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1)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18)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25)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27) 参考答案及解析(30) 金融学(54)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54)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69)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73)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74) 参考答案及解析(78)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101)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01)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107)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112)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113) 参考答案及解析(114) 会计与财务管理(126)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26)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138) |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144)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146) 参考答案及解析(151) 审计与统计学(171)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71)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176)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179) 参考答案及解析(180) 法律(186)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86)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196)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203)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204) 常考题型五案例分析题(206) 参考答案及解析(208) 计算机(228) 常考题型一单项选择题(228) 常考题型二多项选择题(235) 常考题型三判断题(240) 常考题型四专业主观题(241) 参考答案及解析(242) |
《中公版·2018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真题汇编专业知识》具有以下特点:
1.囊括真题,把握要点
历年真题集中体现了命题人的思想,考生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熟知各种题型的变化方式,把握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本书收录了近年来全国各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招聘考试中相关的真题,帮助考生在熟悉和掌握重要考点。
2.划分题型,讲解透彻
本书将每个专项按照考试题型划分为多个常考题型。每个常考题型中的题目解析讲解透彻,易于理解,并且注重总结一般性规律,根据试题特点,进行思路点拨,使考生能够举一反三。
3.注重训练,夯实基础
想要熟练掌握核心考点和题目的解题方法,必须经过系统有力的训练。只有通过题目的训练才能帮助考生夯实基础知识。没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专业知识的复习只能是纸上谈兵。
《中公版·2018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真题汇编专业知识》参与本书编写的师资团队强大,编者具有丰富的教学辅导经验,对考试规律研究颇深,本书在深入透彻的钻研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书主要包括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审计与统计、法律、计算机七部分内容。其中,每一部分按照题型划分,主要题型如下:
经济学,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金融学,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会计与财务管理,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审计与统计,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共计三个常考题型。
法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案例分析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计算机,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专业主观题,共计四个常考题型。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配套全方位服务——核心考点轻松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免费看。
1.在国际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是()。
A.刺激和扩大国内需求B.扩大我国商品出口量
C.扩大国债发行规模D.扩大外资规模
2.()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A.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D.自然经济
3.下列因素中,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关系的是()。
A.生产资料数量的增加
B.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数量的增加
C.单位产品生产基金占用量的增加
D.劳动力数量的增加
4.考察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的参考指标是()。
A.年度进出口总额B.国民生产总值
C.GDP增长率D.恩格尔系数
5.目前我国银行安全和具流动性的中长期投资品种是()
A.中央银行票据B.国债
C.企业债D.金融债
6.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能够对货币供给量及经济产生巨大的震动性,且被西方经济学家喻为“更像巨斧而不像小刀”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公开市场操作
C.再贴现政策D.再贷款政策
7.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我国居民走出国门购买品的现象逐渐增多,这主要说明()。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购买力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8.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表述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将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
B.通货膨胀对储蓄者有利
C.通货膨胀靠牺牲债务人的利益使债权人获利
D.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不能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9.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预防风险B.规范市场
C.打击经济犯罪D.弥补市场缺陷
10.“饱暖思淫欲”现象确实存在,从经济角度看,你认为下列解释中合理的是()。
A.虽不是普遍现象,但是可以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给予解释
B.不符合经济学的思维,因为经济学在英文中的意思是“节约”
C.这属于伦理道德问题而并非经济范畴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农信社公开招考的目的是通过考试选出能力和素质都符合工作需求的优秀人才,而终被录用的某些员工却可能在工作中并不努力贡献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通常被视为()。
A.道德风险B.逆向选择风险
C.心理风险D.都不正确
12.下列可以用机会成本概念来解释的是()。
A.你坐在这个考场的同时意味着你将失去另一场考试的机会
B.参加了强化培训并购买了很多“密押题”,上了考场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C.笔试成绩不高但还有机会在面试中成功“逆袭”
D.都不正确
13.据说在银行系统里即使长相很平庸的男性找个漂亮的女同事做老婆并不难,而在矿产开采如煤矿等企业工作的众男士们就悲催多了,但矿产开采行业的女性通常会被格外追求,从经济学角度看,你认为合理的解释是()。
A.银行系统男士普遍收入较多,经济基础决定其选择优势
B.银行系统普遍的是女性多而男性少,供需失衡导致女性“跌价”
C.用经济学解释婚姻是不合理的,因为爱情是无价的
D.以上解释都不正确
14.近年来国内彩电的需求曲线有向左平移趋势,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彩电的价格提高了
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上升了
C.消费者对彩电的偏好下降了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15.在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思想中,在一定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有效的,往往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方法是()。
A.法定交换B.规范交换
C.保护交换D.自由交换
16.假如你的收入是固定的,而鸡蛋的单位价格是10元,牛奶的单位价格是5元,如你打算买10单位的鸡蛋和7单位的牛奶,对你而言鸡蛋和牛奶的边际效用分别是40和30。基于经济理性,你的合理的购买决策是()。
A.停止购买B.增加鸡蛋,减少牛奶
C.减少鸡蛋,增加牛奶D.都不正确
17.洛伦兹曲线一般用来衡量()。
A.收入水平B.消费水平
C.贫富差距D.都不正确
18.下列商品中,需求收入弹性值为负的是()。
A.品B.必需品
C.正常商品D.低档品
19.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达到均衡价格时,此时()。
A.商品的供给量>商品的需求量B.商品的供给量<商品的需求量
C.商品的供给量=商品的需求量D.无法判断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
20.如果某种物品的供给曲线缺乏弹性,而需求曲线富有弹性,那么向这种物品征税时,税收负担的分配情况是()。
A.税收负担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B.消费者和生产者平摊了税收负担
C.税收负担主要落在生产者身上D.无法判断
21.以下关于决定市场竞争程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若存在进入市场的障碍,意味着原有厂商拥有了一些新加入者不具备的有利条件
