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 9787562496946

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 978756249694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弗蘭剋剋洛斯 Frank Close,羊奕偉 著
圖書標籤:
  • 宇宙學
  • 天文學
  • 物理學
  • 科學普及
  • 虛空
  • 宇宙起源
  • 微百科
  • 科普讀物
  • 宇宙
  • 哲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久點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重慶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2496946
商品編碼:29264884830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6-07-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

定價:29.00元

作者:【英】弗蘭剋剋洛斯 Frank Close,羊奕偉

齣版社:重慶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624969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英國科學促進協會前副會長,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RAL)理論物理部部長,歐洲核子中心(CERN)公眾推廣部主任,粒子物理學傢、作傢,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院弗蘭剋·剋洛斯教授科普。

所有科學都是基於存在的研究,但是存在並非理所當然。

存在即有,有生於無,無又生於何?

科學與佛道學的契閤。

我們時間和空間可能並非我們所感受的如此簡單,時空概念其實更加深刻。

宇宙之前的虛空世界,是人類研究的科學領域。

由淺入深,為讀者打開通往虛空世界的大門,

這可能是你一生遇到過的,對*晦澀難懂的科學領域的科普迴答!

內容提要


世間萬物從何而來?時間和空間是如何從無到有的?假設我們從一個空間範圍內移走瞭所有的物質,那麼這個空間會迴到*原始的“無”的狀態嗎?真空是真的空嗎?學術界關於“無”的認識和討論經曆哪些變革呢?波、電磁場、以太、相和組織、力和希格斯真空等眾多重要物理概念的齣現帶來哪些意義?本書將打開一扇宇宙之前的虛空之門,從淺入深帶領讀者進入玄妙的虛空世界。

目錄


1 庸人自擾
對虛空的早期理解 /5
憎惡從何而來? /11
空氣/13
製作真空 /15
布萊斯· 帕斯卡( Blaise Pascal) : 水
與酒的博弈/19
真空長什麼樣? /20
大氣壓強 /22
2 原子內部何其空曠
電子/27
原子到底有多空曠? /32
場 /36
場是否有大小 /39
重力場和平方反比定律/42
波 /45
3 空間
創世紀 /49
牛頓 /52
空間及運動的概念/56
4 波在何處
電磁場與波 /65
波的載體/69
以太難題/72
5 隨光束旅行
空間、時間及時空 /82
時空 /86
6 自由空間的代價
時空扭麯 /89
引力和彎麯 /98
宇宙膨脹/102
7 無限之海洋
量子世界/107
波和量子不確定/112
沸騰的真空 /118
無限的海洋/126
8 希格斯真空
相和組織 /133
相變和真空 /139
改變真空中的力 /143
希格斯真空 /146
9 新的虛空
宇宙的狀態/151
爆脹/155
更高維度 /161
搜尋虛空

作者介紹


◎ 作者簡介

弗蘭剋?剋洛斯(Frank Close)

英國人,牛津大學物理學教授,埃剋塞特大學研究員,曾任盧瑟福?阿普爾頓實驗室的理論物理學部門負責人,曾榮獲瞭大英帝國官佐勛章(OBE)、英國物理學會開爾文奬。他還擔任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共教育和通訊部的負責人,因其在促進物理學的公眾理解和科普寫作方麵的突齣貢獻,他獲得瞭英國媒體評齣的2007年*科普寫作奬(“Sygenta Prize”)。他的其他作品有:《路西法的遺産》(2000)、《奧德賽粒子》(2002)、《虛空》(2007)等。

◎ 譯者簡介

羊奕偉

四川人,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係。現就職於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領域主要為核物理及高能物理。

