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
| 作者 | [美]帕特丽夏巴尼斯-斯瓦尼 [美]托马斯 |
| 定价 | 38.00元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43972360 |
| 出版日期 | 2017-03-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美国科学问答》丛书采用通俗易懂的问答形式,通过有趣的事实和精彩的花絮来解答人们感兴趣的各种问题,自出版以来多次修订重印,深受美国读者的喜爱,是美国家庭的图书。 地质不仅仅是令人惊奇的自然景观。它是岩石、矿物、化石、过程、周期、物理特性和令人惊叹的地球的特征。我们被地质所包围,它存在于每个人家的后院,也存在于每个人的脚下。地质是描述环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及地球与其上万物历史发展过程的学科。针对这个吸引人的科学领域,《地球的年龄有多大》从我们的后院到外太空,解答了数百个地质学科的基础问题。 |
| 作者简介 | |
| 托马斯E.斯瓦尼:撰写了范围广泛的有关自然界的作品,包括古生物学方面的《机敏问答:恐龙》、海洋学的《机敏问答:海洋》,还有气象领域的《天空之怒:环绕地球的怪异天气》、自然灾害领域的《冒险者的极限生存指南》及文献参考方面的《自然史奥瑞克斯指南》等。 帕特丽夏巴尼斯-斯瓦尼:拥有地质学的学士学位与地质学中地貌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曾经以地貌学者与海洋学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巴恩斯·斯瓦尼在各种杂志与期刊上发表了350余篇文章,并以作者与合作作者身份出版了近30本书籍,其中包括获奖的《纽约图书馆科学案头参考》和《流星:地球的破坏者还是开拓者》等一些在全世界畅销的儿童读物。 帕特丽夏巴尼斯-斯瓦尼:拥有地质学的学士学位与地质学中地貌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曾经以地貌学者与海洋学者的身份工作多年。巴恩斯·斯瓦尼在各种杂志与期刊上发表了350余篇文章,并以作者与合作作者身份出版了近30本书籍,其中包括获奖的《纽约图书馆科学案头参考》和《流星:地球的破坏者还是开拓者》等一些在全世界畅销的儿童读物。 托马斯E.斯瓦尼:撰写了范围广泛的有关自然界的作品,包括古生物学方面的《机敏问答:恐龙》、海洋学的《机敏问答:海洋》,还有气象领域的《天空之怒:环绕地球的怪异天气》、自然灾害领域的《冒险者的极限生存指南》及文献参考方面的《自然史奥瑞克斯指南》等。 |
| 目录 | |
|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 前言 001 一 地质详解001 研究地球001 历史与地质学003 的地质学家5 二 测量地球014 有关地球的观点014 有关地球的数字017 记录时间027 野外工作034 三 宇宙中的地球038 地球与宇宙038 太阳系的形成040 地球的早期地壳042 地球与太阳044 地球母亲,月球女儿050 地球与小空间碎片056 生命适宜之地060 四 地球的分层结构066 地球内部的故事066 地壳、地幔与地核070 地震学与地震076 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说079 五 矿物全情091 矿物形式091 结晶学详情104 细观常见矿物109 丰富的宝石114 六 岩石家族124 岩石分类124 熟悉的岩石135 矿产采掘143 七 岩石中的化石155 化石的历史155 化石的形成159 测定化石年代169 恐龙,人类和其他化石173 八 化石燃料180 石油生产183 天然气勘探192 挖煤196 当前的问题,受限的未来200 九 磨损地球204 物质坡移212 风成沙与沙漠220 土壤223 十 造山运动226 山脉的形成226 山的历史231 山的进化236 的山脉与山峰238 词汇表241 译者感言244 |
| 编辑推荐 | |
| 《地球的年龄有多大》是一本关于地质学的问答型科普图书,从后院到外太空,解答了近数百个基础问题。它解答的问题,从微小的钛的结晶过程到长达亿万年的岛屿、山脉、大洲、以及地球的形成过程。你将会被带到过去去揭示*的秘密,然后跳跃回来感受科学发展的*前沿,你将知晓人工宝石是如何合成的、冰川学家为什么担忧全球变暖对于全球巨大冰架产生影响。 |
| 文摘 | |
| |
| 序言 | |
当我看到《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个书名时,一股探寻未知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它不像一本小说那样有具体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所承载的,却是比任何故事都更宏大、更神秘的宇宙史诗。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领我深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的过去。我期待它能够解释那些听起来高深莫测的科学理论,比如地质年代的划分,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原理,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读取”地球的年龄。我希望书中能够有生动的图解,将那些抽象的年代划分和地质事件变得可视化,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地球在漫长岁月中经历的每一次重大变革。同时,我也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讲述地球生命演化的精彩历程,从最早的海洋微生物到如今繁盛的生态系统,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部令人惊叹的生命史诗。总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数字的解答,更是一次对地球生命起源、演化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度探索,它将极大地拓展我的视野,并让我对生命的诞生和存在产生更深的敬畏。