B.不同卖者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可以预料,各厂商提供的产品差别愈大,竞争就愈激烈
C.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控制的程度,单个厂商若无法控制价格,表明市场竞争愈激烈
D.买者和卖者的集中程度或数目,数目越多,集中程度越低,竞争程度就越高
《农信社农商行考试备考指南:金融理论与实务精析》 前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农信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随着国家对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信社和农商行的招聘考试也日益受到广大考生的关注。为了帮助考生系统、高效地备考,掌握金融理论知识,熟悉业务实务操作,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农信社农商行考试备考指南:金融理论与实务精析》。本书旨在为广大报考农信社和农商行的考生提供一份全面、权威、实用的复习资料,助您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职业梦想。 本书特色与优势 1. 内容全面,紧扣考纲: 本书紧密围绕农信社和农商行招聘考试的重点、难点和考查范围,系统梳理了金融学、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核心考试科目。我们深入研究历年考试真题,准确把握命题规律和趋势,确保所涵盖的内容能够全面覆盖考试大纲要求。 2. 理论与实务并重: 考试内容不仅涉及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更侧重于考察考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本书在讲解金融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业务场景分析和操作流程介绍,帮助考生将理论知识与银行的日常运营、业务办理紧密结合,提升实操能力。 3. 精析细讲,通俗易懂: 对于抽象复杂的金融概念和原理,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辅以图表、模型等多种形式,使理解更加直观。同时,我们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深入剖析,力求让考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 突出重点,强化记忆: 在每个章节的讲解中,我们都根据考查的重要程度对知识点进行了标注,并对高频考点、易错点进行了重点提示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优化复习策略,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内容上,提高记忆效率。 5. 融入热点,与时俱进: 金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也在不断更新。本书在内容编排上,积极融入了近年来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政策导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如金融科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数字货币等,帮助考生了解当前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增强应对时政题的能力。 6. 精选练习,巩固提升: 为了帮助考生检验学习效果,强化知识记忆,本书在每章之后都精心设计了配套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题型与考试形式高度契合。所有题目均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考生及时发现知识盲点,巩固所学内容。 本书结构安排 本书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金融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详细介绍货币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职能,以及不同形式的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的特点。 第二章:信用与利息: 深入探讨信用的概念、形式、基本规律,阐释利息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类型的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等)。 第三章:金融市场: 系统介绍金融市场的构成、功能、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以及各个子市场的特点和交易机制。 第四章:金融机构: 重点讲解金融机构的类型(银行类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功能、组织形式,以及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第五章:金融监管: 探讨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目标、内容、工具以及主要监管机构的职责。 第二部分:货币银行学 第六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详细分析货币供给的构成、决定因素以及货币供给的创造过程;深入研究货币需求的理论(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和影响因素。 第七章:货币政策: 全面阐述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及其传导机制,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和应用。 第八章:利率理论: 介绍各类利率理论(古典利率理论、凯恩斯利率理论、可贷资金理论等),并分析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第九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深入剖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成因、表现、影响,以及宏观经济调控中应对这两类经济现象的策略。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十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组织: 介绍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以及不同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详细讲解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及其管理,以及其他负债来源。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重点分析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贷款分类、风险评估、授信管理)、投资业务等,并阐述贷款定价和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三章: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科技: 探讨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电子银行、移动支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业务创新,以及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 第十四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全面讲解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及其管理方法,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 第十五章: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分析: 指导考生如何阅读和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理解关键财务指标的含义和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国际金融与经济 第十六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阐释汇率的含义、决定因素,介绍不同类型的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及其优缺点。 第十七章:国际收支: 分析国际收支的构成、记录方式,以及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和调节政策。 第十八章:国际金融市场: 介绍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特点和功能。 第五部分: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第十九章:相关法律法规: 梳理与农信社、农商行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并重点解读其核心条款。 第二十章:行业监管与合规经营: 介绍金融行业监管框架、监管要求,以及农信社、农商行在合规经营、风险防范方面需要遵守的规定。 第二十一章:职业道德与素养: 探讨金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客户服务意识等,强调诚信、保密、勤勉尽责等重要品质。 第六部分:综合模拟与备考指导 第二十二章:备考策略与方法: 提供系统化的复习计划、时间管理技巧、答题技巧以及考前心理调适建议,帮助考生科学备考。 第二十三章:常考题型解析与练习: 针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常见题型,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并附带大量精选练习题,强化训练。 如何使用本书 1. 系统学习,循序渐进: 建议考生按照本书的章节顺序进行系统学习,先理解基本概念,再深入掌握原理和应用。 2. 突出重点,反复巩固: 针对书中标记的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要进行反复学习和记忆,确保彻底掌握。 3. 理论联系实际: 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所学知识在农信社、农商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行业新闻、政策文件来加深理解。 4. 勤加练习,检验效果: 每章后的练习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务必认真完成,并对照答案解析,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弥补。 5. 模拟考试,调整状态: 在备考后期,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答题速度,同时调整考试状态。 6. 关注时政,紧跟热点: 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监管动态以及金融科技发展等热点问题,这些内容往往会在考试中出现。 结语 备考农信社、农商行招聘考试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定能收获成功。本书凝聚了我们对农信社、农商行考试研究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希望能成为您备考路上的良师益友。愿本书能助您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信社或农商行从业人员。祝您考试顺利,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