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光通信信號處理——現代通信信號處理叢書
定價:27.00元
作者:任海蘭,劉德明著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121025686
字數:363000
頁碼:21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光通信工程和全光通信網中的光信號處理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全書共分10章,內容包括光調製、光復用、光再生、光路控製、光邏輯控製、光檢測、光波長技術、光傳送網功能等。其中原理部分的闡述力簡明清晰並注重理論的實用性和指導意義;應用部分的介紹則建立在係統收集目前外相關研究的*資料的基礎上,涵蓋瞭近幾年光信號自理技術的進展和未來的發展動態。
本書層次清晰,內容新穎,係統性和實用性強,可作為光縴通信、光電子、應用物理等的科技和工程人員的參考用書,同時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研究生教材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選修教材。
目錄
章 光通信與光信號處理概述
1.1 光通信的發展
1.2 光通信中的光信號處理
第2章 光調製技術
2.1 光調製技術的分類
2.2 電光調製
2.3 聲光調製
2.4 磁光調製
2.5 電吸收調製
2.6 光傳感中的光調製技術
第3章 光復用技術
3.1 光波分復用
3.2 光時分復用
3.3 光碼分復用
3.4 光極化復用
3.5 微波副載波復用
第4章 光再生技術
4.1 信號再生的概念與光再生技術概況
4.2 光放大技術
4.3 光整形技術
4.4 光時鍾恢復技術
第5章 光路控製技術
5.1 光隔離器與環形器
5.2 光開關
5.3 光濾波與光上下復用
5.4 光波長變換
5.5 色散補償技術
5.6 光功率分配器
第6章 光邏輯控製技術
第7章 光檢測技術
第8章 光波長交換與路由技術
第9章 光分組交換與路由技術
0章 光傳送網功能與光信號處理
縮略語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一段 這本書真的打開瞭我對光通信領域的新視野!我之前一直以為光通信就隻是簡單的光信號傳輸,沒想到背後竟然有如此復雜精妙的信號處理技術。書中從最基礎的光信號特性講起,一點點深入到各種調製解調方式,再到噪聲的抑製和均衡技術,每一步都講解得非常清晰透徹。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理論知識時,總是會結閤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在高速率傳輸中,如何剋服色散和非綫性效應,這些內容對我理解現代光通信係統的設計非常有幫助。而且,書中大量的圖示和公式推導,雖然一開始看起來有點嚇人,但仔細鑽研後,你會發現它們是理解深層原理的鑰匙。我花瞭很長時間去消化那些關於光信號的功率譜密度、眼圖分析以及誤碼率的計算,感覺自己的數學功底和工程直覺都得到瞭極大的提升。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收光信號,而是能夠主動地去分析和優化它瞭,這種感覺非常棒!
評分第五段 我是一個對通信技術發展史非常感興趣的人,而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光通信信號處理技術是如何一步步從萌芽走嚮成熟的。它不僅僅是關於當下的技術,更是在梳理這些技術是如何演進的,背後有哪些思想的火花。書中對曆史上的經典信號處理技術,如早期的PCM、PAM,以及後來的QAM、PSK等,都進行瞭精彩的迴顧和分析,並詳細講解瞭它們在光通信領域是如何被創新和發展的。讓我尤其著迷的是,作者在講解這些技術時,總是會將其置於當時的技術背景和市場需求之下,這讓我能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會齣現這些技術,以及它們在當時解決瞭什麼問題。此外,它對未來光通信信號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也進行瞭展望,這讓我對接下來的技術革新充滿瞭期待。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光通信信號處理的編年史”,讓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眺望更遠的未來。
評分第三段 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我最初的預期。作為一名在通信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夠係統性地梳理光通信信號處理技術脈絡的書籍。這本《光通信信號處理》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僅僅是羅列技術,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所蘊含的工程思維和設計理念。作者在闡述復雜的算法時,總是會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以及“如何”纔能達到最佳效果,而不是簡單地給齣結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相乾光通信部分,它詳細介紹瞭各種相乾檢測技術,包括本地振蕩器的選擇、載波相位恢復等,這些都是構建高性能光通信係統的關鍵。此外,書中對於數字信號處理在光通信中的應用,如OFDM、DPSK等,也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給齣瞭詳細的實現思路。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進行對話,不斷地被啓發和引導。
評分第四段 我一直對物理學和通信技術結閤的領域充滿好奇,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種跨學科的興趣。它不僅僅是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關於光信號“變形記”的史詩。書中從光子作為基本粒子的角度齣發,解釋瞭光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經曆哪些“磨難”,比如多徑衰落、瑞利散射、偏振模色散等等,然後又詳細闡述瞭如何運用各種“魔法”(信號處理技術)來剋服這些睏難,讓光信號重新恢復“健康”。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噪聲”的章節,作者將各種噪聲形象地比喻為“搗亂的小精靈”,並介紹瞭如何用“驅逐符”(信號處理算法)將它們趕走。這種生動有趣的講解方式,讓我在學習枯燥的信號處理知識時,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充滿瞭探索的樂趣。讀完這本書,我對光通信這個領域有瞭更深的敬畏之心,也更加欣賞那些在幕後默默付齣的工程師們。
評分第二段 說實話,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對“信號處理”這個概念還有些模糊,覺得可能就是一些數學公式和算法堆砌。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完全顛覆瞭之前的看法。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更像是一本在“教你如何聽懂光的聲音”的指南。作者用非常生動的語言,將抽象的光信號處理過程具象化,比如描述激光器的非綫性噪聲時,就像是在描述一種“信號在跳舞”或者“聲音走調”一樣,這種比喻讓原本晦澀的物理現象變得易於理解。書中的章節安排也很有邏輯性,從信號的産生、傳輸、接收,到最後的有效信息提取,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我特彆想強調的是,它在講解自適應均衡和維度分配等高級技術時,並沒有止步於理論,而是深入探討瞭這些技術在實際係統中的實現難點和優化策略,這對於我這種希望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的讀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