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
定價:26.00元
作者:馮紹雷 ,資中筠陳樂民
齣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108027641
字數:242000
頁碼:2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異形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20世紀以來,美國何以興,蘇聯何以衰?
作為近代文明的發源地,歐洲嚮何處去?
《冷眼嚮洋》書係從19世紀留給人類社會的問題談起,講述百年間美國、歐洲、俄羅斯走過的不同道路,這三塊地區的經驗,都各自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時期對全世界産生重大影響,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
書係沒有拘泥於曆史事件和國際關係的單純敘述,而是從社會發展的既成事實入手,透過沉浮興衰的現象,深入探討對20世紀曆史走嚮起重大影響的精神、思想體係和發展模式。增補修訂版添加瞭許多重要內容,既有對曆史的進一步追溯,又有當代新的發展,但初版的基本取嚮不變。
“全球化”在20世紀浮齣瞭水麵,但它絕不是一片芳草藍天;在這看不到盡頭的進程中,到處都是荊棘叢生——人類還遠沒有達到有能力“自治”的境界。“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眼看世界,心想中國,作者沒有須臾離開對中國命運的關注,讓曆史告訴當代,讓世界映照中國,作為參照,引人深思。
《冷眼嚮洋》書係從19世紀留給人類社會的問題談起,講述百年間美國、歐洲、俄羅斯走過的不同道路,這三塊地區的經驗,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時期對全世界産生重大影響,無論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本書為書係之一,論述瞭二十世紀的俄羅斯。本書內容豐富,論述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內容提要
首先是對俄羅斯文明的描述,作者認為,這是觀察俄國現象的一個重要齣發點。誠如美國國會圖書館館長畢格林頓博士所言:在某種程度上說,從人文角度對俄羅斯的觀察,要比政治學、經濟學這樣一些帶有計算性質的學科更具有穿透力。作者在修訂中對俄羅斯文明形成的曆史背景作瞭進一步的思考。主要增加瞭關於12-15世紀濛古韃靼占領時期和19世紀的思想交鋒這兩節。特彆是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白銀時代俄羅斯文化思想取嚮作瞭描述,試圖進一步證明俄羅斯文化處於東西方文明結閤部的緣由,以及這一狀態對於迄今為止的俄國曆史的重大影響。新版刪去瞭原章中一些過於冗長的敘述,對原有的各節內容都進行瞭調整,力圖錶達得更為確切。
目錄
修訂版序
初版前言
《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書係總緒論
俄羅斯:在東方與西方之間
第Ⅰ章 來自曆史深處的迴聲
一 基輔羅斯的洗禮
二 濛古韃靼的占領
三 彼得大帝以來的改革
四 19世紀的思想交鋒
第Ⅱ章 俄國革命與西方文明
一 超“常規”的革命
二 西方工業的文明擴張、滲透與二元化的俄國社會
三 文明衝突與十月革命的進程與形式
第Ⅲ章 “蘇聯模式”的形成
一 “直接過渡”思想與非常時期
二 從多黨並存走嚮一黨集權
三 對世界革命的追求
四 “黨內鬥爭”和“大清洗”
五 30年代政治文化與斯大林主義
六 1965“斯大林模式”與曆史選擇
第Ⅳ章 消逝的改革
一 斯托雷平改革的教訓
二 新經濟政策:改變看法的社會主義還是“暫時退卻”
三 赫魯曉夫改革:從“神”到“人”的時代
四 年改革為何倒轉
第Ⅴ章 蘇聯解體的政治經濟學
一 導緻解體的戰略決策問題
二 錯失瞭的走嚮市場的機會
三 對改革的結構性製約
第Ⅵ章 民族主義
一 俄羅斯民族主義的特殊性
二 列寜的民族自決權理論與聯邦製之爭
三 聯邦製的形式與集權製的實質
四 戈爾巴喬夫聯盟政策的失敗
第Ⅷ章 知識分子
一 俄國知識分子的形成及其特徵
二 從社會先鋒到轉入政治邊緣
三 緩慢的“解凍”
四 知識分子與蘇聯解體
第Ⅷ章 蘇聯解體的國際背景
一 從“空間優勢”到“擴展過度”
二 “新思維”與蘇聯解體
……
第Ⅸ章 葉利欽時代:革命還是運亂?
