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 汇集精妙图释,全景展现机械工程创新!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 汇集精妙图释,全景展现机械工程创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NEILSCLATER著邹平译 著
图书标签:
  • 机械设计
  • 机械工程
  • 实用机构
  • 机械装置
  • 图册
  • 工程创新
  • 设计参考
  • 机械原理
  • 工业设计
  • 机械制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江阴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80839
商品编码:27247988322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12-01
页数:568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D5版)
作者: (美)斯克莱特|译者:邹平 开本:
YJ: 138
页数:
现价: 见1;CY =CY部 出版时间 2015-01-01
书号: 9787111480839 印刷时间: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在改行从事写作和编辑工作之前,NeiI Sclater曾担任军事工业方面的微波工程师和一家波士顿工程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曾经是《电子设计》杂志、McGraw-Hill的《产品工程》杂志的编辑,然后成立了自己的技术通信公司。
  Sclater先生先后为多个工业客户撰写过市场调查、技术性文章以及新产品发布。他的客户包括发光二J管、交换电源、锂电池制造商等。在这30年期间,他也直接为多种工程类出版物撰写了上百篇署名技术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半导体装置、伺服机构和工业仪表等领域。
  Sclater先生拥有布朗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学位。他单D或与人合著了12本有关工程方面的著作,其中的11本由McGraw Hill专业出版集团出版。这些书涉及微波半导体装置、电子技术、电子词典、电力和光学和机械领域。在Chironis先生——本图册的D一作者去世之后,Sclater先生承担了后4个版本的编写和编辑工作。

精彩导读   这是一本包括了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机械工程参考书的D5版。与大多数工程类教科书注重用理论和数学公式来对D特的装置进行表述相比,本书特色是使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描述。这本书包含了1600多张详细的机构图,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希望书中图例的注解部分能帮助读者理解相关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无论这些领域读者是熟悉,还是不熟悉。
  书中的机构图和注解都很简单、有趣,并且充满智慧,也许书中的某一部分机构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使读者将它们提炼后应用于新的机械设计中或者重新进行机械设计。它们可以提供读者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通常在现代产品的内部无法被观察到。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发展已替代了许多早期机械结构的应用,它们在减少产品价格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尽管如此,许多被替代的机械零部件依然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在经过尺寸和材料的改变后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功能应用于其他产品中,取得了良好表现。
  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机构和机械装置似乎逐渐在消失,但其实它们只是以其他机构形式和应用出现。任何相信所有机构可以被电子电路取代的人只需检视一下自动上弦机械表、数码照相机、电子稳定轿车和巡航系统的复杂性J会了解这一点。
  本书用图例的方式介绍了经典机械装置和ZX的结合机械和电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是读者个人技术书库BB的图书,并且提供了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使读者快速了解新的知识领域或者快速拾起过去学过的知识。此外,希望这本书可以激励读者通过相关网站更新感兴趣主题的其他知识。
  这本书哪些部分是新增的?
  这本书的D5版新增了3章内容:D3章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D4章再生发电机构和D17章3D数字样机和仿真。D18章快速原型进行了更新和全面的修订,一些新的文献被增添到D5章至D16章,使其成为本书的核心部分。D13章具有特定运动的装置、机构和机器添加了5篇新文献内容,也是本书核心的一部分。另外,D19章机械工程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也增加了5篇新文献内容。
  一些章节的快速浏览
  D1章是关于基本的机械结构的内容,解释了一些机构的原理,包括斜面、千斤1;CY =CY、杠杆、连杆、齿轮、滑轮、凸轮和离合器——在现代机械中的所有零件。另外,还列出了常用的机械术语。
  D2章是关于运动控制的内容,用图和文字介绍了开环和闭环系统。另外,对组成现代自动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机械零件、机电和电子元器件也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它们包括执行器、编码器、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旋转变压器、电磁阀和转速表。这章也列出了运动控制术语。
  D3章是关于机器人的新探讨,包括对固定工业机器人和各种移动机器人的概述。对4种ZX工业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另外,对7种移动机器人采用图示和介绍主要技术参数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它们可以分别在火星、地球、空中和海底工作。本章其他部分讲述创新的NASA机器人,它可以攀爬、爬行、跳行和从悬崖上攀下。另外,本章还列出了普通机器人术语。
  D4章是新增加的部分,描述进行无碳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它们本质上都是靠机械来实现的,依靠风能、太阳能和自然界水的流动等免费能源来驱动。本书图文并茂介绍的例子有风力涡轮发动机及其工厂,4种不同的太阳能热电厂的概念,利用潮沙和海浪能源等方式。对这些工厂的上上下下都进行了陈述,目的是提醒读者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工作效率、公众接受程度、备用能源和与电网的连接。本章还列出了风力涡轮机术语。
  D17章也是新添加的内容,介绍了计算机软件的ZX成果,使在电脑屏幕上进行3D新产品设计和旧产品改进变为可能,这些软件可以对产品虚拟模型用不同颜色的"片或块"来处理,并重新定义它的尺寸,以便完成机械设计,这些设计本身还包含了制造工艺参数。通用的仿真软件可以对一个模型进行虚拟机械和多物理场应力分析来验证设计和材料选择的正确性,而不需要制造出一个实体模型去检验。本章还列出了CAD/CAE术语。
  D18章,是对上一章快速原型部分的进一步介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叙述了国3D实体成型添加和消减过程的创新成果和一些新内容。用软的或硬的材料来进行快速原型,以便评判它们的实用性。D其他一些样品被制造出来进行实验室应力测试的时候,快速成型造出的样品已经开始展示了。另外,快速成型的新应用有旧机器替换零件、专业刀具和铸造模具的塑性加工。
  D19章是对机械工程领域中ZX研究成果的汇集和更新。这些成果包括微机电系统(MEMS)的ZX发展,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纳米管实际应用的进展,以及石墨烯应用于透明薄片、强力纤维、电缆、电容器、电池、弹簧和晶体管等产品领域取得的进步。其他成果包括正在研究发展的电子显微镜和正在策划的月球电动车。
  本书的核心章节是D5章到D16章,这些章节珍藏了各行各业收集到的、经过实际验证了的、经典的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图与介绍。这些经过修订的珍藏可以为工程师、设计师、教师、学生和对各种机械感兴趣的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新增添的内容包括了精密的线性驱动器、多边形连接机构、滑动离合器、形状记忆合金锁紧装置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的能量交换器。
  本书详细的索引(中文版略去)可以使读者很容易找到书中专用机械结构、机械装置、零件和系统介绍的内容。
  面对客观现实的工程选择
  可再生能源与矿物燃料发电
  在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D4章讨论了产生无碳电网发电的三种Z可靠机械方法。风力涡轮发电和聚光太阳能发电(CST)都是政府部门Z适宜的候选发电方脑式。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技术,并对它们的结构也从上到下地进行了叙述。利用海浪和潮沙也可以产生电能,但是这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风能和聚光太阳能发电。
  美国政府对建立再生能源发电厂提供经济补助,目的是为了减少大气层中使QQ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C02)的排放。政府已经将使无碳、非水力发电厂所占的比例从现在的396提高到2020年时的2096作为目标。风能和聚光太阳能发电厂Z契合这个发展目标,但是很多人担心建造这些工厂和淘汰矿物燃料发电厂,可能危害到电力工业满足国家对于低价、便于获得的电能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为无法将远离城市地区由再生能源产生的过量电力通过电网传输到耗电量大的大都市,产生再生能源的资源会被过分消耗。D没有了风或者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些工厂必须提供备用的发电或电能来满足电网的供电需求。这些备用电源包括电池组、在融化的盐罐中储存的热能以及蒸汽发电机,但是由于工厂电能输出和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ZJ备用电源的选择无法确定。
  数字3D与快速原型