评分《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个书名,给我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对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的过去充满了好奇,总想知道它是如何形成,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才成为了今天的样子。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时,毫不犹豫地拿起来。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次深入浅出的科学探索之旅,它可能会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讲述星云的形成,太阳系的诞生,以及地球这个小小的行星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而生的。我期望书中会详细解释地质学上的证据,比如放射性测年法是如何工作的,又是如何让我们得以推算出岩石的年龄,进而推算出地球的年龄。我希望它能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不同地质时期的地球面貌,例如盘古大陆的形成与分裂,火山爆发的壮观景象,以及冰川覆盖地球的寒冷时代。同时,我也会期待书中能够涉及到生命演化的奥秘,从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到复杂多样的动植物,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岁月中适应环境、繁衍壮大。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数字,更是关于一个星球的生命史诗,一个关于时间、物质和生命之间相互作用的宏大故事。我希望它能激发我对科学的兴趣,让我对地球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
评分拿到《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它不像许多科普书籍那样有冗长或复杂的标题,而是直截了当,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立刻联想到,这本书的内容很可能是在探讨地球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演变成今天的模样。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科学的证据和推论,例如,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分析陨石的成分来推断太阳系的年龄,又是如何通过研究地球岩石中的放射性元素来测定地球的年龄。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领略到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史诗,从最原始的微生物到如今繁盛的生态系统,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奇迹与挑战。这本书对我而言,不只是关于一个数字,更是关于一个星球的生命故事,一个关于时间、空间和生命的宏大叙事。我希望它能激发我对科学的兴趣,并让我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地球的年龄有多大》,简洁而有力,仿佛一个巨大的问号,悬在我的脑海中。我并非地质学或天文学的专业人士,但这个标题所蕴含的宏大叙事,却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设想,这本书并非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探险,带领读者潜入时间的洪流,去追溯地球的起源。我期待它能用一种充满故事性的方式,讲述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地球年龄的神秘面纱。那些通过分析陨石、岩石样本,甚至是月球岩石而得出的结论,对我而言充满着神秘感。我希望书中能够描绘出那些艰苦卓绝的科学探索过程,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准确的答案。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理解,为什么知道地球的年龄如此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更关系到我们对生命起源、演化以及未来发展的理解。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关于时间、关于我们存在根基的深刻思考,它会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更加敬畏生命,更加珍视我们共同的家园。
评分《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个书名,带着一种宏大叙事的气息,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宇宙奥秘的探求欲望。我预感,这本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科学报告,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带领我潜入地球数十亿年的历史长河。我期待它能用引人入胜的笔触,为我描绘出地球诞生之初那混沌而壮观的景象,熔岩四溢,星辰碰撞,生命萌发的微弱曙光。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那些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精密的仪器和复杂的计算,一步步揭开地球年龄的神秘面纱,比如那些关于放射性定年法的原理,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时间尺度。同时,我也期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到,地球的年龄是如何与生命演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多样的动植物的漫长演变,都是在地球这个古老舞台上上演的壮丽篇章。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对地球根源的强烈好奇,让我不仅仅是记住一个数字,更能深刻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无数故事和宇宙的深邃魅力。
评分当我看到《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本书时,我的思绪立刻被带入了浩瀚的宇宙和漫长的时间尺度。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科学的神秘感和探索的吸引力。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将是关于地球如何从一颗无生命的星球,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充满生机的家园。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比如地球的形成过程,岩石的形成和演变,以及最重要的,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各种方法,如放射性测年法,来精确地确定地球的年龄。我希望书中能够配以精美的插图和图表,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抽象的科学原理。此外,我也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讲述地球生命演化的精彩故事,从最初的简单生命形式,到恐龙的时代,再到人类的出现,这漫长的历程充满了惊奇和戏剧性。