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名称: | 看世界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傅莹 | 页数: | |
定价: | 86.00 | 出版时间: | 2018-05-29 |
ISBN号: | 9787508688381 | 印刷时间: | 2018-05-29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版次印次: | 1 |
集结傅莹过去数年公开发表演讲、文章和**场合对话实录的《看世界》一书出版了。傅莹曾任中国驻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在**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这本文集有助于读者*好地认识世界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正在发生的变化,了解中国的一些政策和考虑。
内容推荐出版傅莹此文集的初衷在于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这是作者公开出版的第二部文集,内容主要是关于如何看世界,旨在回应当时**上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文集分成世界秩序、**格局与中国角色、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东亚问题、南海局势等九个篇章,其中部分内容系在****公开发表。在**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之际,希望此书能帮助读者*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对外政策与**关系的态势和趋势。作者简介傅莹,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英国肯特大学**关系硕士研究生。曾任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驻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系十二届全国人大一至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也是中国**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目录目 录
自 序 / 001
世界秩序 / 1
2014 年是世界秩序转折之年 / 3
进入 21 世纪的 “秩序” 争论 / 11
在共同的屋顶下———中国的**秩序观 / 19
失序与秩序再构建 / 26
**格局与中国角色 / 33
守住 21 世纪的和平 / 35
百年后的回顾———反思两次世界大战 / 38
在世界变局中构建中国责任 / 50
**秩序与中国作为 / 57
大国需要培育信任 / 60
在充满不确定性形势下看经济**化 / 65
**的变革与中国的角色 / 72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83
中美关系 / 91
中美要培养在**事务中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 93
探索中美之间的相处之道 / 99
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理解与误解 / 107
中美之间?1?75?1?73 重塑共识? / 116
G20 峰会前看中美合作与分歧 / 123
对话*** (一): 美国因高估中国而对华焦虑 / 134
对话*** (二): 中国的选择影响**新秩序 / 141
对话*** (三): 世界秩序和中美关系 / 148
对话*** (四): 关于世界秩序的讨论 / 160
与福山谈话实录 / 167
中俄关系 / 173
中俄关系: 是盟友还是伙伴 / 175
亚洲和平 / 185
东亚的安全与中国的责任 / 187
中国周邻和睦是福 / 196
东亚能否坚持区域合作的方向? / 200
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 / 205
朝核问题还有和平解决的希望吗? / 238
南海局势 / 243
中国为什么对南海仲裁案说不 / 245
南海局势如何走到**这一步 / 249
一带一路 / 279
亚欧联通的百年梦想 / 281
中国之道 / 287
不同视域下的中国 / 289
走和而不同之路 / 292
中国会怎样影响世界 / 299
中国的改革发展让亚洲和世界*安全 / 301
如何看中国的**地位 / 305
中国的成长与 “秩序之争论” / 311
关于新时期中国的对外叙事 / 319
和平*符合人民利益、 *有利于人类发展 / 324
其 他 / 329
忆吴建民大使 / 331
后 记 / 335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后冷战时期美国对世界发展大趋势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一直滞留在冷战轨道上,试图通过军事手段维系霸权……如果说2014年对世界秩序是一个转折点的话,*根本的就是美国推行的这套东西行不通了,需要调整。
**上常有人问:中国是否要挑战美国在世界秩序中的领导地位? 是否要另起炉灶创建一个并行的世界秩序? 我们的回答是:当然不,中国是**秩序的成员,但双方说的是同一个秩序吗? 似乎此“秩序”非彼“秩序”。
中国***多次表示我们支持现存**秩序,不过中国人使用的词汇是“**秩序”,而不是“世界秩序”,指的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秩序和机构。中国对现存**秩序有归属感,既是其创建者之一,也是获益者和贡献者,同时还是改革的参与者。
美国讲的世界秩序包括三个支柱。一是作为道义制高点的西方价值观;二是作为安全基石的美国军事同盟体系;三是以美国制定的**经济金融规则和制度安排为基础的**经济。
美国所领导的“世界秩序”是西方秩序的延伸,虽然它与以联合国为主体的**秩序有重叠,但也有明显不同:它在安全上以军事同盟体系为支柱,将军事同盟体系成员的安全利益凌驾于非同盟**的安全利益之上;在政治上则谋求按照西方政治制度和价值模式改造非西方成员。
中国所认同和支持的**秩序,是指在“二战” 后建立起来的联合国框架和围绕这个框架形成的一系列机制,认为它是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的根基,它所秉持的**之间平等相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赋予它****的合法性。
在中国,关于秩序的讨论*多是围绕如何改进**秩序、完善**治理。
与其辩论哪一种秩序观*优越,不如**现有概念,提出“**秩序”这样一个*加宏观的新概念,*大限度地容纳**治理、大国协作、地区合作、南北对话等等,把我们这个多层面的时代所需要的所有支柱和环节都包括进来,包容各个**和地区的利益和关切,提供一个大家都能舒适地居于其中的秩序屋顶。
中国正在学习和适应伴随成长而来的不断高涨的**期待,正*加主动地为改革和完善**秩序贡献力量。
中国借助**化的浪潮,实现了改革开放的目标,实现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化对传统结构带来冲击,有人称之为现代碎片化现象,包括热点分布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人类认知的碎片化等等,“碎片化危机”成为**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这背后的深层问题恐怕是: 以西方为中心的战后世界秩序出现问题。必须承认,这个秩序曾经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面对新兴**的崛起和各种新老问题的纠结,它未能及时调整,既不能提供完整、平衡的利益覆盖和权重分配,也缺乏有效的治理和解决办法。就像一个长大了的人,还穿着小号衣服处处难受。
外界对中国*大的疑虑是,一个新生的、体量这么大的世界强国是否会带来不稳定甚至战争,这恰恰说明他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是不**和不深入的。中国叙事正是需要解决中外认知的巨大落差,用*加系统完备的理论,*加直白和有说服力的话题,让世界*好地了解我们、相信我们……
随着外界关注的上升,中国人可能会听到*多关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观点和疑问。我们需要倾听,也需要提高增进**了解的能力,*多地去宣介自己的意图和道理,减少成长过程中与世界融合的阻力。
中国叙事要立足于中国政治现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当然,也不需要涂脂抹粉,我们确实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我们的制度需要不断完善。讲成绩也讲问题才能构成完整的中国画面。
中国正在努力学会成为世界公民,在**上发挥*大的作用,但这需要时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