  近年来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在计算机上以3D的形式将抽象概念设计成为实体形式的产品成为可能。3D数字成型或建模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初始的设计或者是从其他资源导入。软件可以分解3D图形,在同一个屏幕上分解的3D图形的形状、材料和形式在重新装配或改进产品设计前都是可以改变的。设计者可以和其他专家一起合作实现有效的设计。在产品被制造前,其设计是很容易进行调整的。
  虚拟的仿真软件可以让3D数字成型实现虚拟的一个或多个应力测试,结果以带颜色的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些仿真包括机械和物理应力,这些仿真结果和在实验室中实验的结果很接近,在很多情况下,实验可以省略。这将减少制作实体样机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也可以加快整个设计的过程,缩短上市周期。
  然而,有许多因素决定了实体样机的必要性。有个实体样机的优点是便于检查,使所有与之相关的设计者和做市场的人员有机会对它进行评价。而且,一些产品需要对实体样机进行强制性实验,以确保其适合工业和消费者的安全标准。因为可以减少制作样机的成本,快速成型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接受。
  实体样机可以用蜡、光敏聚合物,甚至是金属粉末作为原料,但是作为实验室实验的实体或者是实体的替代零件,可以用激光融化的金属粉末来制造。在热处理后它们可以获得与机械加工或铸造零件相D的强度。快速成型取决于CAD图中的尺寸,这些尺寸使软件控制快速成型机器对材料进行增加或消减。
  本书的来源
  从D4章到D16章的很多图片和说明Z初来自于GN外一些50年前或者更多年前的工程期刊。它们Z初被选择和出版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三本参考书中ODouglasC.Greenwood是D时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生产工程》期刊的编者。作为后来的这本书D1版的编辑,NicholasChironis从那些书中选择了他认为值得保留下来的说明和图片。他把它们看做是成功设计理念的典范,可以被重复地用于新的或者改进的产品中,也是工程师、设计师和学生的宝贵资源。
  这本书随后的4版中加入了新的图片和说明,对旧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新修订,一些内容被删除,所有原有的标题都重新进行了修订,以便提高可读性和风格的一致性。所有的图例都是无量纲的,为了适应新的应用,它们的尺寸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制造商和出版社不再存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删除,但是可用的发明者的名字进行了保留,这对那些希望了解发明者专利情况的读者有用。本版书中所有提到的政府、学术实验室和制造商都有网址,可以去网上查找一些特定问题的进一步信息。
  关于插图
  除了从早期出版物和从实验室获得或制造商提供的一些插图外,本书的其他插图均是作者用台式计算机画的。这些图来源于书、期刊和网站。作者相信清楚的3D或者线框图,比那些带有额外和不清楚细节的图片能更快捷有效地交流工程信息。
  致谢
  感谢以下公司和机构允许我选用带有版权的插图,并以各种方式提供其他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在准备本版书时所有有用的信息:
  ABB机器人,奥本山,密歇根州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桑迪亚公司,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州
  spaceClaim公司,康科德,马萨诸塞州
  NeiISclater
目录 译者序
原版书前言
编者简介
D1章  机构设计基础
  1.1  简介
  1.2  物理原理
    1.2.1  机器效率
    1.2.2  机械效益
    1.2.3  速度比
  1.3  斜面
  1.4  滑轮系统
  1.5  螺旋千斤1;CY =CY
  1.6  杠杆和机构
    1.6.1  杠杆
    1.6.2  绞盘、绞车和卷扬机
  1.7  连杆机构
    1.7.1  简单平面连杆机构
    1.7.2  特殊连杆机构
    1.7.3  直线生成连杆机构
    1.7.4  旋转或直线连杆机构
  1.8  专用连杆机构
  1.9  齿轮和齿轮传动
    1.9.1  简单的齿轮传动链
    1.9.2  复合齿轮传动链
    1.9.3  齿轮的分类
    1.9.4  实用的齿轮装置
    1.9.5  齿轮齿形
    1.9.6  齿轮术语
    1.9.7  齿轮动力学术语
  1.10  滑轮和传动带
  1.11  链轮和链条
  1.12  凸轮机构
    1.12.1  凸轮机构的分类
    1.12.2  凸轮术语
  1.13  离合机构
    1.13.1  外部控制摩擦离合器
    1.13.2  外部控制刚性离合器
    1.13.3  内部控制离合器
  1.14  常见的机械术语
D2章  运动控制系统
  2.1  运动控制系统概述
  2.2  运动控制术语
  2.3  机械部件组成的专门运动控制系统
  2.4  运动控制中的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和驱动器
  2.5  伺服系统的反馈传感器
  2.6  电磁阀及其应用
D3章  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
  3.1  机器人简介
    3.1.1  机器人的定义
    3.1.2  固定自主工业机器人
    3.1.3  机器人历史
    3.1.4  QQ机器人市场
  3.2  工业机器人
    3.2.1  工业机器人的优点
    3.2.2  工业机器人的特性
    3.2.3  工业机器人的几何学
  3.3  4种不同的ABB工业机器人
    3.3.1  IRB 2400
    3.3.2  IRB 6400RF
    3.3.3  IRB 6640
    3.3.4  IRB 7600
  3.4  自主和半自主移动机器人
    3.4.1  通信和控制的选项
    3.4.2  可以侦察和检索的陆上移动机器人
    3.4.3  可以搜索和探索的潜水移动机器人
    3.4.4  可以搜索和摧毁的机器人飞机(无人机)
    3.4.5  可以观察和报告的行星探测机器人
    3.4.6  能模仿人类行为的实验室/科学机器人
    3.4.7  可以递送和取回货物的商业机器人
    3.4.8  清洁地板和修整草坪的消费机器人
    3.4.9  一些娱乐或教育机器人
  3.5  7种移动式自主和半自主机器人
    3.5.1  两个探索火星六年的机器人
    3.5.2  将取代勇气号和机遇号工作的机器人
    3.5.3  应对民间紧急情况的爪式机器人
    3.5.4  运送医疗用品的机器人
    3.5.5  可以侦察和攻击敌人的远程操控军用飞机
    3.5.6  搜寻水雷和障碍物的水下机器人
    3.5.7  提供抗干扰手术和快速恢复的系统
  3.6  机器人术语
  3.7  改进的四肢机器人,一个更好的攀爬者
  3.8  月球重力下六足机器人在网格上爬行
  3.9  两个机器人控制另一个机器人穿越陡坡
  3.10  跳跃时可操控的六足机器人
D4章  再生发电机构
D5章  连杆驱动装置和机构
D6章  齿轮装置、驱动器和机构
D7章  凸轮、槽轮、棘轮驱动机构
D8章  离合和制动装置
D9章  锁紧、紧固、夹紧装置和机构
D10章  链条和带传动装置及机构
D11章  弹簧、螺纹装置和机构
D12章  联轴器及其连接
D13章  具有特定运动的装置、机构和机器
D14章  包装、运输、处理、安全方面的机构和机器
D15章  转矩、速度、张紧和限定控制系统
D16章  气动、液动、电动和电子驱动仪器及控制
D17章  3D数字样机和仿真
D18章  快速原型
D19章  机械工程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内容介绍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D5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增加了新内容,包括1600多张经典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图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注解、关键点提示。本书中的图例和注解都很有趣又充满智慧,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每个图例代表了一种设计理念,供设计师参考提炼并在新的或改进的机械、机械电子和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应用。

  此中文翻译版为全本,包括内容有:机构设计基础,运动控制系统,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再生能源生产机构,连杆驱动装置和机构,齿轮装置、驱动器和机构,凸轮、槽轮、棘轮驱动机构,离合和制动装置,锁紧、紧固、夹紧装置和机构,链条和带传动装置及机构,弹簧、螺纹装置和机构,联轴器及其连接,具有特定运动的设备、机构、机器,包装、运输、处理、安全机构和机器,转矩、速度、张紧和限制控制系统,气动、液动、电动、电子驱动仪器和控制,三维数字样机和仿真,快速原型,机械工程的新方向。

  面对各种各样的机械设计问题,试图寻找出新的和不同的解决方案的读者可以浏览本书,参考其中的大量图例,使一些过去成功的机械发明通过改进而获得新的应用。

  作为机械设计师便于使用的技术参考书,它既可以激发经验丰富的机械设计师的灵感,也可以作为工程类学生的学习参考。




作者介绍
  NEIL SCLATER,在改行从事写作和编辑工作之前,NeiI Sclater曾担任军事工业方面的微波工程师和一家波士顿工程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曾经是《电子设计》杂志、McGraw-Hill的《产品工程》杂志的编辑,然后成立了自己的技术通信公司。
  Sclater先生先后为多个工业客户撰写过市场调查、技术性文章以及新产品发布。他的客户包括发光二J管、交换电源、锂电池制造商等。在这30年期间,他也直接为多种工程类出版物撰写了上百篇署名技术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半导体装置、伺服机构和工业仪表等领域。
  Sclater先生拥有布朗大学和东北大学的学位。他单D或与人合著了12本有关工程方面的著作,其中的11本由McGraw Hill专业出版集团出版。这些书涉及微波半导体装置、电子技术、电子词典、电力和光学和机械领域。在Chironis先生——本图册的作者去世之后,Sclater先生承担了后4个版本的编写和编辑工作。



关联推荐


适读人群 :1.机械设计师 2.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3.工程类,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师生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 原书D5版》一书是机械类CJ畅销书《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的全面修订本!上版图册上市四年重印11次!总销量突破3万册!网站、地面店单品排名始终名列前位!这本图册包括了1600多张不同的机构和机械装置图,介绍了典型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功能,引导式点评,激发机械设计师灵感!汇集精妙图释,全景展现机械工程创新!



