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参数:
产品名称:摄像技术通用教程 是否是套装: 否 书名: 摄像技术通用教程 定价: 49.00元 出版社名称: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7月 作者: 无 开本: 16开 书名: 摄像技术通用教程 ISBN编号: 9787115456427
目录
第1 章 概论
1.1 摄像技术发展简史…………………………12
1.2 广泛使用的影像工具………………………15
1.2.1 记录立体的声画信息…… … … … ……15
1.2.2 打开全新的视觉领域 ………… … ……17
1.2.3 创造丰富的艺术作品 …………… … …18
1.3 视频影像的特点与前景 …… … … … … …19
1.3.1 视频影像的主要特点 …………………19
1.3.2 视频摄像和图片摄影的异同 ……………19
第2 章 摄影成像的主要原理 20
2.1 摄影成像原理………………………………22
2.2 摄像机成像的工作原理……………………23
2.2.1 光电接收与转换 ………………………23
2.2.2 人眼成像与摄像机成像的异同…………23
2.3 有关影像的基本知识 ……………………24
2.3.1 光的常识 ………………………… …24
2.3.2 三原色光 ………………… … ………25
2.3.3 照度与亮度 …………… … …………26
2.3.4 视觉残留原理 ………… … … … … …26
2.3.5 空间透视 ……………………………27
2.3.6 镜头 …………………………………27
2.3.7 景深原理 ……………………………28
2.3.8 像素与画面质量 ………………………28
2.3.9 摄像机制式 ……………………………28
2.4 摄像机的主要类型 …………………………29
2.4.1 按专业分类 ……………………………29
2.4.2 按存储器分类 …………………………30
2.4.3 按感光元件分类 ………………………32
2.4.4 按清晰度分类 …………………………33
2.4.5 新型摄像设备 …………………………34
第3 章 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36
目录 Contents
3.1 取景、成像系统 …………………………38
3.1.1 镜头 …………………………………38
3.1.2 取景器与显示屏 ………………………41
3.1.3 感光成像装置 …………………………42
3.2 摄录控制系统 ………………………………45
3.2.1 电源与工作菜单 ………………………45
3.2.2 控制系统 ………………………………46
3.3 存储、输出与录音系统 ……………………50
3.3.1 存储系统 ………………………………50
3.3.2 输出系统 ………………………………50
3.3.3 录音系统 ………………………………51
3.4 摄像机的辅助器材 …………………………51
3.4.1 稳定器材………………………………51
3.4.2 照明设备 ………………………………53
3.4.3 存储设备 ………………………………54
3.4.4 附加器件 ………………………………55
3.5 摄像机的有关技术指标 ……………………57
3.5.1 画幅、像素、分辨率 ……………………57
3.5.2 清晰度与超采样 ………………………58
3.5.3 增益 ……………………………………59
3.5.4 码流 …………………………………59
第4 章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60
4.1 摄像机的握持方式 …………………………62
4.1.1 基本握持姿势 ……………………………62
4.1.2 掌中宝握持 ………………………………63
4.1.3 大中型摄像机握持 ………………………63
4.2 摄像机拍摄模式 ……………………………64
4.2.1 常用拍摄模式 ……………………………64
4.2.2 特殊拍摄模式 ……………………………66
4.2.3 智能拍摄模式 ……………………………68
4.3 曝光控制 ……………………………………69
4.3.1 曝光标准…………………………………69
4.3.2 曝光控制配合 …………………………… 70
4.3.3 自动光圈曝光 ……………………………70
4.3.4 手动光圈曝光 ……………………………70
4.3.5 如何设定光圈值 …………………………72
4.4 对焦操作 ……………………………………72
4.4.1 自动对焦操作 ……………………………72
4.4.2 手动对焦操作 ……………………………72
4.4.3 手动跟焦操作 ……………………………73
4.5 变焦操作 ……………………………………74
4.5.1 自动变焦操作 ……………………………74
4.5.2 手动变焦操作 ……………………………74
4.5.3 变焦速度选择 ……………………………75
4.5.4 变焦操作须知 ……………………………75
4.6 调整白平衡 …………………………………75
4.6.1 白平衡的匹配 ……………………………75
4.6.2 自动调整白平衡 …………………………76
4.6.3 手动调整白平衡 …………………………77
4.6.4 白平衡预设 ………………………………77
4.7 景深控制与虚实效果 ………………………77
4.7.1 利用光圈控制景深 ………………………78
4.7.2 利用焦距控制景深 ………………………79
4.8 摄像机操作要领 ……………………………79
4.8.1 起幅与落幅 ………………………………79
4.8.2 操作要领 …………………………………80
4.9 固定拍摄与运动拍摄 ……………………81
4.9.1 固定拍摄 …………………………………81
4.9.2 运动拍摄 …………………………………82
第5 章 简明用光 86 第6 章 简明构图 100
目录 Contents
5.1 光的类型与特点 ……………………………88
5.1.1 自然光的特点 ……………………………88
5.1.2 人工光的特点 ……………………………89
5.1.3 光的软硬…………………………………89
5.1.4 光线的冷暖 ………………………………90
5.2 光的变化与造型 ……………………………90
5.2.1 光的方位变化 ……………………………90
5.2.2 用光造型 …………………………………94
5.3 光与画面影调 ………………………………96
5.3.1 影调 ……………………………………96
5.3.2 色调 ……………………………………98
