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
定价:58.00元
售价:45.2元
作者:爱利克·埃里克森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9210021
字数: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游戏与理智》是二十世纪更的心理学家之一、普利策奖得主、人类生命周期八阶段理论提出者爱利克·埃里克森于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一部经典著作。当时美国国内外状况频发,越南战争、水门事件、经济危机等让美国人民对的信任直线下降,也对“美国梦”这一驱使他们或其祖辈漂洋过海、踏足新大陆的共同愿景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故在本书中,埃里克森通过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将精神分析、儿童心理研究、游戏理论、生命周期、人类的仪式化、共同愿景等融入时代背景中去讨论,写就了这部意义深远的著作。
为了向这位心理学大师致敬,“世图心理”将陆续推出埃里克森的多部作品!
内容提要
在被深深的怀疑所笼罩的某一历史时期,爱利克·埃里克森对那些曾滋养了某些纪元,而在其他纪元缺失的共同愿景的本质和结构进行了探究。从孩子的游戏世界到成人的梦想生活,从艺术家的想象到科学家的推理,他对人类关于游戏和愿景的倾向进行了说明。*后,他对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愿景——美国梦的起源和结构进行了详细阐述。这种世界观既包括愿景,又包括反愿景,二者相互对抗,赋予了共同的现实以连贯的意义,并释放了个体和公共的力量。
埃里克森认为,由世界观所提供的时空定向是对个体心理的内在工作的一个恭维,适应了它的多种功能。在关键的一章中,作者通过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化的各个阶段,将世界观的系统发生学起源和个体发生学起源联系起来。他强调了仪式化对于个体发展与关键机构的维持之令人信服的力量。此外,他还指出了人类互动向自我欺和共谋发展,仪式化向仪式主义发展,愿景向噩梦发展的倾向。为了阐明与(在科技时代变得更加普遍和更加深刻的)世界观合作或对抗的意识或无意识动机,埃里克森呼吁跨学科的合作。
目录
部分 游戏与愿景
章 引言:从儿童的游戏到政治? ......................................................................................003
第二章 游戏阶段........................................................................................................................015
第三章 眼见即为希望................................................................................................................025
第四章 游戏的结束....................................................................................................................035
第二部分 生命周期与仪式化
第五章 互动的舞台 ....................................................................................................................049
第六章 物种形成与仪式化........................................................................................................055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仪式化 ....................................................................................................065
第八章 再仪式化........................................................................................................................093
第三部分 共同愿景
第九章 墙上的愿景 ....................................................................................................................099
第十章 睡梦的银幕....................................................................................................................105
第十一章 爱因斯坦的谜题 ........................................................................................................115
第十二章 国家梦想....................................................................................................................121
第十三章 共享的梦魇 ................................................................................................................131
第十四章 愿景与反愿景............................................................................................................139
英文原文节选..............................................................................................................................145
注释..............................................................................................................................................195
出版后记......................................................................................................................................199
作者介绍
