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能够直立行走?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是什么?森林医生啄木乌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鱼类为什么像张飞那样睡觉?世界上真的有吃人的植物吗?貌不惊人的春天使者是谁?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
答案就在曲相奎编著的这本《我的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中,它将带你进入奇妙的生物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生物知识,让你从此爱上生物。
曲相奎,为崔振明笔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黑龙江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中学教育20年,一个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并文理兼通的中学教师,在生活中有许多心得,精通散文写作,作品风格清秀、文字朴实。出版了多本家教、国学方面的书籍,与此同时还参与国家各种教育课题的研究,并和国内益智专家张祥斌合作出版了多本益智方面的图书。
第1章 奇妙探索
直立行走——人类进化的里程碑
争论不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长寿楷模——乌龟为什么寿命长
人的寿命——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
植物五官——眼耳鼻舌身
养精蓄锐——动物为何要冬眠
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
身体时钟——免疫功能的保护神
特异功能——动物可以预报地震
第2章 生物科学
微生物——生物王国的祖先
微型发电机——奇妙的生物电
神奇的胃——为什么胃不能消化掉自己
病毒——十恶不赦的人体杀手
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烟草——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
生物武器——全人类恐惧的根源
癌症疫苗——人类的希望之星
第3章 虫类世界
牵丝结网——世上神奇的狩猎工具
蜻蜓——昆虫中的捕猎能手
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
飞蛾扑火——另类无知的笑话
不停搓脚——苍蝇的另类本领
神秘闪光——昆虫世界的发光器
化学语言——蚂蚁的通信方式
“∞”字舞蹈——辛勤工作的蜜蜂
第4章 动物王国
狮虎相争——壮观的场面
毒蛇首领——让人心惊肉跳的眼镜王蛇
翩翩起舞——孔雀开屏为哪般
沙漠之舟——戈壁滩上的强者
多重功能——神奇的大象鼻子
杂食黑熊——生存力极强的动物
溜须拍马——发生在猴子王国的趣闻
国宝熊猫——经济实用型动物的研究
狼群生活——动物界的群体
第5章 鸟类拾趣
雍容华贵——珍奇的鹤类家族
暮鸟归巢——身藏惊人本领的鸽子
鸟类海盗——海上强盗军舰鸟
以假乱真——杜鹃从不自己哺育后代
重磅炮弹——鸟类对飞机的危害
北极燕鸥——候鸟迁徙的
捕鼠能手——长相丑陋的猫头鹰
大个鸵鸟——不会飞的鸟
森林医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第6章 鱼类家族
鳞片年轮——判别鱼的年龄
难辨雌雄——鱼类性别区分
张飞睡觉——鱼类的睡眠方式
钓鱼的鱼——同类世界的另类
海上飞机——翱翔的飞鱼
另类的鱼——深海探照灯
鱼喝海水——出奇的生物本领
长途跋涉——大马哈鱼的故乡恋
第7章 植物乐园
昙花一现——无怨无悔的一生
花叶开合——含羞草真的会害羞吗
梅花傲雪——一树独先天下春
榆花开放——貌不惊人的春天使者
国色天香——统领群芳是牡丹
高产作物——马铃薯世界趣闻
灵芝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流血红木——颜色特殊的神奇植物
第8章 趣味生物故事
恐龙灭绝——争论不休的各种假设
太湖银鱼——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罂粟花开——人类不幸悲剧的来源
肥胖奥秘——两大中枢的调节功能
变色避敌——枯叶蝶高明的隐身术
舐犊情深——恶兽也有慈母心肠
铁树开花——环境带来的变化因素
鹊桥相会——喜鹊帮忙有争端
参考文献
爱的小读者:
你知道人类为什么直立行走吗?
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金蝉脱壳展翅高飞的奥秘是什么?
许多动物家族为什么要群居?
森林医生啄木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鱼类为什么像张飞一样睡觉?
世界上真的有吃人的植物吗?
凶残动物为什么有仁爱的慈母心肠?
