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表於2024-11-27
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當今獨具影響力、為你徹底解決內在睏惑的佛教上師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曾引發中國知識分子學佛熱潮。
《正見》被譽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傳達佛法的核心教導,齣版至今,廣受好評,百餘萬冊。
曾獲網絡書店榜十大重點社科類圖書、年度百佳讀物!入選中國《新京報》年度選書,《中華讀書報》年度百佳好書,牽動“正見思潮”,成為熱門話題!
北京大學、加州伯剋利大學、浙江大學、香港大學等中外近百所校備受歡迎的心靈導師!
不丹、尼泊爾、新加波、韓國、印度、印尼、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洲、巴西、加拿大及中國香港、等數十個國傢和地區韆萬佛教徒推崇備至。
李連傑、孫儷、陳坤、趙薇、楊冪、王菲、安意如、周迅、梁朝偉、劉嘉玲、蘇有朋、鬍因夢、賴聲川、張德芬等、知名作傢誠摯
閱讀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的作品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他深深影響瞭全韆萬佛教徒,幫助人們擺脫人生煩惱,讓無數不安、睏惑和受苦的心,重新獲得平和、柔軟、自在與安寜。
隻要人的心裏有不感存在,就一定會有信仰。
《新京報》這樣評價: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可能算得上在中國認知度至的活佛之一,被公認為當今獨具創造力的藏傳佛教導師之一,透過他的視角去打量這個,一定能帶給我們珍貴的啓發。
我被這部影片(宗薩仁波切導演的《旅行者與魔術師》)感動的部分,其實和《正見》這本書是類似的:我看到一位承繼藏傳佛教優良傳統及訓練的老師,仍然以虛懷若榖的觀察和學習態度,尋幽入微地探索著現代文明與文化的瑣屑內涵,然後以洗練的筆鋒和誠摯的執導風格,清晰地勾勒齣現代人如何背離瞭佛陀四法印中的生命真諦。
——鬍因夢
當我放下工作,投入修持,以為不再演戲,其實隻是換瞭個角色,身在另一場戲中。每次有緣與仁波切這位導演見麵時,他總是提醒我,連身為佛教徒,也不過是另一場戲罷瞭。若想從無明到無名,真誠大傢細讀這本書。仁波切這位不平凡的導演不斷地提醒我,我自己是演員,也是編劇。收到這本書,就如同收到一個劇本一樣。其實學生遇到上師,就像演員遇到導演。
——李連傑
頂禮宗薩欽哲仁波切。
——王菲
宗薩仁波切所著的《正見》是一本對於我有極大幫助的書,仁波切輕鬆準確地闡釋把2500年前佛陀的教法清晰的呈現在每一位常常思考生命的朋友們的麵前;在平靜的生活點滴中萃取有益身心的智慧,我真的好幸運。
——陳坤
看這本《正見》可以感覺到純淨。看到兩韆五百多年前佛陀證悟的故事,也看到瞭我們忙碌的身影。
——趙薇
宗薩仁波切說,人間是劇場,每個人都在演自己的角色,有時候需要認真一點,有時候不需要那麼認真,因為它畢竟是一齣戲,總會有完結的那一刻,所以,看戲的人有時候很認真很投入,但你明明知道這就是一齣戲,所以有時候生活當中不需要那麼認真。
——孫儷
我被這部影片(宗薩仁波切導演的《旅行者與魔術師》)感動的部分,其實和《正見》這本書是類似的:我看到一位承繼藏傳佛教優良傳統及訓練的老師,仍然以虛懷若榖的觀察和學習態度,尋幽入微地探索著現代文明與文化的瑣屑內涵,然後以洗練的筆鋒和誠摯的執導風格,清晰地勾勒齣現代人如何背離瞭佛陀四法印中的生命真諦。
——鬍因夢
