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训
定价:27.00元
作者:王奎英,李明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13512558
字数:
页码: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教学指导方案和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编写而成的。
全书采用项目化课程的模式,分为11个项目,主要包括彩色电视机的认识、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方法、公共通道的检修、伴音电路的检修、解码电路的检修、扫描电路的检修、显像管及附属电路的检修、电源电路的检修、遥控电路的检修、1C总线控制电路的检修和彩色电视机新技术简介。
本书以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使用的单片机芯LA76810彩电实验机为例,介绍彩色电视机的维修技能和简单的原理,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的要求。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及电子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上岗、转岗和专业技术等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读本。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童年时在家中收看彩色电视的场景。那时候,电视机不仅仅是一个电器,更是一个家庭的中心,是一个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更广阔的世界。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一种情感上的怀旧,想重温那个简单而美好的时代。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彩色电视机发展历程的故事,比如第一台彩色电视机是如何诞生的,它在当时引起了怎样的轰动,以及它如何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还想知道,那些经典的彩色电视机品牌,比如索尼、松尼、海信等,它们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上都留下了哪些重要的印记。虽然我不是技术专家,但我相信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工程师们的匠心独运,也能体会到科技进步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评分我拿到这本《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训》时,首先被它厚实的装帧所吸引,有一种扎实可靠的感觉。我一直对工业设计的演变很感兴趣,而彩色电视机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工业设计之一。从最初笨重的大木箱,到后来的瘦身化设计,再到现在的薄如刀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技术革新和美学追求。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除了电子原理之外,彩色电视机的外观设计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有哪些经典的设计元素流传至今。我还想知道,当年设计师们是如何在功能性和美观性之间找到平衡的,以及那些按钮、旋钮、遥控器的设计,是如何影响用户体验的。当然,名字里的“实训”二字也引起了我的注意,虽然我可能不会真的去拆装一台老电视,但我很想知道书中会提供哪些实践性的指导,比如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理解某些电路的工作方式,或者如何对一台老式电视进行基础的维护和调试。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主要还是被“彩色电视机”这个概念本身所吸引。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到的信息大多是数字化的,高度压缩和优化过的。而彩色电视机,它代表了一种更“原始”、更“物理”的信号处理方式。我想了解的是,当初的信号传输方式是怎样的?它是如何将复杂的视频信号压缩后通过有限的带宽传输出去的?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模拟电视信号的构成,比如PAL、NTSC制式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是如何在色彩饱和度、亮度细节等方面有所取舍的。我还对那个时代的“屏幕”技术非常好奇,比如显像管的材质、发光原理,以及它在色彩还原度和视角方面的局限性。虽然这本书的题目看起来偏向技术,但我想它一定能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影像技术发展图景,让我对“观看”这件事的演进有一个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吸引人,色彩鲜艳,给人一种怀旧又充满科技感的感觉。我一直对老式的电子产品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承载了无数家庭欢乐时光的彩色电视机。在那个还没有智能手机和高清流媒体的年代,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黑白转彩色的历史性时刻,仿佛就在眼前。我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对那个时代技术的好奇,想了解那些看似“粗糙”的电子元件是如何组合在一起,最终在荧幕上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我尤其想知道,当年的工程师们是如何克服重重技术难关,将色彩的信号进行编码、传输和解码的。这本书的名字里“原理”二字,让我对深入探究其内部构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像解剖一件精密的机械玩具一样,一步步揭开彩色电视机的神秘面纱。也许里面会讲到显像管的工作原理,三枪显像管的电子束如何精确地轰击荧光粉,以及色彩解码电路是如何将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分离出来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知识的盛宴。
评分我是一位对电子产品历史感兴趣的爱好者,尤其是那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已逐渐淡出视线的技术。彩色电视机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我购买《彩色电视机原理与实训》这本书,是希望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技术原理。我比较关注的是,早期彩色电视机是如何实现色彩的合成和还原的,比如三原色(红、绿、蓝)信号是如何被编码、传输,又如何在接收端被解码并重新组合成完整的彩色图像的。我还想知道,与现在的数字电视相比,模拟彩色电视在技术上有哪些根本性的区别,以及当时是如何解决诸如色彩串扰、相位失真等技术难题的。书名中的“实训”二字也让我产生了一些遐想,虽然我可能不会亲自动手操作,但我很想了解,当年进行这些“实训”是如何进行的,需要哪些设备和工具,以及通过这些实践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