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包郵 《南北朝風雲》(全套六冊)作者:孫峰.孫藝真 認認真真的講曆史書籍

現貨包郵 《南北朝風雲》(全套六冊)作者:孫峰.孫藝真 認認真真的講曆史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
  • 南北朝
  • 曆史小說
  • 孫峰
  • 孫藝真
  • 曆史故事
  • 包郵
  • 現貨
  • 六冊
  • 正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釣智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03495328
商品編碼:2590554182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捲從草根英雄劉裕去世到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細述南北朝伊始的血雨腥風。

作者簡介

孫峰,河南南陽人,長期緻力於細說曆史,天涯人氣作傢。從2008年開始,在天涯論壇煮酒論史發錶細說兩晉南北朝,三國風雲、細說隋唐五代史,幾達八百萬字。其文史料詳實,敘事嚴謹,文風端莊,深受欲詳細瞭解曆史的讀者的追捧。


免費在綫讀

五  劉裕糾結

公元420年六月十四日,劉裕廢黜東晉z後一任皇帝司馬德文,正式登上瞭皇帝寶座,開創瞭劉宋王朝,史稱宋武帝,這一年也由晉恭帝司馬德文的元熙二年,改元宋武帝的永初元年。

宋武帝劉裕起自布衣,自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隨劉牢之與孫恩交戰嶄露頭角開始,到元興三年(公元404年)起義、推翻桓玄的大楚政權,十餘年間,他削平群雄,一次西徵,兩次北伐,滅掉瞭南燕、後蜀、後秦三國,威震四海。其間,可謂是辛苦備嘗,時至今日,他終於登上瞭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然而,在欣喜之餘,纏繞著他更多的是孤獨和憂慮。

劉裕從一個平頭百姓一躍而成為一國之君,自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公元前202年至公元420年的600年間,無人能比,在後世看來,這當然源於劉裕本人有過人之處。但是,在兩晉特定的曆史條件下,劉裕所要背負的心理壓力和來自外界無形的壓力,要比劉邦沉重得多。劉邦雖齣身平民,但他以反秦為號召,廣羅六國人纔,手下文臣武將要麼與他一樣齣身,要麼就是六國的舊貴族,對他推翻秦國、讓他們登上高位都心存感激;而劉裕所處的時代則不然。兩晉長達100多年的門閥勢力發展,使得士庶之間猶如天上與地下,雖然高門大族之間因爭權奪利時而相互傾軋,時而會反目成仇,然而,他們對於次等貴族和庶人階層的鄙視,是深入骨髓,難以開釋。東晉末年,高門大族在內鬥中兩敗俱傷,失去瞭軍政實權,但是,他們在文化上和社會上潛在的影響力仍然不容忽視。劉裕掌權以後,一些高門大族基於門戶生存的考慮,投靠瞭劉裕集團,這裏麵就有王氏和謝氏,劉裕為瞭鞏固自己的統治,也需要得到高門的支持,因此,二者一拍即閤,但是,劉裕深知,自己鬥大的字認識不瞭幾個,豈能讓這些高門心服?因此,劉裕晚年的時候,也自覺不自覺地附庸風雅起來,目的就是拉近與高門之間的距離。

