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讀者》《特彆關注》簽約作傢
30餘篇入選全國中高考語文試捲閱讀材料原文
30餘篇**全經典散文現代文閱讀範本
當代中學生必備的中高考語文高分速成秘籍
2.國內首套閱讀類語文教材輔導書係,中、高考作文與現代文閱讀押題寶典
書中多篇文章入選全國高考和中考語文試捲閱讀材料,作者本人是教育部語文課題組文學專傢,該書對中高考語文作文和閱讀理解押題有實質性幫助。 內容推薦這是當代散文作傢涼月滿天的散文集,所收錄的數十篇散文有些是對傳統文化的解讀,有些是對長輩、雞狗貓、民俗等鄉情的迴憶,有些則記敘瞭身邊的生活點滴,亦有十幾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瞭孤獨。
涼月滿天用清麗的筆調、柔軟的筆法、溫婉和煦的口吻,講述那些生活中的往事。細緻入微又飽含悲憫的人世觀察,讓你甘心咀嚼貌似無味的生活過程,體味到一種隱性的快樂和理性的升華。她以一個冷靜的觀察者的角度,剖析、描畫、熱愛著這個世界和人們。在她用文字捉住的一個個美麗的瞬間,作為讀者的你會隨之嘆息、深思、感嘆、奮起。
這些文章實可作為散文寫作的典範。另在每篇文章篇末附有“寫作感悟”,點齣文章主題。 作者簡介涼月滿天,1971生,本名閆榮霞,河北正定人。中國作協會員,教育部語文課題組專傢。《讀者原創版》 《文苑》 《特彆關注》 《你我她》等雜誌簽約作傢。
在國內外各大報刊發錶作品三韆餘篇,共計四百多萬字,並在多傢報刊開設專欄。
齣版有《紅樓的草根兒們》 《走自己的路,讓西瓜去說吧》 《有一種智慧叫放下》 《我是你的如花美眷》《麵對生活,請拈花微笑》 《心無所待,隨遇而安》 《看淡,活齣人生大格局》 《逆風飛翔》《舊食光》《來不及好好告彆:三毛傳》 《美人如詩:林徽因傳》 《一床明月半床書》 《這段感情隻對你我有意義》《誰不想被世界溫柔相待》《鮮味:正是人間好食節》 《思想像花兒一樣開放》《陸小曼:悄悄是離彆的笙簫》 《小窗自紀評注》《高考語文熱點作傢作品精選:我沒有草原,但我有過一匹馬》 《白菜開花似牡丹》等作品。 目 錄第一輯 兩情唯願久長處
同病相憐的不是愛情 / 003
甜蜜是小而有用的奬賞 / 005
唯有流光不相負 / 008
像天一樣真的愛情 / 011
瘦盡燈花又一宵 / 014
不做你的連理枝 / 017
第二輯 情懷尚得似舊時
永遠荒涼,如同孤島 / 023
且唱一麯當挽歌 / 027
必經之路/ 030
年畫 /039
上古月令/ 042
情緒青春 / 048
夢想與光榮 / 051
有美一人,碩大且捲 / 054
環顧今生,有淚如傾 / 057
第三輯 從來美食如相思
芥菜青/ 065
唐人的餐桌 / 067
坐在漢代的餐桌前 / 070
口中一味/ 073
二月二,攤麵托兒 / 076
無肉使人瘦 / 078
逐肉 /081
每隻洋蔥都有自己的無可奈何 / 084
上等的好/ 087
第四輯 鞦月春花兩相知
怎麼好意思不美好地生活 / 091
虛榮的紅顔 / 093
穿衣服的雲 / 096
樂裏丹青/ 100
豐年好大雪 / 103
葉鳥魚枝/ 106
鼕日衡水湖 / 109
春心動/ 112
枝頭開花,煮雪烹茶 / 115
第五輯 沒人願住白房子
何異屠城/ 121
真實的虛幻 / 125
驀抬頭,月上東山 / 127
我卻是不能 / 130
微燈朗月相映照 / 134
星光下的殘垣斷壁 / 137
誰有什麼辦法 / 139
臉譜 /142
落得天上清平是幸 / 145
白房子/ 148
不謙虛又不會死 / 151
仍舊值得期待 / 153
黃金時代/ 156
跳跳舞,轉轉圈兒 / 159
第六輯 孤獨好比陌上花
孤獨這件事 / 165
我的烏鴉沒有來 / 169
為孤獨找一個理由 / 173
越舞越孤獨 / 176
孤獨恒久遠 / 179
孤獨裏有沒有幸福的方嚮 / 182
孤獨的香水 / 186
世界開滿孤獨的鮮花 / 189
孤獨是破敗鬧市中的花樹 / 192
很多人的災難都是發生在心裏 / 196
誰想天心月圓,就快快行動 / 199
第七輯 塵世有情重芳菲
活該 /207
這可咋辦? / 210
雨都下到哪兒瞭? / 213
功夫在墨外 / 216
跳一跳摘果子,不是跳一跳摘月亮 / 219
憑什麼拋棄柴米油鹽 / 222
有情塵世,萬韆纏綿 / 224
苦難和愛,剛剛好地來 / 227
上帝沒有答應送你一座玫瑰園 / 230
傾城之後的日子 / 233 在綫試讀部分章節第一輯 兩情唯願久長處
同病相憐的不是愛情
一個朋友半夜訴衷情,說是對一個人如何愛慕,且又列舉說:她承受傢暴,我也承受傢暴,她遇人不淑,我也遇人不淑,所以我和她同病相憐。我們都是年少時走瞭彎路,雲雲。
我聽不下去。字裏行間,隻不過是在費勁地尋找兩個人際遇的同類項。天底下遭受傢暴的人何其多也,遇人不淑的人也恒河沙數,你都要一個一個地愛慕?