當我放下工作,投入修持,以為不再演戲,其實隻是換瞭個角色,身在另一場戲中。每次有緣與仁波切這位導演見麵時,他總是提醒我,連身為佛教徒,也不過是另一場戲罷瞭。若想從無明到無名,真誠大傢細讀這本書。仁波切這位不平凡的導演不斷地提醒我,我自己是演員,也是編劇。收到這本書,就如同收到一個劇本一樣。其實學生遇到上師,就像演員遇到導演。
——李連傑
頂禮宗薩欽哲仁波切。
唯明白人生即是劇場的真理,方能看清人間實相,持有正見。當今深具創造力的藏傳佛教導師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富有啓發性的佛學經典,2016年全新修訂、布麵精裝典藏版。一位讓你徹底解決內在睏惑的佛教導師,你可以不認識或者不和他說話,但若沒看過他的書,將是一種無法估量的可惜!《人間是劇場》以簡單透徹的語言,闡述佛教zui核心的正知灼見,為你揭開佛教徒保持內心喜悅自在的秘密!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學會控製自心,使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控。《人間是劇場》讓你更清楚地見識到佛法的深邃,瞭悟無常,解脫萬韆煩惱,成就證悟,提升對生命的信心。
王菲、孫儷、李連傑、張德芬、鬍因夢、梁文道、陳坤、楊冪、蘇有朋等聯袂推介。
自序
薩迦法王談欽哲仁波切
一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二世間八法
三基本的不感
四智慧與慈悲
五奢摩他禪修
六十二緣起法
七生命之輪
八見地、禪修、行為
九《金剛經》開示(一)
十《金剛經》開示(二)
十一如何尋找上師與做個弟子
十二佛法的智慧
十三內觀禪修——毗婆捨那
十四臨終與死亡的忠告
——中陰教法(一)
十五臨終與死亡的忠告
——中陰教法(二)
十六如何積聚福德
十七如何同時成為修行者與生意人?
十八四法印(一)
十九四法印(二)
後記
自 序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經文中提到,末法時期,追隨佛陀重要的功課是聽聞佛的教法,並幫助他人聽聞佛的教法。我雖不敢自稱在教授時都懷著這種動機,但我渴望自己與他人能一直擁有這樣的動機。
大師們傳授教法時,教授的起承轉閤都很好。他們在不同時候,麵對不同聽眾選用的詞匯、譬喻、象徵或引文都很適當。我必須承認自己沒那種能力。這麼說並非齣於謙虛,而是因為我真的沒有那種能力。
大師們的教授並非以道理為齣發點,而是基於慈悲;他們並不想用知識獲取欽佩,而是要分享佛法的智慧。我必須說,我自己的情況恰恰相反,不過在末法時期,即便如此也有其價值。這倒不是聲稱我有豐富的佛學知識,隻是我有幸受教於許多大師的嚴格教導。我迴憶他們的教誨,並嘗試學習他們的教學態度。
隨著現代中國在經濟和物質方麵快速而穩定的發展,很興看到許多人並未忘卻靈性之道的價值;因為從物質的觀點來看,靈性麵嚮似乎毫無價值。
每當我教授時,常會因為在場聽眾和自己的心情,以及現場的狀況而忘其所以。事後聽到或讀到自己的所言,我幾乎受不瞭!盡管如此,卻有一些懷抱熱忱的朋友,想要把我多年的教授結集成冊。不管怎麼說,如果這些文字能帶領眾人更接近佛法,總是件令人興和隨喜的事。但這其中一定還有一些和矛盾。佛陀曾提醒我們——“依法不依人”,希望讀者不要因為我低估佛法,這些與矛盾全屬我個人的過失。
一 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我們現在要談什麼呢?生活中的佛法。分兩個方麵來討論,理論的和實際的,這兩方麵同樣重要。一方麵,如果一個人不懂得理論,就不曉得如何實修;另一方麵,在理論上學瞭很多卻不實修,也不會有成果。
由於這是個薩迦中心,將以薩迦派的理論來談。雖然蔣揚欽哲這個傳承,並非屬於薩迦、寜瑪等派,不過我也算是在薩迦派學過一些東西。薩迦派說:“如果不懂佛法理論,就去修行、禪定,就好比去爬山而沒有手。”所以首先我們必須瞭解佛法理論。
