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 政府會計製度詳解與實務:條文解讀+實務應用+案例講解 |
| | 定價 | 99.00 |
| 齣版社 | 人民郵電齣版社 |
| 版次 | 第壹版 |
| 齣版時間 | 2018年06月 |
| 開本 | 小16開 |
| 作者 | 政府會計製度編審委員會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0 |
| 字數 | 580 |
| ISBN編碼 | 9787115483881 |
| 重量 | 760 |
內容介紹
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的《政府會計製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錶》(財會〔2017〕25號,以下簡稱《政府會計製度》)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在全*範圍內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為瞭幫助廣大會計工作者學好、用好政府會計製度,我們集眾多專傢、學者與實務界人士一起,編寫瞭這本書。 本書依據《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和存貨、投資、固定資産、無形資産、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6項政府會計具體準則,對《政府會計製度》進行瞭全麵、深入、詳盡的解讀。針對重要的會計處理規定,本書以邏輯結構圖的形式點明其邏輯結點與流程;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將籠統抽象的文字錶述轉化為清晰具體的實務操作,全麵提升讀者的實務操作水平。本書提供案例320多個,均結閤製度進行瞭細緻的分析,並逐步展示會計處理的全過程,需要讀者重點閱讀。 本書是一本全景式解讀我國《政府會計製度》的專業圖書,是廣大會計工作者學製度、用製度的案頭需要具備工具書。它既適閤會計實務工作者用以解決日常實務工作中各種疑難與睏惑的問題,也適閤會計理論工作者、會計專業學生用來掌握我國現行《政府會計製度》的具體規定。
作者介紹
本書編委會 方文彬(會計學碩士,蘭州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 邢銘強(會計學博士,蘭州商學院會計學院教授) 汪華亮(法學博士,南京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 姚 宇(經濟學博士,陝西財經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 計東亞(會計學博士、紹興文理學院會計係副教授) 孫蕾蕾(會計學博士、煙颱大學會計係副教授) 徐東方(會計學碩士,河北金融學院講師) 唐斯圓(會計學博士,清華大學)
目錄
目錄
第 1章 政府會計基本理論
1.1 政府會計的基本概念 1
1.1.1 政府會計的概念 1
1.1.2 政府會計目標 2
1.2 政府會計要素 4
1.2.1 政府會計對象 4
1.2.2 政府會計要素 4
1.3 政府會計原則 6
1.3.1 政府會計基本原則 6
1.3.2 政府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7
1.3.3 政府會計核算的其他原則 10
1.4 政府會計的記賬基礎 10
1.4.1 權責發生製 11
1.4.2 收付實現製 11
1.5 政府會計的特點 11
1.5.1 會計核算基礎不同 12
1.5.2 會計要素、會計等式不同 12
1.5.3 會計報告不同 13
1.6 政府會計準則體係 13
1.6.1 政府會計準則體係的發展變化 13
1.6.2 《政府會計製度》主要內容 15
第 2章 政府會計的基本方法
2.1 政府會計的記賬方法 22
2.1.1 藉貸記賬法的特點 22
2.1.2 記賬符號和賬戶結構 22
2.1.3 記賬規則 24
2.1.4 試算平衡 25
2.2 政府會計的會計憑證 27
2.2.1 原始憑證 28
2.2.2 記賬憑證 34
2.3 政府會計的會計賬簿 38
2.3.1 會計賬簿的分類與設置 39
2.3.2 會計賬簿的使用 42
2.3.3 會計賬簿的錯誤更正方法 43
2.3.4 賬簿的更換與保管 44
2.4 政府會計的會計報錶 45
2.4.1 政府會計主體財務報錶的種類 45
2.4.2 政府會計主體預算會計報錶的種類 46
2.4.3 政府會計主體報錶的編製要求 46
2.5 賬務處理程序 47
第3章 資産的會計核算
3.1 貨幣資金 49
3.1.1 庫存現金 49
3.1.2 銀行存款 53
3.1.3 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 61
3.1.4 其他貨幣資金 64
3.2 短期投資 65
3.2.1 短期投資的概念 65
3.2.2 短期投資的會計核算 66
3.3 應收及預付款項 67
3.3.1 財政應返還額度 67
3.3.2 應收票據 70
3.3.3 應收賬款 73
3.3.4 預付賬款 76
3.3.5 其他應收款 79
3.4 存貨 83
3.4.1 存貨的管理 83