所以,“同病相憐”這個詞不好,不踏實,不是建立在性情、誌趣、理想等硬件方麵的投閤,由此生發的感情根基不穩。盡管這個詞好像有魔力的手指,瞬間就能把人牢牢地吸引到一起,情誼瞬間升溫,好得能穿一條褲子,無分彼此,更會彼此對訴“傢裏那位多麼多麼不好,多麼多麼狹隘和暴躁,多麼多麼淺薄和無聊”,於是,執手相看淚眼,覺得愛情的暖流從腳後跟冉冉升起。
所以,倘使有人說和你同病相憐,撐死瞭也就是說和你是“病友”。這是所有的“友”級親密關係中,最低級的一種。就像網友,因為都上網,於是就成瞭友,你曉得上網的都是什麼人?它和“車友”“驢友”“書友”“畫友”不是一個概念,再怎樣的友,都是建立在同樣的興趣愛好基礎之上,惟有這個“病友”,誰可樂意去得病呢?所以是很被動的一種“友”,激起的隻是一種類似於同仇敵愾似的感情。一旦病消失瞭,“友”也就不復存在。若是擴大到某種社會運動,則更像是一種險惡的同謀,憑遭際之類同,抹平個體的差異,把人硬摶進一個群體裏,然後大傢轉著同一個念頭,發齣同一個聲音,錶達同一個訴求,若是有誰敢有異議,就被指斥為叛徒,一人一腳,踹入十八層地獄。
真正的誌同道閤和同病相憐根本不是一迴事,好比嚮陽花嚮陽開,背陰花背陰開。
春鞦戰國時,俞伯牙楚人而仕晉,官至上大夫。一日迴楚,行至漢陽江口,撫琴遣懷,遭樵夫鍾子期偷聽。俞伯牙小覷他是個砍柴的,有意考他,問他琴理,鍾子期侃侃而談。伯牙又彈琴給他聽。“其意在於高山,撫琴一弄。樵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會兒,將琴再鼓,其意在於流水。樵夫又贊道:‘美哉湯湯乎,誌在流水!’”伯牙得遇知音,二人結為兄弟,約定明年中鞦伯牙再來。次年,俞伯牙不負前約,乘船而至,子期已經亡故。俞伯牙墳前揮淚撫琴,吊罷,把琴摔得粉碎,口占一絕:“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麵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看!
俞伯牙和鍾子期沒有那麼多的同病可以相憐,他們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收入不同、日子不同,惟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愛琴,一個會彈,一個會聽。會彈的天底下找不著幾個,會聽的天底下也找不著那麼多人,所以,一個死瞭,另一個摔瞭琴,這樣的心痛是真的心痛。任何一對起於“同病相憐”的戀人,你們有沒有本事做到一個彈琴,另一個就能懂?遭際之內的感受大傢都明白,遭際之外的種種感覺,他的你能不能明白,你的他能不能懂?所以,大多是起於同病相憐,止於病好離散——病時彼此慰寂寥,病好撒腿就逃跑。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總不如直觀的數據。可是至今無人給齣這麼個數字,所以就總是有一些人,在麵對彆人的時候,會說齣楚楚動人的話:“我們同病相憐……”許是有意,許是無心。有意勾引者可殺,無心求同者也許是真的相信同病相憐就是前生有緣有分,於是今生産生真的愛情。可是卻不曉得這樣生硬扭結在一起的緣分,好比月老毫無道理係紅繩,有幾分做得數、當得真?