总之,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科学数字的解答,更是一次对我们星球历史、生命起源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度探索,它将极大地满足我对知识的渴望,并引发我对生命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评分拿到《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本书,我首先感到的是一种震撼。这个名字,虽然简短,却承载着宇宙的宏大与时间的深邃。我设想,这本书的内容将会是关于地球生命史的史诗,一场跨越了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的壮丽画卷。我期待它能以一种极其生动的方式,为我揭示地球诞生之初的模样——那炽热熔岩翻滚的炼狱,那雷电交加的混沌。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会如何展现生命从最原始的单细胞,一步步演化出形态各异、繁衍不息的奇迹?我希望它能详细描绘恐龙时代的霸气与灭绝,冰川时期的严寒与新生,以及人类文明在漫长地质变迁中的短暂出现。我希望作者能够用富有感染力的笔触,将那些地质学、生物学、天文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欣赏的语言,让我们不仅仅是“知道”地球的年龄,更是“感受”到这个年龄所蕴含的沧桑与神奇。我会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令人惊叹的发现故事,例如科学家是如何通过化石、岩石样本、甚至是遥远星系的观测,一步步拼凑出地球年龄的真相。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扇通往宇宙深处、时间之源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视我们存在之根基的宏伟叙事。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初看之下,似乎是个直白而宏大的科学问题,让人不禁好奇。我拿到它的时候,内心涌动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好奇感。毕竟,“地球的年龄”这个概念,虽然听上去熟悉,但真正去深究起来,却又显得那么遥远和神秘。它不像一本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像一本历史书,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描摹。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宇宙尺度、时间概念的思考,一种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星球深层奥秘的探寻。我预想着,这本书会带领我穿越亿万年的时空,去看地球如何从一片混沌中孕育生命,如何经历地质变迁,如何塑造出如今的山川湖海。我期待它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晦涩的科学理论,那些需要精密仪器和复杂计算才能得出的结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能够理解并为之惊叹。我希望它不只是罗列冰冷的数字和事实,更能勾勒出时间长河中那波澜壮阔的画面,让我感受到生命在地球上存在的渺小与伟大,以及我们作为这个星球居民的责任与敬畏。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哲学意味,它让我们不仅仅是思考“多少年”,更是思考“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又将走向何方”。这是一种对根源的追问,对存在意义的探寻,而这本书,正是我寻找答案的起点。
评分《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个书名,宛如一声来自宇宙深处的召唤,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那隐藏在数字背后的宏大故事。我预设,这本书的内容将会是一场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蓝色星球的史诗级解读。我期待它能以一种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方式,为我揭示地球诞生之初的惊心动魄,从一片炽热的熔岩星球,到逐渐冷却、孕育出生命奇迹的过程。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测量方法,例如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原理,以及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分析岩石、矿物甚至陨石来推算出地球的年龄。我更期待,这本书能够将地球的年龄与生命的演化进程巧妙地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在这数十亿年的时间里,生命是如何在各种严酷的条件下顽强生存、不断演化,最终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科学读物,更是一次关于存在、关于根源的哲学思考,它将带领我领略宇宙的浩渺与生命的珍贵。
评分《地球的年龄有多大》——这个书名,瞬间就能勾起我内心深处对宇宙的遐想。它不像一本日常读物,更像是一个通往未知世界的邀请函。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幅浩瀚的星空图景,是各种奇妙的科学理论在书中碰撞。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行一次超越想象的时空旅行,从地球诞生那一刻的惊心动魄,到生命演化过程中的跌宕起伏。我希望书中能够用最生动、最形象的语言,阐述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比如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如何成为我们测量古老年代的“时钟”,又比如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研究地层、化石来解读地球的“日记”。我期待这本书能呈现出地球不同时期惊人的地貌变迁,从炙热的熔岩星球到冰封的雪球,再到如今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它或许会讲述一些关于地球形成过程中关键事件的故事,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世界的大灾难或大变革。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对地球过去的好奇心,让我不仅仅是知道一个数字,更能深刻理解这个数字背后所蕴含的漫长、复杂而又充满魅力的演变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