然而,武力可以奪得政權,文化需歲月的積澱,觀念更難以短期改變,劉裕的附庸風雅之舉所起的效果卻十分有限。還是在北伐駐節彭城的時候,劉裕舉行盛大的宴會,他也想自我錶現一番,命人拿來筆墨紙硯,打算賦詩一首。謝晦擔心劉裕丟人現眼,就從自己的座位上起身勸阻,並代替劉裕作瞭一首詩:“先蕩臨淄穢,卻清河洛塵,華陽有逸驥,桃林無伏輪。”史書沒有交代劉裕是否真的因此而感激謝晦,因此,我們不知道謝晦的獻媚舉動是否起到瞭應有的效果,但心機甚深的劉裕不會不由此而感覺高門士族對自己的輕視。對比劉穆之對劉裕的態度,即與謝晦完全不同。劉穆之與劉裕昔日的社會地位不相上下,他對劉裕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幫助:劉裕舉動一嚮粗俗,劉穆之對他穿戴、舉止都一一進行指點;劉裕字寫得很差,劉穆之就讓他寫大字以藏拙。劉穆之所做的都在私下,而謝晦卻在稠人廣眾之下代替劉裕作詩,豈能讓劉裕心中高興?劉裕登基以後,感到非常孤獨,時常嘆息:“劉穆之死後,人們看輕我!”也難怪劉裕會發齣這樣的感慨,高門大族對劉裕集團輕視的事,不絕於書。曾被劉裕誅殺的謝混和郗僧施就錶現得z為突齣。據《建康實錄》記載,當初在劉裕拜太尉的大喜日子,謝混不僅遲到,而且,“衣冠傾縱,有傲慢之容”。劉裕非常生氣,說瞭一句:“謝僕射今日可謂傍若無人”,以發泄私憤;而郗僧施則放棄三品要職丹陽尹,寜願去作劉毅的四品南蠻校尉。《南史·謝方明傳》稱:“丹陽尹劉穆之權重當時,朝野輻湊,其不至者唯(謝)混、方明、郗僧施、蔡廓四人而已。穆之甚恨。及混等誅後,方明、廓來往造穆之,穆之大悅。”四人不去拜謁劉穆之,也透露齣高門對劉裕集團輕視態度和不閤作立場。劉穆之死後,劉裕更感孤獨,由他的嘆息中我們也可以看齣,即位後的劉裕內心深處的文化自卑心理和對高門大族並非真心實意擁護自己的恐懼。正如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所說的那樣說:“當時在廷之士,無有為裕心腹者,孤恃一機巧汰縱之劉穆之,而又死矣。”

是啊,除去他威震四海的戰功和高高在上的權位,來自底層的劉裕從頭到腳都是一個“鄉巴佬”,他的一舉一動都與高門士族格格不入:他不愛財,不貪色。寜州曾經貢獻一個非常精美的琥珀枕頭,劉裕聽說琥珀能夠治療刀傷,即刻命人將其砸碎,賞賜給瞭眾將;北徵以後,劉裕得到姚興的一位侄女,此女國色天香,劉裕也十分喜愛,因之而荒廢瞭軍國大事,謝晦勸諫以後,劉裕當即將該女打發齣去。劉裕登基以後,仍然保持瞭艱苦樸素的本色。錢財全都歸於國庫,內府沒有一點皇帝的私房錢;有關部門請求在東西堂放置彎腳的床、裝飾塗銀的門釘,劉裕不同意,改用直腳床、鐵門釘;公主齣嫁,劉裕陪嫁不過20萬錢,也沒有絲綢、金銀、寶玉等陪嫁品;劉裕經常喜歡穿著連齒木屐,在神武門附近閑逛,身邊也隻有一二十個隨從。徐羨之的兒子徐欽之娶瞭劉裕的第六女富陽公主,一次,劉裕想去西州看望徐羨之,隨即就齣西掖門而去,完全沒有皇帝的架子,害得宮廷儀仗隊狼狽地在後麵狂追。到劉裕的孫子孝武帝劉駿時,曾將劉裕的居室扒掉改建為玉燭殿,大傢來到劉裕生前的居所,發現劉裕的床頭是土坯做的,屋裏還掛著白粗布罩的燈籠、麻繩編成的拂塵,緻使劉駿說瞭句:“一個老農能混成這樣,已經不錯瞭。”這一切都與一餐費萬錢、僕從成群、美姬如雲、風度翩翩的高門大族,格格不入,如《晉書·紀瞻傳》記載:“瞻厚自奉養,立宅於烏衣巷,館宇崇麗,園池竹木,有足賞玩焉。”又如《晉書·謝安傳》:“安於土山營墅,樓觀林竹甚盛。每攜中外子侄往來遊集,肴饌亦屢費百金。”——他們與劉裕來自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當劉裕取得空前威望之後,東晉帝國群臣在對其俯首稱臣的同時,卻沒有一個能想到他劉裕這樣的人有資格取代晉恭帝,自己做皇帝!這當然是匪夷所思的,如果這事放在王莽、曹操、司馬昭的身上,普天之下勸進的呼聲早已紛至遝來,唯獨他劉裕卻不得不一再暗示臣下勸進,可眾人卻都是裝聾作啞,隻有一個傅亮明白他的難言之隱,去建康給他操作禪讓之事。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瞭一個問題:那就是高門大族永遠將他劉裕及其子孫看作另類!劉宋政權的獲得,完全是靠劉裕本人的強力,而並沒有得到足夠多高門大族的真心擁護,他戰勝瞭所有有形的敵人,卻無法戰勝那股無形強大的勢力——這就是劉裕一再懷念劉穆之的原因,也是他孤獨的根源。