文摘


序言



《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一場超越時空的宇宙奧秘探索之旅 在浩瀚無垠的宇宙深處,隱藏著無數令人驚嘆的奧秘,其中最令人著迷的莫過於宇宙的起源。人類對宇宙的好奇與探索從未停止,而《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正是這場宏大探索旅程中的一部引人入勝的指南。本書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生動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深入探究宇宙從何而來,又將去嚮何方。 一、 追溯太初的曙光:大爆炸理論的精妙解讀 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便是對現代宇宙學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大爆炸理論——進行的深度解析。我們熟知的宇宙,從渺小的奇點爆發,瞬間膨脹,冷卻,形成我們今日所見的星係、恒星與行星。但大爆炸理論遠不止於此。本書將細緻地剖析大爆炸理論的各個階段,從暴脹時期極速的擴張,到基本粒子的形成,再到早期原子的閤成,直至第一批恒星的誕生。 作者並非僅僅陳述科學事實,而是力求將復雜的理論以最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書中可能涉及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深入探討,這種古老的光芒,如同宇宙誕生時的“餘暉”,為我們提供瞭理解宇宙早期狀態的寶貴綫索。本書將解釋CMB的性質,以及它如何成為支持大爆炸理論的強有力證據。同時,對於早期宇宙中物質與能量的分布,以及它們如何逐漸演化形成今日宇宙的宏觀結構,作者也會進行細緻的描繪。 此外,本書不會迴避大爆炸理論所麵臨的一些挑戰與未解之謎。例如,奇點問題,即大爆炸之前的狀態是什麼?暗物質和暗能量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們又為何如此難以捉摸?本書將以一種開放的態度,介紹科學傢們正在進行的各種前沿研究,引導讀者思考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二、 宇宙的構成與演化:從微觀粒子到宏觀結構的壯麗畫捲 除瞭宇宙的起源,本書還將目光投嚮瞭宇宙的構成以及其漫長的演化曆程。從構成萬物的基本粒子——誇剋、輕子,到構成星辰的原子,再到星雲、星係、星係團,乃至超星係團,本書將勾勒齣一幅宏偉的宇宙結構圖。 讀者將瞭解到,宇宙並非靜止不變,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不斷演化的係統。恒星的誕生與死亡,黑洞的形成與吞噬,星係的碰撞與融閤,都構成瞭宇宙壯麗的史詩。本書可能會詳細描述恒星演化的不同階段,從年輕的藍色巨星到衰老的紅矮星,以及超新星爆發的震撼場麵,這些都是宇宙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 對於黑洞這一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本書也將進行精彩的解讀。它將解釋黑洞的形成機製,其強大的引力如何扭麯時空,以及事件視界的概念。同時,書中可能還會探討超大質量黑洞在星係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周圍物質的相互作用。 在宏觀層麵,本書將描繪宇宙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過程。引力如何在早期宇宙的不均勻性基礎上,將物質聚集起來,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網狀結構?暗物質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關鍵角色,它又是如何“錨定”住可見物質,促成大規模結構的形成?這些問題都將在本書中得到細緻的解答。 三、 宇宙的終極命運:猜想與科學的碰撞 關於宇宙的終極命運,一直是人類思考的終極問題之一。宇宙會永遠膨脹下去,直到一切歸於冰冷?還是會收縮,最終迎來一場“大擠壓”?亦或是存在著某種我們尚未理解的循環?《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將帶領讀者一同探索這些令人著迷的可能性。 本書將基於當前的宇宙學模型,詳細闡述幾種主要的宇宙終極命運猜想。例如,熱寂(Heat Death)模型,即宇宙無限膨脹,溫度趨於零,所有能量均勻散布,生命活動因此停止。又如,大擠壓(Big Crunch)模型,即宇宙的膨脹最終停止,並開始收縮,最終坍縮成一個奇點。 當然,本書也不會僅僅停留在理論推演,而是會結閤最新的觀測數據和科學發現,來評估這些猜想的可能性。暗能量的性質,對宇宙的加速膨脹起著決定性作用,而對其理解的深化,將直接影響我們對宇宙終極命運的判斷。本書將可能介紹科學傢們如何利用Ia型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來測量宇宙的膨脹速率,並揭示暗能量存在的證據。 作者在探討這些未來猜想時,會保持科學的嚴謹性,同時又不失想象力。他們將引導讀者認識到,我們對宇宙的理解仍然是有限的,未來的發現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對宇宙命運的看法。這種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精神,正是本書的核心魅力所在。 四、 科學的工具與方法:探秘宇宙的智慧之光 要理解如此宏大的宇宙奧秘,離不開科學的強大工具與方法。《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將不僅僅是關於宇宙本身,它還會揭示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揭開宇宙麵紗的。 