〖寫作感悟〗
這篇文章起於對“同病相憐”這個詞的反嚮思考,然後舉瞭一個比較淺顯的事例,由此生發齣議論,並用古人的事例做正麵論述,由此錶達一個觀點:同病相憐是一種很不靠譜的說法,我們有必要對它生齣幾分警惕心。
甜蜜是小而有用的奬賞
愛是什麼?
有靈魂伴侶這迴事嗎?
一個三角形在路上磕磕絆絆地走著,然後半路殺齣來個缺瞭一個三角的不完整的圓?然後,兩人閤體,愉快地一路滾嚮前?
天然的缺陷和彌補、缺乏和補充、缺失和多齣,就能夠天然地尋找到、天然地搭配起來?
是這樣嗎?
我活瞭四十多歲瞭,這樣的靈魂伴侶還沒有找到。
以前好像有過一個,但是,他是彆人傢的老公——他也可能不是我的靈魂伴侶,隻不過年少輕狂,幸福時光,覺得是就是瞭。不過就是都愛詩,可是除瞭他,天底下愛詩的男人多得是;不過就是長一頭黑發,可是除瞭他,天底下長一頭黑發的男人多得是;不過就是清瘦帥氣,可是除瞭他,天底下清瘦帥氣的男人多得是。天底下的、愛詩的、黑發的、清瘦的、斯文的男人,就都是我的靈魂伴侶?不對,這不閤邏輯。
不能說一定沒有靈魂伴侶,不過天然搭配好的靈魂伴侶不多而已。多的是兩個人遇見瞭,相處瞭,有矛盾瞭,然後多齣來紮疼彆人的地方,掰一掰;讓彆人心有不足的地方,填一填;對方嫌自己話多,那就話少一點;自己嫌對方吃得多,對方就少吃一碗。這麼辛辛苦苦地在一起,爭吵,哭泣,和解,再爭吵,再哭泣,再和解。如果能一直和解,到最後還能和解,也許就修成瞭一個字,叫作“愛”;也許吵著吵著就煩瞭,哭著哭著就散瞭;也許吵著吵著就不吵瞭,哭著哭著就不哭瞭,可是,日子還繼續冰涼涼地往下過。
所以,愛約略就是兩種形體,一種是天然的靈魂伴侶,一種是後天的靈魂伴侶;婚姻麼,約略也就是兩種形體,一種是靈魂伴侶組成的婚姻,一種是非靈魂伴侶組成的婚姻。
古老的吉祥詞兒有“佳偶天成”,可是哪裏有那麼多的佳偶是天成,多的是彼此相悅,各自修正。修正,這個詞講起來是輕省,真去做,說不上雲淡風輕。
有這麼一對夫妻,一個喜歡思考,一個熱愛製作;一個喜歡文化,一個鍾愛自然;一個喜歡關窗聆聽巴赫的音樂,一個卻寜願關掉巴赫的音樂,傾聽外麵的鳥鳴。他們成瞭夫妻,然後一個得瞭癌癥;另一個辭瞭工作照顧她,卻也因為身心俱疲打瞭她。他們對打,一個尖叫,一個怒吼。然而,他們仍舊相愛,所以互相原諒。然後一個死去,另一個思考:“一開始相處時,我們會因為彼此的不同而感到不適……我們確實是不同的,或許這一點也可以適用於許多男女身上。分開來的我們絕非完整而自在的個體,隻能算是半個人,一個是天,一個是地。這本來就是我們的真相。我們逐漸學會欣賞、尊重彼此的差異,也學會感謝……缺少瞭彼此,我們永遠無法體會這份閤一感。我們把柏拉圖的一句話改成瞭:‘男人與女人本來是一體的,卻被分裂為二。所謂的愛就是對這份一體感的追求。’”
一體,這種感覺實在太好。哪怕這麼個人遠在天邊,可是你一個人走在路上,一個人做飯吃飯,一個人睡覺,心裏是踏實的,孤獨隻是一個形式。見到瞭,抱一抱,鬥鬥嘴,鬧一鬧,兩個人齣在一起的氣兒都是熱的,心是活的,嘣嘣跳。若是沒有這麼個人呢,心裏空、涼,像天上的月亮。“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是個傻子,偷靈藥,求長生,卻不料孤守廣寒,是那樣一寸寸捱不過去又不得不一寸寸捱過去的冷。還不如愛一場,和另一個人因為愛而受傷,因為受傷而疼痛,卻是一邊疼痛受傷一邊復原,一邊哭泣咒罵一邊原
諒。愛本身就是苦痛的過程,甜蜜是其中很小卻很有用的奬賞,它是我們尋之不易的一體感——愛就是不孤單。
沒有人願意孤單。
〖寫作感悟〗
長久以來,我們都有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如果相愛,就應當是心意相通、彼此相閤、親密無間。事實上,即使相愛,心意也未必百分百地相通,彼此的生活習慣、思想境界也不見得百分百地相閤。至於“無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相處是一種學問,隻有掌握瞭這個學問,纔能使相處融洽而親密,不至於行走半路,中途分崩。
唯有流光不相負
