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自学习Cis

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 自学习Ci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CCNA
  • 路由
  • 思科
  • 网络技术
  • 自学习
  • Cisco
  • 协议
  • 网络基础
  • 路由器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结良缘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90642
商品编码:29442115867
丛书名: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

具体描述

思科等级考试
RMB 99.36
思科等级考试
RMB 84.96
思科等级考试
RMB 84.96
思科等级考试
RMB 92.16

思科等级考试
RMB 32.84
思科等级考试
RMB 28.80
思科等级考试
RMB 28.80
思科等级考试
RMB 32.40

基本信息

书名: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CCNA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附光盘

定价:45.00元

作者:[美] 格拉齐亚尼(Graziani R.) 著;思科系统公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15190642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本书是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的官方配套教材,描述了路由器的结构、元件和运行,并解释了路由器的概念和主要的路由器协议。
本书由Cisco讲师编写,旨在作为参考书供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以巩固课程内容以及充分利用时间。另外,本书还包括CCENT/CCNA考试涉及的主题。
本书的编排有助于使读者将重点放在重要概念上,从而成功地完成本课程的学习。
目标——在每章开始部分以问题的形式概述本章的核心概念。
关键术语——在每章开始部分提供本章所引用的网络术语列表。
术语表——超过150条的全新术语参考。
“检查你的理解”问题和答案——用每章后的问题来进行理解力测试。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利用与CCNA考试中相类似的复杂问题挑战自己。附录中的答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解释。

内容简介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是Cisco公司在范围推出的一个主要面向初级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项目。
本书为思科网络技术学院CCNA Exploration第4版课程的配套书面教材,主要内容包括:通信和网络的基本概念介绍,OSI和TCP/IP模型介绍,应用层和传输层协议、服务,IP寻址、网络编址和路由基础,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介绍,以太网技术及其原理,网络设计和布线,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书中每章的还提供了复习题,附录中给出答案和解释。术语表中描述了有关网络的术语和缩写。
本书适合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的读者以及各类网络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Rick Graziani,在加利福尼亚Aptos CabriUo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网络课程。Rick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领域已经工作了近30年的时间。在教书之前,Rick在不同的IT公司,如SantaCruzOperation、Tandem Computers、Lockheed Missiles与Space Corporation工作。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Monterey Bay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和系统理论M.A。Rick也为思科和其他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在Rick不工作时,他喜欢冲浪。Rick渴望在他喜欢的Santa Cruz进行冲浪。

目录

第1章 路由和数据包转发介绍 1
1.1 目标 1
1.2 关键术语 1
1.3 路由器内部构造 2
1.3.1 路由器是计算机 2
1.3.2 互联网操作系统(IOS) 7
1.3.3 路由器启动过程 7
1.3.4 路由器端口和接口 12
1.3.5 路由器和网络层 14

1.4 CLI配置和编址 15
1.4.1 实施基本编址方案 15
1.4.2 基本路由器配置 16

1.5 构建路由表 23
1.5.1 路由表简介 23
1.5.2 直连网络 24
1.5.3 动态路由 26
1.5.4 路由表原理 28

1.6 路由决定和交换功能 29
1.6.1 数据包字段和帧字段 29
1.6.2 路径和度量 30
1.6.3 等价负载均衡 32
1.6.4 路径决定 32
1.6.5 交换功能 33

1.7 总结 38
1.8 实验 38
1.9 检查你的理解 39
1.10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41
1.11 知识拓展 41
1.12 结束注释 41

第2章 静态路由 42
2.1 目标 42
2.2 关键术语 42
2.3 路由器和网络 43
2.3.1 路由器的角色 43
2.3.2 拓扑简介 43
2.3.3 检查路由器连接 44

2.4 路由器配置回顾 46
2.4.1 检查路由器接口 46
2.4.2 配置以太网接口 50
2.4.3 检验以太网地址 52
2.4.4 配置串行接口 53
2.4.5 检验串行接口 54

2.5 探索直连网络 57
2.5.1 检验路由表变化 57
2.5.2 直连网络上的设备 61
2.5.3 思科发现协议(CDP) 64
2.5.4 使用CDP发现网络 67