爱利克·埃里克森(1902.6.15—1994.5.12),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曾获得普利策奖。其一生中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以及身份认同危机的概念。尽管埃里克森甚至都没有拿到学士学位,但由于其洞见之深和学识之广,因此被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知名学府破格聘用为教授。前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罗伯特·沃勒斯坦曾经说道:“除弗洛伊德之外,恐怕没有一位心理学家比埃里克森对其所处的时代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此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埃里克森在“20世纪的100位心理学家”中高居第12位,足见其影响之深。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非常引人注目,尤其是“游戏与理智”这个组合,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游戏如何影响我们的心智和认知过程感到好奇,而“经验仪式化”这个词组又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它暗示着游戏并非只是简单的娱乐,而可能是一种深刻的学习和发展方式,通过某种“仪式”的过程,将经验内化,甚至重塑我们的思维模式。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人,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是如何通过玩耍和参与某些游戏化的活动,来理解世界、建立自我认同,以及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别期待书中能阐述,这些“游戏”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理智”之间存在怎样的辩证关系。是不是说,在看似非理性或充满想象力的游戏中,恰恰蕴含着理性思维的萌芽和发展?抑或是,当我们在游戏中投入情感和精力,将每一次体验都视为一次“仪式”,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的?这本书的理论框架,可能会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过去的游戏经历,以及周围人是如何在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学习和成长的。
评分当我看到“BF: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这个书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似乎在探讨一种非常深刻的人类体验。我一直对游戏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感到好奇。而“经验仪式化”这个词组,则暗示了书中可能不仅仅是讨论游戏本身,而是聚焦于游戏所带来的某种更深层次的转化过程。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深入分析,当我们在进行某种形式的“游戏”(无论是电子游戏、角色扮演,还是更抽象的社会模拟)时,我们的“理智”是如何被激活、引导,甚至被挑战的。同时,“仪式化”的说法,可能意味着这些游戏经验并非随意的,而是通过某种重复性的、带有特定意义的体验,逐渐内化成我们认知的一部分,甚至形成我们处理世界的方式。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探讨不同年龄段的人,在经历这些“仪式化”的游戏过程时,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轨迹。这本书的标题似乎承诺了一种跨越年龄的、对人类心智发展进行系统性解读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BF: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所传达的信息,似乎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人类发展主题,特别是关于“经验仪式化”的论述,这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文化传承、社会习俗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那些反复出现的、带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模式。我正在思考,书中所指的“游戏”是否仅仅是狭义的电子游戏或桌面游戏,还是可能包含更广泛的,例如社会角色扮演、学习过程中的模拟实验,甚至是某些群体性的仪式活动?而“理智”又将如何与这些“游戏”和“仪式”联系起来?我个人的理解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结构化的、重复性的活动来学习和适应社会规则,建立秩序感,并理解抽象的概念。这些活动可能就包含了“仪式化”的成分,而“游戏”作为一种高度自由和探索性的活动,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可能是一种低风险的试错平台,让个体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尝试和犯错,从中学习和反思。因此,我猜测这本书会深入剖析,这些“游戏”和“仪式”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结构,影响我们决策的模式,以及最终如何促使我们发展出更成熟的“理智”。
评分读到《BF: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涌现出关于游戏化学习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各种思考。特别是“经验仪式化”这个概念,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会提供一种非常深入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人类如何学习和成长。我很好奇,这里的“游戏”是否涵盖了从孩童时期的玩耍,到成年人参与的各种虚拟或现实世界的模拟互动?而“理智”又将如何与这些游戏过程相联系?我个人一直认为,游戏不仅仅是消遣,它更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游戏中的探索、试错和成功,个体能够获得宝贵的经验,并将其内化。而“仪式化”,或许是指将这些游戏化的经验转化为一种有意义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本书的名字也暗示了“各个阶段”的重要性,这意味着它可能会按照人生发展的不同时期,来探讨游戏和理智是如何相互作用,以及经验是如何被仪式化的。这让我联想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面对相似的游戏或经历时,其理解和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评分《BF:游戏与理智-经验仪式化的各个阶段》这个书名,尤其是“经验仪式化”的提法,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人类文明中许多历史悠久的仪式和习俗,它们是如何代代相传,并深刻影响着个体认知和行为的。我推测,这本书可能将“游戏”视为一种现代社会中的“仪式”,通过参与各种游戏化的活动,个体能够学习、适应,并最终内化某种社会规范或认知模式。而“理智”,则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游戏规则、策略以及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和判断的能力。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这些“游戏”是如何一步步将外在的经验,通过一种“仪式化”的过程,转化为内在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模式。这个“各个阶段”的表述,也预示着本书的论述可能具有纵向的时间维度,探讨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游戏和理智的互动关系是如何演变的,以及经验仪式化是如何在各个阶段扮演不同角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