一個女孩子,一直哭,一直哭。
她來北京學習音樂,在咖啡店裏邂逅一個男士,又帥氣,又溫柔。他們迅速墜入愛河,一起聽音樂會,一起看球賽,齣雙入對。男士總是把胳膊護在她的身後,生怕她被彆人擠到;吃飯的時候,總是點她最愛吃的菜,還問:“夠不夠?不夠再要些。”她為瞭陪他,對教授撒謊說自己生病瞭,不能去上課;對傢裏撒謊說課程太緊瞭,需要更多的錢。騙來的錢,就這樣陪他聽音樂會,陪他看球賽,陪他喝咖啡,陪他吃飯。半年花瞭十多萬。
然後,莫名其妙地,他就對她冷淡下來,電話不接,短信不迴。她在宿捨裏夜夜無法入睡,聽著歌掉眼淚。她天天給他的哥們兒打電話,問他怎麼瞭,為什麼不理自己。站在《愛情保衛戰》的舞颱上,她還在一直哭,一直哭,哭得抬不起頭來。
他的哥們兒上颱做證,說他還交著一個女朋友,比他大十來歲。他住人傢的房子,吃人傢的飯,花人傢的錢——就是一個吃軟飯的小白臉。
就是這樣一個男人,害自己搭進去父母的血汗錢和值金值銀的青春。當主持人問:“你知道他是什麼人瞭,如果他還肯要你,你還跟嗎?”她哭著點頭說:“跟。”
跟什麼跟,人傢根本不要她。原本就是一段孽緣,一個男人憑藉一種製式化的手段偷瞭她的芳心,騙瞭她的身體和金銀,然後轉身離開,既不留戀,也不自譴。她迎來瞭生命中最黑暗的時間段。
以前在天涯見到一個帖子,一個女士講述自己在婚戀網站遇到一個花籃騙子,用一種製式化的溫柔偷瞭心,騙瞭錢,連麵也沒有見過,就消失不見。她夜夜哭,癡癡等,甚至聽到有誰的聲音像這個人,就追上去問:“你是不是阿剛?”
人傢罵她神經病。她迎來瞭生命中最黑暗的時間段。
又有一個女孩子,一直哭,一直哭。
她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眼淚,還有那麼深青的黑眼圈。她的嘴角下撇,閤不上,閉不攏,眼淚灑得胸前一片水痕。大學四年,畢業後和男友同居。男友說:“寶貝,你就在傢裏照顧我好瞭,我在外麵賺錢養你。”男孩實踐瞭他的諾言,真的風裏來雨裏去,吃辛吃苦地賺錢養她;她也實踐瞭他的期望,真的在傢裏給他洗衣做飯。他齣差十二天,帶十二雙乾淨襪子走,迴來拿迴臭襪子十二團。
她逐漸養成瞭晚上不睡、白天不醒的毛病,一旦醒著就想知道他在做什麼、和誰在一起,然後給他打電話、發短信。他煩瞭,不肯迴,她就越發焦急,不知道他怎麼瞭,是不是自己哪裏做得不對,是不是他和彆的女人在一起。迴來就吵,就怒,搞得男友不願意迴傢,迴來也是往沙發上一躺,不肯說話。愈是這樣就愈是吵,愈是怒,男友就愈是不願意迴傢。男友給她報瞭班,讓她齣去學習,不要總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她去瞭兩天就不肯再去;男友給她找瞭工作,讓她齣去,她也隻去瞭兩天就不肯再去。她說自己再也適應不瞭外界的生活節奏,她就想和他在一起,就想待在傢裏。
然後,他提齣分手。她的天塌瞭,她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來瞭。
來瞭就來瞭唄,有什麼瞭不起。誰還沒有過生命中最黑暗的時刻?當初我大學時失戀,差點就投瞭河。後來老公齣軌,又為爭財産把我打到腰椎骨摺住院,我隻恨父病母老,不能上吊。可是如今也都過來瞭。其實也沒有什麼剋服痛苦的良方,“隻要把一切都交給時間,然後咬著牙忍耐。”
漸漸地,哭著哭著就不哭瞭,痛著痛著就不痛瞭。該學琴的繼續學琴,該找工作的去找工作,受一迴花籃騙子的騙,還能受兩迴?一切都過得去,惟有一句話且記:“既然已經因為哭泣錯過太陽,就不要因為哭泣再錯過月光。”人生就是這麼迴事,誰都會有生命的極夜,無星無月,無路無愛。不要緊,
一分一秒捱過去,咬牙任憑痛楚淩遲。世間萬物都會辜負,唯有流光不相負。遲早它會把你的痛衝刷殆盡,哪天想起來,也隻餘下淡白的模糊影子,那是你一個人的偉大勝利。
〖寫作感悟〗
“絕境”是一個令人絕望的詞,好像是走到一個前走無路、後退無門的境地。可是,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絕境,隻有睏境,而睏住自己的,也不過就是自己的心。看明白這一點,咬緊牙闖齣去,就會有另一片天等待自己。
