次级范畴的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叙事逻辑”的建议——即如何在最终的报告中,将分析过程的严谨性与理论发现的洞察力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它能指导我如何构建一个既符合研究现场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非常专业,专注于质性研究领域,尤其是扎根理论的构建。我个人对这种深入探讨研究方法的书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好的研究方法论是成果质量的基石。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梳理出从最初的田野调查到最终理论提炼的整个复杂流程。扎根理论强调在数据中“生长”出理论,而不是预先设定框架,这对我理解如何应对开放式研究问题非常有帮助。我期待它能提供详实的步骤指南,比如如何进行持续的比较分析、如何运用概念化和范畴化来组织海量文本资料,以及如何确保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研究者是如何一步步从原始数据中发现关键现象并将其系统化的,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毕竟,理论的形成过程往往是研究者最困惑的环节,清晰的路径图能大大降低入门的门槛,让新手也能掌握这套强大的分析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