本書可能會介紹現代天文學觀測的關鍵設備,如大型望遠鏡(地麵與空間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引力波探測器等。讀者將瞭解到,正是這些先進的設備,為我們提供瞭關於遙遠星係、黑洞、早期宇宙的寶貴數據。 同時,本書還將深入探討理論物理學的基石,如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如何被應用於宇宙學研究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何描述引力,並預言瞭宇宙的膨脹?量子力學又如何解釋宇宙極早期的微觀漲落,這些漲落又如何成為後來宇宙結構的種子? 此外,本書還會強調數學在宇宙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宇宙的運行規律,很多都可以用精密的數學方程來描述。作者可能會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介紹一些基礎的宇宙學模型和方程,展示科學是如何通過抽象和量化來把握現實的。 本書還將引導讀者思考科學方法論本身。科學的進步,離不開觀察、假說、實驗、驗證的循環過程。在宇宙學領域,許多“實驗”是在巨大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進行的。如何設計這些“宇宙尺度的實驗”,又如何從紛繁復雜的數據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這些都是本書所要展現的智慧之光。 五、 哲學層麵的思考: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 《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並非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它還觸及瞭更深層次的哲學思考。當我們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起源與終結,我們也在思考人類自身的意義和位置。 本書可能會引導讀者思考“是否存在地外生命”這一古老的問題。基於對宇宙廣闊性的認識,以及對生命形成條件的探索,作者會從科學的角度,討論生命在宇宙中齣現的可能性。這不僅是對未知的好奇,也關乎人類是否是宇宙中孤獨的存在。 同時,本書還會引發對人類認知局限性的思考。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暗物質和暗能量占據瞭宇宙的大部分質量和能量,而它們卻是我們尚未完全理解的。這提醒著我們,科學的探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我們的認知總是受到時代的局限。 最終,本書會鼓勵讀者以一種更加謙遜而又充滿敬畏的態度,來麵對宇宙的浩瀚與神秘。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不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對生命與存在的深刻反思。它讓我們意識到,我們隻是宇宙長河中的一粒微塵,但同時,我們也是能夠思考和理解宇宙的獨特存在。 《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是一部充滿智慧的著作,它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科學的嚴謹與哲學的深邃融為一體。無論您是科學愛好者,還是對宇宙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本書都將為您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宇宙探索之旅,讓您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思考與啓迪。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這本書,它就像一瓶陳年的老酒,醇厚而充滿智慧。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關於“無”和“有”的哲學辯論以及它們的科學對應感到好奇。書名中的“虛空”二字,瞬間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它不僅是一個物理概念,更是一種形而上的思考起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傳統的方式,打破我對宇宙起源的固有認知。它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大爆炸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會探討更深層次的問題:是什麼導緻瞭“無”變為“有”?那個初始的奇點,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態?我期待書中能夠融入一些前沿的物理學理論,比如弦理論、量子引力等,並且用一種我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窺探到科學傢們是如何試圖統一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同時,“微百科”的定位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實用性充滿信心,我希望它能像一本隨時可以查閱的工具書,裏麵包含瞭各種天體現象、物理定律的解釋,以及曆史上重要的科學發現和人物故事。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我們認為宇宙是這樣的,而不是那樣的,它背後的邏輯和證據是什麼。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重塑,一次對宇宙真理的追尋。

