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父母1%的改變,孩子100%的:潛教育 |
| 作者 | 馬利琴 |
| 定價 | 36.80元 |
| 齣版社 | 遼寜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05087555 |
| 齣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說實話,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多如牛毛,大部分都是教你“如何做”的工具手冊,讀完後感覺像是填充瞭一堆知識點,但迴到傢麵對熊孩子,依然手足無措。然而,這本不同,它更像是一麵鏡子,讓你不得不直麵自己作為“養育者”這個身份背後隱藏的恐懼和未被解決的童年陰影。它沒有強迫我立刻成為一個“完美父母”,而是溫柔地引導我去修復自己內心的“小傷口”。書中關於“無意識腳本”的論述尤其發人深省,我發現自己很多對孩子的大驚小怪,並非針對眼前的事件,而是對多年前自己經曆的某種情境的拙劣重演。這種深挖根源的做法,讓我不再將孩子的每一個“問題行為”視為單獨的敵人,而是看作一個信號,指嚮傢庭係統內部需要調整的那個微小支點。那種釋然感,仿佛卸下瞭多年來背負的、不必要的道德重擔。
評分與其他強調“規則”和“界限”的書籍相比,這本書的溫柔力量簡直是一股清流。它不試圖教我如何馴服孩子,而是教我如何“不打擾”孩子自然的成長節奏。讀完後,我最大的收獲是學會瞭“退一步”的藝術。以前,我總覺得自己必須是教育的主導者,必須時刻糾正,時刻引導。但現在我開始嘗試著將自己的控製欲降到最低,去觀察、去感受孩子在沒有外部壓力下的真實需求。這種轉變,起初讓我感到非常不適應,甚至有點“失控”。但令人驚訝的是,當我放手的那一刻,孩子反而展現齣瞭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和自我調節能力。這驗證瞭書中的一個核心觀點:我們以為在教他們獨立,其實我們隻是在學習如何放下自己的控製,從而讓他們的獨立性自然萌發。這種由內而外的力量釋放,是任何技巧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說服力,它沒有使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甚至帶點幽默感的筆觸來剖析教育中的荒謬與無奈。它成功地將心理學晦澀的概念,轉化成瞭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景。我特彆喜歡其中一個比喻,把父母的意識比作“播種機”,而孩子則是“土壤”。無論你多麼用力地“催促”種子發芽,如果土壤(你的內在狀態)缺乏閤適的養分和濕度,或者播種的方式過於粗暴,結果都不會太好。這個比喻讓我立刻明白瞭“潛教育”的本質:它關乎土壤的改良,而非種子的強行拔高。這種形象化的錶達,讓原本有些理論深度的內容,變得可以被立刻應用到廚房、客廳甚至衛生間的日常情景中,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毫不枯燥。
評分這本封麵設計簡潔,但字裏行間透著一股不容小覷的教育哲學。我最初是被“父母1%的改變,孩子100%的”這個標題吸引的,它承諾瞭一種高效且低成本的育兒路徑。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被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園丁悄悄指點瞭迷津。這本書並沒有提供那些老生常談的“吼叫式教育”的替代品,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與孩子的互動。它讓我開始反思,我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經意間流露齣的焦慮、固執甚至微小的偏見,是如何像無形的引力波一樣,深刻地塑造著孩子的內心世界和行為模式。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情緒共振”的那一章,作者深入淺齣地解釋瞭,為什麼有時候你越想讓孩子安靜,他們反而越吵鬧。那種感覺就像是,你終於明白瞭自己過去那些教育努力為何常常事倍功半,原來關鍵點完全不在於你“做瞭什麼”,而在於你“處於何種內在狀態”。這種自我的覺察,比任何具體的技巧都來得珍貴和持久。
評分我是一名工作節奏非常快、時間碎片化的職場媽媽,我對任何宣稱“快速見效”的方法都抱有極度的懷疑。但這套理論體係,恰恰是通過強調“極小的、持續的、內在的調整”來達到巨大效果的。它避開瞭那種需要大量時間陪伴的“深度互動陷阱”。作者似乎非常理解現代父母的睏境,因此提供的建議都圍繞著“如何優化你現有的互動瞬間”展開。比如,它沒有要求我每天增加一小時的親子閱讀時間,而是教我如何在倒水、係鞋帶、或者隻是坐在車裏等紅燈的那幾十秒內,植入一種更具支持性和肯定性的能量頻率。這種“微操”教育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不增加父母的負擔,卻在潛移默化中改變瞭親子關係的基礎電流。這種高效能的理念,讓我這個時間緊迫的人感到被真正理解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