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日常守护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9787302346401

图说日常守护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978730234640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殷伟 等 著
图书标签:
  • 神话故事
  • 中华神祇
  • 民俗文化
  • 传统文化
  • 图说
  • 文化普及
  • 历史传说
  • 守护神
  • 宗教信仰
  • 风俗习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和生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46401
商品编码:2755461866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4-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说日常守护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定价:39.00元

作者:殷伟 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3023464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当先民没有能力面对洪水猛兽的侵扰时,便产生了自然崇拜,之后逐渐转化为神祇崇拜。中国的日常守护神可谓面面俱到,只要人存在、生活的地方,就有多方位的神明保佑,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中国化的神祇信仰。丛书简介:《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神祇”泛指天地诸神。神祇崇拜由来已久,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神祇包罗万象,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了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本丛书选取了中国传统神祇中**典型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的五大类加以描述,使诸神形象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图解图释”的形式,使本来就意味深长、内涵丰富的内容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传承、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在这条充满了探索与艰辛的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图说十二月花神》《图说爱情婚育神》《图说冥界鬼神》《图说民间门神》

内容提要


当人类发现自然的强大时,便产生了不为自然主宰的强大意愿,以及对“超自然力”的憧憬,慢慢地形成了神祇崇拜。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在自己创造的神佛面前,拜求多福多寿、四季平安、婚姻美满、袪灾纳祥、万事如意。这些神祇中和人们关系为密切的,便是丰富多彩的日常保护神,他们分布在住宅家舍、山川湖泊,各有传奇的故事和鲜明的特色,并被赋予了各自的护佑功能,保佑人们诸事顺利,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目录


