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腹部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定价:268.00元
作者:林红军 等
出版社: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023863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腹部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内容翔实,病种齐全,黑白及彩色图片共900余幅,是由江苏省十几名超声专家撰写而成。他们均来自于超声医学的线,实践经验丰富,书中的内容是他们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汇报。超声诊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超声医生在工作中都发现检查质量及诊断的正确性与图像显示是否足够清晰密切相关。同时,超声诊断作为影像学的一部分,同样存在“同影异病,同病异影”的情况,所以《腹部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的重点放在检查方法、技巧以及鉴别诊断方面。《腹部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可以作为超声医学工作者常规操作方法和指南,亦可作为临床医生、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一些对超声医学感兴趣人群的阅读材料。
目录
总论
章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
节 超声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人体组织超声成像
第三节 超声诊断临床应用概述
各论
第二章 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解剖与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弥漫性病变
第三节 含液性病变
第四节 良性肿瘤
第五节 原发性恶性肿瘤
第六节 继发性恶性肿瘤
第七节 非肿瘤性局灶性病变
第八节 外伤
第九节 术后改变
第十节 移植
第三章 胆道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胆道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胆道结石
第三节 胆道炎症
第四节 胆囊肿瘤
第五节 肝外胆管癌
第六节 胆囊增生样疾病
第七节 先天性胆系疾病
第八节 胆道蛔虫病
第四章 胰腺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胰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胰腺炎
第三节 胰腺囊肿
第四节 胰腺癌
第五节 胰腺良性肿瘤
第五章 脾脏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脾脏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脾脏弥漫性肿大
第三节 脾脏先天性异常
第四节 脾脏囊性病变
第五节 脾脏肿瘤
第六节 脾脏破裂
第七节 脾梗死
第六章 胃肠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胃肠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胃癌
第三节 胃平滑肌瘤
第四节 胃平滑肌肉瘤
第五节 胃恶性淋巴瘤
第六节 胃腺瘤
第七节 慢性胃炎
第八节 急性胃炎
第九节 胃溃疡
第十节 胃壁其他疾病
第十一节 肠道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十二节 肠道恶性肿瘤
第十三节 肠道良性肿瘤
第十四节 肠梗阻
第十五节 肠套叠
第十六节 阑尾炎及阑尾脓肿
第十七节 克罗恩病
第十八节 肛周脓肿及肛瘘
第十九节 其他肠道疾病
第七章 、输尿管、肾上腺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肾上腺、输尿管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先天性异常
第三节 含液性病变
第四节 肿瘤
第五节 肾结石
第六节 肾创伤
第七节 移植肾
第八节 肾下垂
第九节 肾周围炎及肾周脓肿
第十节 输尿管结石
第十一节 输尿管囊肿
第十二节 输尿管肿瘤
第十三节 肾上腺肿瘤
第十四节 肾上腺囊肿
第八章 膀胱、前列腺、腺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膀胱、前列腺、腺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膀胱肿瘤
第三节 膀胱结石
第四节 膀胱憩室
第五节 膀胱异物
第六节 前列腺增生
第七节 前列腺癌
第八节 炎
第九节 肿瘤
第十节 囊肿
第九章 妇科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附件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先天性内生殖道发育异常
第三节 肌瘤
第四节 腺肌症
第五节 内膜疾病
第六节 滋养细胞疾病
第七节 其他非肿瘤疾病
第八节 非赘生性囊肿
第九节 赘生性囊肿
第十节 实性肿瘤
第十一节 炎症肿块
第十章 产科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正常妊娠声像图
第二节 流产
第三节 异位妊娠
第四节 多胎妊娠
第五节 过期妊娠
第六节 正常胎儿心脏循环
第七节 正常胎儿心脏超声征象
第八节 先天性心脏病的典型超声征象
第九节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第十节 胎儿畸形
第十一节 羊膜疾病
第十二节 滋养叶疾病
第十三节 胎盘及脐带疾病
第十一章 腹部超声造影
节 超声造影原理
第二节 肝占位性疾病超声造影
第三节 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
第四节 前列腺病变超声造影
第十二章 介入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总论
第二节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第三节 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
第四节 超声引导腹部脓肿及积液的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
第五节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及置管引流
第六节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造瘘术
第七节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造影、造瘘置管引流术
第八节 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注射及门静脉置管治疗肝癌
第九节 超声引导下肝血管瘤药物注射治疗
第十节 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
第十一节 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肿瘤
第十二节 冷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三节 激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四节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第十五节 超声引导下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肿瘤
第十六节 术中介入性超声
第十七节 腔内超声
第十八节 介入性超声治疗的常用药物及剂量
第十三章 胸肺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胸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胸膜疾病
第三节 肺部疾病
第四节 纵隔疾病
第十四章 腹膜后肿块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腹膜后间隙解剖与正常声像图
第二节 腹膜后囊性肿块
第三节 腹膜后实性肿块
第四节 继发性腹膜后肿块
第五节 其他
第十五章 腹部大血管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
节 腹部大血管解剖
第二节 腹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
第三节 正常腹部血管声像图表现
第四节 腹部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作者介绍
