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GB 18967-2009
  • 改性沥青
  • 防水卷材
  • 聚乙烯
  • 建筑材料
  • 防水工程
  • 标准
  • 规范
  • 沥青
  • 卷材防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国建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55016551
商品编码:29130800359

具体描述


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标准编号】 GB 18967-2009
【标准名称】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
【英文名称】 Modified bituminous waterproof sheet using polyethylene reinforcement
【出版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 91.120.30
【代替标准】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起草单位】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大禹防水建材有限公司等
【发布日期】 2009年3月25日
【实施日期】 2010年3月1日
【出版日期】 2009年6月
【开本页数】 16 开 / 12 页
【标准定价】 16.00 

相关公告

 [2009-5-21]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密度聚乙烯膜为胎基,上下两面为改性沥青或自粘沥青,表面覆盖隔离材料制成的防水卷材。

土木工程材料前沿与应用精选辑 本书聚焦于新世纪以来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重大突破与实际应用,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高校师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紧跟行业发展脉搏的参考资料。本书汇集了多位行业资深专家和一线工程师的智慧结晶,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前沿材料的性能优化、耐久性设计及绿色施工的完整链条。全书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工程实践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第一章:高性能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调控与宏观性能提升 本章深入剖析了现代高性能混凝土(HPC)的内在机理。首先,详细阐述了新型胶凝材料(如超细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微粉以及地质聚合物)对混凝土水化动力学的影响,特别关注了钙矾石(C-S-H)凝胶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其对后期强度的贡献。 随后,重点讨论了高性能减水剂(如聚羧酸醚类)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技术,分析了其对水泥颗粒分散性、流动性保持以及孔隙结构的影响。书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先进表征技术,提供了大量微观形貌图,直观展示了纳米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等新型纳米材料掺入后,混凝土内部界面过渡区(ITZ)的致密化过程及其对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渗性能的显著改善。 本章还专门设立了“极端环境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专题,探讨了在高盐度、高硫酸盐侵蚀或超低温等苛刻环境下,如何通过优化骨料级配、降低水胶比以及引入腐蚀抑制剂等手段,确保结构物长期服役的可靠性。案例分析部分,选取了近十年内完成的超高层建筑和深海工程基础的HPC应用实例,详细记录了从配合比设计到现场浇筑、养护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第二章:新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转向非传统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首先,对先进的纤维增强聚合物(FRP)材料,包括碳纤维(CFRP)、玻璃纤维(GFRP)和芳纶纤维(AFRP)的力学性能、长期蠕变特性及耐候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强调了FRP筋材在抗氯离子渗透、电绝缘性以及非磁性方面的优势,为桥梁、水利设施等特殊环境下的结构修复与加固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次,深入探讨了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预制构件中的应用潜力。内容包括模块化结构连接技术、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设计思路。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封装微胶囊,使裂缝在萌生时释放修复剂,从而实现材料的“自我愈合”,延长结构使用寿命。 此外,本章对土工合成材料(Geosynthetics)在边坡稳定、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从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测试方法到土工布的过滤与排水性能优化,再到土工格网在生态护坡中的具体构造要求,均提供了规范化的技术指导。 第三章:绿色与可持续性土木工程材料的研发与实践 面对全球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的挑战,本章集中探讨了土木工程材料的绿色化转型方向。 3.1 工业废渣的高值化利用: 重点分析了粉煤灰、钢渣、冶炼渣等工业副产品替代传统水泥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超高温固化技术和碱激发反应机制,旨在提高这些材料的反应活性和最终强度,实现水泥用量的实质性替代。同时,也讨论了替代性胶凝材料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早期强度发展规律及长期碳化收缩性能。 3.2 再生骨料的性能评估与应用规范: 本章系统梳理了建筑垃圾(C&D Waste)再生骨料(RCA)的破碎、筛分与处理技术。通过大量试验数据,对比了天然骨料(NA)与不同处理等级RCA在混凝土中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体积密度、吸水率、粘附性以及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本书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工程等级(如道路底基层、非承重结构)的RCA应用建议。 3.3 节能型保温隔热材料: 针对建筑节能需求,本章介绍了气凝胶复合材料、真空绝热板(VIP)以及发泡陶瓷等新型隔热材料在幕墙系统和屋面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重点分析了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抗压强度与长期热阻的衰减规律,为实现超低能耗建筑提供了材料层面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智能感知与监测技术在材料健康评估中的集成 本章关注材料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探讨如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工程结构的实时健康监测(SHM)。 4.1 内嵌式传感器的技术进展: 详细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压电陶瓷(PZT)传感器在监测混凝土内部应变、温度和声发射信号方面的集成技术。书中展示了传感器封装材料的选择、嵌入方式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方法,以确保传感器在恶劣的腐蚀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 4.2 材料损伤的无损检测方法: 系统回顾了超声波反射法、地质探地雷达(GPR)以及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评估结构内部缺陷(如空鼓、裂缝、锈蚀)中的应用。特别强调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智能识别和损伤定位的技术流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4.3 应对材料老化的预测模型: 本章基于大量的长期服役数据和加速老化试验结果,介绍了基于概率论和可靠性理论的材料寿命预测模型,如泊松过程模型和威布尔分布模型,为制定科学的预防性维护策略提供了决策支持。 全书内容紧密围绕“高性能化、绿色化、智能化”三大主题展开,力求成为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一部兼具前瞻性、实用性和学术深度的权威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建筑材料的供应商,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高性能防水需求的创新产品。当我在资料中看到“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时,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款具有潜力的产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权威的技术指南,详细阐述该产品的技术指标、性能优势以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适用性。我特别想了解该材料的改性沥青部分是如何提高沥青的弹性、塑性和抗老化能力的,以及聚乙烯胎层在其中起到的增强、隔离或保护作用。书中关于标准的解读,例如各项性能指标的含义和测试方法,将对我理解和推广该产品至关重要。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该产品与其他类型防水卷材的性能对比分析,突出其在耐久性、施工便捷性、成本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市场应用趋势和客户需求分析的内容,那将对我更好地进行产品销售和市场定位非常有帮助。