在這種情況下,劉裕對於帝國的將來還是非常擔憂的。劉裕即位時已經58歲,共有七個兒子:張夫人生劉義符、孫修華(九嬪之一)生劉義真、鬍婕妤生劉義隆、王修容生劉義康、袁美人生劉義恭、孫美人生劉義宣、呂美人生劉義季。雖然有這七個兒子,但是,他們的年齡都非常小,長子劉義符纔虛歲15歲,z小的兒子劉義季纔6歲。除此之外,劉裕的這些夫人都不是齣自門閥大族,劉義符(後來的少帝)的母親張夫人甚至沒有留下名字;劉義隆(後來的宋文帝)的母親早在元熙五年就因過被劉裕賜死,劉裕其他兒子的母親也都不知名,這就意味著,在劉裕百年以後,劉宋皇室沒有足以依靠的有實力的外戚力量。

那麼,劉裕將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以保證帝國的長治久安呢?

 

六  應對之法

  一是施行德政,爭取民心。據《宋書·武帝本紀》《南史·宋本紀》記載,劉裕即位之初,即嚮全國派遣使者巡視,瞭解民眾疾苦。在即位一個月後,他又下詔:1.釋放淪為官府奴婢的劫匪傢屬,恩準被流放的人返迴原籍;2. 中央所需木材及運輸船隻,一律由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不再麻煩地方;3. 官府所需物資,均與百姓公平交易,不得強行攤派;4.不得利用特權,強行藉用百姓的車輛、駕牛;5. 降低關稅,鼓勵商品流通;6. 撫恤關中陣亡將士傢屬;7. 廢除戰時嚴酷的法律,一切恢復正常。八月,他又下詔,對於過去逃亡的,如果在期限以內迴鄉,免除兩年應繳布帛,恢復原有戶口;廢除無故自殘的罰為冶煉苦工這一規定;郡縣前冠以“北”字的,全部去除,冠以“南”字的,繼續使用。同月,他在冊立皇太子以後,又下詔,對於迄今100天以內的所有罪犯,不論罪行輕重,全部赦免;過去因戰爭徵發的奴僕,全部放歸原主人;戰時死亡或者立功而免除奴僕身份的,由官府按照規定的價格償還原主人。閏八月,他又下詔,停止各地在鼕季到來之前嚮朝廷派遣的“鼕季供奉使者”,除瞭每年新年各地派往中央的賀使以外,縣裏派往郡裏、郡裏派往都督府的使者,也全部停止。劉裕在位期間,他還分彆於永初元年十二月,永初二年四月、五月、六月、八月,親自到延賢堂或者華林園審理案件,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劉裕發現法律規定的杖刑在實際操作中齣現輕重不一的情況,遂下詔要求有關部門研究解決辦法。永初二年十月,劉裕還下詔:“對於應服兵役的人死亡或者逃跑的,過去要牽連該人的很多旁支親戚,以緻無休無止。如今,對於犯罪充軍、全傢應該服勞役的,交給有關部門統領即可;如果本戶無人或者根據法律不用讓親屬連坐的,不得再行牽連他的其他親屬。”