佛陀成道
大傢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齣生,當時被稱為悉達多王子。他看到人間的老、病、死種種痛苦而厭惡輪迴,於是離開他的宮殿去求道。一開始他碰到印度教的老師,學瞭一些印度教的東西,並據此苦修六年。六年之後,他忽然領悟到苦修並非開悟的法門,於是放棄瞭這個方法,並接受瞭尼連禪河邊牧羊女難陀波羅的供養。然後他來到摩揭陀國,買瞭些草放在菩提樹下,坐在草堆上發願:“若不成正覺,終不起座!”過瞭些日子,有,當道晨光齣現,當地國王到臨,鼓聲響起,林間鳥鳴,眾人從睡夢中醒來,這時他得到瞭後的證悟。此時大地震動,神、阿修羅等紛紛來到他麵前頂禮。許多魔聽到這個消息都受到驚嚇,他們問釋迦牟尼佛:“你用什麼證明,你在前世纍積瞭如此多的善業?”釋迦牟尼佛以手觸地,大地再次震動,地神從大地裏現身,並說道:“我就是證人。身為大地,從釋迦牟尼佛自三大無量劫修行菩薩道以來,我都在這裏陪著。”於是釋迦牟尼佛的證悟得到瞭後的確認。他曾遭受魔的打擊、乾擾,但並未受到影響。
起先釋迦牟尼佛認為,教導眾人並無意義,因為眾人無法理解這些真理。但梵天等眾天神來到釋迦牟尼佛麵前並請法,於是他來到瓦拉納西(波羅奈國)開始次傳法。其後,佛陀多次在不同的地方教導不同的人。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佛陀——我們所皈依的對象。他在摩揭陀得證悟,在拘屍那迦涅。身為佛教徒,首先要知道佛陀是誰,我認為這點非常重要。
尋求佛法
此時此刻,在座的都會說自己是佛教徒,其實我們隻是身為佛教徒,卻並非是真正的修行者。就算有人想瞭解佛教,也隻是想知道而已。他們隻想知道什麼是證悟、什麼是空性,因為它們聽起來不錯,富有邏輯,有時似乎又充滿幻想。尤其是金剛乘——想想自己能多兩隻手,或許可以做事更快,似乎很不錯。但我認為,這些人是在學習佛法,而非求證佛法。當然,學習佛法是重要的,但我們必須求證佛法,這點更重要。
另外,我們有個毛病,認為要當個佛教徒,就必須改變生活的特定部分,比如剃發,吃素,換上法衣,特彆布置一間佛堂,還有每天花幾小時喃喃念咒——其實念咒並不怎麼美妙。或者大傢會這麼認為,我是個生意人,這輩子沒法得到證悟;我是個齣租車司機,這輩子不能真的成為菩薩。
各位都接受過灌頂,對吧?各位曾想過自己就是一位菩薩嗎?我確信大傢未曾這樣想過,因為各位不敢認為自己是菩薩。你認為菩薩在上,具有黃金、玉石等顔色,我們犯瞭很多這樣的,把自己和菩薩劃清界限,如此一來,我們認為自己永遠無法成為菩薩。認為菩薩是境界,而自己是低境界,這是的想法。當你接受灌頂的時候,你就是菩薩。你受瞭菩薩戒,這代錶什麼?並非代錶你於佛教中得到升級,而是代錶你有責任幫助彆人證悟,這纔是你必須要做的事情,也是我選擇這個講座主題的原因。
很多人受過喜金剛的灌頂,自觀為喜金剛也有一段時間,卻心生同樣的問題,因為你們把喜金剛和自己加以分彆。同樣,各位接受瞭文殊菩薩的灌頂,並做修持,卻又把文殊菩薩跟自己分開來。文殊菩薩從不跟著你走,你隻是把他留在傢裏,因為你認為文殊菩薩隻是那尊佛像,文殊菩薩並沒有成為你的內在。或許你每天早上都做一個小時的觀想,但你把那個觀想留在你的佛堂裏,沒有帶在身邊。誰是文殊菩薩?那尊佛像拿著一把劍,什麼劍?切菜的劍嗎?拿著一本書,什麼書?講故事的書嗎?你們都知道,我們也創造某種引導的光,放光迎請,你的上師自己就會來這裏。你擺瞭佛像在佛桌上,在他前麵放些水呀、花呀、香呀。但你做得不太對,以至於這變成你生活中的一種負擔。對這個佛桌上的文殊菩薩,你早上忘瞭燃香,就有罪惡感。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就把自己跟菩薩分開來瞭。
身為一位金剛乘行者,把文殊菩薩等本尊的概念融入每天的生活,非常重要。我嚮來跟朋友說,觀想後的時段(座下瑜伽)比觀想中的時段(座上瑜伽)更為重要。我們每天一小時的禪修,是為瞭改變非禪修時的狀態。在佛堂修法時,會生起一些慈悲、一些虔誠,應該讓這些心境隨處齣現。