像天一樣真的愛情
真正嘗到愛的滋味的時候,愛是苦的,而且是往啞巴嘴裏塞一嘴黃連,不能說,說不得。
因為是暗戀。
不必費心描述那是個怎樣的男孩瞭吧,反正是目若星辰,或者說,他的眼睛裏裝著所有的星辰。
他的軀體蓬勃而健壯,當他穿著一身藍色的球衣在操場上輾轉騰挪的時候,我的眼睛就背叛瞭大腦的意誌,除瞭嚮他看,隻有嚮他看。旁邊有人哦哦地起哄,說:“看啊,你的眼珠都粘到人傢身上瞭!”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收迴眼睛。
當他站在講颱上的時候,我的嘴巴也閉不攏,隻有傻傻地笑,笑意像噴泉,從胸口往外湧。笑得他又羞又惱,走下講颱來對我說:“有什麼好笑的!”可我還是笑,哪怕臉已經羞得通紅,可是笑意就是遏製不住。我愛他啊。
我那麼年少,他那麼青春。
就是那麼不能宣之於口,但又像咳嗽一樣掩藏不住的愛情。他曾經愛過我嗎?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們曾經有過的短暫的對視中,滿教室的喧嘩都像海水一樣退成背景,我的世界隻剩下他看著我的眼睛,那麼亮,那麼灼人。我是捨不得移開眼神的,可是他為什麼也捨不得移開呢?你聰明的,告訴我。
這個人,真是給我的愛情之路,開瞭一個不能再壞的頭。
從此以後,我就不曉得愛情是什麼滋味瞭。因為已經把愛愛過瞭,因為已經把燃燒燃燒過瞭,因為已經把青春青春過瞭,此後再遇到的每一個人,就都是將就瞭。
我和第二個男孩子的交往,是在迴眸一瞥中開始的。他正蹲在路邊學習修理自行車,埋頭換車胎,我騎著車子從他旁邊經過,迴頭看瞭他一眼,他也抬頭一看。他說:“就是因為這一眼,我就把你喜歡上瞭。”這種喜歡,我曉得。因為他看我的時候,安安靜靜的細長條眼睛裏,閃著滿天河的星光,好像當年我看那個男孩子一樣;好像當年那個男孩子,看我一樣。
第一次好像隻是一首詩寫瞭起首的字,這第二次好像纔著手書寫第一行,天天真真,莽莽撞撞。我和他嘗試著接吻,卻隻敢把嘴唇貼在一起,像一片花瓣貼著另一片花瓣。沒有過起哄亂鬧的時刻,隻在大白月亮高高掛的晚上,手拉著手,從村的東頭走迴西頭。半路上他開玩笑,輕輕把我推倒在草垛上。我穿瞭一件假毛呢的西裝,粘瞭一身的毛草,東齣一根,西齣一根,他又笑著低頭替我一根一根地拈。
在離得很遠的學校讀書,雨後跑操,荒僻的小路上到處是指甲蓋大的青蛙,劈哩啪啦亂蹦,我一邊躲閃,一邊想著他;停電後的教室點著蠟,滿室熒熒,鋪開一張白紙,卻不知道要寫些什麼字,一邊亂劃拉,一邊想著他。
深靜流緩,像沙漠裏的一條河,也沒有哭過,也沒有鬧過,也沒有瘋過,也沒有笑過,也不知道怎麼,也就沒有瞭。隻餘下漫漫黃沙。這段戀情,也結束瞭。
第三次,也結束瞭。
第四次,也結束瞭。
好像感覺都不是愛情似的,隻是依戀、依靠,隻是在無可思想時,情感的一個落點。就像茫茫大雪裏,一個黑的點,使人的眼睛有物可見,不緻得瞭雪盲。
我自己的愛情,早在第一次就已經遺失,此後種種,都是假愛之名。
親愛的,在這個鼕天的黃昏,
請像小男孩一般,和我在一起。
不要打斷我的驚奇,
像一個小男孩,總是
在可怕的奧秘中,讓我依然
做個小女孩,哪怕已成為你的妻。
真正的愛情,是可以讓人這樣還原的。從一個男人還原成一個男孩,從一個女人還原成一個女孩,而男孩和女孩都小小的、很天真。
我遺失的是我的天真。
或者說,我從來沒有在我的愛情裏變得天真,因為最當得起我的愛情的,卻是恰恰不容愛情發生的年份。那份暗裏滋生的罌粟花,開不瞭天真的笑顔。我沒有和那個我曾經真的全身心深愛的人一起拉過手,沒有逛過街;我沒有給他起過綽號,他也沒有捏過我的臉;他沒有在大街上,在我麵前扭著跳過滑稽的舞,我也沒有在他麵前晴天落白雨,哇哇地哭。
隻在短暫的對視裏悄悄做過幾次傻瓜,可是這樣的機會是拿在手裏的大額鈔票,在通貨膨脹的年代,怎麼也不禁花。在他的眼睛裏我不知前塵來世,在我的眼睛裏他忘瞭今生。可是轉迴眼,仍舊他登上他的講颱,我捧起我的書本。天真嗎?沒有過啊。鬍鬧嗎?也沒有過啊。這樣的一生,真是乏善可陳啊。可是,若真的有這樣一份愛情擺在麵前,若真的有人問:“你敢不敢要?”
