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 9787030370969 科学出版社

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 9787030370969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新锋,薛锐 著
图书标签:
  • 密码学
  • 密码协议
  • 形式化验证
  • 逻辑分析
  • 安全协议
  • 科学出版社
  • 计算机科学
  • 信息安全
  • 协议分析
  • 9787030370969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文博宏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70969
商品编码:292359750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

定价:98.00元

作者:雷新锋,薛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030370969

字数:480000

页码:38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注重由浅入深,适合各层次读者参阅。全书从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入手,涵盖了主要的密码协议分析逻辑以及该领域的一些前沿理论,其中包括作者在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面所做的工作。这些内容对于初学者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对于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密码协议的分析和设计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由雷新锋,薛锐著。

内容提要


《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对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进行了系统详尽和深入的介绍,全书共四部分,部分是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密 码协议分析概述,第三部分介绍密码协议逻辑,第四部分介绍计算可靠的密码协议逻辑。

本书的内容包括密码协议分析相关数理逻辑和现代密码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密码协议分析的主要方法综述、各种密码协议逻辑、协议分析实例 以及密码协议逻辑分析方法的计算可靠性等。内容涵盖了所有迄今为止重要的密码协议分析逻辑系统,其中包括作者在密码协议分析方面的工作。

《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的读者对象为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也可供从事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 参考。本书由雷新锋,薛锐著。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探索数字世界的安全基石:密码协议的逻辑解析与实践 在这个信息爆炸、网络连接无处不在的时代,数据安全已成为关乎个人隐私、商业机密乃至国家安全的核心议题。而支撑起这一切数字信任的,正是那些默默守护着我们每一次通信、每一次交易的密码协议。它们如同看不见的卫士,确保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窃听、篡改,也不被冒充。然而,这些协议的复杂性常常令人望而却步,其内在的逻辑严谨性与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深入的洞察与严谨的分析才能得以揭示。 本书旨在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密码协议深层世界的大门,通过一套系统而富有逻辑性的分析框架,带领大家深入理解主流密码协议的设计原理、安全模型以及分析方法。我们不满足于仅停留在“知道有什么协议”的层面,而是致力于“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如何证明其安全性”的关键问题。本书的每一部分都旨在构建起读者对密码协议安全性的直观感受与理论认知,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为复杂的协议分析技术,最终帮助读者掌握独立分析和评估密码协议的能力。 第一部分:密码协议的基石——理论铺垫与核心概念 在正式进入协议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本部分将首先回顾密码学中的核心概念,如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数字签名等。这些基础工具是构建任何密码协议的砖石,理解它们的性质、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是后续理解更复杂协议的前提。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基本原语的数学原理,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展示它们如何在信息安全领域发挥作用。 紧接着,我们将聚焦于密码协议设计的根本目标: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与不可否认性。这四个目标构成了密码协议安全性的四根支柱,不同的协议会根据应用需求,在这些目标上进行侧重或组合。我们将深入探讨每个目标的含义、如何通过密码学原语来实现,以及在实际协议设计中可能遇到的挑战。例如,如何确保只有预期的接收者能够阅读信息(机密性),如何防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修改(完整性),如何确信通信对方的身份(身份认证),以及如何让发送方无法抵赖其发送行为(不可否认性)。 之后,本书将引入形式化方法的概念,这是现代密码协议分析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形式化方法,如模型检测、定理证明等,并阐述它们如何被应用于自动化地验证协议的安全性。虽然这些方法本身可能涉及一定的数学和逻辑基础,但本书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重点在于展示它们在密码协议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协议设计中的逻辑漏洞。 第二部分:主流密码协议的深度剖析 在打好理论基础后,我们将开始对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密码协议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将选择那些在互联网安全、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的协议,如TLS/SSL、SSH、IPsec、Kerberos等。对于每一个协议,我们都将遵循一套严谨的分析流程: 协议概述与设计目标: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该协议的产生背景、主要应用场景及其核心设计目标。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协议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组件与流程解析: 接着,我们将逐一分解协议中的关键组件,如握手过程、密钥协商、身份验证机制、数据加密与解密流程等。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步骤的逻辑,以及所使用的密码学原语。例如,在TLS协议的握手过程中,我们将详细分析客户端如何向服务器发送hello消息,服务器如何回应,以及如何通过公钥密码学和对称密码学来协商出安全的通信密钥。 安全性分析与潜在威胁: 在理解了协议的运行机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其安全性。