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
……
生物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如果你仔细琢磨大千世界的生物,就会发现它们不但具有无穷的魅力,而且很多生物还和我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打开这本《我的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一起来探索它们的奥秘吧。
大千世界生物多种多样,这激发了人们积极探索的兴趣,它们各自不同的属性又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估计有200万~450万种,已经灭绝的种类更多,估计至少也有1500万种。了解它们,研究它们,无疑成为人类共同的愿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生物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细胞、分子到遗传学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学体系。21世纪,生物学科必将起到先导的作用,同时,人们预测,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在未来的人类社会里,生物学科一定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其他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书第1版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喜爱,《我的本趣味生物书(第2版)》在保留第1版全部优点和特色的基础上,又对全书内容进一步完善,修改了一些配图,并对内文的版式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内容更鲜活生动;对一些表述进行了字斟句、反复推敲,使全书的可读性、易读性进一步提高。
本书从中小学生能直接产生兴趣的话题出发,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给读者送上一盘充满趣味的生物学大餐。书中讨论了各种看似简单却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知识的话题、精彩的对白、引人入胜的故事、争论不休的难题、鲜为人知的奇谈怪论,以及日常生活中所隐含的生物学知识,我们都能在这里找到出人意料的答案。它将带你走进妙趣横生的生物世界,让你了解生动有趣的生物科学知识。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成为让伙伴们羡慕的小生物学家。
编著者
2016年1月
森林医生——为什么不会得脑震荡
大家听完动物园叔叔的介绍,天也接近中午了。这时候,小明和小欣开起了玩笑,两个人追追打打的,小明在前面跑,小欣就在后面追,前面有个陡坡,奔跑的小明腿一软,就头重脚轻地从上面摔了下来,这一下,脑袋瓜实实在在地撞在了地上,吓得大家全都“哎呀”一声。
小明从地上爬了起来,揉了揉脑袋,觉得没怎么样。大家也都把担着的心放了下来。小智在一边开玩笑地说:“看你们还胡闹,这下小明成了脑震荡了吧。”小明满脸不在乎地说:“我是啄木鸟,怎么可能脑震荡?”
动物园叔叔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也来了兴致,问大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吗?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在森林里,我们常可听到啄木鸟用喙“笃、笃、笃”啄击树木的声音。这是啄木鸟在给那些遭到害虫侵袭的病树“治病”呢,所以人们常把啄木鸟称为“森林医生”。
啄木鸟发现树木有虫时,就啄破树木,以细长、能伸缩自如、前端倒生短5钩并带有黏性涎沫的舌头探入树内,钩出害虫,将其吞食。当捕捉树干深处的害虫时,它的头和树干几乎呈90°角,一啄一啄,“笃、笃、笃……”从早到晚不停地敲击。啄木鸟可发出500~600次啄木声,每啄一次的速度达到每秒555米,是空气中音速的1。4倍;而头部摇动的速度更快,约每秒580米,比出膛时的速度还快。啄木时,它头部所受的冲击力等于所受重力的1000倍。为什么啄木鸟头部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力却安然无恙,而不会发生脑震荡呢?
原来,啄木鸟的头骨十分坚固,由骨密质和骨松质组成,它的大脑周围有一层绵状骨骼,内含液体,对外力能起到缓冲和消震作用;它的脑壳周围还长满了具有减震作用的肌肉,能把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使其在啄木时头部严格地进行直线运动。假如啄木鸟在啄木时头稍微一歪,这个旋转动作加上啄木的冲击力,就会把它的脑子震坏。正因为啄木鸟的喙尖和头部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尽管它每天啄木不止,也能常年承受得起强大的震动力。
另外,啄木鸟的大脑和头骨之间存在着小小的硬脑膜,这样就不会像人类那样发生脑震荡。而且它们的大脑上下尺寸长于前后的尺寸,这就意味着作用在头骨上的力量被更好地分散了。
研究人员设置一个特定的环境观察啄木鸟,他们用传感器测试它啄食的力度,并用两台慢镜头摄像机来捕捉这些啄食的镜头。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收集啄木鸟头骨的分析数据,详细标注了这些部分是如何组合的以及骨头密度的变化情况。借助收集到的数据,科学家能够使用电脑模拟演示啄木鸟啄食过程中对头骨产生的作用力。 研究人员通过模拟演示发现了啄木鸟不得脑震荡的三个因素。首先,环绕整个头骨的舌骨结构在初的冲击中扮演着安全带的作用。其次,鸟嘴的上下部位不均等,当撞击力从鸟嘴尖传递到骨头的时候,这种结构削弱了冲击力并使它远离了大脑。,头骨不同部位的“海绵”构造的层状骨骼能够帮助分散冲击力,因此也能保护大脑。
生物小链接
啄木鸟是的森林益鸟,可以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因而被称为“森林医生”。白腹黑啄木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