小乘、大乘、金剛乘
且讓我簡單說明。我認為各位的生活無須做任何改變,不需要佛堂,不需要任何這類東西。我們該做的,是不去傷害彆人,不去傷害眾生,也不纍積害人的因。做這些事並不需要佛堂,也不需要禪修持咒,你自己就做得來。如果你能做到,那你就不僅是個普通人,同時也是純粹的小乘行者。隻要你不傷害彆人,也不纍積害人的因,就已經足夠,無論你有沒有佛教徒的名,都不重要。
如果你更勇敢些,想做更多的事情,那麼除瞭不傷害彆人,你還要嘗試去幫助彆人,並纍積助人的因。幫助彆人並不需要改變你的生活狀態,你就做你自己,同時能夠改變彆人,幫助彆人。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意願來幫助彆人,那你就不僅是個普通人,同時也是大乘行者。要做個大乘行者並不難,隻要你有意願幫助彆人,也確實去幫助彆人。
現在我們是什麼呢?我們似乎被稱為階的金剛乘行者,但身為金剛乘行者,我們甚至沒有修持“不害人”的小乘法則。我們是多麼經常地有意傷害彆人,又是多麼經常地無意傷人。再這樣下去,幾乎不可能成為一個純粹的金剛乘行者。金剛乘應該真有其特殊之處,既然如此,它應該有些快捷的法門。如何同時是普通人又是金剛乘行者呢?你必須要有“淨觀”,視眾生為清淨,視輪迴、涅為同樣清淨,至少應該這樣對待你的上師。
生命是什麼?
再迴到理論的方麵。有個問題已經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問過很多次瞭,就是:“生命是什麼?”我們做工作以謀生,但謀的什麼“生”呢?我們到底是為工作而生活,還是為生活而工作?這個生命的背後是否另有一些東西呢?這個生命到底是如何開始的?
有些聰明人曾想過這個問題,並試著去解答。不隻是佛教徒,許多其他宗教人士亦然,比如基督教徒或印度教徒,他們也嘗試迴答這個問題。他們認為,生命是上帝的創造,我們的人生目的就是侍奉上帝。如果你違背上帝的意旨,你就是罪人;如果遵從上帝的意旨,你就被允許進入天堂。但你不能成為上帝,上帝永遠人一等。有意思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認為都是上帝的創造,但佛教徒並不相信這一點。在印度,佛教有四種教派,“說有部”“經量部”兩者屬於小乘,另外還有“唯識”和“中觀”理論。我們應該屬於中觀派,但事實上我們連佛教基本的理論——“說有部”都還不瞭解。
“說有部”與“經量部”的理論
研究“說有部”十分有趣。近年來在西方,比如芝加哥大學、波士頓大學,一些人對基層的教派非常有興趣,認為“說有部”這種基層的教派是非常科學的,他們甚至還跟印度教有過許多辯論。他們不相信上帝創造瞭。誰是上帝呢?人們說的“上帝”是什麼意思?上帝至少要有三種特質。他必須有無所不知的智慧,如果沒有這個的話,他不就跟我們一樣;他必須對眾生有平等的慈悲,不管對敵對友,都要有同樣的慈悲;他必須有幫助彆人的能力。擁有這三種特質,纔能被稱為上帝。
“說有部”卻說,如果上帝創造瞭我們,難道他不曉得我們在受苦嗎?他若有智慧,就應該知道。如果他知道,難道對我們沒有慈悲嗎?他有能力呀,他若有創造我們的能力,也應該有能力停止我們的痛苦,把我們帶上天堂。那為什麼他不這麼做呢?難道他喜歡看到我們在這裏受苦?像這一類的辯論有許多。
佛教徒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所以我們會這麼問:我們不相信有上帝,那麼是誰創造瞭所有這些生命呢?誰創造齣山川、河流,這種種的?對此,“說有部”給齣兩個答案。他們說創造者有兩個,其中一個是很小很小的原子,由它創造齣物體的形狀、顔色等。各位看,這是非常科學的講法。原子是這麼小,無法再被分裂,而在特定因緣之下,原子聚集起來,就形成一個大東西,這是客觀的創造者。科學傢相信這一點,他們相信我們的心也是由非常小且數量無限的原子所創造,他們相信這樣的理論。
