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天綫(D13版)(下冊) |
| 定價 | 59.00 |
| ISBN | 9787121131356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作者 | |
| 編號 | 1200043914 |
| 齣版日期 | 2011-04-01 |
| 印刷日期 | 2012-09-20 |
| 版次 | 無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無 |
| D113章阻抗與互阻抗 13.1引言 13.2天綫的互易性定理 13.3半波長天綫的73Ω輻射電阻 13.4非電流*大點的輻射電阻 13.5細綫天綫的自阻抗 13.6兩平行綫天綫的互阻抗 13.7邊靠邊平行天綫的互阻抗 13.8平行共綫天綫的互阻抗 13.9梯式平行天綫的互阻抗 13.10其他布置天綫的互阻抗 13.11用定嚮性和輻射電阻錶示的互阻抗 參考文獻 習題 D114章柱形天綫和矩量法 14.1引言 14.2積分方程法概述 14.3電流分布 14.4輸入阻抗 14.5圓柱天綫的波瓣圖 14.6細圓柱天綫 14.7帶有圓錐形輸入段的圓柱天綫 14.8其他形狀的天綫 類球體天綫 14.9長圓柱天綫上的電流分布 14.10靜電學的積分方程和矩量法 14.11矩量法及其應用於導綫天綫 14.12用矩量法求短偶極子的自阻抗、雷達截麵和互阻抗 參考文獻 習題 D115章口徑分布與遠場波瓣圖之間的傅裏葉變換關係 15.1連續口徑分布 15.2遠場波瓣圖與口徑分布之間的傅裏葉變換關係 15.3空間頻率響應和波瓣圖平滑處理 15.4簡單(加法)乾涉儀 15.5口徑閤成和多口徑陣 15.6柵瓣 15.7二維口徑閤成 15.8“乾淨”圖形的相位閉閤或自校準 參考文獻 習題 D116章偶極子陣和口徑陣 16.1引言 16.2兩根受激λ/2單元的邊射陣 16.3兩根受激λ/2單元的端射陣 16.4兩根受激λ/2單元的等幅任意相位陣 16.5密距單元的輻射效率和Q值 W8JK陣 16.6n根受激單元陣 16.7地平麵上的水平天綫 16.8地平麵上的鉛垂天綫 16.9八木-宇田天綫的變種 16.10相控陣 16.11頻率掃描陣 16.12返迴式陣和範阿塔陣 16.13自適應陣和智能陣 16.14微帶陣 16.15低旁瓣陣 16.16長導綫天綫 16.17簾幕形陣 16.18天綫的饋電位置和方式 16.19摺閤偶極子天綫 16.20摺閤偶極子的變種 16.21百眼巨人型全空監視天綫 參考文獻 自適應陣的補充參考資料 習題 D117章透鏡天綫 17.1引言 17.2非金屬介質透鏡天綫 費馬原理(射徑等同性) 17.3人造介質透鏡天綫 17.4E�裁娼鶚舭逋婦堤煜� 17.5透鏡天綫的容差 17.6H�裁娼鶚舭逋婦堤煜� 17.7反射器-透鏡天綫 17.8介質杆 17.9多螺鏇透鏡 17.10龍伯透鏡和愛因斯坦透鏡 參考文獻 習題 D118章頻率xuan擇錶麵和周期結構 D119章實用大型口徑天綫的設計考慮 D120章大型或獨特的天綫實例 D121章特殊用途的天綫 D122章太赫頻率的天綫 D123章平衡-非平衡轉換器等 D124章天綫測量 上冊簡目 D11章引論 D12章天綫基礎 D13章天綫傢族 D14章點源 D15章-上點源陣本書章節編號與原英文版保持一緻。 D15章-下點源陣 D16章電偶極子和細直天綫 D17章環天綫 D18章-上端射天綫:螺鏇聚束天綫和八木-宇田天綫 D18章-下螺鏇天綫:軸嚮模和其他模 D19章縫隙天綫、貼片天綫和喇叭天綫 D110章平闆和夾角反射器、拋物麵反射鏡天綫 D111章寬頻帶和非頻變天綫 D112章天綫溫度、遙感和雷達截麵 |
| '天綫(下冊)(D13版)': 全書分為上、下兩冊 內容分彆針對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進行組織 概念清晰 層次分明。無論讀者需要的是僅介紹天綫基礎知識的一個學期的課程。還是更深入的進一步學習。'天綫(上冊)(D13版)'都能夠提供切實的幫助 包括大量實例和習題 便於讀者實踐掌握 全書圖文並茂 更有助於讀者的直觀理解 書中加入瞭包括無綫革命在內的許多全新的現代應用 |
| 作者:-美國-JohnD.Kraus-美國馬赫夫-RonaldJ.Marhefka譯者:章文勛 |
| '天綫(下冊)(D13版)'是關於天綫的經典著作 全麵覆蓋瞭有關天綫的各方麵內容。為瞭適應靠前教學的需要 翻譯版根據各章內容深淺層次的不同 分為上、下兩冊齣版。上冊為前12章 介紹瞭天綫的各種基礎知識。下冊為後12章 詳細展開瞭這些內容。上、下冊的內容分彆針對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學進行組織。書中包括大量實例和習題 便於讀者實踐掌握。全書圖文並茂 更有助於讀者的直觀理解。書中加入瞭包括無綫革命在內的許多全新的現代應用 對參考文獻列錶也進行瞭相應的更新。'天綫(下冊)(D13版)'概念清晰 層次分明。無論讀者需要的是僅介紹天綫基礎知識的一個學期的課程 還是計劃更深入地進一步學習 '天綫(下冊)(D13版)'都能夠提供切實的幫助。 '天綫(下冊)(D13版)'可作為相關專業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 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
作為一個在射頻和微波領域工作多年的工程師,我對天綫技術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我經常需要閱讀相關的學術論文和技術文檔,來瞭解最新的研究進展和行業動態。這次看到《天綫(第3版)(下冊)》,我第一時間就想瞭解它是否包含瞭一些我之前沒有接觸過或者瞭解不夠深入的專題。比如,我非常想知道它在電磁仿真軟件的應用方麵是否有詳細的介紹,像HFSS, CST等,因為在實際的天綫設計中,仿真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另外,我還在考慮它是否會深入探討天綫測量技術,包括各種測量設備的使用、測量流程以及數據分析的方法,這些在天綫性能驗證中至關重要。我還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在實際工程項目中遇到過的典型問題和解決方案,例如天綫的集成、功耗優化、以及在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設計等。我希望這本書的“下冊”能夠提供一些比“上冊”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內容,甚至能夠為我解決一些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提供啓發。一本好的專業書籍,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經驗的分享和思維的啓迪。
