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合理安排时间》:孩子像算盘珠子似的,拨一下动一下,家长火冒三丈,孩子却还是磨磨蹭蹭。本书让孩子知道管理好时间,是自己的事情。并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建立" 时间观念 ",学会"高效时间管理",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计算还剩多少时间,合理地分配时间。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孩子习惯于乱扔乱放,脱下来的袜子随手扔在地上,脱下的睡衣像蝉壳一样立在沙发上,书桌上永远乱七八糟地堆着文具和学习资料。 本书不光引导孩子主动参与整理,还从分类开始,教给孩子正确的整理方法,从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开始,zui终让孩子学会整理身边的物品,从而培养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
《忍住!不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正确的金钱观》: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时代,不知道钱到底是什么,也从不懂克制欲望,想要什么都缠着大人买,这样长大后很可能为了想要的东西而负债累累。本书让孩子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学会合理分配,通过让孩子有偿做家务的方法,教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编辑推荐:
1.针对孩子常见的坏毛病与坏习惯给出详细的指导。
无论是孩子爱磨磨蹭蹭,还是爱随手乱放,桌子堆满文具和资料,以及看到什么想要的东西,都缠着父母买……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去改善这样的情况,《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都有有详细的指导。
2.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整理好身边的物品",掌握 " 正确的金钱观 "
孩子掌握了这些在教育中被忽视的环节,对于他的成长学习以及未来走向社会,都大有裨益。而且时间观、金钱观,甚至是整理物品都可以锻炼大脑,把东西整理好放在抽屉里和把生活中复杂的信息加以整理放在脑子里,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清晰地点明了父母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如果父母在教育中的大忌就是定位模糊,把该孩子做的给做了。孩子无法形成自己收拾的意识,他们会觉得就算自己不收拾也没什么,反正父母会收拾,从而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4.给出详尽的方案,并指出执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针对孩子的问题制定了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案,并通过实际的经验,指出了执行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5.让父母学会能够直达孩子心灵的沟通方法,也就是"说话的能力"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 在每堂课的章节中都用活泼的图画和文字来告诉父母什么话一定不能对孩子说,还教会父母如何用其他方式来表达。
6.把课程的练习融入在生活中
《忍住!别插手!让孩子独立的自我管理课》涉及到对孩子的练习都融入在日常的生活中,这样既能让孩子理解的透彻,还能迅速学以致用,更扩大了亲子的话题,增进了感情。
高取志津香
非营利机构法人 JAM网站代表 "语言训练夏令营"组织者
作为关注消费者问题和孩子培养问题的记者活跃于新闻界,1998年前往美国。同美国的友人一同创立了JAM网站。在报纸、杂志、书籍上宣扬"训练孩子的自立性"的理念。在各地举办了多场演讲。现任神奈川县儿童教育支援委员会委员,致力于儿童的培育和教育工作。
日本NPO法人 JAM网
JAM网站是,Japanese & American Mothers的首字母的缩写。是日本、美国两地父母、孩子和教师互相交流的平台。2002年,JAM依托美国的取材,根据日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沟通技巧和训练方法。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2003年10月,JAM转变为培养孩子和父母、老师沟通技巧的非赢利机构。以父母子女和教育者为对象,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讲座和研讨会。
《合理安排时间》
1、孩子的自我时间管理
“快去做!” / 2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6
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 10
2、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16
了解孩子的时间感 / 19
要让孩子明白,这到底是谁的时间 /23
通过时间管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 28
3、训练开始!
加强孩子的时间意识 / 36
训练 1 现在,几点? 培养时间意识 / 39
感受时间 / 40
训练 2-1 明白了什么? 意识到时间 / 43
训练 2-2 花费了多少时间? 意识到时间 / 44
观察生活 / 45
训练 3 我的一天 意识到自己的行动 / 48
给时间分段 / 49
训练 4 划分时间 按照时间约定来完成工作 / 54
列清单整理大脑 / 55
训练 5 想做的事情 vs 必须做的事情 列清单 / 59
给“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排序 / 60
训练 6 贴上便签,提升效率 列清单和排序 / 63
按照事件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给清单排序 / 64
指导 1 指导孩子学会排序 / 68
为行动设定目标 / 70
练7-1 早晨时间分配表 规划早晨时光 / 74
训练 7-2 明智的消费者 练习制订计划 / 74
让孩子养成根据目标倒推计划的习惯 / 75
训练 8 给爸爸的惊喜 :爸爸的生日派对 根据计划推算时间 / 79
要在时间分配上下功夫 / 80
训练 9 目标 300 分 分配工作时间 / 83
分步骤完成该做的事 / 84
训练10 外出计划 分步骤行动 / 87
培养专注力 / 88
训练11 实践!间隔学习法 提高专注力 / 92
悠闲时间 / 93
4、行动起来吧!
