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货币哲学
定价:59.00元
作者:G·齐美尔,许
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221078100
字数:
页码:5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货币哲学》中,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试图通过货币这单独一个例证而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把生活表层的现象与生活内部底层的深邃之流和历史潮流联系起来,“在历史唯物主义底下构建…个基础,以便维持经济生活构成思想文化的起因这一解释的价值”,并张扬他所坚持的相对主义观。
目录
中译者序
再版前言
分析篇
章 价值与货币
一
实在与价值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范畴,我们的表象就是以此为内容而形成的图像;客观价值的心理事实;实践中的客体性作为主观价值的规范化或保证;经济价值作为主观价值的客体化,其原因在于直接享受的主体与享受客体之间拉开的距离;经济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类似性;经济作为一种(通过辛劳、放弃、牺牲)建立距离、同时又征服这一距离的活动
二
交换作为扬弃物的纯主观价值意义的起因;在交换中,事物通过对方来表达自己的价值;一个物品与另一个物品相交换而使物品的价值客观化;交换作为生活形态和作为经济价值的前提,作为首要经济事实;效用理论与稀缺性理论解析;价值与价格;社会制定的价格作为客观调节价格的预备阶段
三
相对主义观的经济价值体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相对主义观的例证;无穷无尽的证据构建和辗转复折的相互求证;真实之客观性与价值之客观性作为各种主观因素之间的关系;货币作为交换关系的自主表达,这一关系使需求客体转化成为经济客体并建立起事物的可替代性;从其价值稳定性、发展和客观性方面看货币的本性;货币作为一般存在形式的物化,事物据此而从其相互关系中获得各自的意义
第二章 货币的实体价值
一
为了履行衡量价值的功能,货币的内在价值看似不可或缺;衡量的问题种种;有效货币量;货币的内在价值构想的发展把单个商品与单一货币量之间的直接相等换算成为单个商品跟当前有效商品总量之比与单一货币量跟当前有效货币总量之比相等而批驳货币内在价值论;这两个分数之分母的潜意识性;货币的功能价值独立于其实体价值的逻辑可能性;货币初具有充分价值的必要性;货币这一阶段的纯符号性等价构想的发展
二
放弃货币实体的非货币性用途;反对符号货币的个理由:使货币的内在价值成为多余的货币一商品关系无法准确地确定,货币的内在价值可以作为这一缺的补充;反对符号货币的第二个理由:符号货币的供应具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货币相对论者将无视货币供应量的高限而引发种种错误;货币的拥有货币从实体意义向相对主义意义的不可能充分实现的发展作为一般行为的例证,以及现实与纯概念的相互掣肘
……
第三章 货币在目的链中
综合篇
第四章 个体自由
第五章 个人价值的货币等价物
第六章 生活风格
主要译名对照
作者介绍
齐美尔,20世纪的社会学家,其在社会学方面的影响被公认仅次于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
文摘
我已经提到过这种情形如何减少了人类竞争的悲剧发生。这其实是文化进程所导致的文明化结果,即越来越多的生活内容,以各种超个体的形态实现了客观化:书籍、艺术、诸如祖国这样的观念形态、一般文化、以思维形象和审美形象表现的生活形态、千千万万种有趣而且具有重大意义的知识——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任何人不受任何其他人剥夺的情况下得到享用。转化成为这种客观形态的价值越多,每一个灵魂在这些形态里面所拥有的空间就越大,就如在上帝的殿堂里一样。如果不是有了不受任何“走开,把位子让给我”(ote-toi que je m’y mette)侵扰的生活内容的这种日益增强的客观化过程相伴随,现代竞争的狂乱和怨恨,就大有可能不堪忍受。以下事实也许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在纯事实一心理上把人与低等动物区分开来的东西——客观思考的能力、排除自我的种种冲动和状态而力求纯客观性的能力——在历史进程之中取得了或许崇高的以及能造就崇高事物的结果,建立了一个不必通过纷争和互相排挤就能够获得各种价值的;这些价值的取得和享用,不但不妨碍他人取得和享用它们,反而令大道拓宽千万倍,让他人同样能够取得这些价值。这个问题在客观之中犹如以实体的形式被成功地解决了,也在交换之中以功能的形式接近于得到解决。在不问自取或者送赠的行为之中,纯主观的冲动恣意膨胀。与此适成对照,正如我们早前曾经看到过的,交换预设的是客观考量、思索,以礼相待,对直接的主观欲望的节制。这些行为初时可能并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对方的实力相当使然。但是,这并不重要,因为决定性的、特别通达人性的一面,是这种实力相当的情形并不引发互相盗劫和争斗,而是引向权衡和交换。在交换中,单方面的个人占有行为和占有欲望,上升成为了一种客观的、既起源于交换主体的互动又了这一互动的共同行动。交换在我们看来完全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行为,是把公平性与所有权变更相结合的手段,而且,从其简单性看来,也是实在奇妙之极的手段。
序言
读《货币哲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关于“价值”的深度对话。我一直以为,价值的衡量是客观而明确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以一种近乎哲学的审视,探讨了货币价值的来源,以及这种价值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被建构和解构的。他引用了大量生动的案例,从古代以物易物的局限性,到贵金属作为价值储存的演变,再到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复杂性,无不揭示出货币价值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社会共识、国家信誉、经济实力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信任”的论述所打动。在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人们对发行机构的信任之上。这种信任的脆弱性,以及一旦崩塌可能引发的灾难性后果,让我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金融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警惕。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货币的历史,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所珍视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形成?又如何被侵蚀?它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手中的每一分钱,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交换的工具,而是看到其背后所承载的复杂社会力量和历史演进。