一、全能神

1. 城隍神:佑护百姓惩恶扬善/〇〇四

2. 土地神:四方清静五谷丰登/〇〇八

3. 驱邪神:太公在此百无禁忌/〇一二

4. 伏魔大帝:义炳乾坤万世人极/〇一六


二、居家神

1. 门神:家宅平安福运满门/〇二六

2. 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〇三二

3. 井神:载汲载饮造福人类/〇四〇

4. 厕神:占卜众事预知祸福/〇四五

5. 床神:合欢床上高枕无忧/〇五〇


三、出行神

1. 路神:日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〇五八

2. 车神:车前神开道太平走天下/〇六四

3. 桥神:走桥祈禳子孙兴旺/〇六八

4. 船神:顺风大吉满载而归/〇七二

5. 河神:捍御河患通济漕运/〇七六

6. 海神:誓救舟船保护海道/〇八〇


四、行业神

1. 狱神:青面造狱画地为牢/〇九〇

2. 衙神:掌管善恶吏者典范/〇九四

3. 仓神:粮满仓库五谷丰登/〇九八

4. 酒神:始造秫酒尊祀为神/一〇三

5. 药王:妙施仁术千秋享祀/一〇七

6. 工匠神:巧侔造化法垂千古/一一一

7. 染布神:梅葛二仙染坊祖师/一一六

8. 贼神:梁上君子百变神偷/一二一

9. 梨园神:皇帝自称老郎/一二四

10. 纺织神:传艺创新造福于民/一二七

11. 文运神: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一三一

12. 炉火神:炉火旺盛手艺精巧/一三五


五、动物神

1. 马王:献祭禳灾槽头兴旺/一四二

2. 牛王:助农护畜功莫大焉/一四七

3. 虫王:驱除虫害捍御灾荒/一五〇

4. 蛇神:为人始祖备受崇拜/一五三

5. 蚕神:吐丝作茧施恩赐福/一五七

6. 青蛙神:呼风唤雨兆示丰歉/一六二

六、植物神

1. 农业神:发明农耕教民劳作/一六八

2. 谷神: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一七二

3. 青苗神:尽职尽责保佑田家/一七五

4. 花神:四季花开香飘九州/一七八

5. 树神:护万物生殖佑人类繁衍/一八二

6. 茶神:自从陆羽生天下竞事茶/一八五


七、自然神

1. 山神:盘踞山巅保佑平安/一九三

2. 水神:水府尊王显灵江湖/一九七

3. 火神:火德星君民赖其德/二〇一

4. 风神:天下刮风飞廉掌管/二〇六

5. 雨神:兴云行雨遍施天下/二一〇

6. 雷神:雷声隆隆催云助雨/二一四

7. 电母:两手运光电光闪闪/二一九

8. 雹神:布撒冰雹天崩地裂/二二三


参考文献/二二八

后记/二三〇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图说日常守护神》(图说中华神祇文化丛书) 在中国浩瀚的神话传说与民俗信仰的长河中,神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掌管自然万象、维系社会秩序的超然存在,更是渗透到寻常百姓生活中的精神寄托。从古至今,无数的神祇默默守护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形象、传说与祭祀活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生动详实的中华神祇文化图卷,重点聚焦那些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守护神”。我们将从广阔的视角出发,探寻那些在人们祈求平安、健康、丰收、顺利时所仰赖的各路神明。 第一篇:庇佑家宅的神明 家,是每个人最温暖的港湾,也是神祇守护的第一个重要场所。本书将深入介绍那些守护家庭安宁的神祇。 灶神:作为一家之主,灶神掌管着家中的饮食与火源,他的存在与祭祀,体现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和家庭和睦的重视。我们将探讨灶神的起源、职能、祭祀习俗,以及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美好寓意。 门神:家宅的门户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门神的形象深入人心。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门神形象,如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等,以及张贴门神的由来和意义,感受他们威武庄严的身姿如何守护家门。 土地神:土地神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是离百姓最近的神祇。家家户户都可能供奉着小小的土地庙,祈求土地公婆保佑土地肥沃,家庭平安。我们将追溯土地神的演变,了解其在不同地域的称谓与祭祀方式,体会其“有求必应”的亲民形象。 床母:专门守护婴幼儿的床母,承载着长辈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本书将介绍床母的传说,以及围绕她的育儿习俗,感受母性光辉与神祇关怀的融合。 第二篇:保佑生计的神明 在农耕文明为主的传统社会,生计的保障是百姓最为关切的头等大事。许多神祇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祈求丰收、顺利的寄托。 谷物之神:五谷丰登是国家安定、人民温饱的基础。本书将介绍掌管各种谷物的神祇,如后稷、神农,以及各地独有的谷神信仰,探究人们如何通过祭祀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满仓。 商业之神: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保护商业繁荣、财运亨通的神祇也逐渐被重视。我们将介绍财神爷(文财神、武财神)、生意神等,分析他们的形象来源和祭祀传统,理解人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 手工业之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守护神。本书将选取一些代表性的手工业神祇,如木匠祖师鲁班、织女等,介绍他们的传说和在各行业中的地位,展现中华传统手工艺的精湛与传承。 第三篇:关怀健康的生命守护者 疾病与意外是生命中最难以预料的威胁,因此,保佑健康、驱除病痛的神祇也备受尊崇。 医神:无论是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还是华佗、孙思邈等历史名医的神化,医神形象承载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本书将介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神,以及相关的医药神祇,如药王菩萨。 送子神:子嗣繁衍被视为家族传承的重要标志。我们将介绍送子娘娘、月老等与生育、姻缘相关的神祇,以及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感受人们对家庭延续的渴望。 第四篇:驱邪避灾的守护力量 除了带来福祉,神祇也肩负着驱除邪祟、镇守一方的重任,保护人们免受鬼魅侵扰,化解灾祸。 钟馗:最为人熟知的捉鬼大神钟馗,其形象威猛,成为节日里驱邪辟鬼的重要符号。本书将深入探讨钟馗的传说、形象演变及其在民俗活动中的应用。 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关羽的形象早已超越了历史人物本身,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保护神,尤其是在黑白两道都被尊崇。我们将探讨关羽如何演变成信仰神祇,以及他在驱邪、镇宅等方面的作用。 妈祖:这位海上女神,是海滨地区渔民和商人的守护神,她的慈悲与灵验,让无数人得以平安归来。本书将介绍妈祖的生平传说,以及妈祖信仰在沿海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第五篇:特殊场合的守护神 在人生中的一些重要转折点或特殊场合,也会有特定的神祇提供庇佑。 文昌帝君:对于读书人而言,文昌帝君是掌管功名利禄、保佑学业的神祇。本书将介绍文昌帝君的由来,以及与之相关的科举文化和学子祭祀习俗。 出行神祇:无论是一路顺风还是平安抵达,人们在出行前也会有所祈祷。本书将涉及一些与旅途平安相关的神祇,以及相关的祈福仪式。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结合严谨的学术考证与生动的民俗故事,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立体而多彩的中华神祇图景。我们力求展现神祇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渗透,以及它们如何与中国人的情感、信仰、习俗融为一体,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家园。通过对这些“日常守护神”的了解,读者不仅能深入认识中华神祇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从小接触传统故事的孩子,我对神祇的概念并不陌生。然而,《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守护神”。它并没有强调神祇的神通广大,而是着重于它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我记得书中有一章节讲到“井神”,它不仅仅是井水清冽的象征,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水源的守护者。在古代,一口干净的井水是多么宝贵,而井神的存在,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安心和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着古老的神话,但同时又不失对文化细节的尊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六畜神”的描绘,它让我们了解到,在古代农业社会,家禽家畜的健康是家庭经济的重要保障,而这些“六畜神”的出现,正是人们对这份辛劳和回报的期盼。这本书的插画,色彩饱满,构图精巧,无论是人物的服饰,还是场景的布置,都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风味,让人赏心悦目。它让我觉得,神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次呼吸都息息相关。