目录

译者序
原版书前言
编者简介
D1章机构设计基础1.1简介2
1.2物理原理3
1.2.1机器效率3
1.2.2机械效益3
1.2.3速度比3
1.3斜面4
1.4滑轮系统4
1.5螺旋千斤1;CY =CY5
1.6杠杆和机构6
1.6.1杠杆6
1.6.2绞盘、绞车和卷扬机7
1.7连杆机构8
1.7.1简单平面连杆机构8
1.7.2特殊连杆机构9
1.7.3直线生成连杆机构10
1.7.4旋转或直线连杆机构11
1.8专用连杆机构13
1.9齿轮和齿轮传动15
1.9.1简单的齿轮传动链15
1.9.2复合齿轮传动链16
1.9.3齿轮的分类16
1.9.4实用的齿轮装置17
1.9.5齿轮齿形18
1.9.6齿轮术语18
1.9.7齿轮动力学术语19
1.10滑轮和传动带20
1.11链轮和链条20
1.12凸轮机构21
1.12.1凸轮机构的分类22
1.12.2凸轮术语24
1.13离合机构25
1.13.1外部控制摩擦离合器25
1.13.2外部控制刚性离合器25
1.13.3内部控制离合器25
1.14常见的机械术语27
D2章运动控制系统2.1运动控制系统概述30
2.2运动控制术语39
2.3机械部件组成的专门运动控制系统40
2.4运动控制中的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和驱动器41
2.5伺服系统的反馈传感器50
2.6电磁阀及其应用57
D3章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3.1机器人简介62
3.1.1机器人的定义62
3.1.2固定自主工业机器人63
3.1.3机器人历史63
3.1.4QQ机器人市场63
3.2工业机器人64
3.2.1工业机器人的优点65
3.2.2工业机器人的特性65
3.2.3工业机器人的几何学66
3.34种不同的ABB工业机器人69
3.3.1IRB 240070
3.3.2IRB 6400RF70
3.3.3IRB 664070
3.3.4IRB 760070
3.4自主和半自主移动机器人72
3.4.1通信和控制的选项72
3.4.2可以侦察和检索的陆上移动机器人72
3.4.3可以搜索和探索的潜水移动机器人72
3.4.4可以搜索和摧毁的机器人飞机(无人机)73
3.4.5可以观察和报告的行星探测机器人73
3.4.6能模仿人类行为的实验室/科学机器人73
3.4.7可以递送和取回货物的商业机器人73
3.4.8清洁地板和修整草坪的消费机器人73
3.4.9一些娱乐或教育机器人73
3.57种移动式自主和半自主机器人74
3.5.1两个探索火星六年的机器人74
3.5.2将取代勇气号和机遇号工作的机器人75
3.5.3应对民间紧急情况的爪式机器人77
3.5.4运送医疗用品的机器人78
3.5.5可以侦察和攻击敌人的远程操控军用飞机79
3.5.6搜寻水雷和障碍物的水下机器人81
3.5.7提供抗干扰手术和快速恢复的系统82
3.6机器人术语83
3.7改进的四肢机器人,一个更好的攀爬者85
3.8月球重力下六足机器人在网格上爬行86
3.9两个机器人控制另一个机器人穿越陡坡87
3.10跳跃时可操控的六足机器人88
D4章再生发电机构4.1可再生能源概述92
4.1.1核能:不可能成为主要再生能源92
4.1.2替代性可再生能源93
4.1.3基本负载和基本负载需求电厂93
4.1.4风车:早期可再生能源93
4.1.5风力发电机组:风车的后裔94
4.1.6风力涡轮机设置地点96
4.1.7聚光太阳能光热系统97
4.1.8抛物线式水槽镜太阳能设备97
4.1.9电塔太阳能光热设备98
4.1.10线性菲涅尔(LFR)反射热设备99
4.1.11抛物面斯特林太阳能光热设备100
4.1.12斯特林发动机工作原理101
4.1.13CST可再生能源的展望102
4.1.14水流动力的应用102
4.1.15潮汐发电102
4.1.16海浪动力发电103
4.1.17另一种机械的水力发电方案103
4.1.18可再生能源的相对成本104
4.2风动力叶轮发电机的术语105
D5章连杆驱动装置和机构5.1四连杆机构及其典型的工业应用108
5.27种连杆运输机构110
5.35种直线运动的连杆机构113
5.412种伸展和收缩装置115
5.54种不同运动的连杆机构116
5.69种加速减速直线行程的连杆机构117
5.712种放大短程运动的连杆机构119
5.84种平行连杆机构121
5.97种行程放大机构121
5.109种力和行程的放大机构123
5.11微分连杆机构的18种结构形式125
5.12四连杆空间机构127
5.137种流行的三维空间驱动机构129
5.1413种不同机构中肘节连杆的应用134
5.15铰接的连杆和扭转衬套使传动平稳起动136
5.168种用于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连杆机构137
5.17具有Z优力传递性能的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139
5.18四连杆角运动设计142
5.19曲线运动的进给机构143
5.20帮助设计替代四连杆机构的罗伯特法则146
5.21曲柄滑块机构147
D6章齿轮装置、驱动器和机构6.1齿轮和偏心圆盘在快速转位机构中的联合应用150
6.2能实现平滑的停止和运转、形状特殊的行星轮151
6.3控制泵行程的摆线齿轮机构153
6.4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154
6.5双电动机行星齿轮机构提供两种速度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154
6.6转位和间歇机构155
6.75种万向齿轮机构158
6.8受控的差动驱动160
6.9产生高效、高减速比传动的柔性面齿轮161
6.10紧凑的转动时序发生器162
6.11行星齿轮系163
6.12非圆齿轮170
6.13薄金属板齿轮、链轮、蜗杆和棘轮机构174
6.14齿轮变速装置176
6.15用于齿轮和离合器的转换机构178
6.16双蜗轮传动机构180
6.17螺旋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181
6.18改进蜗轮啮合的机械加工方法181
6.19来自减速器的单向输出183
6.20齿轮传动五连杆机构的设计184
6.21设计摆线机构的方程188
6.22设计齿轮滑块机构的曲线和方程191
D7章凸轮、槽轮、棘轮驱动机构7.1凸轮控制的行星轮系196
7.25种行程放大机构197
7.3凸轮曲线生成机构198
7.4凸轮机构的15个应用204
7.5特殊功能的凸轮206
7.6槽轮机构208
7.7改进的槽轮传动机构212
7.8间歇机构——外槽轮机构的运动学214
7.9间歇机构——内槽轮机构的运动学217
7.10新型转位星形轮机构挑战槽轮传动220
7.11棘齿变速传动机构223
7.12改进的棘轮机构223
7.13无齿棘轮机构224
7.14棘轮结构的分析225
D8章离合和制动装置8.1基本的机械离合器228
8.2弹簧缠绕的滑动离合器230
8.3控制滑动的概念使弹簧离合器获得新的应用233
8.4弹簧带夹紧来驱动超速离合器234
8.5滑动和双向离合器的组合来控制转矩235
8.6多功能滑动离合器236
8.7传递恒定转矩的行走压力盘238
8.87种超速离合器239
8.9在单向离合器中受弹簧力作用的销辅助楔块机构240
8.10滚子离合器240
8.11CY离合器图例241
8.12超速离合器的10种应用243
8.13楔块型离合器的应用245
8.14用于精密设备的小型机械离合器247
8.15工位离合器的机构249
8.16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的12种应用251
D9章锁紧、紧固、夹紧装置和机构9.116种弹簧锁、肘节和触发机构254
9.214种急动机构256
9.3远程控制锁紧机构260
9.4可伸缩固定器的插入、锁紧和轻松释放261
9.5自动释放载荷的抓钩261
9.6带有滚珠制动的快速释放锁紧销262
9.7转矩撤消时自动闸锁住起重机262
9.8牢固夹持物体的提升钳机构263
9.9垂直受力锁紧机构263
9.10快速释放装置264
9.11释放闩锁的形状记忆合金装置265
9.12圆环使进入适D位置的台式升降机夹紧267
9.13液压缸内的凸轮爪将板件夹紧267
9.14用于机床和固定设备上的快速作用夹具268
9.15靠摩擦力夹紧的装置270