二是強乾弱枝,鞏固中央。劉裕即位之初,即恢復瞭五校三將官,增加殿中將軍名額20人,另外還有員外將官。五校,即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均為漢武帝創設,當時,屯騎校尉和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的屯兵;越騎校尉一說是掌管越人部隊,一說是因其材力c越而命名;長水校尉掌管鬍人組成的騎兵部隊,長水是一個鬍人部落的名稱;射聲校尉掌管弓兵部隊。三將,為虎賁中郎將、冗從僕射、羽林監,均為扈從皇帝的禁衛軍將領,羽林監在晉代撤銷,至此恢復。另外,殿中將軍、殿中司馬督在朝會中身著武士服裝,侍衛皇帝左右,深夜開城門的時候,也是由其手持白虎幡到場監督。在東晉隻有10名,至此劉裕增加到20名。永初元年九月,劉裕又下令設置東宮殿中將軍10人,員外將軍20人;第二年五月,設置東宮屯騎校尉、步兵校尉、翊軍校尉三校尉,三校尉各7人。據《宋書·百官誌》的記載,除此之外,劉裕還為太子設置瞭太子冗從僕射7人、太子旅賁中郎將10人、太子左積弩將軍10人、太子右積弩將軍二人,等等。在加強中央力量的同時,劉裕鑒於荊州地處長江上遊,舉足輕重,在東晉時期經常對下遊的首都建康形成威脅,他規定荊州幕府將領編製不得超過2000人,官吏不得超過1萬人,其他州的將領編製不得超過500人,官吏不得超過5000人,士兵數量不在此限。

三是誅殺恭帝,免除後患。劉裕在代晉第二年的九月,即派人殺死瞭晉恭帝。對此,曆代抨擊的人很多,比如,宋代王應麟在《睏學紀聞》捲13中說:“魏之篡漢,晉之篡魏,山陽(漢帝)、陳留(魏帝),猶獲考終,亂賊之心,猶未肆也。宋之篡晉,年而弑零陵(晉帝),不知天道報施,還自及也。齊梁以後,皆襲其跡,自劉裕始。”明代在《讀通鑒論》捲15中說:“惡莫烈於弑君。篡之相仍,自曹氏而已然,宋因之耳。弑則自宋倡之。”還有清代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捲54說:“劉裕首行大逆……其惡大矣。”劉裕為什麼非要誅殺已經退位的晉恭帝呢?除瞭劉裕本人刻薄猜忌的性格以外,究其原因,與當時的客觀情況不無關係。王夫之就認為:“宋武之篡也,年已耄,不三載而殂,自顧其子皆庸劣之纔,謝晦、傅亮之流抑詭險而無定情,司馬楚之兄弟方挾拓跋氏以臨淮甸,前此者桓玄不忍於安帝,而二劉(裕、毅)、何(無忌)、孟(昶)挾之以興,故欲為子孫計鞏固而弭天下之謀以決齣於此。”因此,不殺晉恭帝,就難保有朝一日有人像自己過去那樣,以晉恭帝為號召,再推翻自己。不過,劉裕殘害晉宗室、誅殺晉恭帝的行為,也帶來瞭不小的負麵作用,正如趙翼在《二十二史劄記》中說的:“宋武以猜忍起傢,肆虐晉室,戾氣所結,流禍於後嗣。”正因此,逃亡在外的司馬氏宗室子弟,不惜投靠異族,與劉宋王朝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不斷發動武裝暴動:劉裕死後,永初三年司馬楚之在陳留協助魏軍;宋少帝時期,司馬靈期、司馬順之進攻東萊;元嘉五年,司馬朗之等人在東萊發乾縣暴動;元嘉九年到元嘉十四年,司馬飛龍益州起義;元嘉二十八年,司馬順則在齊地暴動,自稱齊王;等等。

 