評分

《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這本書,光是名字就充滿瞭哲學的韻味和科學的探索精神。我一直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充滿瞭好奇,總覺得我們人類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之間,隱藏著無數的奧秘。書名中的“虛空”二字,讓我聯想到那種最純粹、最原始的存在狀態,也讓我開始思考,這一切,究竟是從何而來的。我希望這本書能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將那些極其復雜的宇宙學概念,比如大爆炸理論、宇宙膨脹、量子漲落等等,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故事形式呈現齣來。我想要瞭解,科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地推導齣這些理論的,他們又是通過哪些觀測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的。而“微百科”的定位,讓我覺得它就像一本隨身的宇宙寶典,我期待裏麵能夠有清晰的概念解釋、重要的科學傢的介紹、以及一些關於宇宙演化的時間綫。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宇宙是今天的樣子,為什麼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這些星辰大海,而不是彆的。我希望它能給我帶來一些關於宇宙終極命運的思考,以及人類在這個宏大敘事中的位置。這本書,在我看來,不隻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次關於存在意義的深刻對話,一次對宇宙終極真理的追尋。

評分

哇,拿到這本《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真是太令人興奮瞭!我一直對宇宙的起源和終極問題著迷,感覺這本書就像是一扇通往未知宇宙的大門。光是書名就充滿瞭神秘感和哲學深度。“虛空”這個詞本身就引人遐想,它是萬物存在的起點嗎?還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什麼?而“宇宙源起何處”更是直接戳中瞭人類最古老的好奇心。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將那些深奧的物理學、天文學概念講解透徹。我希望它能帶領我一步步穿越時間的洪流,從大爆炸的奇點開始,瞭解恒星的誕生與毀滅,星係的演化,直到我們今天所見的廣袤宇宙。我想知道,我們人類在這個宏大的宇宙圖景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們的存在,是否有什麼更深層的意義?這本書的“微百科”定位,也讓我覺得非常實用,這意味著它可能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能夠提供很多具體的知識點,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時不時地獲得“原來如此”的頓悟。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有大量的插圖、圖錶,用來可視化那些抽象的概念,比如黑洞的形成、蟲洞的猜想、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奧秘。我甚至希望它能觸及一些關於宇宙之外的猜測,雖然我知道這可能是科學難以觸及的領域,但對於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讀者來說,這些都是無盡的寶藏。這本書,我感覺它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次思維的旅行,一次對生命和存在的深度探索。

評分

收到這本《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的時候,我心裏湧現齣一種久違的求知欲。我一直認為,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是人類智慧最偉大的體現之一。這本書的書名,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最感興趣的問題:這一切,究竟是從哪裏來的?“虛空”,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解讀,但在科學和哲學的交叉點上,它總指嚮一種最根本的存在狀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嚴謹的老師,又像一位富有激情的嚮導,帶領我深入瞭解宇宙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我想知道,我們現在所能觀察到的宇宙,是否隻是一個更大的“虛空”中的一個泡沫?有沒有平行宇宙?時間本身又是如何産生的?書中的“微百科”模式,讓我預感它將是一本信息量爆炸但又結構清晰的讀物。我期待它能用最簡潔的語言解釋最復雜的概念,比如量子力學中的不確定性原理如何影響我們對宇宙初期的理解,或者廣義相對論如何描繪瞭時空的結構。我希望它能幫我梳理清楚那些拗口的科學名詞,比如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宇宙膨脹、宇宙弦等等,讓它們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術語,而是構成宇宙壯麗畫捲的生動元素。我尤其希望,它能告訴我,我們目前關於宇宙起源的理論,有哪些是已經被證實瞭的,又有哪些還停留在猜想階段,科學的邊界究竟在哪裏。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是一次對人類知識前沿的求索,一次對宇宙奧秘的深入挖掘。

評分

拿到《虛空(宇宙源起何處)/微百科》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我一直認為,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最能體現我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活動。書名中的“虛空”二字,給我一種既空靈又深邃的感覺,它似乎暗示著萬物的起源,又像是在拷問我們存在的本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極具啓發性的方式,引導我進入宇宙學的世界。我期待它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描述現象,而是深入探討那些令人費解的宇宙學謎題。比如,暗物質和暗能量到底是什麼?它們為何占據瞭宇宙的大部分?宇宙的膨脹是否會永遠持續下去,還是會迎來某種終結?“微百科”的標簽讓我覺得這本書的信息量會非常豐富,我希望它能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介紹各種宇宙學概念,比如霍金輻射、宇宙視界、宇宙常數等,並且用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來解釋它們。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論進展,讓我瞭解科學界在解開宇宙之謎的道路上,已經走到瞭哪一步。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對知識的渴求,更是一次對未知領域的勇敢探索,一次對人類智慧極限的挑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