2.6 带下一跳地址的静态路由 68
2.6.1 ip route的用途和命令语法 68
2.6.2 配置静态路由 69
2.6.3 路由表原理与静态路由 72
2.6.4 通过递归路由查找解析送出接口 74

2.7 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75
2.7.1 配置带送出接口的静态路由 75
2.7.2 静态路由和点对点网络 76
2.7.3 修改静态路由 77
2.7.4 检验静态路由配置 77
2.7.5 带以太网接口的静态路由 79

2.8 汇总静态路由和默认静态路由 81
2.8.1 汇总静态路由 81
2.8.2 默认静态路由 83

2.9 对静态路由进行管理和排错 85
2.9.1 静态路由和数据包转发 85
2.9.2 路由缺失故障排除 86
2.9.3 解决路由缺失问题 87
2.10 总结 88
2.11 实验 88
2.12 检查你的理解 89
2.13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92
2.14 知识拓展 94
2.15 结束注释 94

第3章 动态路由协议介绍 95
3.1 目标 95
3.2 关键术语 95
3.3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96
3.3.1 前景和背景知识 96
3.3.2 网络发现和路由表维护 98
3.3.3 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98

3.4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99
3.4.1 IGP和EGP 100
3.4.2 距离矢量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01
3.4.3 有类和无类路由协议 102
3.4.4 动态路由协议和收敛 103

3.5 度量 104
3.5.1 度量的作用 104
3.5.2 度量和路由协议 104
3.5.3 负载均衡 106

3.6 管理距离 107
3.6.1 管理距离的作用 107
3.6.2 动态路由协议和管理距离 109
3.6.3 静态路由和管理距离 110
3.6.4 直连网络和管理距离 112
3.7 总结 112
3.8 检查你的理解 113
3.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115
3.10 知识拓展 115

第4章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16
4.1 目标 116
4.2 关键术语 116
4.3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简介 117
4.3.1 距离矢量技术 118
4.3.2 路由协议算法 119
4.3.3 路由协议特性 120

4.4 网络发现 122
4.4.1 冷启动 122
4.4.2 初次路由信息交换 122
4.4.3 路由信息交换 124
4.4.4 收敛 125

4.5 路由表维护 125
4.5.1 周期更新 126
4.5.2 限定更新 127
4.5.3 触发更新 127
4.5.4 随机抖动 128

4.6 路由环路 128
4.6.1 什么是路由环路 129
4.6.2 路由环路的影响 129
4.6.3 计数至无穷大 130
4.6.4 通过设置大值避免环路 130
4.6.5 通过抑制计时器避免环路 130
4.6.6 通过水平分割规则来避免环路 132
4.6.7 通过IP的TTL避免环路 135
4.7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现状 135
4.8 总结 137
4.9 检查你的理解 138
4.10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140
4.11 知识拓展 140

第5章 RIPv1 141
5.1 目标 141
5.2 关键术语 141
5.3 RIPv1:距离矢量,有类路由协议 142
5.3.1 背景和概述 142
5.3.2 RIPv1的特征和消息格式 143
5.3.3 RIP运行 145
5.3.4 管理距离 146

5.4 基本RIPv1配置 147
5.4.1 RIPv1场景A 147
5.4.2 启用RIP:router rip命令 148
5.4.3 指定网络 149

5.5 检验和排错 150
5.5.1 检验RIP:show ip route命令 150
5.5.2 检验RIP:show ip protocols命令 151
5.5.3 检验RIP:debug ip rip命令 152
5.5.4 被动接口 154

5.6 自动汇总 155
5.6.1 修改后的拓扑:场景B 155
5.6.2 边界路由器和自动汇总 158
5.6.3 处理RIP更新 158
5.6.4 发送RIP更新:使用debug查看自动汇总 159
5.6.5 自动汇总的优缺点 160

5.7 默认路由和RIPv1 163
5.7.1 修改后的拓扑:场景C 164
5.7.2 在RIPv1中传播默认路由 165
5.8 总结 166
5.9 检查你的理解 167
5.10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169
5.11 知识拓展 171

第6章 VLSM和CIDR 172
6.1 目标 172
6.2 关键术语 172
6.3 有类和无类寻址 173
6.3.1 有类IP寻址 173
6.3.2 有类路由协议 175
6.3.3 无类IP寻址 176
6.3.4 无类路由协议 177