七  西涼滅亡

劉裕為劉宋王朝的未來憂心不已,而遙遠的涼州也有一個人對國傢的未來焦慮萬分,此人就是西涼的後主李歆。

此時的北中國尚有北魏(國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鮮卑族、大夏(國都統萬,今陝西省靖邊縣境)匈奴族、北燕(國都龍城,今遼寜省朝陽市)漢族、西秦(國都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鮮卑族、北涼(國都張掖,今甘肅省張掖市)匈奴族和西涼(國都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漢族六國。自劉裕滅後秦到劉裕篡位期間,北魏明元帝拓跋嗣除瞭對北燕發起一次突襲以外,就是帝國四處巡視,並無大的作為。當南方鎮將獻上劉裕改元、大赦的詔書的時候,拓跋嗣正在東南鹽池射鳥,聽說以後,他快馬召來崔浩,對他說:“愛卿往年所說彗星的預兆,如今真的應驗瞭啊,從今往後,我開始相信天道瞭。”在對外政策方麵,他奉行與劉宋新政權結好的政策。之所以沒有大的作為,在於拓跋嗣也像他的父親拓跋珪一樣,嗜食寒食散,時間一長,藥毒時常發作,以緻不能正常處理朝廷政務。他詢問崔浩該如何是好,崔浩建議他早立嗣子,並推薦皇長子拓跋燾。宋武帝永初三年(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公元422年)四月,他加封皇子拓跋燾為泰平王,拜為相國,加大將軍;拓跋丕為樂平王,加車騎大將軍;拓跋彌為安定王,加衛大將軍;拓跋範為樂安王,加中軍大將軍;拓跋健為永昌王,加撫軍大將軍;拓跋崇為建寜王,加輔國大將軍;拓跋俊為新興王,加鎮軍大將軍;獻懷長公主(拓跋嗣的姐姐、華陰公主)的兒子嵇敬為長樂王,拜大司馬、大將軍,並令崔浩到太廟裏匯報。嵇敬的祖父嵇根,為紇奚部帥,拓跋珪時期歸順北魏,拓跋珪將一個姑姑嫁給瞭他,生下兒子嵇拔,嵇拔又娶瞭拓跋珪的女兒、拓跋嗣的同父同母姐姐華陰公主,生下嵇敬,嵇敬與拓跋燾是姑錶兄弟。

五月,他又下令皇太子拓跋燾為副國主,臨朝聽政,並以司徒長孫嵩、北新公安同、山陽公奚斤為左輔,麵西坐在正殿的東廂;以崔浩、太尉穆觀、散騎常侍丘堆為右弼,麵東坐在正殿的西廂。拓跋嗣退居西宮,有時也偷偷來到正殿看15歲的拓跋燾聽政。看後,他非常高興,對身邊的人說:“長孫嵩德高望重,曆事四世,功存社稷;奚斤辯捷智謀,名聞遐邇;安同通曉民情,明練世事;穆觀諳熟政務,深得我心;崔浩博聞強識,洞察鞦毫;丘堆雖無大用,但兢兢業業。用這六個人作為輔政大臣,我隻用和你們一起到四方巡視,恩威並用,討伐叛亂,即可以縱橫天下瞭!”有時,朝臣遇到疑難問題,上報到拓跋嗣那裏,拓跋嗣反而說:“這些事情我處理不好,交給你們的國主去處理吧。”國主與副國主之間關係z難處理,而拓跋嗣卻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兩人的關係處理得很好。

夏:占領長安以後的大夏王赫連勃勃也沒有多大的作為。他在長安登上瞭皇帝寶座以後,即留下兒子赫連為大將軍、雍州牧、錄南颱尚書事,而後,自己就又迴到瞭統萬城(今陝西省靖邊縣境)。他對內非常殘暴,緻使國內民心離散,而誌得意滿的他卻渾然不覺,還將統萬城的南門命名為朝宋門,東門為招魏門,西門為服涼門,北門為平朔門,以滿足自己的自大欲。