9.16用于阻止机械运动的制动器272
9.17JQ对齐可调整零件的夹紧装置274
9.18受弹簧力的卡盘和夹具276
D10章链条和带传动装置及机构10.1变速带和链传动278
10.2与混合带保持协调的配合281
10.3在不影响速比的情况下改变中心距285
10.4通过电动机的安装支点来控制张紧力285
10.5带有衬套的滚子链及其改进286
10.6滚子链的12种创新性应用288
10.7在链传动中减少跳动的机构292
D11章弹簧、螺纹装置和机构11.1平弹簧在机构中的应用296
11.2弹簧的12种应用方式298
11.3低转矩传动中的弹簧限位机构300
11.4弹簧马达及典型相关的机构302
11.5空气弹簧机构304
11.6靠弹簧获得变化率的机构306
11.7碟形弹簧307
11.8振动控制中的弹簧连杆机构308
11.920种螺纹装置309
11.10应用螺纹机构的10种方式312
11.117种特殊的螺纹装置313
11.1214种调整装置314
11.13长冲程、高分辨率线性驱动器315
D12章联轴器及其连接12.1平行轴的连接318
12.2用于偏心轴连接的新型连杆联轴器319
12.3圆盘和连杆联轴器简化了传动320
12.4D传递转矩时,内部锁紧空间框开始弯曲321
12.5偏心销消除了轴线不重合误差323
12.6万向联轴器以恒速沿45°角传递动力324
12.710种万向联轴器325
12.8连接转轴的方法327
12.9连杆联轴器机构331
12.1010种不同的花键连接332
12.1114种把轴套固定到轴上的方法334
12.12多边形提供更好的连接336
D13章具有特定运动的装置、机构和机器13.1同步带、四连杆组成的平滑转位机构340
13.2转位和间歇机构342
13.3旋转运动转化为往复运动和歇停运动的机构344
13.4实现间歇旋转运动的摩擦装置350
13.59种不同的球型直线导轨352
13.6滚珠丝杠将旋转运动转化成直线运动354
13.7改变直线运动方向的19种方法355
13.8可调节输出机构359
13.9换向机构361
13.10计算装置362
13.11机械动力放大器的6个应用366
13.12变速机械传动369
13.13变速摩擦传动装置381
13.14应用在单向传动装置中的弹簧、往复运动小齿轮和滑动球383
13.1518种不同的液体和真空泵385
13.1610种不同泵的设计讲解389
13.17泵类术语392
13.18无磨损电动-发电机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长的寿命393
13.19海水脱盐中的能量交换可以提高效率394
13.20二循环发动机提高了效率和性能396
D14章包装、运输、处理、安全方面的机构和机器14.1分类、供料和称量机构398
14.2切割机构402
14.3翻转机构404
14.4振动机构404
14.57种基本的零件筛选机构405
14.611种零件传送机构406
14.77种自动传送机构408
14.8专用机床的传送机构411
14.9卷绕机的横向移动机构415
14.10真空拾取定位小球机构417
14.11黏贴来自料盒或滚筒的标签的标签机417
14.12高速黏合机418
14.13机器产生工作故障时的自动停机机构424
14.14电子自动停止机构430
14.15机器操作的自动安全机构432
D15章转矩、速度、张紧和限定控制系统15.1控制系统中差速卷筒的应用436
15.2如何防止反转438
15.3在印刷机进给中,卡钳制动器可以保持适D的张紧力439
15.4辅助离合器、制动器的传感器439
15.5防止构架超载的警报装置440
15.6钢缆张力的持续观察440
15.7转矩限制器用来保护轻载传动441
15.8防止过载的限制器443
15.9限制轴旋转的7种方法446
15.10控制拉力和速度的机械系统448
15.11控制张力的传动装置452
15.12机器中的限位开关455
15.13自动调速器459
15.14机构的速度控制装置461
15.15缆线制动系统限制下降速率462
D16章气动、液动、电动和电子驱动仪器及控制16.1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的机构464
16.2脚控制的制动系统466
16.3气动的15个应用467
16.4应用金属膈膜和膜盒的10种方式469
16.5差动变压器传感装置471
16.6高速计数器473
16.7YJ磁铁的应用474
16.8电动锤机构477
16.9恒温机构479
16.10温度调节机构483
16.11光电控制485
16.12液面指示器和控制器487
16.13利用火药的动力产生即时的冲力489
16.14离心、气动、液压和电动的调速器491
D17章3D数字样机和仿真17.13D数字样机和仿真简介496
17.1.1工程制图简史496
17.1.2从黑板到屏幕的过渡497
17.1.3CAD产品特点498
17.1.43D数字模型与快速原型498
17.1.52D图样继续发挥作用499
17.1.63D数字样机软件中工具的功能499
17.1.73D数字样机的文件类型500
17.1.8计算机辅助工程(CAE)501
17.1.9仿真软件501
17.1.10模拟应力分析502
17.2计算机辅助设计术语503
D18章快 速 原 型18.1构建功能部件的快速原型506
18.2快速原型步骤507
18.3商业快速原型的选择508
18.4商业的增材RP(快速原型)工艺509
18.5去除法和R&D实验室工艺517
D19章机械工程领域新的发展方向19.1微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作用522
19.2微机械为机械设计打开一个新领域524
19.3多级制造使复杂且多功能微机电系统(MEMS)成为可能528
19.4电子显微镜:微米和纳米技术的关键工具529
19.5微机电系统电子显微图像一览532
19.6微机电系统执行器——热力和静电535
19.7微机电系统芯片成为集成微控制系统536
19.8构成微机电系统的可选择材料539
19.9制造微小型部件可选择的一种LIGA方法540
19.10纳米技术在科学和工程中的应用542
19.11碳元素作为工程材料的前景544
19.12基于电介质静电力的纳米致动器549
19.13月球电动车——一种月球旅行新概念551



在线试读
  这是一本包括了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机械工程参考书的D5版。与大多数工程类教科书注重用理论和数学公式来对D特的装置进行表述相比,本书特色是使用清晰的图示和简洁的描述。这本书包含了1600多张详细的机构图,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希望书中图例的注解部分能帮助读者理解相关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无论这些领域读者是熟悉,还是不熟悉。
  书中的机构图和注解都很简单、有趣,并且充满智慧,也许书中的某一部分机构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使读者将它们提炼后应用于新的机械设计中或者重新进行机械设计。它们可以提供读者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通常在现代产品的内部无法被观察到。电子电路和计算机的发展已替代了许多早期机械结构的应用,它们在减少产品价格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尽管如此,许多被替代的机械零部件依然应用在不同的场合,在经过尺寸和材料的改变后以不同的结构形式和不同的功能应用于其他产品中,取得了良好表现。
  经典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机构和机械装置似乎逐渐在消失,但其实它们只是以其他机构形式和应用出现。任何相信所有机构可以被电子电路取代的人只需检视一下自动上弦机械表、数码照相机、电子稳定轿车和巡航系统的复杂性J会了解这一点。
  本书用图例的方式介绍了经典机械装置和ZX的结合机械和电子的机电一体化装置,是读者个人技术书库BB的图书,并且提供了一种令人满意的方式,使读者快速了解新的知识领域或者快速拾起过去学过的知识。此外,希望这本书可以激励读者通过相关网站更新感兴趣主题的其他知识。
  这本书哪些部分是新增的?