6.4 VLSM 178
6.4.1 VLSM的使用 178
6.4.2 VLSM和IP编址 179

6.5 CIDR 182
6.5.1 路由汇总 182
6.5.2 计算路由汇总 183
6.6 总结 184
6.7 检查你的理解 184
6.8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187
6.9 知识拓展 187

第7章 RIPv2 189
7.1 目标 189
7.2 关键术语 189
7.3 RIPv1的限制 190
7.3.1 汇总路由 193
7.3.2 VLSM 193
7.3.3 RFC 1918私有地址 194
7.3.4 思科示例中采用的IP地址 194
7.3.5 环回接口 194
7.3.6 RIPv1拓扑限制 194
7.3.7 RIPv1:不连续网络 197
7.3.8 RIPv1:不支持VLSM 200
7.3.9 RIPv1:不支持CIDR 200

7.4 配置RIPv2 202
7.4.1 启用和检验RIPv2 202
7.4.2 自动汇总和RIPv2 205
7.4.3 禁用RIPv2中的自动汇总 206
7.4.4 检验RIPv2更新 207

7.5 VLSM和CIDR 209
7.5.1 RIPv2和VLSM 210
7.5.2 RIPv2和CIDR 210

7.6 检验RIPv2和对RIPv2排错 212
7.6.1 检验和排错命令 212
7.6.2 常见RIPv2问题 215
7.6.3 验证 216
7.7 总结 216
7.8 检查你的理解 217
7.9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218
7.10 知识拓展 219

第8章 深入讨论路由表 220
8.1 目标 220
8.2 关键术语 220
8.3 路由表结构 221
8.3.1 实验拓扑 221
8.3.2 路由表条目 222
8.3.3 第1级路由 223
8.3.4 父路由和子路由:有类路由 224

8.4 路由表查找过程 229
8.4.1 路由表查找过程的步骤 229
8.4.2 长匹配:第1级网络路由 234
8.4.3 长匹配:第1级父路由和第2级子路由 237

8.5 路由行为 241
8.5.1 有类和无类路由行为 241
8.5.2 有类路由行为:no ip classless 243
8.5.3 有类路由行为:搜索过程 244
8.5.4 无类路由行为:ip classless 246
8.5.5 路由查找过程 246
8.5.6 无类路由行为:搜索过程 247
8.6 总结 250
8.7 检查你的理解 251
8.8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253
8.9 知识拓展 254
8.10 结束注释 254

第9章 EIGRP 255
9.1 学习目标 255
9.2 关键术语 255
9.3 EIGRP简介 256
9.3.1 EIGRP:增强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257
9.3.2 EIGRP的消息格式 258
9.3.3 协议相关模块 260
9.3.4 RTP和EIGRP数据包类型 262
9.3.5 Hello协议 264
9.3.6 EIGRP限定更新 264
9.3.7 DUAL:简介 264
9.3.8 管理距离 266
9.3.9 验证 266

9.4 基本EIGRP配置 267
9.4.1 EIGRP网络拓扑 267
9.4.2 自治系统和进程ID 269
9.4.3 router eigrp命令 270
9.4.4 network命令 271
9.4.5 校验EIGRP 272
9.4.6 检查路由表 274

9.5 EIGRP度量计算 276
9.5.1 EIGRP复合度量及K值 276
9.5.2 EIGRP度量 277
9.5.3 使用bandwidth命令 279
9.5.4 计算EIGRP度量 280

9.6 DUAL 282
9.6.1 DUAL概念 282
9.6.2 后继路由器和可行距离 283
9.6.3 可行后继路由器和可行条件及报告距离 283
9.6.4 拓扑表:后继路由器和可行后继路由器 284
9.6.5 拓扑表:没有可行后继路由器 286
9.6.6 有限状态机 288

9.7 更多的EIGRP配置 292
9.7.1 Null0汇总路由 292
9.7.2 禁用自动汇总 293
9.7.3 手工汇总 296
9.7.4 EIGRP默认路由 299
9.7.5 微调EIGRP 301
9.8 总结 302
9.9 检查你的理解 303
9.10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305
9.11 知识拓展 305