评分

这本书名看起来就让我想起我曾经在装修时遇到的种种麻烦。当时我需要找一些关于屋顶防水的资料,尤其是那种比较耐用的材料。我记得当时对改性沥青和聚乙烯胎这两种材质都有些概念,但具体怎么结合,有什么样的性能优势,以及在国内的行业标准是什么,我就完全不清楚了。我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材料的寿命和施工的便捷性。毕竟,防水一旦做不好,后期维修起来是又费钱又费力,而且还会影响居住的舒适度。所以我对这种“GB 18967-2009”这样的国家标准非常感兴趣,它代表着一种权威的认证,让我觉得使用这种材料会更有保障,施工也会有章可循。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介绍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能,比如它的延展性、耐老化性、耐穿刺性等等,还有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表现,比如夏季的日晒高温和冬季的低温结冰。另外,我也很关注它的施工方法,是不是有特别的要求,比如基层的处理,搭接的宽度,以及密封的处理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指导,让我能够大概了解施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即使我不是专业的施工人员,也能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在和施工队沟通时,也能更有效地提出我的需求,并且监督他们的工作。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工程师,我对于各种新型建材的性能评估和应用推广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最近我注意到“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这个名称,它代表着一种在国家标准层面上得到认可的防水材料。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需要不断地更新对各类建筑材料的认知,以便为项目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详尽的技术报告,深入剖析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的材料构成、生产工艺以及其关键的物理力学性能。例如,我非常关注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低温柔韧性以及耐高温性能。同时,我也希望能了解到它在防水等级、抗渗压力、水蒸气透过性等方面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关于该产品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包括不同类型建筑(如住宅、工业厂房、地下工程等)的防水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案。如果书中能包含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那将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评分

我一直对建筑材料的创新发展充满好奇。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的防水卷材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比较传统的防水卷材,比如SBS改性沥青卷材,也了解过一些高分子防水卷材,但对于“改性沥青聚乙烯胎”这种组合,我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它听起来就像是将两种不同材质的优点结合在了一起,我非常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的,改性沥青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而聚乙烯胎又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这本书名中包含的“GB 18967-2009”让我意识到这是一款经过国家标准认证的产品,这让我对它的质量和性能有了初步的信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读这个标准,解释其中的各项指标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达到这些标准对实际应用至关重要。我尤其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种材料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测试数据和表现案例,比如在强酸、强碱、紫外线照射等条件下,它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如何。此外,关于环保性能我也很关心,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它是否对环境有影响,以及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评分

我家里最近在考虑翻修一下老房子,屋顶漏水是头疼的问题,我正在到处搜集关于防水材料的信息。我偶然看到了“GB 18967-2009 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这个书名,虽然我不太懂里面的专业术语,但“防水卷材”这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我感觉它听起来比我以前知道的那些沥青油毡要高级一些,而且“聚乙烯胎”似乎是一种比较现代的材料。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了解,这种卷材到底有什么优点,为什么它被国家标准认可?它比我之前听说过的那些防水材料好在哪里?比如,它是不是更耐用?不容易老化开裂?对付我们这里夏天多雨、冬天偶尔有冰雪的情况,它表现怎么样?我希望书里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最好能配上一些图片,让我能大概看出它的样子,以及施工后大概会是什么效果。我最担心的是施工会不会很麻烦,或者需要什么特殊的工具。如果这本书能告诉我,这种材料的施工是不是相对简单,或者有没有一些关键的步骤是我作为房主需要特别注意的,那我就太感激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