  这本书的D5版新增了3章内容:D3章固定和移动式机器人,D4章再生发电机构和D17章3D数字样机和仿真。D18章快速原型进行了更新和全面的修订,一些新的文献被增添到D5章至D16章,使其成为本书的核心部分。D13章具有特定运动的装置、机构和机器添加了5篇新文献内容,也是本书核心的一部分。另外,D19章机械工程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也增加了5篇新文献内容。
  一些章节的快速浏览
  D1章是关于基本的机械结构的内容,解释了一些机构的原理,包括斜面、千斤1;CY =CY、杠杆、连杆、齿轮、滑轮、凸轮和离合器——在现代机械中的所有零件。另外,还列出了常用的机械术语。
  D2章是关于运动控制的内容,用图和文字介绍了开环和闭环系统。另外,对组成现代自动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关键机械零件、机电和电子元器件也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它们包括执行器、编码器、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旋转变压器、电磁阀和转速表。这章也列出了运动控制术语。
  D3章是关于机器人的新探讨,包括对固定工业机器人和各种移动机器人的概述。对4种ZX工业机器人的外形尺寸和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图文并茂的介绍。另外,对7种移动机器人采用图示和介绍主要技术参数的方式进行了描述。它们可以分别在火星、地球、空中和海底工作。本章其他部分讲述创新的NASA机器人,它可以攀爬、爬行、跳行和从悬崖上攀下。另外,本章还列出了普通机器人术语。
  D4章是新增加的部分,描述进行无碳再生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它们本质上都是靠机械来实现的,依靠风能、太阳能和自然界水的流动等免费能源来驱动。本书图文并茂介绍的例子有风力涡轮发动机及其工厂,4种不同的太阳能热电厂的概念,利用潮沙和海浪能源等方式。对这些工厂的上上下下都进行了陈述,目的是提醒读者注意它们所处的位置、工作效率、公众接受程度、备用能源和与电网的连接。本章还列出了风力涡轮机术语。
  D17章也是新添加的内容,介绍了计算机软件的ZX成果,使在电脑屏幕上进行3D新产品设计和旧产品改进变为可能,这些软件可以对产品虚拟模型用不同颜色的"片或块"来处理,并重新定义它的尺寸,以便完成机械设计,这些设计本身还包含了制造工艺参数。通用的仿真软件可以对一个模型进行虚拟机械和多物理场应力分析来验证设计和材料选择的正确性,而不需要制造出一个实体模型去检验。本章还列出了CAD/CAE术语。
  D18章,是对上一章快速原型部分的进一步介绍,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叙述了国3D实体成型添加和消减过程的创新成果和一些新内容。用软的或硬的材料来进行快速原型,以便评判它们的实用性。D其他一些样品被制造出来进行实验室应力测试的时候,快速成型造出的样品已经开始展示了。另外,快速成型的新应用有旧机器替换零件、专业刀具和铸造模具的塑性加工。
  D19章是对机械工程领域中ZX研究成果的汇集和更新。这些成果包括微机电系统(MEMS)的ZX发展,碳的同素异形体和纳米管实际应用的进展,以及石墨烯应用于透明薄片、强力纤维、电缆、电容器、电池、弹簧和晶体管等产品领域取得的进步。其他成果包括正在研究发展的电子显微镜和正在策划的月球电动车。
  本书的核心章节是D5章到D16章,这些章节珍藏了各行各业收集到的、经过实际验证了的、经典的机械结构和机械装置图与介绍。这些经过修订的珍藏可以为工程师、设计师、教师、学生和对各种机械感兴趣的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新增添的内容包括了精密的线性驱动器、多边形连接机构、滑动离合器、形状记忆合金锁紧装置和提高海水淡化效率的能量交换器。
  本书详细的索引(中文版略去)可以使读者很容易找到书中专用机械结构、机械装置、零件和系统介绍的内容。
  面对客观现实的工程选择
  可再生能源与矿物燃料发电
  在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D4章讨论了产生无碳电网发电的三种Z可靠机械方法。风力涡轮发电和聚光太阳能发电(CST)都是政府部门Z适宜的候选发电方脑式。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这些技术,并对它们的结构也从上到下地进行了叙述。利用海浪和潮沙也可以产生电能,但是这方面的技术远远落后于风能和聚光太阳能发电。
  美国政府对建立再生能源发电厂提供经济补助,目的是为了减少大气层中使QQ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C02)的排放。政府已经将使无碳、非水力发电厂所占的比例从现在的396提高到2020年时的2096作为目标。风能和聚光太阳能发电厂Z契合这个发展目标,但是很多人担心建造这些工厂和淘汰矿物燃料发电厂,可能危害到电力工业满足国家对于低价、便于获得的电能的日益增长的需要。
  因为无法将远离城市地区由再生能源产生的过量电力通过电网传输到耗电量大的大都市,产生再生能源的资源会被过分消耗。D没有了风或者太阳落山的时候,这些工厂必须提供备用的发电或电能来满足电网的供电需求。这些备用电源包括电池组、在融化的盐罐中储存的热能以及蒸汽发电机,但是由于工厂电能输出和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ZJ备用电源的选择无法确定。
  数字3D与快速原型
  近年来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使在计算机上以3D的形式将抽象概念设计成为实体形式的产品成为可能。3D数字成型或建模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初始的设计或者是从其他资源导入。软件可以分解3D图形,在同一个屏幕上分解的3D图形的形状、材料和形式在重新装配或改进产品设计前都是可以改变的。设计者可以和其他专家一起合作实现有效的设计。在产品被制造前,其设计是很容易进行调整的。
  虚拟的仿真软件可以让3D数字成型实现虚拟的一个或多个应力测试,结果以带颜色的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这些仿真包括机械和物理应力,这些仿真结果和在实验室中实验的结果很接近,在很多情况下,实验可以省略。这将减少制作实体样机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也可以加快整个设计的过程,缩短上市周期。
  然而,有许多因素决定了实体样机的必要性。有个实体样机的优点是便于检查,使所有与之相关的设计者和做市场的人员有机会对它进行评价。而且,一些产品需要对实体样机进行强制性实验,以确保其适合工业和消费者的安全标准。因为可以减少制作样机的成本,快速成型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得到接受。
  实体样机可以用蜡、光敏聚合物,甚至是金属粉末作为原料,但是作为实验室实验的实体或者是实体的替代零件,可以用激光融化的金属粉末来制造。在热处理后它们可以获得与机械加工或铸造零件相D的强度。快速成型取决于CAD图中的尺寸,这些尺寸使软件控制快速成型机器对材料进行增加或消减。
  本书的来源
  从D4章到D16章的很多图片和说明Z初来自于GN外一些50年前或者更多年前的工程期刊。它们Z初被选择和出版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出版的三本参考书中O Douglas C.Greenwood是D时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生产工程》期刊的编者。作为后来的这本书D1版的编辑,Nicholas Chironis从那些书中选择了他认为值得保留下来的说明和图片。他把它们看做是成功设计理念的典范,可以被重复地用于新的或者改进的产品中,也是工程师、设计师和学生的宝贵资源。
  这本书随后的4版中加入了新的图片和说明,对旧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新修订,一些内容被删除,所有原有的标题都重新进行了修订,以便提高可读性和风格的一致性。所有的图例都是无量纲的,为了适应新的应用,它们的尺寸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制造商和出版社不再存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删除,但是可用的发明者的名字进行了保留,这对那些希望了解发明者专利情况的读者有用。本版书中所有提到的政府、学术实验室和制造商都有网址,可以去网上查找一些特定问题的进一步信息。
  关于插图
  除了从早期出版物和从实验室获得或制造商提供的一些插图外,本书的其他插图均是作者用台式计算机画的。这些图来源于书、期刊和网站。作者相信清楚的3D或者线框图,比那些带有额外和不清楚细节的图片能更快捷有效地交流工程信息。
  致谢
  感谢以下公司和机构允许我选用带有版权的插图,并以各种方式提供其他有价值的技术信息和在准备本版书时所有有用的信息:
  BB机器人,奥本山,密歇根州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桑迪亚公司,阿尔伯克基,新墨西哥州
  spaceClaim公司,康科德,马萨诸塞州
  NeiI Sclater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图书简介 内容概要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与图解于一体的重量级机械工程参考典籍。本书由享誉国际的机械设计领域专家倾力编撰,旨在为广大机械工程师、设计人员、研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机械机构与装置知识体系。全书以精炼的文字阐述核心原理,辅以大量高质量、高精度的图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类机械机构的结构、工作方式、设计要点以及应用实例。 本图册并非简单罗列机械零件,而是着重于机械“如何运作”的根本问题。它系统地梳理了从基础的连杆机构、齿轮传动、凸轮机构,到复杂的液压、气动系统,再到现代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关键装置,涵盖了机械设计中几乎所有核心的机构类型与装置。每一种机构都配有清晰的分解图、工作示意图以及关键运动轨迹分析图,让读者能够直观理解其力学特性、动力传递过程以及功能实现方式。 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图解”的强大力量。作者深谙机械设计直观性的重要,将抽象的力学原理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语言。每一个图例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精准、简洁且信息量丰富,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该机构的核心要义。这些图示不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解决实际设计难题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蓝图。 此外,本书在理论深度与实用性之间取得了绝佳的平衡。它不仅介绍了机构的基本组成和运动规律,还深入探讨了各个机构的设计原则、性能分析、失效模式以及优化改进方法。针对工程实践中常见的各种挑战,如效率提升、噪音控制、精度保证、成本优化等,书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设计建议。 核心亮点与价值 1. 全景式知识体系: 本书构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机械机构与装置知识框架。从最基础的连杆机构、转动副、移动副,到复杂的齿轮系、变速箱、万向联轴器,再到广泛应用的液压缸、气动马达、伺服系统,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机械传动和运动变换机构。它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机械世界宏观且精细的认知。 2. 精妙图释,直观易懂: “图册”之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本书的特质。作者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绘制高质量的插图,这些图示不仅仅是示意图,更是深入剖析机构工作原理的“语言”。每一个零件的相对位置、运动方向、力作用点,甚至动态过程,都在图纸上得到了精确的描绘。这种可视化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能够迅速建立起对机构的感性认识,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深入的原理阐述与设计要点: 图书内容绝非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每一类机构的核心原理。对于齿轮传动,不仅介绍速比和转向,更讲解了齿形设计、啮合角、传动精度等级等;对于凸轮机构,则详细阐述了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绘制、曲面设计、应力分析等。书中清晰地列出了各类机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例如载荷能力、运动平稳性、空间限制、材料选择、润滑要求等,为工程师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思路。 4. 丰富的实用案例与工程应用: 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极高的工程实用性。它广泛搜集了各类机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例如汽车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工业机器人的关节设计、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输送装置、农业机械的动力输出系统等。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读者能够看到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产品中落地生根,理解不同机构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获得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灵感和指导。 5. 创新与前沿的视野: 除了经典的机械机构,本书也关注了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创新方向。它会涉及一些现代化的机械设计理念,例如模块化设计、仿生设计、智能驱动系统等,并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未来机械发展的洞察。这有助于工程师开阔视野,拥抱新技术,并在创新设计中保持竞争力。 6. 权威性与参考价值: 作为一本“原书第5版”的图书,其内容经过了多次的修订与完善,代表了该领域内的权威观点和最新知识。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详实的资料,使其成为机械设计领域内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无论是在校学习,还是在职研发,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的目标读者 机械工程师与设计人员: 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晋工程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设计者,本书都能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解决设计难题,优化产品性能,并激发创新灵感。 机械工程领域的学生: 本书是学习机械设计课程的理想辅助教材,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复杂的机械概念,并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研人员与技术开发者: 对于从事机械领域研究的学者和技术开发者而言,本书提供了深入的原理分析和广泛的行业应用案例,是进行前沿研究和技术攻关的重要参考。 制造业管理者与技术决策者: 了解各类机械机构的性能和应用,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更明智的技术选型和投资决策,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对机械工程感兴趣的爱好者: 对于有志于了解机械世界运作奥秘的爱好者,本书同样是一扇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通过精美的图示和生动的讲解,可以轻松领略机械工程的魅力。 总结 《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可视化于一体的杰出作品。它以其精美的图解、深刻的原理阐述、丰富的实践案例,成为了机械设计领域内一本名副其实的“工具书”和“百科全书”。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机械工程师创造力和工程智慧的启迪,必将成为所有致力于机械工程领域人士案头必备的宝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于“实用”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我之前一直认为,机械设计相关的书籍,要么是理论性太强,与实际脱节,要么就是过于注重某个细分领域,无法满足我全面的需求。