我的迴答是:“我不敢。”
我敢登上光禿禿的石頭山,我敢閉著氣在水裏張開眼,我敢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走路,我敢麵對種種險惡的人心,我卻再也不敢認真去愛、天真爛漫、不計後路、義無反顧。
不敢一顆心全然交付,憑你拿去,撕碎也好,揉擰也好,我疼,但是我開心。
我寜可把它捧在自己的手心,給它裹上鐵,穿上外套,再打上傘。這樣你便傷它不到。而我,也實實在在地不會再遇上那麼一個可以讓我把它的鐵皮解開,外套脫下、傘收起的人。過瞭那樣的年紀,過瞭那樣的年份。
都沒有瞭天真,也就沒有瞭天真的愛情,像天一樣真的愛情。
〖寫作感悟〗
每個人都有過或者正在有著純潔而美好的感情經曆,有笑有淚,有苦有甜。有過的,可資迴憶;正在經曆的,請珍惜。
瘦盡燈花又一宵
“誰翻樂府淒涼麯?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在蕭蕭風雨裏瘦盡燈花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耿耿鞦燈裏經常會大睜一雙不眠的眼睛。
一燈熒熒,四壁昏黃,煢煢孑立的影子投在牆上,寂寞大得蓋住瞭這間房子。總覺得這樣的境界,不適閤鐵馬冰河,不適閤共倚西窗,不適閤古佛青燈,隻適閤昏昏默默,獨對相思。
瘦盡瞭燈花的,若是女子,必有一雙哀怨朦朧的眼睛,和裊裊婷婷的身段,還有縷縷微風一樣的嘆息繞著此屋鏇轉。
若是男子,必是一杯薄酒澆遍離愁,一夢醒來不見伊人,醒醉皆無憑靠,越見得相思深重、憂傷無限。這樣一個束巾頂幘的男子,這樣一個吟風弄月的詩人,這樣一個風雪滿江的旅者,刻骨相思處,百煉鋼也化成瞭繞指柔。
最初知道這首詞,還是一位朋友輕吟慢詠而來。記住瞭他,也記住瞭瘦盡燈花又一宵的落寞,記住瞭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的清愁。這個朋友有傢有室,有妻有子,年近不惑,什麼都有瞭的時候,卻夜夜在那裏瘦盡燈花、形影相吊。
想來當初也是燭影搖紅,紅袖添香,溫香軟玉,耳鬢廝磨。到瞭現在,相攜的手不曉得什麼時候分開瞭,交纏的目光不曉得什麼時候分開瞭,膠漆一樣的愛不曉得什麼時候分開瞭,活得越大,心裏的空間越大,像一顆漏空的牙齒,空得人心裏發慌、發痛。於是會有那樣多的人走遍韆山之後仍舊一個人暗夜裏孤單地漂流。
什麼都成瞭習以為常的外在的時候,總有一片模糊的影子或者雲彩,投影在自己心湖的波心,影齣當初的感動和投入。多少人在孜孜不倦地追尋理想中的愛人,多少人在未來裏尋求過去的一種仿真,多少人夜深不眠,高燒銀燭,點燃自己的思念。多少人,多少人在瘦盡燈花,獨對春宵。
當一個一個明朗得不留餘地的白天和身邊人無知無覺地度過,就剩下這曖昧的鞦夜,鞦蟲唧唧裏,靠著床頭或是靠著椅背,貼住白牆或是斜倚花窗,靜待相思一朵一朵暗夜裏靜靜綻放。多少往事前塵,輪迴不盡,刻骨銘心,在暗夜燃燒的燈花裏靜靜復活。
也許會為當初的輕率孟浪後悔,也許會為當初的輕易捨棄難過,也許會在痛到極處時乞求命運再來一次,可是,人的感情真是流水,這一刻不知道下一刻的事情。特定情境特定心緒下産生的愛,離開特定環境,麵目全非。所以說,其實沒有什麼愛可以重來。所謂重來的愛,其實隻是一些碎片,在僵硬失真的歲月裏充滿縫隙地假扮久彆重逢的感動。
而且,曾經為瞭一夜夜的瘦盡燈花,真的盼到做瞭自己的身邊人,卻發現滋味也不過爾爾。理想化的愛情終究抵不過現實生活的磨礪,感情越變越粗糙,甚至夫妻做久瞭,彼此連對看一眼都不肯。無論怎樣的愛過,怎樣的投入過,怎樣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過,怎樣的非卿不嫁非卿不娶過,做瞭身邊人,好像就沒有瞭讓人為自己瘦盡燈花的資格。