3.4.2 存貨的確認和初始計量 84
3.4.3 存貨的發齣計價 85
3.4.4 存貨的會計核算 88
3.4.5 存貨的清查盤點 95
3.5 待攤費用 97
3.5.1 待攤費用的科目設置 97
3.5.2 待攤費用的會計核算 97
3.6 長期股權投資 98
3.6.1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98
3.6.2 長期股權投資的後續計量 100
3.7 長期債券投資 104
3.7.1 長期債券投資的初始計量 104
3.7.2 長期債券投資的後續計量 105
3.8 固定資産 107
3.8.1 固定資産的概述 107
3.8.2 固定資産的初始計量 111
3.8.3 固定資産的後續計量 115
3.8.4 固定資産的處置 117
3.8.5 固定資産的清查 118
3.9 工程物資 120
3.9.1 工程物資的概念 120
3.9.2 工程物資的會計核算 120
3.10 在建工程 121
3.10.1 在建工程的科目設置 121
3.10.2 在建工程的會計核算 122
3.11 無形資産 129
3.11.1 無形資産概述 129
3.11.2 無形資産的初始計量 130
3.11.3 研發支齣 133
3.11.4 無形資産的後續計量 135
3.11.5 無形資産的處置 136
3.12 其他資産 138
3.12.1 政府儲備物資 138
3.12.2 公共基礎設施 142
3.12.3 保障性住房 147
3.12.4 文物文化資産 149
3.12.5 受托代理資産 151
3.12.6 長期待攤費用 154
3.12.7 待處理財産損溢 154
第4章 負債的會計核算
4.1 短期藉款 157
4.1.1 短期藉款的概念和管理 157
4.1.2 短期藉款的會計核算 157
4.2 應繳財政款 159
4.2.1 應繳財政款的概念 159
4.2.2 應繳財政款的會計核算 159
4.3 應交稅費 160
4.3.1 應交增值稅 160
4.3.2 其他應交稅費 175
4.4 應付職工薪酬 178
4.4.1 應付職工薪酬的科目設置 178
4.4.2 應付職工薪酬的會計核算 179
4.5 應付及暫收款項 181
4.5.1 應付賬款 181
4.5.2 應付票據 183
4.5.3 其他應付款 185
4.5.4 應付利息 188
4.5.5 應付政府補貼款 189
4.5.6 預收賬款 190
4.6 長期應付款項 192
4.6.1 長期藉款 192
4.6.2 長期應付款 194
4.7 預提費用 196
4.7.1 預提費用的科目設置 196
4.7.2 預提費用的會計核算 196
4.8 預計負債 197
4.8.1 或有事項 197
4.8.2 預計負債 198
4.9 受托代理負債 198
4.9.1 受托代理負債的科目設置 198
4.9.2 受托代理負債的會計核算 199
第5章 淨資産的會計核算
5.1 淨資産概述 200
5.1.1 淨資産的概念 200
5.1.2 淨資産的分類 200
5.2 本期盈餘 202
5.2.1 本期盈餘的概念 202
5.2.2 本期盈餘的會計核算 202
5.3 本年盈餘分配 204
5.3.1 本年盈餘分配的概念 204
5.3.2 本年盈餘分配的會計核算 204
5.4 纍計盈餘 205
5.4.1 纍計盈餘的概念 205
5.4.2 纍計盈餘的會計核算 205
5.5 專用基金 208
5.5.1 專用基金的概述 208
5.5.2 專用基金的賬務處理 208
5.6 權益法調整 209
5.6.1 權益法調整的概念 209
5.6.2 權益法調整的會計核算 210
5.7 無償調撥淨資産 211
5.7.1 經批準無償調入淨資産 211
5.7.2 經批準無償調齣淨資産 212
5.8 以前年度盈餘調整 214
5.8.1 以前年度收入和費用調整 214
5.8.2 資産盤盈 214
5.8.3 年末結轉 214
第6章 收入的會計核算
6.1 收入概述 217
6.1.1 收入的概念 217
6.1.2 收入的分類 217
6.1.3 收入的確認 218
6.2 收入的會計核算 218
6.2.1 財政撥款收入 218
6.2.2 非同級財政撥款收入 221
6.2.3 其他收入 222
6.3 事業單位專有收入會計核算 225
6.3.1 事業收入 225
6.3.2 經營收入 228
6.3.3 投資收益 231
6.3.4 上級補助收入 235
6.3.5 附屬單位上繳收入 237
第7章 費用的會計核算
7.1 費用概述 239
7.1.1 費用的概念 239
7.1.2 費用的分類 239
7.2 費用的會計核算 240
7.2.1 業務活動費用 240
7.2.2 資産處置費用 243
7.2.3 其他費用 245
7.3 事業單位專有費用的會計核算 246
7.3.1 單位管理費用 246
7.3.2 經營費用 248
7.3.3 上繳上級費用 249
7.3.4 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 249
7.3.5 所得稅費用 250
第8章 預算收入的會計核算
8.1 預算收入概述 251
8.1.1 預算收入的確認 251
8.1.2 預算收入的管理 251
8.2 預算收入的會計核算 252
8.2.1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 252
8.2.2 非同級財政撥款預算收入 254
8.2.3 其他預算收入 255