但《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看法。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又像一本实用的工具箱,将机械设计中最重要的机构和装置,以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书中对每个机构的介绍,都做到了“精”和“全”。“精”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深入剖析,从最基础的受力分析,到复杂的运动学解算,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图示和简明的解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机构的“演变史”和“现代改良”的介绍,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发展脉络和技术进步。例如,在讲解“万向节”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传统的Hooke万向节,还详细阐述了等速万向节的原理和优势,并给出了在汽车传动轴上的具体应用案例。 “全”则体现在其内容的广泛性。书中涵盖了传动、连接、夹持、定位、调节、密封、润滑等几乎所有机械设计中的核心功能。无论我遇到什么样的工程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关的机构或装置作为参考。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书中关于“气动与液压阀门”的部分,从最简单的单向阀、换向阀,到复杂的比例阀、伺服阀,书中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辅以清晰的原理图和实物图。这让我对如何选择合适的阀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和流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书中非常注重“经验性”的知识传达。很多在实际工程中至关重要的“潜规则”和“技巧”,都在书中得到了提炼和总结。例如,在关于“轴承选型”的部分,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类型轴承的特点,还提供了一些关于“润滑脂的选用”、“轴承的安装间隙”等非常实用的经验性建议。这些知识,往往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但通过这本书,我能够轻松地学习到。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出色。每一个机构都配有高质量的插图,文字说明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感到疲劳。我常常会一边翻阅,一边在脑海中想象这些机构在实际设备中是如何运作的,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效率。 我曾经因为一个项目的需求,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实现连续无级变速的传动装置。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我发现书中关于“机械无级变速器”的部分,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链条式、锥轮式、行星轮式等。我仔细对比了这些方案的优缺点,并根据我的项目需求,最终选择了最合适的一种。这本书让我避免了走弯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书中关于“弹簧的应用”的章节,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从简单的拉簧、压簧,到复杂的扭簧、板簧,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各种弹簧在实际装置中的应用案例。我之前常常低估弹簧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认为它只是一个简单的零件。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弹簧在实现储能、缓冲、复位、提供预紧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联轴器”的分类和介绍。从刚性联轴器到弹性联轴器,从万能联轴器到特殊联轴器,书中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选型依据。这对于理解如何正确地连接不同轴系的动力传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机械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冰冷的公式和图纸,更是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工程实际的精准把握。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工作中最宝贵的参考资料,并将继续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及时雨”。作为一名技术经理,我需要对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和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指导团队的工作。以往,我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技术手册、论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一个机构的基本原理。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则以其“图释精妙,全景展现”的特点,极大地简化了我的工作。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展示,都仿佛将它们“解剖”开来,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和工作方式。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组合机构”的设计展示。很多复杂的机械功能,并非由一个单一的机构实现,而是通过多个机构的巧妙组合。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展示了这些组合机构的形态,更深入地分析了各部分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合原理。例如,在关于“机器人手臂”的设计章节,书中就展示了如何通过连杆机构、回转机构和直线运动机构的组合,来实现手臂的灵活运动和精确定位。 我曾经因为一个项目,需要设计一个能够精确控制液体流量的装置。在书中翻阅时,我被“柱塞泵”和“齿轮泵”的介绍所吸引。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对它们的流量特性、精度、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通过这些信息,我能够快速地做出选择,并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集成方案。这种“对比分析,抉择指导”的功能,对于提高我的决策效率至关重要。 而且,书中对“驱动方式”的讨论也十分全面。无论是手动、电动、液压、气动,还是伺服电机驱动,书中都给出了相应的介绍和应用案例。这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去思考,如何为特定的机械功能选择最合适的驱动方式,从而优化整体系统的性能和成本。 我曾经因为一个小项目的需求,需要查找关于“限位开关”的各种类型和应用。在书中,我找到了关于机械式、感应式、光学式等不同类型限位开关的详细介绍,以及它们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场景。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部件,也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和应用知识。 书中关于“密封与润滑”的部分,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之前常常忽略这些细节,导致设备在长期运行中出现磨损和泄漏。而书中则详细介绍了各种密封件的类型、材料选择、安装方法,以及不同润滑方式的原理和适用范围。这让我能够更加注重这些“看不见”的细节,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的结合。它不仅仅展示了机构的形态,更让我们能够从力学的角度去理解其强度、刚度、稳定性。例如,在介绍“悬臂梁”结构时,书中会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和材料对梁的受力性能的影响。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进行结构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或结构失效。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视角。它不仅仅是零散的机构介绍,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大的工程背景下,让我们能够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某个功能的。我常常在思考,如何将书中学习到的各种机构,组合成一个全新的、更高效的系统。 我常常会带着一个模糊的设计想法,然后翻开这本书,寻找能够实现这个想法的“零件”和“组合”。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创意宝库,总能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它让我意识到,许多看似复杂的设计难题,其实都有现成的、成熟的解决方案,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和应用。 我将这本书视为我的“案头宝典”,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首先翻阅它。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工程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我深信,这本书将伴随我走过我的职业生涯,并在每一次的挑战中给予我支持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种需要从零开始构建复杂机械系统的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一直从事的是偏软件和控制领域的工作,最近公司业务拓展,需要我参与到一些物理硬件的设计和集成中。面对琳琅满目的机械零件和复杂的传动方式,我感到非常茫然。这本书的结构清晰,从最基础的零部件介绍,到各种机构的组合应用,再到实际装置的案例分析,循序渐进,非常适合我这样的“跨界”新手。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标准化设计”的强调。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机构,更提炼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通用性和可复用性。例如,在讲述夹持机构时,书中不仅展示了气动夹爪、液压夹爪,还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夹爪的受力特性、密封方式以及适用场景,并给出了相应的选型指南。这让我明白,好的设计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对现有成熟方案的深刻理解和优化之上。 书中关于“模块化设计”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复杂的装置,都是由若干个独立的、功能明确的模块组合而成。这种设计思路,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也方便了后期的维护和升级。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我的项目中引入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整体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可管理、可测试的单元,从而降低整体的复杂性。 书中对“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的提及,虽然不是重点,但却恰到好处地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它让我们明白,机械设计并非孤立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能力紧密相连。我之前常常会因为忽略了材料的强度、硬度或加工的精度要求,而导致设计方案无法落地。这本书的提醒,让我更加注重设计与生产之间的衔接。 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失效分析与预防”的章节。它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机械故障案例,分析了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这让我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更是为了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例如,在设计一个高速旋转的轴承座时,书中通过分析疲劳断裂的案例,让我开始关注轴的应力集中、润滑状态以及轴承的寿命计算。这种“反向思考”的能力,是我在之前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到的。 这本书让我摆脱了“纸上谈兵”的困境,开始以一种更加务实和工程化的视角来看待机械设计。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直观的方式,将他的毕生绝学传授给我。我常常会带着一个具体的问题去翻阅它,然后总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甚至是直接的解决方案。 我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去研究书中关于“液压与气动系统”的部分。从最基本的泵、阀、缸,到复杂的伺服比例阀和比例方向控制阀,书中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在一些需要大功率和精确控制的场合,液压和气动系统是不可替代的。书中还通过一些实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系统与其他机械部件进行巧妙的组合,以实现更加复杂的功能。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动力学与振动分析”的介绍。虽然篇幅不算多,但它清晰地阐述了这些概念在实际设计中的重要性。我之前常常因为忽略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问题,而导致设计的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恼人的噪音甚至结构损坏。这本书的提醒,让我开始在设计初期就考虑这些动力学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潜在的问题。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海量的设计方案,更在于它培养了我一种“工程思维”。它让我明白,机械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安全等多个方面。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书中关于“可靠性设计”的原则,例如采用冗余设计、降低应力集中、优化材料选择等。 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的美妙与力量,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充满了期待。我将继续深入研读,并努力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公司的技术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在机械设计领域遇到的最棒的学习资料之一。我是一名产品经理,经常需要与工程师沟通,理解技术方案并做出决策。以往,当工程师向我展示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时,我往往只能雾里看花,难以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就像一个“翻译器”,将那些复杂的机械语言,转化成我能够理解的清晰图示和简洁说明。