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1: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书号:9787519722296
定价:158.00
作者/编者: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5月1日
基本信息2: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书号:9787519722319
定价:380.00
作者/编者: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5月1日
基本信息3: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书号:9787519722289
定价:28.00
作者/编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制定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5月1日
基本信息4:
书名: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
书号:9787519722302
定价:178.00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根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的明确要求,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着重考查宪法法律知识、法治思维和法
治能力,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检验考生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等方面的法治实践水平。考试以案例题为主,大幅度提高案例题的分值。
为满足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需要,切实提高运用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考查重点、考查方式的调整变化和要求,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的特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编辑委员会组织编写了《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依据考试大纲对案例题的考查要求,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注重将知识性内容与现实案例讲解相互融合。以
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引申出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帮助考生在把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同步提高主观题应试水平。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以案例为线索编排体例,涵盖主要学科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分析案情,区分法律事实,厘清法律关系,明晰
法律适用,解决法律问题,训练强化法治思维,着力提升灵活运用法学知识分析、解决法律实践问题的能力。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由9个部分组成: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和刑事法
律进阶案例、民事法律进阶案例、行政法律进阶案例。每一部分精心选择若干典型案例,每个案例设置以下主要栏目:
【案例指引】 讲述案例背景、特点与涉及的主要考点。
【案情】 提供案件主要事实材料。
【问题】 结合案例材料,围绕考查重点,合理提出问题。
【解题思路】 归纳法律信息,判断材料中涉及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并加以简要分析,指出应适用的具体法律规定。
【答题要点】 针对问题提出答题要点。
【扩展分析】 进一步辨析相近、相似、易错、易混和疑难知识点,力求准确把握,扎实理解。
各学科还附录司法考试经典主观题评析,既是十六年司法考试命题经验的总结,又是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考查方式的重要借鉴,具有*的参考价值。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由长期关心关注并参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法学*编写,相信本书对切实提高应试考生主观
题答题能力将有所裨益。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在撰写时力求反映和体现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特点,在注意学科科学性、性的同时,注重法学基本理论
、法律实务与考试需求的结合,对应试人员应当掌握的各学科基本理论结合实际进行了阐释,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在内容和体例编排上,为更加方便应试
人员复习考试,《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结合备考规律,归纳提炼重要、疑难知识点及易错易混知识点和核心法条,进一步充实完善各学科每
章的助考性提示内容和主要法律规定,同时增加了有关重要、疑难知识点的案例(实例)阐释,并将新增或调整较大部分内容在目录中加以标示,以方便应试人员对
比复习。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试卷内容范围分为4册,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中国法律史
、宪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法、*私法、*经济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
知识产权法、商法、民事诉讼法与仲裁制度,共计18门学科。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申请律师执业、公证员执业和初次担任法律类仲裁员,以及行政*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
裁决、法律顾问的公务员,必须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以依法、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和方法,检验应试人员是否了解和掌
握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否具有从事相应法律职业所应具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素养及相应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职业伦理。
根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
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法、*私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对上述内容与科目,应试人员应分别从了解和理解、熟悉并运用两个能力层次予以把握:
——了解和理解,要求深入了解和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容和相关法律知识、原理、规定,并藉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