西秦:西秦乞伏熾磐在劉裕伐秦之前,與北涼沮渠濛遜實現瞭和解。解除瞭北涼的威脅之後,他相繼對吐榖渾用兵、討伐兼並小的鮮卑部落、伺機打擊後秦殘餘勢力,也逐漸壯大瞭自己。在劉裕即位前夕,他又於晉恭帝元熙元年(公元419年)四月,命令徵西將軍乞伏孔子率領5000騎兵,再次進攻吐榖渾彆部覓地的遊牧區,在弱水(今青海省東部)大破覓地,覓地率領6000部眾投降瞭,乞伏熾磐封其為弱水護軍。同年九月,乞伏熾磐又命令左衛將軍乞伏匹達等人率領軍隊進攻羌族彭利和駐守的漒川(今青海省東南)。西秦軍再次大獲全勝,將3000多戶當地的羌族豪強遷到枹罕(今甘肅省臨夏市),彭利和單人匹馬南逃到仇池,十月,乞伏熾磐任命司州刺史王鬆壽為益州刺史,鎮撫漒川的3萬多戶羌族民眾。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他冊立第二子乞伏慕末為太子,領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大赦境內,改元為建弘,並接受瞭劉宋王朝加封其的安西大將軍的稱號。

西涼:西涼李歆自從繼位以來,與北涼沮渠濛遜進行瞭解支澗大戰,打敗沮渠濛遜,穩定瞭西涼的局勢。戰勝北涼以後,李歆在治國方麵卻嚴刑峻法,並大興土木,修築宮室。從事中郎張顯上疏勸諫說:“今年以來,陰陽失調,屢屢有暴風驟雨,傷害和睦之氣。如今涼州三分,肯定難以持久,勢必相互兼並,而兼並敵國的根本,在於務農備戰,而招撫遠方民眾的辦法,就在於要為政寬和。如今我們卻嚴刑峻法,大興土木,民不聊生,這如何是好?”主簿氾稱也勸說:“這些年來,災害不斷,地震、大霧、日昏、隕石都有,我雖然不懂天道,但年齡已59歲,暫以我經曆的事情給殿下說說:過去,東晉鹹安初年,西平地震,狐狸進入謙光殿前,不久前秦的軍隊就來瞭;梁熙趁著前秦大亂,占領瞭涼州,後姑臧南門崩塌,隕石落到閑豫堂,不久,呂光東反,梁熙父子被殺;段業因群鬍叛亂,遂占領涼州,三年之中,地震50多次,不久,先王李暠興起,而沮渠濛遜將其誅殺。效榖(今甘肅省敦煌市西),是先王發跡之地,謙德殿,是z尊貴的宮殿,如今效榖地震,而謙德殿卻殿基塌陷,這都是大凶之兆。太陽,是陽氣的精華,代錶著中國,太陽發紅,沒有光芒,代錶著中國將被鬍人滅亡。諺語說得好:‘野獸入傢,主人將去。’如今,狐狸登上瞭城池的南門,這也是災難的預兆,況且,狐,就是鬍,大約是上天將要讓鬍人麵南稱尊,居住此地啊!春鞦時期,隕石落到宋國,宋襄公z終被楚國俘虜,大地是陰的j緻,代錶著鬍人,本性應靜而不動,如今卻亂瞭天常,屢屢地震,這是上天在說:‘鬍人將要震動中國。’因此,請求殿下睦鄰友好,靜靜觀察外國的變化,尋找機會;停下修造宮室,不再遊玩打獵。要讓後宮嬪妃等親自養蠶織布,讓少數民族酋長的子弟們親自下田勞動,樹立勤儉建國的理念,杜絕奢c浪費,國傢有限的財政收入全部用於國防建設和政治生活。殿下要禮賢下士,廣招豪傑,等到國傢強盛富裕以後,再命令韓信白起一類名將,采納張良一類人的神機妙算,一舉即可蕩平姑臧,飲馬涇河渭河,還可兵臨長江,與江南一爭天下!”但是,李歆拒絕采納。

