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是中國東漢時期重要的碑刻,立於東漢中平二年 (185)。碑高約1.7米,寬約0.86米,長方形,無額,石質堅細。碑身兩麵均刻有隸書銘文。碑陽20行,滿行45字;碑陰分5列,每列行數字數均不等。明萬曆初年,該碑在陝西郃陽縣舊城齣土。在明代末年,相傳碑石斷裂,人們通常所見到的多是斷裂後的拓本。1956年移入陝西省西安博物館碑林保存。曹全碑是漢代隸書的代錶作品,風格秀逸多姿和結體勻整著稱,為曆代書傢推崇備至。
根據教育部下發中小學書法教材指導大綱附錄中提到中小學生必練必讀18種推薦書法名傢字帖為依據,推齣《曹全碑》集字掛圖,掛圖提取碑帖中優秀例字做為學生課堂教學與課下臨摹的基本,放大原版字帖,讓學生在大字版掛圖中認真仔細的學習臨摹大傢的碑帖筆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