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足球年鉴 2005
定价:75.00元
作者:《中国足球年鉴》编委会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5430329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4年是中国足球的大赛年,既有2∞6年世界杯预选赛和雅典奥运会足球比赛的预决赛,又有在中国主办的亚洲杯赛,此外,新生的中超联赛也在这一年掀开了盖头。然而从竞技成绩上来说,2004年却是中国足球的一个大灾年,国字号球队在一系列重大国际赛事中连遭败绩,中国足协苦心经营并寄予厚望的中超联赛危机四伏,几近崩盘,所有这一切都注定了2004年在中国足球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值得特别记录和总结的年份。《中国足球年鉴2005》全面、客观、真实地记录了2004年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状况,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和性,对中国足球运动的理论研究有的参考价值。
《中国足球年鉴2005》首先以专稿的形式对2004年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评述,然后以赛事为中心进行分类并按赛事的性质和影响顺次编排。赛事分为第十三届亚洲杯足球赛、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2004年奥运会男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2004年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U-19亚洲青年女足锦标赛、U-19世界青年女足锦标赛、亚洲冠军联赛、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中国足协杯、中超联赛杯、全国女子足球联赛、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和2004年中国足球其他赛事等16大项,每项赛事部分都由文字综述和相关资料组成,所收资料截至2004年12月31日止。除赛事外,还收有《法规文件》、《20弭年中国足球纪事》,《附录》为《2004年国际足球大事记》。
目录
专稿
2004年的黑色足球
第十三届亚洲杯足球赛
中国队征战第十三届亚洲杯足球赛综述
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
中国队征战200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综述
2004年奥运会男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
中国队征战2004年奥运会男子足球亚洲区预选赛综
2004年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
中国队征战2004年奥运会女足比赛综述
U-19亚洲青年女足锦标赛
中国队征战U-l9亚洲青年女足锦标赛综述
U-9世界青年女足锦标赛
中国队征战U-l9世界青年女足锦标赛综述
亚洲冠军联赛
中国俱乐部征战2004年亚洲冠军联赛综述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
2004年中超联赛综述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2004年中甲联赛综述
中国足协杯
2004年中国足协杯赛综述
中超联赛杯
2004年中超联赛杯赛综述
全国足球乙级联赛
2004年全国足球乙级联赛综述
全国女子足球联赛
2004年全国女足联赛综述
全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
2004年全国女足超级联赛综述
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
2004年全国女足锦标赛综述
2004年中国足球其他赛事
法规文件
2004年中国足球纪事
附录
2004年国际足球大事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编纂风格,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官方朴实美学”。它没有采用那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评论腔调,而是极力保持一种冷静客观的记录姿态。即便是对于那些充满争议的判罚或者戏剧性的结局,它的描述也往往是中性的,仅仅是罗列事实和数据,将解读的空间留给了读者。这种克制的叙事方式,反而让读者能够更自由地代入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我记得有一部分关于足协政策变动的记录,写得非常简洁,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种变革的阵痛,却比任何长篇大论都要有力。它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直愣愣地映照出那个时期的管理水平和足球环境的真实面貌,不美化,也不刻意丑化,只是单纯地“记录在案”,这种态度,是真正做到了服务于历史的目的。
评分读这本年鉴的时候,我最深切的感受是那个时期中国足球的“野蛮生长”状态。它不是那种经过精心包装和美化的官方叙事,而是如同一个未经修饰的侧面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态。翻阅那些关于俱乐部运营状况的章节,你会发现很多如今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管理模式和资金运作痕迹,那种带着摸索和试错的痕迹,让人既感到无奈又感到亲切。它记录了那些曾经名噪一时却如今已然销声匿迹的球队,也记录了某些坚持到今天的顽强身影。这种时间跨度带来的对比感,是任何后续的总结性文献都无法比拟的。它就像是一台老式的录音机,记录下了最原始的声音片段,没有后期的降噪处理,所有的杂音、所有的激情、所有的失落,都被忠实地保存了下来。对于怀旧的人来说,它不仅仅是数据,更是一张张泛黄的、带有体温的旧照片,充满了不可复制的年代感和情感重量。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挺有那个年代的味道的。那种略显厚重的纸张,封面上的色彩搭配,虽然现在看来可能不算多么前卫,但却带着一种扎实的、记录历史的仪式感。我记得当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感觉,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本随便翻翻的小册子,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对待的资料汇编。它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文排版,更多的是清晰的表格和密集的文字,但这恰恰体现了它的核心价值——信息的准确和全面。比如,光是那个赛季各级联赛的积分榜和射手榜的排版,就做得异常严谨,连那些次要的细节数据都没有放过,看得出编纂者是下了大功夫去核对和整理的。这种朴实无华但极其可靠的呈现方式,对于研究者或者铁杆球迷来说,简直是如同打开了一个时光的宝箱,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承载着那个夏天或者那个冬训的汗水与故事,让人不由得对那个时代的足球氛围产生一种由衷的敬意。它不是用来消遣的读物,而是一份严肃的、不可替代的档案。
评分我感觉,这本书其实比它本身的内容更具一种“时代侧影”的意义。在那个互联网信息尚未如此发达、球迷交流主要依靠报纸和现场的年代,这样一本系统性的年鉴,简直是信息孤岛中的一座灯塔。它将分散在各个地方、各个角落的赛事信息和管理动态,强行整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对于身处外地的球迷或者信息渠道有限的爱好者而言,它就是了解全国足球动态的唯一官方渠道。阅读它,不仅仅是看比赛结果,更是在感受一种信息获取的难度和珍贵性。现在的球迷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看到即时比分和赛后分析,但在2005年,你必须等待这本书的出版,才能将过去一年的所有碎片信息拼凑完整。这种“等待的价值”和“信息的稀缺性”,让这本书的每一次翻阅都带有一种仪式感,好像在重新参与那个刚刚逝去的赛季。
评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数据颗粒度非常细致,这对于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曾经花了好几天时间,对照着前几年和后几年的年鉴,试图梳理出某位特定球员职业生涯的轨迹变化。这本书提供的详细出场时间、黄牌红牌次数,甚至包括一些替补上场的时间点,都非常精确。这种精细化管理的数据记录,显示了当时的编辑团队在信息采集和整理上的极高专业素养。他们的工作重心显然不在于写出多么流畅的评论性文章,而是要确保“铁证如山”,每一个数据点都必须是可追溯、可引用的。因此,当我们讨论中国足球的某个阶段的技战术特点或人才储备问题时,这本书就成了绕不开的基石文献。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或深度报道提供的坚实数据支撑上,它的存在,使得那个赛季的讨论变得有据可依,而非仅凭记忆和传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