——熟悉并运用,要求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指导下,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对法治理论问题、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进行分析、判断、综合、
评价,做到政治立场正确、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依据党的 报告重要论述,增加新的考点;
宪法,依据2018年3月di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di三章增加“di四节 国家标志”;di五章增加“di七节 监察委员
会”。
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为加强职业伦理考查力度,*章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法官职业道德”“检察官职业道德”“律师职业道德”“公证员
职业道德”“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各以单章形式编写,列为di二至六章。
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制史学科调整为中国法律史,考点数量为45个。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配套测试题解:
想打牢基础还得做题,很多高分考生本套“白皮书”,本书是配套《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原司法考试三大本)的模拟练习题,体例与
《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保持一致。作者均为参加过司法考试真题命题的*,深谙法考真题命题规律,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和2018
法考大纲设题。
通过做这套测试题,不仅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掌握教材考点,更重要的是,能从中了解命题老师的命题思路、考查方式及侧重点,昭示2018年命题趋势,强力助力考生
通关。
这本《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大纲+法考辅导用书四大本+配套测试题解白皮书+案例分析指导 司法考试》的厚度,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应试”气息。我当初买它,主要是冲着那个“四大本”的名头去的,心想这下总算不用再东拼西凑各种教材了。然而,实际翻阅起来,体验可谓五味杂陈。首先,对于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这本书的结构性略显松散。它似乎默认你已经对法律体系有了大致的框架认知,然后一股脑地把历年的考点和细碎的法条知识点堆砌在一起。我记得尤其是在行政法和民法那一块,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它引用的那些案例分析,虽然号称是“指导”,但往往只是简单地抛出一个结果,对于分析思路的逐步展开和逻辑推演,却语焉不详。结果就是,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解题路径,但收效甚微。它更像是一本详尽的法律知识点汇编,而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你如何思考和应试”的实战手册。准备考试,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量,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结构化理解,这一点,这本书在我看来,完成得并不尽如人意。
评分案例分析指导这一部分,是冲着“实战”去的,但实际体验下来,感觉更像是“理论的再现”。它收录的案例数量不少,但很多案例的背景设定都显得有些刻板和模式化,缺少了现实司法实践中那种错综复杂、真假难辨的灰色地带。我期待的是那种能让人在阅读时就陷入沉思,反复琢磨“如果是自己面对,该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冲突”的经典案例。然而,这本书中的案例分析,往往很快就能定位到核心的法律适用点,缺乏对边缘情况的探讨和对不同裁判思路的比较。因此,在培养那种“举一反三”、“灵活应对”的应试技巧方面,效果不佳。对于司法考试而言,考察的不仅是对具体条文的记忆,更是对法律精神和裁判逻辑的把握。这本书在后者的引导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给读者的感觉是,它帮你理清了“是什么”,但在“为什么是这样”和“如何去论证”的深度上,挖掘得还不够彻底。
评分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最让我感到头疼的是那个“配套测试题解白皮书”。我本以为它会像一个精准的靶子,帮助我校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谁知道,里面的题目设计虽然数量可观,但质量上却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有些题目确实紧扣了当年的考点热点,解析也颇为到位,能让人茅塞顿开。可另一部分题目,却显得过于陈旧或者说脱离了司法考试的实际命题趋势,甚至有些法条依据都显得有些过时了。更关键的是,对于那些复杂的多选题或案例分析题的解析部分,它往往采用了一种“官方口吻”的罗列式总结,缺少了对错误选项为什么错,正确选项的构成要素是怎样的这种深层次的剖析。这使得我做完一套题后,得到的提升感并不如预期强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庖丁解牛”式的分析,把一个复杂案例拆解成每一个法律关系的认定和适用,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给出答案,然后告诉你依据是什么”,这种单向的传递,对于培养考生的独立判断能力帮助有限。
评分说实话,四大本的体量确实让人敬畏,仿佛拥有了它,就等于握住了通往法考成功的“金钥匙”。但这种厚重感很快就转化成了阅读的压力。内容编排上,我感觉逻辑跳跃性较大。例如,在学习公司法时,一会儿提到股权转让的限制,下一页可能又跳到了股东的派生诉讼,中间缺少了对知识点模块化过渡的细腻处理。这对于需要建立完整法律思维体系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尝试着按照它给出的顺序去学习,但很快就发现,如果不同章节之间的知识点没有形成有效的串联,那么背诵的内容就容易形成孤岛,无法在实际做题时被激活和运用。我不得不自己动手,用大量的思维导图和时间线来重新梳理这些内容,这无疑增加了大量的额外工作量。如果能有一个更清晰的、以主题或法域为核心的逻辑主线贯穿始终,学习效率可能会大大提升。
评分关于这套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虽然不直接影响知识内容,但对于一个需要高强度阅读和反复翻阅的考生来说,体验感至关重要。我可以理解,要在一本参考书中塞入如此海量的知识点,对排版是极大的考验。然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排版过于拥挤、字体过小的情况,尤其是在引述法条原文时,密密麻麻的小字让人在长时间阅读后眼睛非常疲劳。更糟糕的是,有些页码之间的逻辑跳转非常生硬,章节标题的设置有时也显得不够醒目,导致在快速查阅特定知识点时,需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去定位。此外,由于是当年的版本,一些在后续司法解释中已经做出调整的细微之处,在书中呈现时并未得到及时更新(尽管这可以理解为版本限制),但这在备考后期,一旦发现自己依据过时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时,那种推翻重来的挫败感是相当明显的。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厚重但略显粗糙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