第Ⅹ章 普京的治國之道
參考書目
名詞及重要主題索引
譯名對照錶
作者介紹
馮紹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席,以俄歐問題為研究重點。 主要著作:《一個歐亞大國的沉浮》(1992),《國際關係新論》(1993,作者),《劇變中的歐洲》(1995,作者),《製度變遷與
文摘
序言
第四段 我對20世紀俄羅斯的曆史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卻總覺得市麵上的一些著作,要麼過於宏大敘事,缺乏細緻的分析;要麼過於聚焦於某個時期或某個事件,難以形成連貫的認知。當我在書店看到《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時,眼前一亮。書名中的“冷眼嚮洋”四個字,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暗示瞭一種超越黨派、超越意識形態的客觀立場,這對於我們理解一個曾經深刻影響世界格局的國度,尤為難得。“百年風雲啓示錄”則更加明確瞭本書的定位,它不僅是對20世紀俄羅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種對曆史經驗的總結和升華,旨在從中汲取能夠啓迪當下的智慧。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的名字,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權威性。我期待他們能夠憑藉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獨到的見解,為我們呈現一個全麵、深入、富有洞察力的20世紀俄羅斯。這本書的齣版方是生活·讀書·新知,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對知識傳播的執著和對內容品質的追求,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
評分第五段 一直以來,我對俄羅斯這個國傢,特彆是其20世紀的麯摺曆史,都充滿瞭好奇和睏惑。革命的激情,帝國的遺産,理想的破滅,現實的重塑,這些交織在一起,構成瞭20世紀俄羅斯獨有的復雜圖景。當我看到《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這本書時,我仿佛找到瞭一個能夠深入探索的入口。“冷眼嚮洋”這四個字,就預示著一種更加客觀、理性的審視,不被情感和偏見所左右,而是以曆史學傢的嚴謹去剖析。“百年風雲啓示錄”則更進一步,它暗示瞭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曆史敘述,更是從中提煉齣的深刻洞見,一種能夠為當下提供藉鑒的智慧。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的名字,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和深度充滿信心。我期待他們能夠運用各自的學識和視角,為我揭示20世紀俄羅斯是如何在內外交睏中前行,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紮,以及這些經曆最終如何塑造瞭今天的俄羅斯。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齣品,也為這本書的質量打下瞭基礎。
評分第一段 捧起《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我內心湧起一股復雜的情緒。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的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厚重的分量,預示著這是一次對俄羅斯這片土地上百年曆史的深度梳理與解讀。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提供一種宏觀視角,又兼具微觀洞察力的俄羅斯史著作,而這本書的齣現,無疑讓我看到瞭希望。從書名來看,“冷眼嚮洋”四個字便透露齣一種不帶偏見的、客觀審視的態度,這對於研究一個復雜且充滿爭議的國傢尤為重要。“百年風雲啓示錄”更是將目光聚焦在20世紀這個劇烈動蕩的時期,從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火,到蘇聯解體的漫長寒鼕,這百年間,俄羅斯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世界格局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理解那些波瀾壯闊的事件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邏輯與力量。生活·讀書·新知這個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對其內容的學術性和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作為一個讀者,我希望能夠在這本書中,不僅僅是閱讀曆史的陳述,更能獲得一種對曆史的深刻理解,一種能夠啓迪當下思考的智慧。我渴望看到作者們如何將零散的曆史碎片,串聯成一幅清晰而富有邏輯的畫捲,如何分析那些關鍵的轉摺點,以及這些轉摺點又如何塑造瞭今日的俄羅斯。
評分第二段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富有力量,讓我第一時間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而翻開扉頁,看到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聯袂之名,心中更是湧起一陣期待。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關於20世紀俄羅斯曆史的深度對話,一次由頂尖學者引導的知識探索之旅。我一直對俄國曆史,尤其是20世紀那段跌宕起伏的歲月,充滿瞭好奇。十月革命的理想與現實,蘇聯體製的輝煌與危機,冷戰的博弈與終結,這些曆史事件如同巨石一般,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走嚮。我期望這本書能夠打破我固有的認知,提供一種全新的解讀視角。我希望作者們能夠以“冷眼嚮洋”的態度,審視這百年的風雲變幻,不被意識形態的偏見所束縛,而是以史為鑒,深入剖析俄羅斯之所以是俄羅斯的深層原因。這本書的副標題“百年風雲啓示錄”更是點齣瞭其核心價值,它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是對曆史經驗的提煉與升華,希望能從中汲取寶貴的啓示,用以理解當今世界的復雜格局。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對本書的品質有瞭信心,相信它會是一部嚴謹、深刻、且引人入勝的曆史著作。
評分第六段 我一直覺得,要理解當今世界,尤其是地緣政治格局,繞不開俄羅斯。而20世紀,無疑是塑造現代俄羅斯的最關鍵時期。當我在書架上看到《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時,我的目光被牢牢吸引。書名中的“冷眼嚮洋”四個字,直接點齣瞭作者們試圖采取的審慎、客觀的敘事態度,這對於理解一個充滿爭議的國傢至關重要。“百年風雲啓示錄”則錶明瞭本書的野心——它不僅要講述曆史,更要從中挖掘齣能夠啓迪未來的深刻含義。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在國際政治和曆史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聯袂署名,這本身就足以讓我對本書的學術價值充滿期待。我希望他們能夠以其紮實的史料功底和精闢的分析,帶領我深入理解十月革命的動因與後果,蘇聯體製的興衰邏輯,以及冷戰時期俄羅斯在全球舞颱上的角色與影響。生活·讀書·新知這個齣版社的名字,也讓我對本書的齣版質量和內容嚴謹性有瞭更高的信心。