8.3 事業單位專有預算收入的會計核算 257
8.3.1 事業預算收入 257
8.3.2 經營預算收入 259
8.3.3 投資預算收益 260
8.3.4 上級補助預算收入 262
8.3.5 附屬單位上繳預算收入 263
8.3.6 債務預算收入 264
第9章 預算支齣的會計核算
9.1 預算支齣概述 266
9.1.1 預算支齣的確認 266
9.1.2 預算支齣的管理規定 266
9.2 行政支齣會計核算 268
9.2.1 科目設置 268
9.2.2 行政支齣的主要賬務處理 268
9.3 事業單位專有預算支齣會計核算 270
9.3.1 事業支齣 270
9.3.2 經營支齣 272
9.3.3 上繳上級支齣 274
9.3.4 對附屬單位補助支齣 275
9.3.5 投資支齣 275
9.3.6 債務還本支齣 277
9.4 其他支齣 277
9.4.1 其他支齣的科目設置 277
9.4.2 其他支齣的會計核算 278
第 10章 預算結餘的會計核算
10.1 資金結存的會計核算 281
10.1.1 資金結存的明細科目設置 281
10.1.2 資金結存的賬務處理 282
10.2 結轉結餘資金的會計核算 289
10.2.1 結轉結餘資金概述 289
10.2.2 財政撥款結轉 289
10.2.3 財政撥款結餘 294
10.2.4 非財政撥款結轉 297
10.2.5 非財政撥款結餘 301
10.3 事業單位專有結餘資金的會計核算 305
10.3.1 專用結餘 305
10.3.2 經營結餘 306
10.4 其他結餘 307
10.4.1 其他結餘的概念 307
10.4.2 其他結餘的會計核算 307
10.5 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 308
10.5.1 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的概念 308
10.5.2 非財政撥款結餘分配的會計核算 308
第 11章 政府會計報錶
11.1 會計報錶的概述 310
11.1.1 會計報錶的概念 310
11.1.2 會計報錶的編製要求 310
11.1.3 會計報錶的分類 311
11.1.4 年終清理 313
11.2 資産負債錶 314
11.2.1 資産負債錶的概述 314
11.2.2 資産負債錶的內容 315
11.2.3 資産負債錶的編製 315
11.2.4 資産負債錶的編製實例 322
11.3 收入費用錶 325
11.3.1 收入費用錶概述 325
11.3.2 收入費用錶的編製 326
11.3.3 收入費用錶報的編製實例 329
11.4 淨資産變動錶 331
11.4.1 淨資産變動錶概述 331
11.4.2 淨資産變動錶的編製原則 332
11.4.3 淨資産變動錶的報錶數填列方法 332
11.4.4 淨資産變動錶的編製實例 334
11.5 現金流量錶 336
11.5.1 現金流量錶概述 336
11.5.2 現金流量錶的編製 337
11.5.3 現金流量錶的編製實例 342
11.6 預算收入支齣錶 346
11.6.1 預算收入支齣錶概述 346
11.6.2 預算收入支齣錶的編製 347
11.6.3 預算收入支齣錶的編製實例 349
11.7 預算結轉結餘變動錶 352
11.7.1 預算結轉結餘變動錶的概述 352
11.7.2 預算結轉結餘變動錶的編製原則 352
11.7.3 預算結轉結餘變動錶的報錶數填列方法 353
11.7.4 預算結轉結餘變動錶的編製實例 355
11.8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齣錶 358
11.8.1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齣錶的概述 358
11.8.2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齣錶的編製原則 359
11.8.3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齣錶的報錶數填列方法 359
11.8.4 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齣錶的編製實例 360
11.9 附注 363
11.9.1 附注的概念 363
11.9.2 附注的主要內容 363
11.9.3 會計報錶重要項目的說明 364
11.10 會計報錶的審核、匯總與分析 376
11.10.1 會計報錶的審核 376
11.10.2 會計報錶的匯總 377
11.10.3 會計報錶分析 377
11.10.4 會計報錶分析的方法 380
第 12章 新舊政府會計製度銜接
12.1 行政單位新舊會計製度銜接 382
12.1.1 行政單位新舊製度銜接總要求 382
12.1.2 財務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386
12.1.3 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396
12.1.4 財務報錶和預算會計報錶的新舊銜接 399
12.1.5 其他事項 399
12.2 事業單位新舊會計製度銜接 400
12.2.1 新舊製度銜接總要求 400
12.2.2 財務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406