而且,也沒有哪個人可以讓人為瞭自己永遠地瘦盡燈花。再痛的痛也會平復,再傷的傷也會愈閤,再濃烈的感情也會平淡如水,再鮮明的麵容也會逐漸成為背影。形式上的夜夜瘦盡燈花,包容著不同的內容。時光不斷流轉,對象不斷變換,今宵我為儂瘦盡燈花,明夜儂為他瘦盡燈花。到底誰愛著誰呢?這個世界曖昧得讓人費解。
我發現自己現在十分敗落。一陣又一陣絕望和灰色的情緒襲來,然後我就開始沉浸在黃葉滿地、白柳橫陂的蕭涼境界裏無法自拔,而對於深陷情緣的女子們,就有瞭一種彆樣的焦急和憐憫。
小時候,聽過一個笑話:一個挑著剃頭挑子的戲迷在戲颱下看戲,看嶽飛被十二道金牌急召入京。這個戲迷從頭一直擔心到尾,然後看到白臉奸臣秦檜,再也按捺不住,一個箭步躥上戲颱,竟然拿挑子尖尖的擔尖把這個倒黴的演員給捅得一命歸西——真是迷人不醒,忘瞭颱上唱的,不過是戲。
到瞭現在,經常看到這樣的故事:一個女子,愛上一個感傷、恍惚、優雅的男人,然後,開始徹夜地等待。她說:“你來吧,你不來,我就在這個酒吧坐上一夜。”然後,她在她的文章裏寫道:“我不知道度過瞭多少這樣的一個人的黑夜。”
於是我就著急,想像那個剃頭的一樣,大叫一聲:“不要啊,不要這樣!”沒有什麼是真的,手心裏哪裏能握得住風?有誰能夠把握得住感情?
有時,也會想著,在一份真幻難明的愛戀麵前,如果是我,將會怎樣?
我不知道會怎樣,我隻知道睜開一雙眼睛看到的這個世界,日光和月光下竟然如此不同。而我仍舊在夜夜地瘦盡燈花,不知道是為瞭什麼,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活著是為瞭什麼,不知道什麼纔可以填補那種難忍的空虛和寂寞,也不知道什麼可以讓自己恒久地溫暖一世,無欲無求,輕身走過。
現在想來,當初那位先生念來的那一句“瘦盡燈花又一宵”,竟然真成瞭一讖,注定瞭此後的蒼煙落照,無法超拔身心。所以,會格外地愛那土夯的城牆上連綿的銀白的鞦草。再怎樣的芳華繁盛,鞦來瞭也會褪去華裳,在涼風裏瑟瑟成一道沒有前路的風景。
到底什麼纔是我溫暖的殼?好像我能做的,隻能是躲在老歌裏,把自己想像成一尾一天到晚遊泳的魚——覺得纍,也覺得疲憊,卻無法停泊登岸,開始另一種人性化的生存。
〖寫作感悟〗
在春江花月的夜裏失眠,和在清鞦冷月的夜裏失眠,滋味是一樣的。一個“情”字,韆般失落,萬種相思。也許這樣的失眠給人的感覺痛苦,但是痛苦又何嘗不是人生的一種滋味。慢慢品嘗,在紛亂的世界裏,有這一時的情感沉溺,未必是不好的事。
不做你的連理枝
小的時候,喜歡畫梅。闆凳高的小人兒,懂得什麼青綠泥金、彩花妝粉,無非一張素白的紙、一支小小的鉛筆,畫上滿紙彎彎麯麯的枝乾,角角落落也不放過,看得人眼暈。然後這裏、那裏,這裏、那裏,添綴無數朵小小的五瓣梅。這梅花啊,就這樣從天外飛來,纏纏繞繞,開瞭滿紙。自己橫看竪看,怎麼看都美。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自己正對著妙玉清修庵外一樹灼灼梅花,寒香拂鼻,映著大雪,分外精神,好不有趣。
大一些,就聽說瞭一句詩:“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一瞬間美得不能呼吸。比翼鳥、連理枝,多麼像我當年畫的纏枝梅:縱橫交錯,纏纏綿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上正大雪紛飛,就讓我們彼此溫暖,彼此依偎。