評分我最近在考慮學習一些新的技術領域,而“天綫”這個主題正好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方嚮之一。我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些關於天綫的科普文章,覺得這個領域非常有意思,而且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從我們日常使用的手機,到更復雜的通信係統,都離不開天綫。我這次拿到這本《天綫(第3版)(下冊)》,就抱著學習的態度,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係統性的知識。我特彆想瞭解天綫的設計原理、各種類型天綫的特點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選擇和優化。我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詳細講解天綫的性能指標,比如增益、方嚮性、阻抗匹配等等,這些都是我想要弄清楚的關鍵概念。而且,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最好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或者仿真模擬的介紹,這樣我纔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並且能夠將其應用到實際問題中。我還在考慮,如果這本書的內容足夠深入,我甚至想把它作為我未來進行一些小項目的設計參考。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掌握一門技術,就必須從基礎原理入手,然後一步步深入到細節和實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學習“天綫”這個領域的堅實起點。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天綫”本身就吸引瞭我,因為在我的學習和工作中,天綫技術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全麵、係統地介紹天綫理論和應用的書籍,而《天綫(第3版)(下冊)》似乎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這本書的內容能夠覆蓋天綫設計的各個方麵,從基礎的電磁波理論,到各種類型天綫(如偶極子、環形、螺鏇、偶極子陣列、拋物麵天綫等)的原理、設計和優化。我尤其希望它能夠深入講解天綫與饋電網絡、與微帶綫、與PCB闆的匹配設計,以及在各種實際應用中(如移動通信、衛星通信、雷達、無綫傳感網絡等)的典型設計案例。我關注這本書是否會提供詳細的數學推導和工程實例,以便我能夠深入理解其背後的原理,並將其應用到我的實際項目中。此外,我還在考慮,如果這本書能夠介紹一些最新的天綫技術,例如智能天綫、可重構天綫、或者具有特殊功能的超材料天綫,那將對我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解決復雜天綫設計問題的有力助手,並幫助我不斷提升我的專業技能。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引人注目的,我拿到它的時候,就覺得它的厚度和紙張質量都挺不錯的。我之前也接觸過一些技術類的書籍,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比較厚重,而且印刷也相當清晰,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紮實感。我注意到書名是“天綫(第3版)(下冊)”,從名字上就能感覺到內容應該會很深入,特彆是“下冊”兩個字,預示著前麵應該還有內容,這次拿到的是下冊,讓我對前麵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封麵的風格我個人也比較喜歡,是那種比較專業、嚴謹的感覺,沒有花裏鬍哨的裝飾,讓我想起我之前看過的一些專業教材,那種樸實無華的設計往往更能體現其內容的深度。我特彆在意書籍的裝幀,因為經常翻閱,所以好的裝幀能讓書的壽命更長,這本書的裝幀看起來也比較牢固,不像有些書容易散架。我還在想,這個“第3版”意味著它經過瞭幾次的修訂和更新,這通常意味著內容是經過瞭時間和實踐的檢驗,並且吸取瞭前兩個版本的反饋和最新的研究成果,這對於我這樣想要學習最新知識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我還在琢磨,這個“電子工業齣版社”齣的書,通常質量都會有一定的保證,畢竟是大社,齣版流程和審核都會比較嚴謹。總的來說,從拿到這本書的最初印象來看,我對它寄予瞭很高的期望,覺得它是一本值得深入研讀的專業書籍。
評分當我看到這本《天綫(第3版)(下冊)》時,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瞭我大學時期學習電磁場與微波的那段時光。那時候,天綫理論是我們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當時覺得有些晦澀難懂,但現在迴想起來,它卻是許多現代無綫通信技術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重新梳理那些模糊的知識點,並且更深入地理解現代天綫技術的最新發展。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介紹一些新型天綫,比如大規模MIMO天綫陣列、智能天綫、或者適用於特定頻段(如毫米波)的天綫技術。畢竟,通信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我不想被落伍。而且,作為“下冊”,我猜想它會涉及更高級的主題,比如天綫在復雜環境下的設計(如室內、城市環境)、電磁兼容性(EMC)與天綫設計相結閤的問題,甚至是電磁散射和輻射的理論分析。我渴望從中獲得一些更前沿、更具挑戰性的知識,來拓展我的技術視野,甚至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我希望這本書的作者在撰寫時,能夠以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復雜概念,並且提供充分的理論推導和圖示,這樣纔能真正幫助讀者理解並掌握這些知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