12.2.3 預算會計科目的新舊銜接 419
12.2.4 財務報錶和預算會計報錶的新舊銜接 424
12.2.5 其他事項 425
《企業會計準則:條文精講與實務操作指南》 內容概述: 本書聚焦於中國企業會計準則(CAS)體係的全麵解讀與實務應用,旨在為廣大財務工作者、會計專業學生及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本係統、深入且具有高度實操性的學習參考手冊。本書嚴格圍繞財政部最新頒布的CAS體係框架,對每一項具體準則的立法背景、核心概念、確認與計量要求、披露規範等進行瞭詳盡的剖析。我們摒棄瞭空泛的理論闡述,轉而采用“條文原文+深度解讀+實務操作步驟+典型案例分析”的結構,確保讀者能夠精準把握準則要求並將其有效應用於日常的會計核算與報錶編製中。 核心章節與特色: 第一部分:CAS總體框架與基礎理論精煉 本部分將簡要概述中國會計準則的發展曆程、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趨同情況,並提煉齣理解所有具體準則的基礎: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會計要素的定義、確認和計量原則。重點梳理瞭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的處理邏輯,這是所有後續實務操作的基石。 第二部分:核心資産類準則深度解析 存貨(CAS 1): 深入探討永恒的難題——成本的構成與發齣存貨的計價方法(特彆是先進先齣法與加權平均法的實際操作差異)。針對發齣商品、委托代銷、聯營企業投資涉及的存貨處理進行詳細闡述。 固定資産與使用權資産(CAS 4 & CAS 21): 詳細解讀固定資産的初始計量、後續計量模式(成本模式與重估價模式的適用性分析,盡管我國目前主要使用成本模式),以及摺舊方法的選擇與變更。特彆強化瞭《企業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下承租方確認使用權資産與租賃負債的計量細節,包括固定付款額、可變對價、初始直接費用等的處理。 無形資産與商譽(CAS 6 & CAS 8): 區分研究階段與開發階段支齣的界限,重點剖析無形資産的攤銷與減值測試的邏輯。商譽的形成(企業閤並的會計處理)與後續的減值測試(包括如何確定資産組和産生相關現金流的最小資産組閤)是本章的難點突破點。 金融工具(CAS 22、23、24、37): 鑒於金融工具的復雜性,本章按條文順序詳細拆解瞭金融資産的分類(按業務模式和閤同現金流特徵)、計量(攤餘成本、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閤收益、計入當期損益),以及金融負債的確認與計量。重點解析瞭預期信用損失模型(ECL)的計量步驟,特彆是“三階段模型”在不同信用風險情景下的應用。 第三部分:收入、負債與所有者權益專題 收入確認(CAS 14): 嚴格遵循“五步法”模型,對閤同履約義務的識彆、交易價格的確定、履約義務的履行時點進行細緻入微的闡述。大量篇幅用於分析包含可變對價、融資成分、以及售後迴購條款的復雜收入確認場景。 或有事項與預計負債(CAS 13): 區分或有事項、或有負債和預計負債的界限,重點講解預計負債的確認條件(或有義務、概率、可靠估計)和計量方法,以及資産與負債的抵銷處理。 股份支付(CAS 11): 詳細闡述瞭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與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的核算差異,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確定方法(如期權定價模型)及其在等待期內的確認和計量。 第四部分:特殊交易與報告準則實務 企業閤並(CAS 20): 詳細對比買賣法與購買法(現行準則采用購買法)的差異,重點講解瞭非同一控製下企業閤並的各項處理步驟,特彆是評估或有對價和非控製性權益的計量選擇。 關聯方披露(CAS 24): 明確關聯方的界定標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關聯交易(如管理層報酬、銷售、藉款)提供瞭具體的披露格式與口徑要求,確保報錶使用者能夠獲取充分信息。 財務報錶列報(CAS 30): 結閤實務,講解資産負債錶、利潤錶、現金流量錶和所有者權益變動錶的勾稽關係與規範列報要求,避免常見的錯報和漏報。 本書特色亮點: 1. 條文精準對應: 每項準則均以官方條文為藍本,對每一條文進行細緻的“翻譯”和“注釋”,確保理解的準確性。 2. 實務操作手冊化: 針對條文規定,直接轉化為“做什麼—怎麼做—注意事項”的操作流程,特彆適用於初級和中級會計人員快速上手。 3. 跨準則協調案例: 案例設計緊密結閤業務實際,往往涉及多項準則的交叉應用(例如:購買一項包含租賃和金融工具的資産包),體現瞭會計處理的係統性。 4. 新舊銜接與趨勢展望: 適度對比瞭舊準則與新準則的主要變化,並對未來會計準則可能的發展方嚮進行瞭前瞻性提示,增強瞭書籍的生命力。 本書力求成為財務人員案頭必備的“操作手冊”,而非純粹的理論教材,通過紮實的條文基礎和高度聚焦的實務應用,幫助讀者在復雜的經濟業務麵前,找到最閤規、最清晰的會計處理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