我们将探讨该协议已经发现或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分析这些漏洞是如何被利用的。这部分内容将结合已知的攻击案例,让读者对协议的脆弱性有更直观的认识。我们会讨论各种类型的攻击,例如中间人攻击、重放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以及协议是如何抵御这些攻击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未能抵御。 形式化验证的实践应用: 如果可能,我们还将展示如何使用形式化方法来分析该协议的安全性,并阐述形式化验证在发现协议缺陷中的作用。这部分将有助于读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析相结合。 例如,在对TLS协议的分析中,我们将从TLS 1.0、1.1,到1.2,再到最新的TLS 1.3,详细阐述不同版本协议在安全性、性能和设计理念上的演进。我们将重点关注TLS 1.3在简化握手过程、消除一些历史遗留安全问题方面的改进,以及它如何通过引入0-RTT和1-RTT握手机制来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在对SSH协议的分析中,我们将着重讲解其在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通过加密通信通道来保护敏感信息。我们会深入分析SSH的密钥交换算法、身份验证方法(包括密码认证和公钥认证),以及其在防止会话劫持和中间人攻击方面的机制。 第三部分:密码协议的攻击模型与分析技术 仅仅理解协议的设计原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站在攻击者的角度,去审视协议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密码协议分析中常用的攻击模型和分析技术。 我们将首先介绍各种经典的密码协议攻击模型,例如: 窃听模型 (Eavesdropper Model): 攻击者只能被动地监听通信,无法主动干预。 主动攻击模型 (Active Attacker Model): 攻击者不仅能监听,还能插入、修改、删除或重放消息。 中间人攻击 (Man-in-the-Middle Attack): 攻击者伪装成通信双方,截获并转发信息。 重放攻击 (Replay Attack): 攻击者捕获合法通信的消息,并在后续的通信中重新发送。 协商攻击 (Downgrade Attack): 攻击者诱使通信双方使用更不安全的协议版本或加密算法。 侧信道攻击 (Side-Channel Attack): 攻击者利用实现细节(如时间、功耗、电磁辐射等)来获取敏感信息。 了解这些攻击模型,有助于我们从更全面的视角来评估协议的安全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密码协议分析的技术方法。这包括: 非形式化分析 (Informal Analysis): 基于对协议流程的直观理解和密码学知识,通过推理来发现潜在的逻辑漏洞。 形式化验证 (Formal Verification): 利用数学模型和自动化工具来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属性,或者发现反例。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形式化方法,如: Dolev-Yao模型: 一种经典的、基于数据流的协议模型,能够捕捉到消息的传输、生成、销毁等操作,并用于分析协议的安全性。 模型检测 (Model Checking): 将协议建模为状态机,并利用模型检测器搜索是否存在不安全的状态。 定理证明 (Theorem Proving): 利用逻辑推理和自动化定理证明器来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定理。 模糊测试 (Fuzzing): 向协议输入大量随机或畸形的数据,以期触发未知的错误或安全漏洞。 协议逆向工程 (Protocol Reverse Engineering): 通过分析已有的实现,推断出协议的设计细节和安全机制。 本书将结合实例,演示如何运用这些分析技术来发现协议中的安全隐患。例如,我们会展示如何利用Dolev-Yao模型来分析一个简单的密钥交换协议,并找出其中的安全漏洞。我们还会讨论一些常见的协议安全分析工具,如ProVerif、Tamarin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第四部分:前沿探索与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发展,密码协议也在不断演进。本部分将简要介绍一些当前密码协议领域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后量子密码学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随着量子计算的潜在威胁,对能够抵御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和协议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们将简要介绍后量子密码学的发展,以及其对现有密码协议的影响。 零知识证明 (Zero-Knowledge Proofs): 零知识证明允许一方在不泄露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向另一方证明某个陈述的真实性。我们将探讨零知识证明在提升隐私保护和认证安全性方面的应用。 安全多方计算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MPC): MPC允许多个参与方协同计算一个函数,而无需泄露各自的私有输入。我们将讨论MPC在构建更隐私保护的协议方面的潜力。 基于硬件的安全机制: 如可信执行环境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s, TEEs) 和安全芯片 (Secure Elements),它们如何为密码协议提供更强的硬件层面的安全保障。 侧信道攻击的防御策略: 介绍针对侧信道攻击的各种防御技术,例如遮蔽 (masking)、混淆 (shuffling) 等。 本书的编写力求严谨而易懂,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丰富的案例分析以及对核心概念的深入阐释,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密码协议安全性的全面认识。我们希望本书能成为您探索数字世界安全奥秘的得力助手,让您在理解、分析乃至设计安全的数字通信系统时,拥有更坚实的基础和更敏锐的洞察力。 本书适合读者群体: 信息安全从业人员 网络安全工程师 密码学研究者 对网络通信安全感兴趣的开发者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了解密码协议的“是什么”,更能深入理解其“为什么”和“如何做”。让我们一起踏上这场逻辑严谨、知识密集的密码协议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这个书名时,我immediately联想到了那些如同精密钟表般运作的数学和逻辑体系。科学出版社的名字,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对这本书品质的信心。我设想这本书的体例会是那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结构,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复杂协议的分析,再到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的探讨。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将“逻辑方法”融入到密码协议的分析之中,是会介绍一些经典的逻辑系统,还是会发展出专门适用于密码学的逻辑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分析一个密码协议,不仅仅是“会不会用”,更是“为什么这样设计”,“潜在风险在哪里”,以及“如何用逻辑的手段去发现这些风险”。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些“aha!”时刻,让我豁然开朗,理解那些之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评分

