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投资组合绩效测评实用方法(原书第2版)[按需印刷]|4613641 |
| 图书定价: | 59元 |
| 图书作者: | (英)卡尔 R.培根(Carl Bacon)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5/3/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148762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9 |
| 版次: | 2-1 |
| 作者简介 |
| 卡尔·培根 CIPM,StatPro的董事长,一个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服务的数据和软件开发专家。他也经营自己的咨询公司,在各种风险和绩效测评问题上,向资产管理人提供建议。 在加入StatPro之前,卡尔·培根是Foreign & Colonial管理有限公司风险控制和绩效的总监,JP Morgan投资管理公司的绩效(欧洲)的负责人,副总裁,Royal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绩效负责人。 卡尔·培根持有曼彻斯特大学的数学荣誉学士学位,是Investment-Performance.com的执行委员会成员,也是7city Learning的助教。作为投资绩效委员会和GIPS的创始会员,卡尔·培根是 IPC 解释 & IPC 核验子委员会的前主席,是Jouurnal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咨询委员会成员。 |
| 内容简介 |
| 在形成投资决定和策略的过程中,绩效测评和归因分析是关键工具。绩效测评是投资决策过程的品质控制,它使得投资经理能够计算收益率,了解资产投资组合的表现,与客户沟通以及改进投资组合的表现。 投资组合绩效测评实用方法关注绩效收益率的实际使用和计算而不是学术背景,它提供了这些方法在现今金融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的清晰指引,使得读者能够应用他们的知识并产生即刻效果。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的更新,探讨了以下关键问题,例如固定收益归因分析、衍生品投资工具和另类投资策略的归因分析、杠杆和空头持仓、对冲基金的风险调整的绩效测评,以及一些标准的更新。本书英文原书附有一张CD(读者可登录www.hzbook.com获取),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展示例子。本书对于任何一个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
| 目录 |
目录 丛书序 丛书序(英文版) 推荐序 译者序 致 谢 第1章 介绍 /1 为什么要做投资组合绩效测评 /1 投资绩效测评过程 /2 这本书的目的 /2 绩效测评师的职责 /3 本书的结构 /3 第2章 投资收益率中的数学 /6 简单收益率 /6 金额加权收益率 /8 时间加权收益率 /14 时间加权收益率和金额加权收益率的比较 /17 时间加权收益率法的近似处理 /19 混合方法 /22 采用哪种方法 /22 自我选择 /24 年化的收益率 /28 连续的复利收益率 /30 总收益率和净收益率的计算 /30 投资组合组成部分的收益率 /34 基础货币和本币收益率 /37 第3章 参考基准 /39 参考基准 /39 参考基准的统计数据 /48 对等组和整体选择 /50 随机投资组合 /52 名义基金 /52 超额收益率 /53 绩效费 /58 绩效费结构 /60 第4章 风险 /63 风险的定义 /63 风险度量 /64 回归分析 /73 修正的詹森alpha /80 相对风险 /82 收益率分布 /86 对冲基金的风险调整绩效测量指标 /90 回撤率 /91 下行风险(或半标准差) /97 在险价值 /104 下行风险调整后收益率 /107 固定收益风险 /108 使用哪个风险指标 /113 风险控制结构 /118 第5章 绩效归因 /121 算术法归因分析 /122 Brinson和Fachler模型 /128 相互作用 /130 几何法超额收益率归因分析 /132 权重 /135 第6章 多货币归因分析 /138 Ankrim和Hensel法 /138 Karnosky和Singer法 /144 几何法多货币归因分析 /148 利率差别 /158 第7章 固定收益归因分析 /169 收益率曲线 /169 第8章 多时段归因分析 /186 平滑算法 /186 第9章 归因分析问题的扩展 /203 归因分析的变形 /203 多层次归因分析 /209 归因分析标准 /214 投资绩效归因分析方法的进化过程 /215 风险调整后的归因分析 /216 第10章 衍生工具的绩效测评 /220 期货 /220 远期外汇合约 /228 互换 /229 期权 /231 认股权证 /233 市场中性归因分析 /235 第11章 业绩展示标准 /239 我们为什么需要业绩展示标准 /239 全球投资业绩标准(GIPS) /240 对于资产管理人的优点 /242 标准 /243 核验 /246 解释子委员会 /247 分散程度指标 /252 达到合规性 /253 保持合规性 /254 附录A 简单归因分析 /255 附录B 多货币归因分析方法 /258 参考文献 /266 |
| 编辑推荐 |
| 探讨了固定收益归因分析、衍生品投资工具和另类投资策略的归因分析、杠杆和空头持仓、对冲基金的风险调整的绩效测评,以及一些标准的更新。是参与资产管理工作者的必备参考书! CFA协会金融前沿译丛 《全球房地产投资信托:人,过程,管理》 《华尔街证券分析与公司估值方法》 《债券组合投资》 《证券化和结构性融资后信贷紧缩:整个生命周期的新做法》 《手把手教你使用Excel建模结构型金融现金流》 《并购套利:如何从事件驱动套利中获利》 《投资组合绩效测评实用方法》 |
初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提供了极其具体、可操作的框架,这对于想要提升投资组合管理能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绩效测评指标的计算方法、意义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例如,不仅仅是简单的收益率,还深入讲解了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衡量,以及如何通过夏普比率、索提诺比率等指标来更全面地评估投资组合的真实表现。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关键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例如,在分析个股或基金的波动性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计算历史波动率,以及如何理解其对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影响。此外,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书中关于基准选择、归因分析的讲解也极具价值,能够帮助他们更清晰地理解投资回报的来源,并向客户更有效地沟通。