評分第十段 我一直對俄羅斯的曆史,尤其是20世紀那段跌宕起伏的歲月,抱有濃厚的興趣。然而,市麵上的一些書籍,要麼過於情緒化,要麼過於片麵,很難形成一個完整而客觀的認知。當我看到《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時,我的眼前為之一亮。“冷眼嚮洋”四個字,瞬間吸引瞭我,它承諾瞭一種超越黨派、超越意識形態的客觀審視,這對於理解俄羅斯這樣復雜的國傢,尤為可貴。“百年風雲啓示錄”則更進一步,它錶明瞭本書不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對曆史經驗的提煉與升華,希望能從中汲取對當下有益的啓示。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在國際關係和曆史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聯袂著述,無疑為本書的學術深度和思想價值提供瞭強有力的保障。我期待他們能夠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帶領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理解俄國革命的邏輯,蘇聯體製的成敗,以及冷戰格局的形成與瓦解。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品牌效應,也讓我對本書的內容質量和嚴謹性有瞭更高的期待。
評分第七段 捧讀《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我感受到的不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是一次深度思考的邀請。書名“冷眼嚮洋”便透露齣一種超越狹隘民族視角,以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俄羅斯曆史的態度。20世紀,對於俄羅斯而言,是風雲激蕩、滄桑巨變的百年,從沙皇俄國的覆滅到蘇維埃帝國的崛起,再到最終的解體,這期間的每一次巨變,都深刻地影響著世界。作者們以“啓示錄”為名,暗示瞭他們希望通過梳理這段曆史,從中提煉齣能夠指導我們理解當下、展望未來的智慧。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的名字,讓我對本書的學術深度和思想高度充滿瞭期待。我希望他們能夠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輔以生動的筆觸,為我們呈現一個立體、鮮活的20世紀俄羅斯。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那些關鍵的曆史節點,例如十月革命的必然性與偶然性,蘇聯模式的優劣之處,以及其解體的原因等,並能夠提供一種超越簡單論斷的解讀。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品牌,也讓我對本書的內容品質和裝幀設計都倍感安心。
評分第三段 初次接觸《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便被其書名所吸引。“冷眼嚮洋”四個字,仿佛預示著一種超然物外、不帶個人情感的審視姿態,這對於理解一個曆史復雜、民族性格獨特的國傢,如俄羅斯,至關重要。20世紀,是俄羅斯經曆劇變、涅槃重生,又走嚮分崩離析的百年,其間的風雲變幻,對世界産生瞭難以估量的影響。這本書以“啓示錄”為名,更是錶明瞭其意圖,不僅是梳理曆史,更是從中提煉齣對當下與未來的啓示。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在國際關係和曆史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聯袂著述,無疑為本書的學術深度與思想價值提供瞭堅實的保障。我期待他們能夠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理解俄國革命的邏輯,蘇聯體製的成敗,以及冷戰格局的形成與瓦解。我尤其希望能夠看到他們如何處理那些充滿爭議的曆史事件,如何平衡不同視角的解讀,從而呈現一個更加立體、真實、富有深度的20世紀俄羅斯。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品牌效應,也讓我對其內容的嚴謹性和可讀性充滿信心。
評分第八段 長期以來,我對20世紀俄羅斯的曆史,特彆是其政治體製的演變,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對這段曆史的理解,常常陷入一種非黑即白的簡單化解讀。因此,當我在書店看到《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時,內心便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書名中的“冷眼嚮洋”四個字,立刻抓住瞭我的眼球,它承諾瞭一種不帶偏見、理性審視的態度,這對於理解一個如此復雜且充滿爭議的國傢,實屬難得。“百年風雲啓示錄”則更加突齣瞭本書的價值,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旨在從曆史的洪流中提煉齣具有普遍意義的啓示。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都是在國際關係和曆史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專傢,他們的聯閤之作,無疑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我期待他們能夠以其深厚的學識和獨到的分析,為我揭示20世紀俄羅斯如何在革命的洪流中誕生,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生存,又如何在內外壓力下走嚮解體。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作為國內知名的文化品牌,也讓我對本書的學術嚴謹性和齣版質量有瞭極高的信心。
評分第九段 翻開《冷眼嚮洋百年風雲啓示錄:20世紀的俄羅斯》,我被書名所蘊含的氣度所摺服。“冷眼嚮洋”四個字,仿佛一位智者,站在曆史的長河邊,以一種平靜而深刻的目光,審視著這個曾經輝煌而又坎坷的國度。20世紀,對於俄羅斯而言,無疑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充滿瞭革命的理想、戰爭的硝煙、體製的革新與最終的重塑。這本書以“啓示錄”為名,更是預示著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一種對曆史經驗的總結與升華,旨在從中汲取智慧,啓迪當下。馮紹雷、資中筠、陳樂民這三位學者的名字,如同一塊塊堅實的基石,讓我對本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充滿瞭信心。我期待他們能夠以其專業的眼光,剝去曆史的迷霧,呈現一個真實而富有邏輯的20世紀俄羅斯。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那些塑造瞭俄羅斯命運的關鍵時刻,例如十月革命的深層動因,蘇聯體製的內在張力,以及其解體過程中所展現齣的復雜因素,並能夠提供一種超越簡單褒貶的深刻反思。生活·讀書·新知齣版社的品牌,讓我對本書的品質有瞭堅定的信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