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读库》 共包含了八篇文章。《诗的(续篇)》、《生活在四合院》、《我的鄂温克朋友》、《额尔古纳河右岸》、《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洛中小圃独乐吟》、《凭什么是神作?》和《星座照耀中国》。
杨照的《诗的(续篇)》延续上篇的思路,继续介绍现代诗歌的演进。诗没有那么简单,没有那么便宜。摄影师吴钢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儿子,《生活在四合院》是他回忆自己 家人在北京居所的变迁,从栖凤楼胡同到马家庙的四合院再到和平里的单元楼房,展示了大量吴家的生活影像记录照片。《我的鄂温克朋友》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讲述鄂温克族人的故事,这个还生活在自然森林的部族,是否还能够真正与自然和森林交谈?汪洁的《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介绍的是卡尔·萨根和他的作品《接触》,这部小说和同名电视片曾吸引千万读者,被誉为地外文明的*之作。北宋名臣司马光的独乐园被视为文臣造园的*典范,贾珺在《洛中小圃独乐吟》里借由独乐园回顾了中国园林史上这段文人造园的历史。《凭什么是神作?》是“冰火迷”程 祥对书中复杂人物关系的梳理,让人大开眼界。马伯庸的《星座照耀中国》中细数了黄道十二星座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探寻这套占星术*次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时间,生动有趣。
张立宪
江湖人称“老六”。新闻出版从业者,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并策划出版《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等。多年来,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 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 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 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 。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
1-66 诗的(续篇) ……………… 杨照
67-138 生活在四合院 ……………… 吴钢
139-181 我的鄂温克朋友 ……………… 舒泥
122-211 额尔古纳河右岸 ……………… 肖诗白
212-241 大消息·大机器·大星系 ……………… 汪洁
242-303 洛中小圃独乐吟 ……………… 贾珺
304-316 凭什么是神作?……………… 程 祥
317-345 星座照耀中国 ……………… 马伯庸
坦白说,最初是被《预定正版 读库1801》这个书名所吸引,感觉它带有一种独特的腔调,仿佛在宣告着某种坚持。读进去之后,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这绝对不是那种一本正经、让人昏昏欲睡的“严肃文学”。张立宪先生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趣味”和“品味”,读起来一点都不累,反而常常会因为某个恰到好处的比喻或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而忍俊不禁。但他又并非只是为了逗乐,在他的轻松笔调下,却隐藏着对“人与事”深刻的洞察。他善于从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中,挖掘出不为人知的联系,将历史的片段、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生动而耐人寻味的人生画卷。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对“非虚构”的坚持,但又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事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想象力。这种将趣味、品味与深刻内容融为一体的写作,在当下的图书市场中,无疑是一股清流。它让你在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和启迪,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富足。
评分每次拿起《预定正版 读库1801》,都会有一种“挖宝”的惊喜感。它不像那些包装精美的“网红书”,内容却空洞无物,而是真正做到了“预定正版”般的质量保证。张立宪先生的文字,用“趣味”和“品味”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他似乎总能找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角落,把里面的人和事讲得活灵活现,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他那种“非学术”的叙事方式,没有繁琐的理论,没有枯燥的数据,而是用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带你深入“人与事”的肌理。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历史上的名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选择与命运,都如此真实,仿佛就发生在昨天。这种对“探究人与事”的热情,让这本书超越了简单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你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遗忘的片段,或者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当下。这种将趣味与深度巧妙结合的写作,让我不禁感叹,原来知识和乐趣,可以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预定正版 读库1801》,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是堆砌着枯燥术语的学术论文,也不是那些一本正经、缺乏温度的报告。恰恰相反,它像一位老友,带着恰到好处的幽默和深刻的洞察,娓娓道来。张立宪先生的文字,总有一种魔力,能将寻常的生活细节打磨得光彩照人,让那些看似平凡的人物和事件,在你的眼前活色生香起来。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对“趣味”和“品味”的极致追求,仿佛每一个字句都经过精心雕琢,既能让你会心一笑,又能让你若有所思。他笔下的人物,不是脸谱化的英雄或反派,而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常常能引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无论是对历史的回溯,还是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观察,他总能从中挖掘出人性的闪光点和时代的印记。读他的书,就像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尝时或许觉得醇厚,细品之下,更能体会到其层次丰富的韵味。这种不落俗套、不流于表面的写作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强求你记住什么大道理,而是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智慧所吸引,从而对人与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这次拜读《预定正版 读库1801》,感觉像是踏上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智识漫游。它不像教科书那样循规蹈矩,反而更像是导游,带着你穿梭于各种有趣的人物和鲜活的事件之中。张立宪先生的笔触,轻盈却有力,总能精准地抓住事物最核心的趣味点,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我特别喜欢他描绘那些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和“非主流”的故事,他们或许没有名垂青史,但他们的经历和选择,却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复杂与多样,以及人性的光辉与挣扎。这种“非学术”的表述方式,恰恰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它让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我从中看到了一个作家如何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的深情,去“探究人与事”,去解剖那些藏在表象之下的精妙之处。有时候,读着读着,会忍不住停下来,反思自己曾经的经历,或者对身边的人产生新的认识。这种由内而外的启发,正是优秀非虚构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提供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让你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评分一口气读完《预定正版 读库1801》,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它不像那些一本正经的读物,让人提不起兴趣,反而充满了恰到好处的“趣味”和独特的“品味”。张立宪先生的文字,就像一位博学多识却又风趣幽默的朋友,带着你一起“探究人与事”,从历史的烟尘中,到现实的喧嚣里,为你揭示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他所追求的“非学术”特质,恰恰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它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更接近生活、更贴近人心的笔触,去描绘那些鲜活的人物和跌宕的事件。我从中看到了作者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扇窗,让你窥见一个不同的世界,认识一群不同寻常的人。这种将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的写作,让我觉得,阅读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能够提升自我、丰富精神世界的愉悦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