可是,再大一些,又品齣一些彆的滋味,一樣的美,卻很悲:“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唐明皇寵愛楊妃,也無非愛得不知道怎麼著瞭,於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無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可是楊妃卻死瞭,剩下一個明皇落瞭單,夜雨聞鈴腸斷聲。
現實中,愛情真是不宜存在的,氣候不閤適,土壤不閤適,溫度也不閤適。大兵壓境,三軍催逼,都說是她誤瞭國是,所以唐明皇不捨也不行瞭。你看,美麗是一宗罪,愛情又是一宗罪。於是,我們的美人死瞭,唐皇的愛人死瞭。
幸虧還有續集,“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兩人盟誓,也再不說來世為人,重做夫妻,而要變成鳥,在天上飛,或者化作連理的花枝。是啊,哪怕變成魚呢,哪怕變成兩隻呆頭鵝呢,在水裏一邊遊一邊昂昂地叫,反正,反正再不轉世為人瞭。人間有逼索性命的白綾,有“直瞪瞪的星眸咯吱吱的皓齒”,有君王椎心泣血的哀慟:“既不能救你又不能替你。”
這一句“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都解道說的愛情忠貞不渝,卻原來是愛情走投無路,逼急無奈,隻好上天,隻好入地。梁祝也化瞭蝴蝶,春天裏翩躚來去;焦仲卿和劉蘭芝呢?做瞭真正的連理枝瞭,“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婆婆再韆刁萬惡,總不至於把兩棵樹也鋸瞭去,這兩個人纔真正得以攜手笑看風雲變幻,微風吹過,樹葉窸窸窣窣,宛似愛人低語。
絕美的愛情,原來真的是隻能塵世發生,塵世結束,續集都在神話世界裏。人間,這般不容愛情,又是這般遭愛情厭棄啊。但人間分明又是我那一張畫滿梅花的白紙,朵朵愛情,紛繁盛開。隻可惜不是來得太早,就是太遲。例如我和你。
我和你相遇的時候,你早已經在遙遠的地方娶妻生子。然後纔和我像暗夜裏從不同的頂端齣發的兩條射綫,被命運之箭一箭射齣,不可挽迴地覿麵遭逢。而我的寂寞從小時一直貫穿至今,像壁上的龍泉劍,直到有瞭遇閤,纔發齣嗆嗆龍吟。“愛”原本隻是一個字,有瞭你,纔有瞭全部意義。
真的,我愛你。我願意係上小小的圍裙,為你烹調精美的飯菜;我願意穿上桃紅睡衣,滿麵嬌羞,夜夜等你;我願意被你牽引著行走在一生的風生水起、寒冰熱火裏,身苦萬狀,卻心甜如蜜。啊,我是真的,真的愛你。
可是,已經有人從頭到腳地打理你,有人夜夜不睡,等你迴來,還有一個小小的孩子,等你進門的時候,給你拿拖鞋,抱住你的腿,仰著小臉叫爹爹。
所以,請讓我走開。請你,請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忍耐,韆萬不可要我留下來。有些愛情注定隻能在天上飛,在水裏遊,在泥土中發芽長葉,綠樹成蔭子滿枝,卻不應存在於人世間的一呼一吸、棵柴粒米。
在你的生命裏,我隻能風一樣穿行過去,卻不能和你並肩站立——我的存在如同利刃,會帶給彆人不期然的傷害。我不能用他們的眼淚,換取和你的比翼雙飛,這樣,我心不安,你心會碎——我怎麼捨得,我怎麼捨得你心碎,所以我隻好黯然離彆,九十日春光過隙,怕春歸又早春歸。
請你相信,如果可能,我寜願和你過今生的平凡日子,也不願意將希望寄托來世,和你做並蒂花、比翼鳥、連理枝。那是怎樣一種悲情和無奈的愛戀,即使我已走遠,仍舊化作柔軟的花枝,纏繞著你的一呼一吸。
〖寫作感悟〗
人生總有求不得,那便不求也罷。站得遠遠的,默默送上祝福,也許是一段
純美感情的最好結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