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展示,都极具匠心。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图,而是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剖视图,将机构的内部构造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讲解。它通过一系列精美的插图,一步步地展示了行星轮、太阳轮、齿圈之间的啮合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实现减速的。这让我这个非机械专业背景的人,也能清晰地理解其核心原理。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功能性”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展示机构的外形,更重要的是解释这个机构是用来做什么的,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实现这个功能。例如,在介绍“凸轮机构”时,书中不仅展示了不同形状的凸轮及其从动件的运动轨迹,还详细分析了凸轮轮廓设计是如何影响运动的平稳性、速度和加速度的。这让我能够从“功能需求”出发,去寻找合适的机构。 而且,书中对“应用领域”的拓展也非常有价值。它不仅仅局限于机械制造领域,还涉及到了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机器人等多个前沿领域。这让我能够了解到,某些经典的机械机构在现代科技中是如何焕发新生的,也为我提供了跨领域应用的灵感。我曾经因为需要为一款新型医疗器械寻找微型传动方案,而在书中找到了关于“微型齿轮减速器”和“皮带传动”的详细介绍,这为我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书中关于“连接件”的分类和应用。从最基本的螺栓、螺母,到复杂的键、销、卡环,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它们在不同工况下的选型原则。这让我明白,看似微不足道的连接件,却是保证整个机械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 书中关于“缓冲与减振”的章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很多设备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如何减小冲击和振动,以提高设备的寿命和工作精度。书中提供了多种缓冲装置的设计方案,例如橡膠缓冲器、液压缓冲器、气压缓冲器等,并对它们的原理和适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建议。它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工程材料,还对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给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参考。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机构会选择特定的材料,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这本书让我摆脱了对机械设计的“盲区”,能够更自信地与工程师沟通,并做出更明智的技术决策。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本“机械设计的沟通指南”,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师们的语言。 我常常会带着项目中的一些技术挑战,去翻阅这本书,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它不仅仅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和“分析”一个机械问题。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并将继续从中学习,不断提升我的专业素养。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真的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期待。作为一名资深工程师,我阅览过无数机械设计相关的书籍,但《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却以其独特的“精妙图释”和“全景展现”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解读,都做到了“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它不仅仅展示了机构的外形,更通过一系列精心绘制的图示,将机构的内部构造、运动轨迹、受力分析等都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连杆机构”的讲解。它通过不同角度的剖视图,展示了不同连杆组合所产生的各种运动轨迹,并对每种轨迹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如何通过调整连杆的长度和连接方式,来实现所需的运动。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经典机构的现代应用”的探讨。很多看似古老的机械机构,在书中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展现了它们在现代工程中的巨大潜力。例如,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如何将传统的“棘轮棘爪机构”应用于现代的精密伺服系统,以实现高精度的位置控制。这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的传承与创新,也启发了我从新的角度去审视和应用现有的技术。 而且,书中对“关键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的指导也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零部件,而是结合具体的机构和装置,分析了这些零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磨损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例如,在介绍“轴承”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轴承的承载能力、摩擦特性,以及如何根据轴的转速、载荷来选择最合适的轴承。 我曾经因为一个项目,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实现高精度位移调节的装置。在书中翻阅时,我被“千分尺螺杆”和“微分头”的介绍所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比,并给出了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示例。这为我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让我能够设计出高精度的位移调节装置。 书中关于“可靠性设计”的章节,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它不仅仅关注机构的功能实现,更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失效模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书中会分析齿轮的轮齿疲劳、轴的弯曲失效、密封的泄漏等常见失效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让我能够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去进行设计,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建议。它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工程材料,还对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给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参考。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机构会选择特定的材料,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是一门严谨而充满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美妙过程。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工作中最宝贵的参考资料,并将继续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机械设计新人,我常常在面对具体工程问题时感到力不从心,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可行的设计方案,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尝试过阅读各种技术手册和论文,但它们往往过于晦涩,或者只关注某个狭窄的领域。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它的精妙图释,不仅仅是冰冷的线条和符号,更是作者倾注心血的智慧结晶。每一个机构,每一个装置,都配有详尽的剖析和原理阐述,我仿佛能亲身走进设计者的头脑,理解他们每一个决策背后的考量。书中不仅仅展示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挖掘了“为什么”。当我看到一个精巧的连杆机构如何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时,我能清晰地理解到材料选择、受力分析、公差配合等诸多要素是如何在细节中体现匠心。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经典机构的现代应用解读。很多看似古老的设计,在书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通过创新的组合和优化,依然能在现代工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让我意识到,机械设计的精髓在于对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而不是一味追求新颖的技术。书中大量的实例,覆盖了传动、连接、夹持、定位、调节等方方面面,几乎囊括了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机械功能需求。 每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设计难题,我都会翻开这本书,寻找相似的机构或装置。即便没有完全吻合的案例,书中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也总能给我启发。例如,在设计一个需要精确控制位移的部件时,我通过书中关于凸轮机构的详解,找到了如何通过调整凸轮廓线来实现非线性运动的灵感。这种“触类旁通”的能力,正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而且,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人性化。它将不同功能的机构进行了分类,方便我快速检索。图文并茂,语言清晰,即使是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不熟悉,也能通过图示和上下文推测其含义。它不是一本死板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工具箱,随时准备为我的设计提供支持。 我曾经花了好几个晚上,只是反复研读书中关于齿轮传动的部分。从最基本的直齿轮到复杂的行星齿轮,从啮合原理到润滑和磨损,书中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不同的齿轮形状和尺寸会影响传动效率和噪音,也开始思考如何根据载荷和速度来选择最合适的齿轮类型。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自己今后的设计充满了信心。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机械设计不仅仅是画图,更是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工程实践的精确把握。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指南。我曾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书中某个复杂组合机构的工作原理,每理解一层,都感觉自己对机械世界的认知又深了一层。 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书中对于“冗余设计”和“失效模式分析”的提及,虽然篇幅不长,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高效和紧凑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书中提供的案例,很多都体现了作者在这些方面的深邃思考,这些宝贵的经验,是我们在学校里难以学到的。 这本书我已经放在了我的案头,几乎每天都会翻阅。我常常会带着一些疑问去找它,然后总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或者找到更深层次的思考方向。它像一个无声的导师,指引我不断进步,让我对机械设计这个领域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我最近正在为一个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某个关键环节进行优化,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偶然间翻到了这本书中的“伺服驱动与控制”章节,里面的一个关于精密定位装置的图例,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这个装置巧妙地结合了滚珠丝杠、编码器和微步进电机,能够实现亚毫米级的定位精度,而且结构紧凑,易于集成。我之前一直试图通过传统的机械方式来实现,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也付出了很大的成本。而这本书中的这个设计,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在经济上也更加合理。我开始仔细研究它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传动比、反馈机制以及可能的误差补偿方法。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前沿的技术,其实在基本原理上与经典机械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创新的组合和应用。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个思路应用到我的项目中,相信它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理论派”设计师量身定做的“实操秘籍”。我之前在学校学习了很多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感觉知识点无法落地,不知道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工程方案。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以其“汇集精妙图释,全景展现机械工程创新”的特点,彻底解决了我的痛点。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讲解,都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它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描述,而是配以大量高质量的插图,将抽象的机械原理具象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凸轮机构”的讲解。它通过精美的三维透视图,清晰地展示了凸轮、从动件、支撑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运动的。而且,书中还给出了不同轮廓的凸轮及其对应的运动特性,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凸轮设计对运动轨迹的影响。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机构的组合与应用”的深入探讨。很多复杂的机械功能,并非由一个单一的机构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多个机构的巧妙组合。书中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了不同机构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如何通过组合来达到更复杂的设计目标。