林红军,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介入组副组长、南京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及《中华中西医杂志》等杂志责任编委。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及江苏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共撰写文章40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6本。被江苏省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评为“超声工作者”。从事超声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腹部、小器官、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具有丰富的临床超声诊治经验。主要擅长术中超声,介入性超声和超声造影以及肝、肾移植术后疑难问题的超声诊断。杨斌,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腹部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腹部组长、南京市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介入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临床超声医学杂志、中华男科学、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医学研究生学报等杂志编委。发表论著160余篇(Sci11篇),主编和参编专著18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两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三项,发明二项。
文摘
序言
作为一个对医学影像充满兴趣的旁观者,我一直觉得医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象的诊断。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腹部器官的解剖学知识,更是将这些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书中对于许多常见疾病的超声鉴别诊断,描述得格外细致。举个例子,当提到肝脏占位性病变时,它会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病灶在超声下的回声特点、边界、内部结构以及血流信号等,并列举出需要与哪些其他病变进行鉴别。这种“抽丝剥茧”式的分析,让我了解到医生在面对一个影像时,是如何通过细微的差别来做出判断的。书中还强调了“动态观察”的重要性,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观察病灶在呼吸周期中的变化,或者通过扫查不同切面来获取更多信息。这些细节的阐述,让我对超声检查的严谨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敬佩那些能够熟练运用这项技术的医生。
评分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非常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认为了解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方法,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这本书虽然是专业书籍,但它在讲解一些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时,用词相对易懂,并且配以大量的图谱,这使得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益良多。比如,在介绍胆囊结石时,它不仅描述了结石在超声下的典型影像,还解释了为什么结石会影响胆囊的功能,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如何通过超声来评估胆囊的炎症程度。当我了解到这些信息时,我能更清晰地认识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注意饮食,对预防这些疾病的重要性。书中关于肾脏疾病的超声影像讲解,也让我对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可能预示着肾脏问题的超声征象。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重视定期的体检,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在鉴别诊断部分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并没有止步于描述单个病变的超声特点,而是着重于“鉴别”二字,这恰恰是临床诊断中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书中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列举了形态相似但性质迥异的病变,以及在不同疾病状态下,同一病变可能呈现出的多种超声表现。例如,对于一些囊性病变,它会详细区分良恶性囊肿、脓肿、寄生虫囊肿等,并指出关键的鉴别要点。对于一些实性占位,则会引导读者关注其内部回声、边界的锐利度、有无钙化或坏死等细节。这种详尽的对比分析,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体会到,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病例时,也需要非常谨慎和细致。书中还强调了“动态扫查”和“多切面成像”的重要性,这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这本书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腹部超声诊断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这个领域背后蕴含的深厚学问和精湛技艺。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看”懂一张超声图像需要如此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它不仅仅是设备的性能,更是医生的“火眼金睛”。书中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超声表现,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腹部超声,也可能隐藏着很多挑战。它教会我,在面对不典型病例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超声征象,结合病史、临床症状甚至其他检查结果,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书中还提及了一些新兴的超声技术和应用,比如弹性成像、造影超声等,虽然我可能暂时接触不到,但了解这些前沿技术的发展,让我看到了医学影像学不断进步的强大生命力。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医学诊断的背后,是无数医务人员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份专业精神令人由衷钦佩。
评分我一直对人体内部的奥秘非常着迷,特别是那些我们看不到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健康的部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超声检查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技术,它能用温和的方式“看”进身体内部,帮助医生发现很多问题。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腹部超声检查技巧与鉴别诊断》的书,虽然我本人不是医学专业人士,只是一个对健康知识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可视化”的呈现方式。虽然我无法亲手操作超声设备,但书中的大量图例和剖面图,仿佛带领我置身于实际的检查过程之中。我能看到探头在腹部不同部位移动时,屏幕上呈现出的不同脏器和组织的影像,甚至能体会到不同角度、不同压力的细微变化如何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信息量。书里对每个重要脏器,比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正常的解剖结构到超声下呈现的典型特征,再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病变形态,都描述得非常生动。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扫描路径”的介绍,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一步步引导我理解为何要这样扫描,每一步是为了看到什么,又可能漏掉什么。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这个外行也能逐渐建立起对腹部超声检查的整体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