父母不要对孩子指手画脚 / 100
指导 3 按照时间表安排行动 / 105
美国的时间管理教育 / 106
制订计划,实践 / 112
指导 4 制订计划,实践 / 117
制订中长期计划 / 119
训练12 任务金字塔 制订长期计划 / 124
存储时间,制作凭证 / 126
训练13 把时间存起来 提升干劲 / 129
计划受阻时,父母该采取的说话方式 / 130
不能顺利进行时的计划修正法 / 133
指导 5 为什么非要父母提醒 / 137
让孩子自己管理时间 / 139
训练14 和爸爸会合 时间管理 / 141
让孩子心怀梦想 / 142
附录 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孩子沟通 / 146
后记
相关制作人员的话 / 150
《整理好身边的物品》
1、整理的规则
困扰大家的“收拾难”问题 / 2
孩子收拾不了,很正常 / 5
指导沟通有诀窍 / 8
自立diyi步,从收拾身边点滴开始 / 12
测试 孩子能做到的事 / 14
2、怎样分类才更好
想整理,先分类 / 18
向美国小朋友学分类 / 21
训练 1 宣传单上的分类游戏 按照类别进行分类 / 25
训练 2 鲸鱼 PK 金枪鱼 利用图示法进行比较 / 26
训练 3 区分太阳和月亮 通过表格进行比较 / 27
分类训练始于生活点滴 / 28
训练 4 垃圾其实是资源 按照规则分类 / 31
尝试给抽屉里的东西分类 / 32
训练 5 整理抽屉 找到实用的分类方法 / 35
自己用起来方便的分类zui重要 / 36
最近读完的《静心厨房:极简主义者的健康食谱》彻底改变了我对“做饭”这件事的看法。我一直以为健康饮食就意味着漫长复杂的备菜和对各种奇特食材的搜寻,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提倡的是“用最少的步骤,得到最大的营养和风味”。比如,书中关于如何用三种基本香料(迷迭香、百里香、少许海盐)完美烤制三文鱼的教程,简单到让我这个厨房新手都充满信心。她强调的是食材本身的品质和季节性,而不是堆砌复杂的调味品。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她分享了许多“预制”小技巧,比如周末一次性准备好各种谷物基底,工作日晚上只需五分钟就能组合出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本书的排版和摄影作品也是一流的,干净、明亮,充满了北欧设计的冷静美感,让人一看就觉得“生活可以如此有条理”。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本生活哲学指南,教你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自己和家人留出一段专注于“创造美味”的宁静时光。
评分不得不提一下这本悬疑小说《午夜钟声下的迷局》。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到过这样能让我全程保持高度紧张感的作品了。情节的推进如同一个精心编织的八音盒,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恰到好处,绝不拖泥带水。故事从一桩看似简单的失踪案开始,但随着主角——那位略带神经质的前警探——的深入调查,隐藏在小镇平静表象下的黑暗秘密如同潮水般涌现。作者非常擅长运用“留白”的艺术,她不会一次性把所有线索都摆在你面前,而是通过零碎的日记片段、几句意味深长的对话,让你自己去拼凑真相。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记忆不可靠性”的探讨,关键证人的口供前后矛盾,让你不得不质疑自己所相信的一切。我几乎是屏住呼吸读完了倒数三章,直到最后一刻,那个隐藏得最深的凶手身份揭晓时,我猛地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每一个推测都是被作者巧妙引导了。这本书的节奏把控达到了教科书级别,让人在酣畅淋漓的解谜快感中,也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幽微。
评分这本《聪明的农夫与迷路的小羊》简直是为我那个活泼好动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为怎么让孩子对自然产生真正的兴趣而苦恼,看了这本书后,简直茅塞顿开。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场里发生的一系列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刻生活哲理的小故事。比如,关于如何耐心等待种子发芽,那段描写得真是生动极了,我儿子读完后,竟然主动要求去阳台上观察我们种的多肉植物,这在以前是绝对不敢想的事情!书中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介绍,穿插着农夫老爷爷充满智慧的独白,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像是在听一个和蔼的长辈讲述他一生的经验。特别是关于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书里提到“风雨过后,泥土的芬芳才最浓郁”,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它不仅仅是教孩子认识天气,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种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装帧设计也非常用心,每一页的插画都充满了田园气息,色彩柔和,细节丰富,连我这个成年人也忍不住一页页翻看,仿佛能闻到青草和泥土的味道。这本书成功地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和人文关怀融合在一起,是那种读完后,你和孩子都会感觉心里暖暖的、充满力量的好书。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这本关于古罗马建筑美学的学术专著《石柱上的低语:帝国黄昏的结构之美》,老实说,一开始我只是抱着“了解一下”的心态去翻阅的,没想到它竟然以一种近乎诗意的方式,剖析了万神殿拱顶的力学原理和斗兽场的阶梯布局。作者的文笔极其严谨,每一个论断都有详实的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作为支撑,完全没有那种空洞的理论说教。他不仅仅是在描述“这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是这样”,比如,书中用了一整个章节来分析不同时期罗马灰泥配方的细微差别如何影响了建筑的耐久性,这简直是建筑史爱好者的福音。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将建筑的“功能”与当时的“社会阶层”紧密联系起来,揭示了诸如公共浴场的设计如何体现了罗马人对“共同体”的独特理解。阅读过程中,我经常需要停下来,对照着书中的手绘剖面图,在脑海中重构那些宏伟的景象。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预期,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读物,而是一次穿越时空、与古罗马最伟大工匠进行无声对话的旅程。如果你对古典文明的物质载体有任何兴趣,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投入时间去细细品味。
评分《量子物理的哲学悖论:从观察者效应到多重宇宙的边界》这本书,对于我这种数学底子薄弱的文科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他几乎没有使用复杂的数学公式,而是完全依赖清晰、富有洞察力的类比和哲学思辨来阐释那些反直觉的量子概念。比如,他对“薛定谔的猫”的解释,引入了古希腊的“辩证法”作为参照,使得叠加态的概念不再那么虚无缥缈。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信息”在现代物理学中的核心地位的探讨,作者认为,我们对现实的描述,可能本质上就是对“信息结构”的编码。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头脑风暴,它不断地冲击你对“确定性”、“实在性”的基本假设。尽管有些章节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捕捉到全部的精髓,但那种智力被充分调动的满足感是无可替代的。这本书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尖端科学与普通人哲学思考的桥梁,让人在惊叹于宇宙的奥秘之余,也对人类心智的探索能力感到由衷的敬畏。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