例如,在介绍“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时,书中就展示了如何将传送带、夹持器、升降机构、回转平台等机构组合起来,实现高效的工件搬运和加工。 而且,书中对“创新性设计”的展示也极具启发性。它不仅仅罗列了已有的经典机构,还提供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路,鼓励读者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例如,在介绍柔性机构时,书中就探讨了它们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这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的无限可能,也激发了我创新的热情。 我曾经因为一个项目的需求,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精确角度定位的装置。在书中翻阅时,我被“蜗轮蜗杆传动”和“精密角度分割器”的介绍所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传动精度,并给出了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案例。这为我的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让我能够设计出高精度的定位装置。 书中关于“失效模式分析”的章节,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它不仅仅关注机构的功能实现,更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潜在的失效模式,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书中会分析轴承的疲劳断裂、齿轮的磨损、密封的泄漏等常见失效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这让我能够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去进行设计,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材料选择”的建议。它不仅仅列举了常见的工程材料,还对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给出了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型参考。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某些机构会选择特定的材料,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美妙过程。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工作中最宝贵的参考资料,并将继续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精妙图释,绝对是我见过最清晰、最直观的机械设计表达方式。我之前尝试阅读过一些机械设计书籍,但往往因为图示不够清晰,或者理论过于晦涩,而难以理解。但《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却完全不同,它用最精美的图画,将复杂的机械原理展现在我眼前。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解读,都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它不仅仅是展示了机构的外形,更通过生动的图示,一步步地揭示了机构的工作过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万向节”的讲解。它通过连续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万向节在传递动力过程中,角度变化对传动平稳性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类型万向节的优劣。这种“可视化的学习”,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力学概念。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机构的创新设计”的展示。它不仅仅罗列了经典的机构,还提供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路,鼓励读者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例如,书中就探讨了如何将柔性材料应用于机械设计,以实现更轻巧、更灵活的装置。这让我看到了机械设计的无限发展潜力,也激发了我创新的灵感。 而且,书中对“关键零部件的选型与设计”的指导也非常实用。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零部件,而是结合具体的机构和装置,分析了这些零部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磨损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和规格。例如,在介绍“齿轮”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齿轮的啮合方式、强度计算,以及如何根据传动比、功率来选择最合适的齿轮。 我曾经因为一个课程设计项目,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实现自动启停的装置。在书中翻阅时,我被“电磁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介绍所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并给出了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示例。这为我的课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让我能够设计出稳定可靠的自动启停装置。 书中关于“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的结合,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它不仅仅展示了机构的外形,更让我们能够从力学的角度去理解其强度、刚度、稳定性。例如,书中会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和材料对梁的受力性能的影响。这让我能够更好地进行结构优化,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或结构失效。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润滑与维护”的建议。它不仅仅关注机械装置的功能实现,更强调了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润滑剂的选择、润滑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加注重设备的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是一门严谨而充满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美妙过程。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工作中最宝贵的参考资料,并将继续从中汲取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图册”的固有认知。我之前接触过的类似书籍,往往是晦涩难懂的理论堆砌,或者是缺乏实际指导意义的案例集合。然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却以一种极其友好的方式,将复杂的机械设计原理呈现出来,让我这个非专业出身的人也能窥得门径,甚至能够参与到一些初步的设计讨论中。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解读,都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展示了机构的形态,更深入地剖析了其工作原理、受力特点以及优缺点。我记得在研究其中一个关于“棘轮棘爪机构”的部分时,我曾多次困惑于棘爪的回程机构设计。而书中详细地解释了不同回程方式的原理和适用性,并配以精美的动画演示(虽然书中是静态图,但通过图示的连续性,我能脑补出动画效果),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这种“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动态性能”的关注。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机械装置,在静态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在实际运行中却会因为振动、冲击而出现各种问题。这本书中,对于一些高速运转的机构,都进行了详细的动力学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减振和缓冲措施。这让我意识到,机械设计不仅仅是满足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要求,更要关注其动态过程中的表现。 书中关于“可制造性设计”(DFM)的理念,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关注机构的功能实现,更强调了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生产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例如,在描述一个复杂的齿轮箱设计时,书中特别指出了某些零件的形状过于复杂,会增加加工难度和成本,并建议了更优化的设计方案。这让我明白,一个优秀的设计,一定是功能、性能、成本和可制造性高度统一的产物。 我曾经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书中关于“自动化装配线”的典型装置。从工件的输送、定位,到产品的抓取、搬运、检测,书中提供了一系列非常经典的解决方案。我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如此高效地运作,背后离不开这些精巧的机械设计。书中对于“流水线协同”的展示,让我看到了不同机构之间如何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细节”的关注。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连接方式、密封结构、润滑系统,在书中都得到了详细的阐述。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一个机械装置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我曾经在工作中遇到过一个反复出现的漏油问题,在阅读了书中关于“O型圈的选型与安装”的部分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密封圈的尺寸选择不当,导致了长期磨损和泄漏。 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简洁明了,避免了不必要的术语堆砌。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理解。我曾经尝试阅读一些国内的机械设计教材,里面的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让我难以把握。而这本书,则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示,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我更容易产生共鸣。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创新性设计”的案例。它不仅仅罗列了现有的机构,还提供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思路,鼓励读者去探索新的可能性。例如,在介绍某些柔性机构时,书中就探讨了其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领域的应用潜力。这让我对未来的机械设计充满了期待。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知识库和设计参考。每当我遇到一个工程难题,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寻找灵感和解决方案。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随时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指导和帮助。 我常常在思考,如何将书中介绍的这些通用机构,更好地应用于我目前的项目中。例如,在设计一个需要频繁启停的传动系统时,我考虑借鉴书中关于“离合器”的设计原理,并结合实际的动力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离合器类型。这种“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之一。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在机械设计道路上的“启蒙导师”。我是一名在校的机械设计专业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扎实,但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而《机械设计实用机构与装置图册(原书第5版)》就像一座宝库,里面蕴含着无数经典的设计智慧,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 书中对每一个机构的解读,都做到了“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它首先会介绍机构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然后通过精美的图示展示其工作过程,最后再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每一个机构的核心要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螺旋传动”的讲解。它不仅详细介绍了螺纹的基本类型和规格,还深入分析了螺母和螺杆之间的啮合原理,以及它们在直线运动和传递动力方面的应用。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机构的优化与改进”的探讨。很多时候,一个机构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可以通过一些小的改动来提升其性能。书中会针对一些经典的机构,提出一些优化方案,例如改变连杆长度、调整转轴位置、增加辅助支撑等。这让我意识到,机械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来达到更优化的效果。 而且,书中对“工业常用件”的介绍也十分全面。从最基础的螺栓、螺母、垫圈,到轴承、齿轮、联轴器,书中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给出了它们的规格、选型原则和应用案例。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在整个机械系统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 我曾经因为一个课程设计项目,需要设计一个能够实现自动启停的装置。在书中翻阅时,我被“时间继电器”和“行程开关”的介绍所吸引。书中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式,并给出了在实际控制电路中的应用示例。这让我能够轻松地完成我的课程设计,并获得了老师的高度评价。 书中关于“润滑与维护”的章节,也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我之前常常忽略了机械设备的润滑和维护,导致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磨损和故障。而书中则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润滑剂的选择、润滑方式的优缺点,以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这让我能够更加注重设备的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动力学与振动”的介绍。它让我理解了,机械设计不仅仅是考虑静态的受力分析,更要关注其在动态过程中的表现。例如,书中会分析不同机构的固有频率,以及如何通过改变结构参数来避免共振。这对于我今后进行更复杂的设计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机械设计是一门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更是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美妙过程。我将这本书视为我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并将继续从中汲取知识,不断提升我的设计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