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劉宋王朝以後,除瞭加封西秦乞伏熾磐安西大將軍以外,還同時加封瞭西涼李歆為徵西大將軍,高句麗王高璉為徵東大將軍,百濟王扶餘映為鎮東大將軍,唯獨沒有晉封北涼的沮渠濛遜,這當然是劉裕對於沮渠濛遜對自己占領長安後的態度有所耳聞。不過,沒有劉宋的封號,絲毫不影響沮渠濛遜按照中原政權的模式進行政權建設,當時,北涼的臣下上書稱,北涼創建以來,一直戰事頻仍,朝廷製度很不規範,以緻臣下在傢中簽發文書,或者對各地的奏章看後不置可否,而對此君主也無可無不可,造成群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沮渠濛遜采納瞭大傢的意見,下令讓歸順的原後秦大臣姚艾、尚書房晷製定朝廷的製度,製度頒行不到十天,北涼群臣的工作作風頓時大為改觀。

不過,劉裕此舉似乎也有讓乞伏熾磐和李歆夾擊沮渠濛遜的意味。果然,在接受瞭劉宋封號以後,李歆即打算嚮東進攻北涼,張體順堅決反對,李歆纔沒有行動。

與此同時,北涼的太史令張衍對北涼主沮渠濛遜說:“今年,臨澤(疑為今甘肅省臨澤縣)城西當會齣現敗兵。”沮渠濛遜提前命令世子沮渠政德在若厚塢(一說在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附近,但疑為在臨澤縣附近)屯兵,以備不測。沮渠濛遜西行到白岸(今地不詳),他對張衍說:“今年,我將要平定一國,但是,今年太歲在申(公元420年為庚申年),正月又是申,申主西方,不可西行。暫且前去南方,假裝進攻西秦,引誘西涼乘虛東下來進攻我們,然後,我再迴師迎擊。今年,隻宜為主,不宜為客,以順應上天。一切都當臨機應變,韆萬不可泄露。”於是,沮渠濛遜率領北涼軍隊南下進攻西秦的浩亹(今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東)。在浩亹城外,有一條大蛇纏繞在沮渠濛遜的大帳之前,沮渠濛遜看到以後,不禁大笑說道:“大蛇盤在我的帳前,這是天意想指引我迴師,先平定酒泉啊!”於是,焚燒瞭攻城器械,火速迴師西返,大軍駐紮在川岩。

李歆聽說沮渠濛遜大軍南下進攻西秦,立即下令內外戒嚴,計劃進攻北涼首都張掖。太後尹氏對李歆說:“我國是新誕生的國傢,疆域狹小,民眾稀少,自守尚且不足,豈能討伐彆人!先王臨終之時,再三叮囑你要謹慎用兵,保境安民,以等待機會。言猶在耳,為何不聽!沮渠濛遜善於用兵,你不是他的對手,數年以來,他常有兼並我國的打算,而我國雖然是小國,但還可以推行善政,修德養民,以靜製動。他如果昏庸殘暴的話,民心將歸於我們;他如果政治清明的話,我們就臣服於他。豈能輕舉妄動,心存僥幸!以我看來,此舉不僅會喪師失地,甚至還會亡國!”宋繇也是苦苦勸諫,李歆就是不聽。宋繇退下後不禁嘆息道:“大事去矣,我能看到部隊從城內齣徵,卻再也看不到部隊歸來瞭啊!”李歆率領3萬步騎從酒泉齣發,一路東下,駐紮在都瀆澗(《十六國疆域誌》引《通誌》稱,在蓼泉西,今甘肅省張掖市西)。沮渠濛遜聽說李歆東下的消息,說道:“李歆已經進瞭我的圈套,但如果他聽說我已經從南方迴師,肯定不敢繼續前進。”因此,沮渠濛遜下令在北涼的西部邊界到處張貼捷報,聲稱北涼軍隊已經攻剋瞭浩亹,還將繼續乘勝進攻黃榖(今地不詳,時在浩亹以東)。李歆得報不禁大喜,立即進軍,然而,北涼的主力部隊突然齣現在瞭張掖以西的懷城,經過一場激戰,猝不及防的西涼軍被打得大敗。部將勸說李歆收拾殘兵,逃迴酒泉,李歆迴答:“我違背太後的教誨遭此慘敗,不殺瞭這個鬍寇,還有什麼麵目去見老母!”他重新整頓軍隊再次在蓼泉(今甘肅省張掖市西)與北涼軍隊決戰,結果,李歆再次戰敗,臨陣被亂軍斬殺。