评分《货币哲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其跨学科的视角。它绝非一本单纯的经济学著作,而是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甚至心理学的元素。作者在梳理货币发展脉络的同时,也深入剖析了货币对人类行为、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深远影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货币化”过程的描写,即原本不被视为商品的事物,如何因为货币的介入而逐渐被赋予了经济价值,并改变了人们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一些传统社会中,土地、婚姻甚至人力,都可能在货币的冲击下,从情感和义务的范畴,转向了商业交易的领域。这种转变带来的社会裂痕和价值重塑,在书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它让我开始反思,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正在经历类似的“货币化”浪潮?有多少原本不应被金钱玷污的领域,正在被无情地侵蚀?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历史的洞见,更带来了对当下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让我对“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珍视那些超越金钱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语言既有学术的严谨和逻辑性,又不乏文学的韵味和感染力。他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叙事,将抽象的经济概念变得触手可及。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种“顿悟”的感觉,仿佛脑海中一直存在的模糊概念,因为他的阐述而豁然开朗。例如,在解释复利的魔力时,他并没有直接套用公式,而是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一粒麦子”的古老故事,将复利的力量具象化,让我深深体会到时间的价值和投资的重要性。又比如,在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时,他并没有停留于枯燥的理论解释,而是通过描绘一个国家因为货币超发而陷入经济混乱的场景,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对普通民众生活的破坏性。这种将学术性与故事性完美结合的写作方式,使得《货币哲学》在具有极高思想深度的同时,也保持了极强的可读性,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获得了宝贵的知识。
评分初读《货币哲学》,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性读物,充斥着各种经济学理论和数据。然而,翻开书页,我却被作者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他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概念,而是从历史的宏大视角出发,层层剥茧,将货币的起源、演变以及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娓娓道来。我仿佛置身于古老的集市,看着人们用贝壳、金属甚至是抽象的信用进行交易;又仿佛穿越到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见证纸币的兴起如何改变了社会的财富分配和权力结构。作者对细节的捕捉令人惊叹,他对不同时代人们如何理解和使用货币的描绘,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每当我读到一个关于早期货币形态或某个国家货币改革的章节,都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想象着当时的生活场景,感受着货币在其中扮演的微妙却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货币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符号,它承载着人类的信任、价值观念、社会契约,甚至是历史的记忆。它就像一个无形的血管,流淌在社会经济的脉络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却常常忽视它的存在。
评分《货币哲学》的阅读体验,远超我最初的预期。我本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书籍,但实际上,它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发的思想史诗。作者在书中展现了对货币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他不仅仅是在讲述货币的“是什么”,更是在探索货币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书中关于货币的“权力属性”的论述,让我重新认识到货币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其背后隐藏的政治力量和社会控制机制。从铸币权到货币发行权,再到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制定,无不体现出掌握货币发行权的一方,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影响力。这一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它提醒我们,货币的稳定与否,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这本书让我对全球经济格局、国际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未来货币的发展趋势充满了好奇与思考。它是一本能让你在阅读结束后,久久不能平静,并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所处世界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