评分

最近翻阅了一本颇具趣味的《图说日常守护神》,这本书顾名思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默默守护我们的神祇。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略有研究的读者,我一直觉得,这些神祇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没有流于俗套地介绍那些声名赫赫的大神,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神”们。比如,书中对灶王爷的描绘就非常细腻,不仅讲述了他的神话传说,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古代人们祭灶的习俗,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到灶王爷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再比如,关于门神,书中也提供了许多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门神形象,从威武的秦琼尉迟恭,到更加贴近生活、象征吉祥的年画门神,都一一呈现。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土地公的介绍,它不仅仅是乡野村夫的信仰,更是大地母亲的化身,承载着人们对丰收和安宁的期盼。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又不失严谨,配以精美的插图,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信仰和敬畏的年代,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意义非凡的文化符号。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守护我们日常的神祇,从未真正离开。

评分

在阅读《图说日常守护神》之前,我对许多神祇的认识都停留在一些零散的故事碎片中。这本书则像一本精心编织的画卷,将这些碎片串联起来,并赋予了它们更加鲜活的生命。它最让我触动的一点,是它对“守护”这个概念的深刻挖掘。书中不仅仅是介绍某个神祇的名称和形象,而是详细阐述了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具体职能和象征意义。比如,关于“厕神”,书中并没有回避这个有些“接地气”的神祇,反而通过对它的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卫生和健康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信仰来祈求安宁。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巧妙,它会先抛出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后引出相关的神祇,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活习俗进行解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对这个神祇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寿星”的描绘,它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更是人们对健康、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的集中体现。这本书的插画,不仅精美,而且极具表现力,它能够捕捉到神祇的神态和情绪,让读者仿佛能够与它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评分

读完《图说日常守护神》,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们身边一直有这么多“守护神”。这本书以一种极其贴近生活的方式,将那些曾经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祇,重新拉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它打破了我对神祇的刻板印象,让我觉得它们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同在,守护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对“瘟神”的描述,就让我印象深刻。在古代,瘟疫的威胁是巨大的,而瘟神的出现,则是人们在面对无法控制的灾难时,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寄托。它让人们相信,即使有灾难,也有神祇在努力抵御。这本书的文字,没有丝毫的浮夸,朴实却充满了力量,它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神”的描绘,它不仅仅是控制风的方向和大小,更是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天气的期盼。这本书的插画,色彩温润,线条流畅,仿佛带着古老的气息,它为这本书增添了无数的色彩和灵魂,让每一个神祇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神韵。

评分

这本《图说日常守护神》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图说”二字。它以一种更加亲切、更加贴近生活的方式,重新解读了中国神祇文化。我一直认为,神祇的意义在于它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精神寄托,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深奥的理论,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的守护者。例如,书中对“送子娘娘”的描绘,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个神的名字,而是深入探讨了在过去那个生育艰难的时代,人们对于繁衍后代的渴望,以及如何将这种渴望寄托于神祇之上。这本书中的插图,更是极具匠心,它们并非简单的示意图,而是力求还原古代的绘画风格和审美情趣,让我们在视觉上也能感受到一种古朴而庄严的氛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床母”的介绍,虽然在现代社会,床母的形象可能已经模糊,但在书中,它被赋予了保护婴儿健康成长的职责,这反映了古人对新生儿生命的珍视和守护。这本书就像一位温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那些古老的故事,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