是以概論來談佛教,所以就不多說“經量部”這一派,因為他們講的與“說有部”幾乎完全一樣。
唯識宗的理論
“唯識宗”認為這兩個基層教派講得都不夠好。他們覺得,不相信上帝是創造者,這說得不錯,但這兩派也犯瞭。唯識宗根本不相信有個小的原子,那是幻想,因為形狀大小之分是個幻想。當隻有兩個東西時,自然可以說一個較大、一個較小;可是當有更小的東西齣現時,原本較小的就變成較大的瞭。因此大小並非,而是隨情況改變。唯識宗並不相信有小的原子,卻相信唯心造。這是很的哲學,“唯識”是佛教偉大的派彆之一。
如果我們明白這些,就能瞭解一些佛法。我們可以接著問,為什麼唯心造?唯識宗給齣一個答案,他們說,物體和現象都可分為兩種,一者客體,一者主體;客體和主體都是同時齣現,所以唯心造。這有點兒難理解,我做個比喻來說明。
在座各位有些人以前沒見過我,甚至十年前都沒聽過我的名字。我這個人,我的邏輯,我的哲學,那時並不存在於你的裏,直到你看到這個人,聽到這個人,這個人的外錶和聲音纔在你心中留下印記。不過這時你可以想,他二十年前就已經存在瞭,因為你可以將現在投射到過去,猜想二十年前他一定還是個嬰兒;你也可以將現在投射到未來,他就成瞭老人。
再舉一例,比如說他吧,對他的父親來說,他是個可愛的兒子;對他的太太來說,他是個嘮叨的丈夫;對他的女朋友來說,他是個帥哥;對他的兒子來說,他是個慈愛的爸爸;對他女兒來說,他是個嚴格的父親。你看,一個人可以有很多身份——兒子、丈夫、爸爸。怎麼會這樣呢?因為不同人的不同投射産生瞭這些變化。由此來看,由心造。
還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他吧,一定會有些人喜歡他,對這些人來說,他長相不錯,是個好人;但對那些不喜歡他的人來說,他的外錶、發型、走路的樣子,以及他所做的,都令他們生氣,即使他一動不動也一樣。這就錶示,不僅大小、形狀、顔色是唯心所造,上的美醜、好壞,也都是我們的心所造。因此“唯識宗”相信:唯心造,心是真正而究竟存在的東西。
中觀派的理論
後我們要談的是中觀派。中觀派認為,甚至連心都不存在,都是空性。在究竟上,是空;而在相對上,都能呈現,但並非以某種方式呈現,就錶示以那種方式存在。
比如說一杯水,對我們來說是一杯水,但如果你放一條小魚在裏麵,然後問它:“這是什麼?”你想它會怎麼迴答?我不認為它會說這是水,因為這必然是它的傢,在裏麵可以遊泳、睡覺,所以它必定有不同的想法。我們人類認為這是水,但對魚來說這應該是它的傢。那麼哪一個纔是真正的存在?傢還是水?人類是很自私的,我們嚮來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所以依我們來看一定是水,魚纔是錯的。這是我們的想法,但也正是我們的所在。我們沒有理由,甚至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並非魚的傢。我們不能證明水就是水,我們隻是這樣相信,對吧?如果真有一場人與魚的爭論,一方說這是水,一方說這是傢,那麼孰是孰非很難斷定。用投票的方式分勝負嗎?那麼我們一定會輸,因為魚比人多。
所以好的說法是,在實相上,杯中的東西既不是水也不是傢。那它是什麼?是空。就是無物存在,什麼都沒有。但在相對上,它可以是任何東西,而且因為它可以是任何東西,金剛乘就能把它當成灌頂的所依之物,當作甘露。對金剛乘的人來說,這是甘露;對魚來說,這是傢。是心在做斷定。
灌頂
我們來講一些灌頂的事情。灌頂的梵文是Abhisheka,意思是“丟擲”或“倒入”。一般來說,灌頂幾乎相當於加持,但若以我們剛剛的邏輯來談,灌頂便有更為奇妙的作用,
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欽哲文集(全4冊) 正見:佛陀的證悟/佛教的見地與修道/朝聖/不是為瞭快樂/人間 是劇場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