5.3.3 硬软调 …………………………………99
6.1 摄像构图基本元素 ………………………102
6.1.1 摄像构图的特点 …………………………102
6.1.2 画面景别安排 …………………………102
6.2 拍摄角度 …………………………………105
6.2.1 拍摄方向 ………………………………105
6.2.2 拍摄高度 ………………………………108
6.3 画面的主次分配 …………………………109
6.3.1 主体 ……………………………………109
6.3.2 陪体 ……………………………………112
6.3.3 环境 ……………………………………112
6.4 构图的总体要求 …………………………113
6.4.1 对比 ……………………………………113
6.4.2 均衡 ……………………………………114
6.4.3 多样统一 ………………………………115
第7 章 编导基础与分镜头 116
7.1 编导基础 …………………………………118
7.1.1 编导任务 ………………………………118
7.1.2 采用蒙太奇思维 …………………………120
7.1.3 综合运用视听语言 ………………………123
7.2 分镜头编写 …………………………………124
7.2.1 分镜头的重要性 ………………………124
7.2.2 分镜头的准备 …………………………125
7.2.3 分镜头的编写原则 ………………………125
7.2.4 分镜头格式 ……………………………126
7.2.5 分镜头实例 ……………………………126
第8 章 摄像实战技巧 130
8.1 商业片 ……………………………………132
8.1.1 企业专题片 ……………………………132
8.1.2 婚礼庆典和聚会 ………………………135
8.2 新闻片 ……………………………………138
8.2.1 新闻类 …………………………………139
8.2.2 会议专题 ………………………………142
8.3 文艺片 ……………………………………144
8.3.1 专题片 …………………………………144
8.3.2 微电影 …………………………………146
第9 章 后期编辑制作 148
目录 Contents
9.1 后期编辑基础 ……………………………150
9.1.1 电脑编辑器材 ………………… … … …150
9.1.2 后期编辑软件 …………………………150
9.1.3 后期编辑基本概念 ………………………152
9.2 后期编辑要则 ……………………………154
9.2.1 主要流程 ………………………………154
9.2.2 编辑原则 ………………………………155
9.2.3 常用转场技巧 …………………………156
9.2.4 数字特效简介 …………… ……………162
9.3 后期特效制作实例 ………………………164
9.3.1 简易文字特效制作实例
(AE软件制作) …………………………164
9.3.2 文字与视频合成
(Premiere CS5软件制作) ……………170
9.3.3 音频编辑合成
(Premiere CS5软件制作) ……………174
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内高等学校数码摄像基础课程的ZUI新教材,是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形图像、多媒体数字影像、人文传媒、艺术设计、旅游文秘等专业基础课程的主导教材,也是社科文艺、理工农林和工商政法等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shouxuan教材。 本教材集中了当今数码影像的ZUI新理论和科研技术,并结合摄像专业教学的实践成果来著写。教材采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图片与文字对照的编写方式,具有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优点,便于学生“学用结合、技艺兼修”。教材内容主要有摄像基础原理、各类摄像器材及操作使用、简明摄像技艺技巧、后期编辑和常见专题摄像等知识,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艺、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制作、从单一摄像到综合专题都有简明精彩的介绍。 本书可作为国内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继续教育院校、职业中专学校的摄影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摄影摄像工作的专业人员和普通人自学研究的培训教材和参考用书。
作者介绍
陈勤 guojia一级摄影师、guojia高级摄影技师考评员,泉州华光摄影学院副教授。出版有《一分钟诊所》、《人像摄影》等专著,《新编实用摄影教程》(主编)获教育部高职高专广播电影电视类专业教指委2007年度“百部工程”一等奖,《摄影实践》(主编)获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指委“精品教材奖”。
关联推荐
快速掌握摄像技术入门教程
定 价: ¥35.0元
本站价格: ¥29.75元 折扣:85% 返35积分
VIP 会员: ¥28.0元 折扣:80% 返35积分
所属类别
教材 >> 本科 >> 本科艺术设计
作者:单光磊 主编 高瑞利、吴小明、谢金勇 副主编
丛书名:摄影与影视制作系列丛书
出版日期:2017年5月 书号:978-7-122-29145-5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133页
内容简介 前 言 目 录 读者对象
模块一 摄像基础知识 001
单元一 摄像概述 002
一、摄像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002
二、摄像工作特点和要求 003
三、摄像技术的应用 004
四、摄像师的基本素质 004
思考与练习 006
单元二 电视画面 007
第一节 电视画面概念 007
第二节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008
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特点 008
思考与练习 012
模块二 摄像机的结构和操作 013
单元一 摄像机的结构和原理 014
第一节 摄像机的工作原理 014
第二节 摄像机的结构和功能 015
一、镜头 015