我对于这本书的预期,更多的是建立在其“逻辑方法”这四个字上。在我的理解中,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其设计的逻辑严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已有协议的描述,而是能够教会我一种分析和评估的思维方式。我设想作者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带领读者一步步地去追踪协议中的每一个线索,用逻辑的推理去排除干扰,最终找到隐藏的“嫌疑人”——也就是协议中的安全漏洞。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丰富的案例分析,用真实世界的例子来佐证理论的有效性。我想象着,如果我能够掌握这种逻辑分析的方法,那么在面对未来层出不穷的加密技术和通信协议时,我将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深入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细读,但仅仅是“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这几个字,就足以勾勒出一个充满智慧与挑战的领域。我一直对信息安全方面的内容颇感兴趣,特别是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层原理。密码协议作为构建安全通信基石的关键,其背后的逻辑严谨性更是吸引我。想象一下,通过一套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够揭示出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脆弱之处,或者验证协议本身的安全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智力探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抽象的概念,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复杂的协议分解,让我能够理解其中精妙之处。我尤其关注作者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分析案例,通过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对于一个非专业但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来说,一本能够“讲透”原理、并且易于跟随的书籍,将是极大的福音。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引发读者对信息安全更深层次的思考,看到逻辑分析的力量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在于它能否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密码协议世界的大门,并且让我能够带着清晰的思路去探索。我不是密码学的专业人士,但对信息安全和逻辑思维有着天然的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密码协议,并用逻辑的“手术刀”去剖析它们的每一个环节。我特别期待作者能够强调“逻辑方法”在其中的作用,让我明白,并非依靠大量的数学公式就能解决一切,而是要有清晰的推理过程,能够清晰地辨别协议的潜在缺陷。也许书中会介绍一些形式化的方法,让我看到如何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协议转化为可以进行逻辑验证的形式化模型。我想象着,读完这本书,我或许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通信方式,并对其安全性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在我印象中,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往往都带着一股严谨而扎实的学究气。这本书的书名“密码协议分析的逻辑方法”,更是直接点明了其核心要义,这让我想起那些在学术殿堂里,研究人员如何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来攻克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的场景。我设想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应该会是那种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的类型,不会为了迎合读者而过于浅显,但也不会因为深奥而令人望而却步。也许,作者会在开篇就阐述逻辑分析在密码协议领域的重要性,然后逐步引入相关的逻辑工具和分析框架。我期待书中能够有清晰的图示或者流程图,将复杂的协议结构和分析过程可视化,这对于我这样需要借助直观理解的读者来说,会是极大的帮助。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密码协议分析案例,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能为读者提供宝贵的经验。这类书籍往往能激发我深入思考,让我不仅仅是“知道”,更能“理解”背后的原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