那些对投资组合绩效评估感到迷茫,或者希望系统性学习这一领域知识的读者,这本书绝对值得深入研读。它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也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这本关于投资组合绩效测评的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它对“为什么”和“如何做”的深度探索。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每一种测评方法的背后逻辑,以及它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比如,在讨论投资组合的持续性表现时,作者就深入剖析了不同时间窗口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短期波动对长期决策的干扰。书中关于“时间加权收益率”和“金额加权收益率”的对比分析,尤其令人醍醐灌鼓,它清晰地揭示了不同计算方法在衡量基金经理能力和投资者实际收益方面的差异,让我在理解基金报告时茅塞顿开。此外,书中对“风险归因”的讲解也相当到位,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风险是多少,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理解风险来自于哪里,是市场风险、行业风险还是个股特质风险,这对于我们进行风险管理和优化投资组合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的书,它引导我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投资绩效,而非仅仅关注表面数字。
评分从一个普通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原本可能枯燥复杂的投资组合绩效测评,变得生动易懂,并且充满了实用的启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投资目标与绩效匹配”的章节,它强调了绩效测评不应该脱离投资者的具体目标,无论是追求资本增值、稳定收益还是保值增值,都需要有与之匹配的测评标准。书中举例说明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选择最合适的基准指数,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基准指数的变动对自身投资组合的影响。另外,作者对“基金经理的风格漂移”的分析也很有启发,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同一位基金经理,其投资风格也可能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而发生变化,而绩效测评正是监测这种变化的有力工具。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识别“伪装”的绩效,即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错,但实际上风险很高或不符合投资者需求的投资产品。这本书让我对如何看待自己的投资,如何更理性地选择和评估投资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不再是茫然的旁观者,而是能够更主动、更有信心地参与到投资过程中。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它不仅详细讲解了投资组合绩效测评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思考测评结果的深层含义,并将其与更宏观的投资策略相结合。书中对于“宏观经济因素对绩效的影响”的分析,让我对如何将宏观经济的变动纳入绩效评估框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作者就阐述了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哪些指标可能更为重要,哪些风险需要特别关注。此外,书中还对“监管环境变化对绩效评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这对于理解当前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并从中发现投资机会或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提供的一些关于“情景分析”的案例,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对风险管理和绩效预测的认知,它不再是简单的“如果…那么…”的预测,而是通过构建多种可能的未来情景,来评估投资组合在不同情景下的表现。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绩效测评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绩效测评的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更全面、更系统、更具前瞻性的投资管理思维体系。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它非常“接地气”,为那些希望在实际投资中运用科学方法来评估自己投资组合表现的读者,提供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操作指南”。书中对各种技术指标的讲解,例如Alpha、Beta、信息比率等的运用,都结合了实际操作的难点和注意事项。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滚动周期评估”的讨论,它强调了绩效评估不应该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回顾和调整,这对于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书中还提供了如何构建定制化的业绩评价体系的建议,这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评价模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标准化的评价方法。对于我这样在投资领域摸索的读者来说,这种个性化的指导尤为宝贵。此外,书中对于如何识别和避免常见的绩效评估陷阱,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例如如何识别“幸存者偏差”,如何理解“幸存者偏差”对基金评价可能造成的误导。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它让我看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收益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