二、摄像单元 018
三、录像单元 020
四、寻像器 021
五、附件 022
六、输入与输出接口 022
七、按钮、开关 023
第三节 摄像机的分类及其主要性能指标 023
一、摄像机的分类 023
二、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026
思考与练习 026
实训项目 027
单元二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028
第一节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028
一、拍摄前的准备 028
二、摄像操作程序 029
第二节 主要功能的运用技巧 030
一、白平衡调整 030
二、光圈的运用 030
三、调整焦距的方法 031
四、聚焦 032
第三节 摄像机的操作要求 033
第四节 摄像机的维护 035
思考与练习 036
实训项目 036
模块三 摄像造型 037
单元一 摄像构图 038
第一节 摄像构图的概念 038
第二节 摄像构图的特性 038
第三节 摄像构图的结构要素 039
一、主体 039
二、陪体 040
三、环境 040
第四节 摄像构图的形式要素 042
一、光线 042
二、色彩 042
三、影调 044
四、线条 046
五、质感和立体感 046
第五节 摄像构图景别的划分 047
一、景别的定义 047
二、景别的划分和特点 047
第六节 拍摄角度对构图的影响 052
一、水平角度 052
二、垂直角度 054
第七节 摄像的构图形式 055
一、根据构图的内在性质分类 055
二、根据构图的外形结构分类 057
思考与练习 060
实训项目 060
单元二 摄像用光 061
第一节 摄像用光的作用 061
第二节 光的基本知识 062
一、光的本质 062
二、光的计量单位 063
三、色温与显色性 065
第三节 摄像用光与造型 066
一、摄像用光的种类 066
二、光质与造型 067
三、光位与造型 068
四、光型与造型 070
五、光色与造型 072
六、光比与造型 073
第四节 摄像用光的方法 073
一、自然光的运用 073
二、人工光的运用 075
三、三点布光法 075
四、混合光的运用 077
思考与练习 078
实训项目 078
单元三 固定画面 080
第一节 固定画面的概念 080
第二节 固定画面的特点和功用 081
一、固定画面的特点 081
二、固定画面的功用 082
第三节 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 082
第四节 固定画面的局限和不足 083
思考与练习 083
实训项目 083
单元四 运动画面 085
第一节 运动画面的概念 085
第二节 运动摄像的种类和特点 086
一、推镜头 086
二、拉镜头 088
三、摇镜头 090
四、移镜头 092
五、升降镜头 094
六、跟镜头 096
第三节 运动摄像的综合运用 098
一、画面特点和作用 098
二、拍摄注意事项 099
思考与练习 099
实训项目 100
模块四 摄像场面调度以及画面组接规律 101
单元一 摄像场面调度 102
第一节 摄像场面调度的概念 102
第二节 摄像场面调度的作用和特点 103
一、摄像场面调度的作用 103
二、摄像场面调度的特点 104
第三节 轴线以及规律的运用 105
一、轴线的概念 105
二、轴线的规律 105
第四节 三角形机位布局方法 110
一、三角形原理 110
二、机位布局方法 110
思考与练习 115
实训项目 115
单元二 电视画面组接规律 116
第一节 蒙太奇 116
一、蒙太奇的概念 116
二、蒙太奇的主要功能 117
三、蒙太奇的种类 117
四、蒙太奇句型 119
第二节 画面组接的原则 120
一、画面内容的逻辑性 120
二、位置、方向和运动的匹配性 120
三、景别和角度的流畅性 121
四、动接动、静接静 121
五、影调和色彩的统一性 122
第三节 画面组接的技巧 122
一、无技巧组接 122
二、技巧组接 127
思考与练习 128
实训项目 128
模块五 专题摄像实训 129
项目一 日常活动摄像 130
一、实训目的 130
二、学时 130
三、实训条件 130
四、实训内容 130
五、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130
项目二 微电影创作 131
一、实训目的 131
二、学时 131
三、实训条件 131
四、实训内容 131
五、实训步骤 131
六、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标准 132
七、实训考核成绩 132
参考文献 133
这本书的优点和缺点都相当明显,首先,在“摄像基础”这个部分,作者确实花了不少笔墨去讲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光圈、快门、ISO之间的联动关系,不同景别如何运用,以及基础的构图法则。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摄像的新手来说,这些内容无疑是入门的基石,至少能让你明白相机上那些按钮和参数代表什么意思,拍出来的画面为什么会模糊或者过曝。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景深时,用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比喻,比如“模糊的背景就像给你的主体打上了聚光灯”,这比那些枯燥的公式要容易理解得多。 然而,这本书在“摄像技术入门教程”这个环节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它提到的很多拍摄场景和技巧,比如如何拍出“电影感”的画面,如何利用灯光营造氛围,更多的是点到为止,缺乏深入的实践指导。很多地方都只是简单地罗列了“要注意什么”,但具体“怎么做”却一带而过。比如在讲到运镜技巧时,只是说了“平移、升降、旋转”,却没教你如何使用稳定器,或者如何通过脚步的微调来实现平滑的推拉镜头。这就像告诉你“要学会游泳”,却不教你憋气和划水的动作。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实操能力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还需要大量的试错和摸索。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作者在分享自己拍摄多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但结构上却有些松散。