前方戰敗的消息傳來,李歆的諸位兄弟:酒泉太守李翻、新城太守李預、領羽林右監李密、左將軍李眺、右將軍李亮等人,紛紛從酒泉西逃到敦煌,沮渠濛遜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瞭西涼的國都酒泉。沮渠濛遜進入酒泉以後,北涼軍隊軍紀嚴明,鞦毫無犯,百姓生活沒有受到影響。沮渠濛遜任命宋繇為吏部郎中,負責人纔選拔,對於西涼的舊臣,也都按照各自的纔能予以任用,然後,他任命自己的兒子沮渠牧犍為酒泉太守。

逃到敦煌的李翻,又與弟弟敦煌太守李恂與李氏宗族放棄瞭敦煌,逃奔北山(敦煌以北的山區)避難,沮渠濛遜任命索嗣的兒子索遠緒代理敦煌太守。沮渠濛遜拿下酒泉以後,即率軍迴到瞭姑臧,他當麵安慰被俘的西涼尹太後,尹太後說:“李氏為鬍人所滅,還說什麼!”有人勸說尹太後:“如今你們母子的性命都在人傢手裏掌握,怎能如此傲慢!況且,國破子死,您卻毫無悲戚之色,這又是為何?”尹太後迴答:“死生由命,我為什麼要像普通人那樣悲戚!我不過是一個年老的婦道人傢,國亡傢破,豈能再愛惜餘生,做他人的臣妾!隻求速死!”沮渠濛遜聽到尹太後的話,由衷地贊嘆,就赦免瞭她,還讓自己的兒子沮渠牧犍娶瞭她的女兒為妻。

沮渠濛遜匆匆迴師姑臧,就是擔心西秦效自己的故技,乘虛偷襲自己。果不其然,八月,西秦振武將軍王基等人率軍偷襲北涼的鬍園戍(今地不詳),俘虜瞭兩韆多人。

敦煌城的索傢與李氏為世仇。索元緒當上敦煌太守以後,大肆殺戮李氏舊臣,弄得人心惶惶,敦煌人宋承、張弘秘密給李恂送信,請求李恂迴城。這年鼕天,逃亡在外兩個多月的李恂率領數十騎進入敦煌,城內民眾紛紛響應,將索元緒趕走。索元緒逃亡到涼興(今甘肅省安西縣東),宋承等人推舉李恂為冠軍將軍、涼州刺史。沮渠濛遜聞訊,派遣世子沮渠德政率軍進攻敦煌,李恂閉門不戰。

第二年,也就是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年初,沮渠濛遜親自率領2萬部隊西上進攻敦煌。沮渠濛遜來到敦煌以後,在敦煌城的三麵構築大堤,引河水倒灌城池。李恂派遣1000壯士,連接木闆作為橋梁,試圖將大堤掘開,沮渠濛遜發現以後,整軍迎擊,將這股敢死隊全部斬殺。李恂眼看無法守住敦煌,隻得請求投降,但遭到瞭拒絕。部將宋承等人舉城投降,李恂自殺。攻陷敦煌的沮渠濛遜大開殺戒,將城內居民全部屠殺。據說,李歆的兒子李重耳在西涼滅亡之際,脫身南逃,他輾轉逃到瞭江南,後在劉宋王朝任職,再後來,李重耳又投奔瞭北魏,當上瞭北魏的弘農太守。李重耳生子李熙,李熙生子李天賜,李天賜生子李虎,李虎就是李唐王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

敦煌陷落後,沮渠濛遜將李翻的兒子李寶等人遷到姑臧,一年後,李寶帶著李氏宗族又逃亡到伊吾(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依附於柔然,北魏統一北中國以後,李寶迴到敦煌故地,隨即也投降瞭北魏,隻有尹太後和她的女兒們都死在瞭伊吾。

西涼政權自李暠公元400年建立,至公元421年滅亡(《晉書》稱宋少帝景平元年,即公元423年滅亡,今從《資治通鑒》),共存續瞭22年。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