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69.90元
ISBN:9787213086588
[内容简介]
在数据铺天盖地的时代,许多企业积累了大量数据,但却没能充分有效地实现其价值。商业思想家托马斯·达文波特的力作《工作中的数据分析》正是为应对这种情况而著,本书提供了一套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模型,并用各种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企业稳步构建数据分析能力,释放企业中的数据潜力;用数据科学装备每个决策者,使其做出更精准的决策,成就更高效的组织。
《工作中的数据分析》能帮您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获取更有价值的商业洞见?
2.在构建数据分析能力的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提供哪些支持?
3.如何在企业层面管理和协调数据、人员和科技之间的关系?
4.如何聘用和管理数据分析师?
[编辑]
《工作中的数据分析》是杰出商业思想家托马斯·达文波特智能商业五部曲之四。用数据科学装备每个决策者,使其做出更精准的决策,成就更高效的组织。
在数据铺天盖地的时代,《工作中的数据分析》为释放企业的数据潜力提供了一套清晰可靠的工具和路线图。
赛什公司创始人兼CEO吉姆?古德奈特、美国零售业协会桑迪?肯尼迪、休斯顿火箭队总经理达里尔?莫雷集体盛赞!
湛庐文化出品。
[作者简介]
托马斯·达文波特
1954年10月17日出生于美国。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先后在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任教。还曾担任埃森哲战略变革研究院主任,美国知名商学院巴布森学院教授。
流程再造、知识管理、注意力经济三大运动发起者,多次预见商业未来,《财富》500强企业争相咨询的企业顾问。
书作家,出版了近20本管理类书,被多个国家引进出版,享誉。
珍妮·哈里斯
埃森哲*越绩效研究院*级研究员,常驻芝加哥。
罗伯特·莫里森
世界知名企业顾问,拥有20多年商业研究经验。
[目录]
前 言 数据力,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引 言 未经检视的决策是不值得做出的
D1部分 DELTA 模型,5 要素重塑组织竞争力
01 D 高质量、无间断的数据闭环
数据立方体
独特的数据,独特的数据战略
业务需求驱动数据融合
数据并非一定要无缺陷
能被访问的数据,才是好数据
数据隐私,让数据懂你但不认识你
至关重要的数据监管
数据公司的5 大阶段
可以跳过或加速的阶段
02 E 建立大数据战略,打破企业信息孤岛
企业级视角
搭建一个好平台
从企业级视角管理数据分析师
重新定位企业
03 L 不只是CEO,人人都要有数据领导力
数据领导力5 大元素
不同阶段的领导力
04 T 数据落地,跳出你所在的行业看世界
发现转瞬即逝的机遇
进行性的盘点
设定你的目标
五段企业的进化路线图
05 A 数据分析师,未来稀缺的人才
4 类分析师,好决策的灵魂
要精通数据,更要精通“人”
全情投入的驱动力
如何激励与留住数据分析师
高效能的分析师组织架构
将数据分析师作为战略来管理
分析师的工作分配
分析师管理5 阶段
第2部分 实践数据力,成为智能商业竞先者
06让数据分析与业务流程高度融合
手工分析,还是工业化分析
三种类型的决策
分析型业务流程的好处
嵌入核心业务
4 个步骤,解决数据分析融入业务流程的难题
IT 基础架构,融合的核心
常见的7 个障碍
07营造自己的数据文化
数据文化,硬科学碰撞出的软要素
恩威并施
使用数据分析支持其他企业文化
重塑企业文化
发现障碍
竞争优势的进化
08不断在变化中评估与修正
以评估推动创新
评估战略与商业模式
重新评估数据分析的目标
评估竞争对手
对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评估
评估技术、数据和信息
评估和管理模型
09应对4 大挑战,破除数据化转型的障碍
寻找期初的切入点
组织并管理数据分析所需的资源
如何应对数据分析能力的供不应求
向数据分析型企业迈进
10更好的决策,更好的结果
从直觉型决策到数据化决策
以流程的方式管理决策
数据化决策,并非通向成功的惟一之路
结 语 数据分析,决战智能商业时代的关键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活力的色彩搭配,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对细节的把控。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文字清晰锐利,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考究,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重点内容和图表的插入位置都恰到好处,使得复杂的概念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我尤其欣赏那种留白的艺术,既保证了信息密度的同时,又避免了视觉上的拥挤感,让整个阅读体验变得轻松而愉悦。看得出来,设计者在美学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这对于一本工具性质较强的书籍来说,无疑是加分项。无论是作为案头的参考书,还是在咖啡馆里静心研读,它都能提供一个非常舒适的物理载体,这在如今充斥着电子阅读的时代,实属难得。
评分内容上,这本书的广度与深度达到了一个非常令人称赞的平衡点。它没有过度沉迷于某一个特定的编程语言的语法细节,而是更侧重于讲解背后的统计学思想和业务应用场景。例如,在讲解时间序列分析时,作者不仅仅展示了代码实现,更深入地探讨了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如库存预测、销售趋势判断)选择不同模型的理由和局限性。这种“因地制宜”的讲解方式,使人学到的不仅仅是工具本身,更是一种灵活运用工具的思维框架。同时,对于一些现代数据科学中常用的工具和方法的提及,也保证了这本书不会很快过时,它提供的底层逻辑是具有长期价值的,不会因为软件版本的更新而失去参考意义。
评分初翻阅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风格极其平实且富有亲和力,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在手把手地指导你入门。他擅长用极其生活化的案例来阐释抽象的统计学原理,比如用分析超市促销数据来解释假设检验的意义,这种接地气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读到某些关键性的公式推导时,作者并没有直接丢出结论,而是耐心地一步步拆解背后的逻辑和前提条件,让人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是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那些对数学有一定畏惧心理的职场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是那种只适合科班出身的理论书籍,而是真正面向“如何在工作中应用”的实战指南。
评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本书提供的案例素材和练习题,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反馈效率。那些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往往不是直接套用书本上的公式,而是需要读者结合前文讲解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组合和变通才能解决,这非常贴近真实工作中的场景。完成这些练习后,附带的详尽解析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思维上的盲点和操作上的疏漏。这种“学以致用、即时反馈”的闭环设计,对于巩固新知识至关重要。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阅读,而是在一个结构化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尝试和修正,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处理数据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显示出作者对职场数据分析流程有着深刻的、系统性的理解。它不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遵循着一个完整的数据项目周期来展开的:从最初的问题界定,到数据清洗、探索性分析(EDA),再到模型构建与结果解读,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和相应的技术栈推荐。我特别赞赏其中关于“提问艺术”的部分,很多时候,分析的失败不在于技术不够高超,而在于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作者花了相当篇幅去强调如何将模糊的业务需求转化为可量化的分析指标,这对于提升分析的有效性至关重要。这种从宏观业务视角切入,再逐步下沉到具体操作层面的架构,让读者能够始终保持对“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的清晰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