在“摄像实战技巧”这部分,作者穿插了一些自己的拍摄案例,比如如何拍摄一场婚礼,如何记录一次旅行。这些案例确实很有参考价值,尤其是他对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如何在嘈杂的环境中捕捉清晰的人声,如何在光线不足的室内拍摄到人物的表情,都给了我一些启发。我特别欣赏他分享的那段关于如何利用自然光线拍摄人像的经验,简单却非常实用。 但是,这本书的“摄像技艺”部分,感觉有些过于理论化,而且很多技巧似乎是作者个人独有的“秘籍”,并没有详细拆解其中的逻辑。比如在讲到如何捕捉“决定性瞬间”时,作者只是强调了“耐心”和“预判”,但并没有具体分析如何去分析被摄对象的行为模式,或者如何提前设置好拍摄参数以应对突发情况。很多时候,他会突然抛出一个很高级的概念,然后就没了下文,留给读者的是一头雾水的状态。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分享这些“技艺”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更具体、更可操作的练习方法,让我能够有意识地去培养这些能力。
评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实用摄影摄像技术指导”这个定位,在我看来是完成得比较好的。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些非常接地气的拍摄方法,比如如何利用手机拍摄出高质量的短视频,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后期剪辑。他对于手机摄像的讲解,尤其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部分,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依赖手机进行拍摄,他分享的关于构图、对焦、曝光的手机应用技巧,比那些针对专业相机的教程要更贴合我的实际需求。 不过,这本书在“摄像技术通用教程”这个宏大的主题上,显得有些浅尝辄止。虽然它提到了很多摄像机的类型和基本功能,但并没有深入讲解不同类型摄像机之间的核心差异,比如电影机和广播级摄像机在传感器、色彩科学、动态范围上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这些内容如果能更详细地介绍一下,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摄像行业的人来说,会更有帮助。现在读完,感觉对“通用”这个词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更像是一个初学者对摄像机的一个初步认识,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程”。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感觉像是把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一股脑地塞进了同一个封面里,导致不同部分的质量和深度参差不齐。在我看来,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或许是它关于“摄像基础”的讲解。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释那些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比如光圈、快门、ISO如何影响画面,色彩平衡是怎么回事,以及不同焦距镜头的特性。这些内容对于一个完全的门外汉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他还会用很多图示来辅助说明,比如对比不同光圈下的景深效果,或者不同白平衡设置下呈现的色彩差异,这使得理解起来不那么困难。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进入到“摄像技艺”和“实战技巧”的部分时,这本书的深度就明显不足了。它会告诉你“要拍出有张力的画面”,但具体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景别组合、人物调度来实现这一点,却语焉不详。很多时候,作者只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概念,然后就跳到了下一个话题,留下读者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拍摄动作。感觉作者把自己的经验浓缩得太厉害了,很多重要的环节被省略了,导致读者很难从中获得可操作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我认为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尤其是在“摄像基础”和“摄像入门”这两个板块,作者的语言比较平实,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术语,以便于读者理解。比如在讲解构图时,会用“三分法”、“黄金分割”这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词汇,并且会举例说明如何将主体放在画面中的哪个位置会比较好看。同时,书中穿插了一些小的“知识点”,比如不同场景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或者如何调整白平衡以获得更自然的肤色,这些小细节还是挺有用的。 然而,当涉及到“摄像技术通用教程”和“摄像实战技巧”时,这本书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它提到了很多高级的拍摄技巧,比如如何模拟电影的景深效果,如何控制高光和阴影的细节,但这些技巧的讲解往往是点到为止,没有给出具体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例如,在讲到如何拍摄运动物体时,作者只是说“需要快速对焦和捕捉瞬间”,但具体如何设置相机参数,如何进行预判,如何通过快门速度来定格画面,却几乎没有涉及。这让我感觉像是看了一本“摄影大师的思考集”,但缺乏“新手小白的操练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