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华侨史概要
定价:45.00元
作者:赵红英,张春旺,巫秋玉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511353443
字数:
页码:71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华侨史概要》既保留了一版《华侨史概要》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又从分地考虑了六十多年以来华侨华人这一群体本身的变化,全面吸收了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力图在全面概述华侨华人历史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编纂了一本资料详实、简明扼要的世界华侨华人史。
目录
序
章 华侨出国
节 华侨出国溯源
一、秦以前中国海外移民
二、汉唐时海外移民
三、宋明时海外移民
第二节 近世华侨出国
一、明末清初的华侨出国
二、康乾时期的政策禁令与华侨出国
三、1840年以后华侨出国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移民与留学生
一、出国留学
二、新移民
第二章 区域华侨华人
节 东南亚华侨华人
一、1840年以前的东南亚华侨
二、1840年至1945年的东南亚华侨
三、东南亚地区的排华
四、1945年以来的东南亚华侨华人
第二节 东北亚华侨华人
一、1840年以前移居东北亚的华侨
二、1840年至1945年的东北亚华侨
三、1945年以来的东北亚华侨华人
第三节 中亚、西亚、南亚华侨华人
一、中亚、西亚华侨华人
二、南亚华侨华人
第四节 美洲华侨华人
一、16世纪至19世纪初期的美洲华侨
二、契约华工时代的美洲华侨
三、1882年至1947年排华运动中的美国华侨
四、1885年至1947年排华运动中的加拿大华侨
五、废除契约华工制后的拉丁美洲华侨
六、1945年以来的美洲华侨华人
第五节 大洋洲华侨华人
一、19世纪的大洋洲华侨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排华运动
三、20世纪上半叶处于困境中的大洋洲华侨
四、1945年以来的大洋洲华侨华人
第六节 欧洲华侨华人
第三章 华侨华人与居住地社会的融合
第四章 华侨华人经济
第五章 海外华文教育与华文文学
第六章 华文传媒
第七章 华侨华人社团
第八章 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第九章 华侨华人与公益事业
第十章 中国侨务机构、侨务政策的演变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本以宏大视角梳理中华民族海外迁徙脉络的著作,从古至今,从东南亚到美洲,再到欧洲,它构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华侨华人历史画卷。我被书中详尽的史料和严谨的论证所折服,作者似乎穿越了时空,亲历了那些在异国他乡扎根、奋斗、甚至流血牺牲的先辈们的故事。每一个章节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忽略或模糊的群体的生命轨迹。那些关于早期贸易、垦荒、矿业开发、乃至参与当地政治的叙述,都充满了令人惊叹的细节。特别是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华侨华人社会组织、文化传承和融入当地社会的复杂性的探讨,更是让我对“华侨”这一身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书,更是一部关于坚韧、勇气和文化适应的教科书。作者在分析这些群体如何面对歧视、如何建立社群、如何保留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探讨了他们对输入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也对那些身处异域却心怀故土的先辈们充满了敬意。它为我们理解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华人社群的现状提供了坚实的历史基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史学著作。
评分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生动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揭示了早期中国海外移民的艰辛历程和他们所构建的独特社会生态。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人物群像的刻画,那些为了生存和发展,远渡重洋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书中的叙述并非是冷冰冰的史实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情感张力。作者擅长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展现宏大的历史趋势,例如,文中对某个时期东南亚某个华人聚居区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甚至是民间信仰的细致描写,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我也被书中关于华侨华人与当地原住民、殖民者之间复杂关系的论述所吸引,这种多方力量的交织和博弈,塑造了华侨华人独特的身份认同和生存策略。它不仅仅记录了历史,更在解读历史,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迁徙潮,又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着这些群体不断向前。书中对他们所遭受的压迫和歧视的描绘,虽然令人心痛,但也更加凸显了他们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精神。这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书,它让我们反思历史,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平与融合的重要性。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被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宏大的历史视野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华侨”的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类迁徙、文化交流与身份构建的深刻探讨。作者以一种近乎考古学家的耐心,挖掘出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并将其巧妙地编织成连贯而引人入胜的叙事。我尤其赞赏作者在分析问题时的客观性,它没有回避历史中的黑暗面,例如种族歧视、剥削压迫,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华侨华人对世界文明进步所做出的贡献。书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华侨华人社群的比较分析,让我对他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例如,书中对早期北美金矿淘金热中华人劳工的描写,以及他们如何组织互助团体,抵抗不公,让我深受触动。同时,作者在探讨文化传承时,也展现了华侨华人如何在保留中华传统的同时,吸收融合当地文化,形成独特的“在地中国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沉稳大气,但又不会显得枯燥乏味,每一个论断都建立在扎实的史实基础之上,令人信服。它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入研究的著作。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窥见了中国海外移民史上那些不为人知的奋斗与辉煌。作者以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在异国他乡辛勤耕耘的农民,或是在商海中叱咤风云的商人,或是投身教育、文化事业的知识分子。书中对于他们如何克服语言障碍、文化隔阂、以及社会歧视,最终在陌生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的描写,充满了力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他们如何建立社群、维系家族联系、以及在危机时刻互相扶持的叙述,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它不仅是一部历史的陈述,更是一部关于情感、关于归属、关于身份认同的探索。我被书中那些关于华侨华人积极参与当地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甚至为争取当地权益而斗争的故事所打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多元的“中国”形象,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是一部能够唤醒读者民族情感、引发深刻思考的优秀作品,非常值得推荐给每一个对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人。
评分这本书如同一幅精美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壮丽史诗。作者以一种高度概括又细节丰富的笔触,勾勒出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华侨华人的发展脉络。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华侨华人与当地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关系的探讨,异常深刻。它不仅仅记录了他们“在哪里”,更分析了他们“如何生活”,以及“对那里产生了什么影响”。我被书中对早期华人商业网络、海上贸易路线的详尽描述所吸引,这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在全球经济早期就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作者在分析华侨华人如何应对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社会习俗时,也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适应能力。书中对他们如何在异国他乡建立家庭、传承文化、以及面对代际差异的描写,都充满了真实感和感染力。这本书让我对“华侨”这一群体有了全新的认知,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海外中国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跨文化群体。它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为我们理解全球华人社群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