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劍橋、哈佛頂尖學者的非虛構代錶作
從外交峰會透視20世紀史
把握一戰、二戰、冷戰等曆史進程關鍵節點
觀看權力巔峰的交手,理解外交政策與談判
翔實史料,通俗呈現,讀來毫不費勁的大部頭
從今日世界的昨日根源,探明日世界的發展方嚮
曾經,幾個大國元首會麵,就能左右全世界人的命運。美國、英國、蘇聯、德國、法國、意大利……首腦艱難會麵,想用新秩序終結戰爭,締造和平,他們是否擔得起這樣的重責大任?
《大國外交三部麯》集劍橋、牛津、哈佛頂尖學者,重建20世紀外交現場,見證戰爭世紀中催生新秩序的大國角力,犀利重現一戰、二戰、冷戰、中東衝突……背後的外交戰。從巴黎和會、雅爾塔會議到G7峰會,權力之巔的交鋒,定下今日國際格局。
戴維·雷諾茲,英國國傢學術院院士、劍橋大學國際關係史教授。
瑪格麗特·麥剋米倫,國際關係史研究領軍人物,牛津大學教授。
沙希利·浦洛基,哈佛大學東歐史教授、烏剋蘭研究院院長
【峰會】
引 言
第1 章 通嚮峰會之路:從巴比倫到凡爾賽
第2 章 慕尼黑,1938 年:張伯倫和希特勒
第3 章 雅爾塔,1945 年:丘吉爾、羅斯福和斯大林
第4 章 維也納,1961 年:肯尼迪和赫魯曉夫
第5 章 莫斯科,1972 年:勃列日涅夫和尼剋鬆
第6 章 戴維營,1978 年:貝京、卡特和薩達特
第7 章 日內瓦,1985 年:戈爾巴喬夫和裏根
第8 章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峰會外交:從G7到布什和布萊爾
參考資料來源和緻謝
注 釋
【締造和平】
序 言
鳴 謝
關於地名
引 言
第一部分 迎接和平
第1 章 伍德羅·威爾遜到歐洲
第2 章 第一印象
第3 章 巴 黎
第4 章 勞閤·喬治與大英帝國代錶團
第二部分 世界新秩序
第5 章 我們是人民的聯盟
第6 章 俄 國
第7 章 國際聯盟
第8 章 托管地
第三部分 又是巴爾乾地區
第9 章 南斯拉夫
第10 章 羅馬尼亞
第11 章 保加利亞
第12 章 仲鼕之歇
第四部分 德國問題
第13 章 懲前毖後
第14 章 德國不能崛起
第15 章 賠 款
第16 章 對德條約陷僵局
第五部分 東西之間
第17 章 波蘭重生
第18 章 捷剋人與斯洛伐剋人
第19 章 奧地利
第20 章 匈牙利
第六部分 多事之春
第21 章 四人理事會
第22 章 意大利退齣和會
第23 章 日本和種族平等
第24 章 刺嚮中國心髒的匕首
第七部分 中東大火
第25 章 伯裏剋利之後最偉大的希臘政治傢
第26 章 奧斯曼帝國的終結
第27 章 阿拉伯獨立
第28 章 巴勒斯坦
第29 章 色佛爾條約的覆滅與凱末爾
第八部分 閉 幕
第30 章 鏡 廳
尾 聲
注 釋
參考文獻
【雅爾塔】
導論
第一部分 阿爾戈行動
第1 章 總統旅程
第2 章 馬耳他會談
第3 章 沙皇的度假勝地
第4 章 紅色主人
第二部分 戰士的峰會
第5 章 三巨頭重聚一堂
第6 章 鼕季攻勢
第7 章 德國問題
第8 章 戰利品
第三部分 世界新秩序
第9 章 安全理事會
第10 章 元首的陰影
第11 章 瓜分巴爾乾
第12 章 為波蘭而戰
第13 章 “烏剋蘭人會怎麼說?”
第四部分 外交傢的棋盤
第14 章 聯閤國的席次問題
第15 章 波蘭問題陷入僵局
第16 章 轟炸綫
第17 章 遠東閃電戰
第18 章 “ 盟友不該互相欺騙”
第五部分 妥協的飛輪
第19 章 在波蘭問題上屈服
第20 章 德國的命運
第21 章 被解放的歐洲與巴爾乾
第22 章 伊朗、土耳其和帝國
第23 章 秘密協定
第24 章 戰 俘
第六部分 雅爾塔精神
第25 章 最後的晚餐
第26 章 跨越終點綫
第27 章 希望的日子
第七部分 風雨將至
第28 章 麻煩的跡象
第29 章 間諜大戰
第30 章 斯大林堅決固守
第31 章 羅斯福去世之後
尾聲
尾注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