第10章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307
10.1 学习目标 307
10.2 关键术语 307
10.3 链路状态路由 308
10.3.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308
10.3.2 SPF算法简介 309
10.3.3 链路状态过程 310
10.3.4 短路径优先(SPF)树 316

10.4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实施 320
10.4.1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320
10.4.2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要求 321
10.4.3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比较 323
10.5 总结 323
10.6 检查你的理解 324
10.7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326
10.8 知识拓展 326

第11章 OSPF 327
11.1 学习目标 327
11.2 关键术语 327
11.3 OSPF简介 328
11.3.1 OSPF背景 328
11.3.2 OSPF消息封装 329
11.3.3 OSPF数据包类型 329
11.3.4 Hello协议 329

11.4 基本OSPF配置 334
11.4.1 实验拓扑 334
11.4.2 router ospf命令 336
11.4.3 network命令 336
11.4.4 OSPF路由器ID 337
11.4.5 校验OSPF 340
11.4.6 检查路由表 343

11.5 OSPF度量 344
11.5.1 OSPF度量 344
11.5.2 修改链路开销 346

11.6 OSPF和多路访问网络 348
11.6.1 多路访问网络中的挑战 349
11.6.2 DR/BDR选择过程 353
11.6.3 OSPF接口优先级 357

11.7 更多OSPF配置 359
11.7.1 重分布OSPF默认路由 359
11.7.2 微调OSPF 361
11.8 总结 365
11.9 检查你的理解 366
11.10 挑战的问题和实践 368
11.11 知识拓展 368
附录 检查你的理解和挑战性问题的答案 369

前言/序言

思科网络学院是采用e-learning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互联网技术的项目。网络学院通过传送基于Web的学习内容、在线测试、学生成绩跟踪和动手实验帮助学生完成企业标准认证。CCNA课程面向思科认证的网络工程师(ccNA)认证提供4门课程。本书是官方提供的用于网络学院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在线教程第4版的补充课本。本书了早期的版本,提供更多解释和例子。你可以平时使用在线教程,而利用本书中更多的例子来巩固、加深理解。


深入理解路由的奥秘,构筑稳健的网络基石 在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高效、可靠的网络是信息传输的生命线。而网络的根基,则在于对路由协议的深刻理解与娴熟运用。本书正是为您量身打造的路由技术进阶指南,旨在帮助您系统地掌握各种路由协议的原理、配置和排错技巧,从而构建更强大、更灵活的网络架构。 告别理论的枯燥,拥抱实践的精彩 不同于许多仅停留在概念讲解的教材,本书以实践为导向,将晦涩的技术理论与真实的网络场景紧密结合。通过详尽的实验案例和逐步指导,您将亲手体验路由协议的配置过程,感受数据包在网络中穿梭的动态变化。我们将从最基础的静态路由配置开始,逐步深入到动态路由协议的世界,包括RIP、EIGRP、OSPF以及BGP等行业标准协议。每一个协议都将从其设计理念、工作机制、配置命令、报文交互到高级特性进行全方位解析,确保您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精通多协议路由,应对复杂网络挑战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往往需要同时运行多种路由协议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有效地整合和管理这些异构路由协议,例如在RIP和OSPF之间进行路由重分发,或者在企业内部使用OSPF,与外部ISP的BGP进行互联。您将学习如何利用路由图、路由过滤、路由策略等高级技术,精确控制路由信息的传播,优化路由路径选择,实现网络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 掌握路由排错技巧,化解网络故障难题 一个健壮的网络离不开高效的故障排除能力。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排错方法论,帮助您快速定位和解决路由相关的各类问题。从检查路由表、分析ping和traceroute的输出,到利用debug命令追踪路由协议的报文交互,您将掌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排错工具和技巧。我们将通过经典的故障场景分析,让您在模拟环境中磨练排错技能,自信地应对生产环境中的各种挑战。 前瞻性视角,迎接未来网络变革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本书在讲解经典路由协议的同时,也为您展望了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些新兴的路由技术和理念,帮助您保持对行业前沿的敏感度。无论您是初学者希望打下坚实的路由基础,还是有经验的网络工程师希望深化理解,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谁适合阅读本书? 希望系统学习思科路由协议的初学者: 从零开始,循序渐进,轻松掌握路由技术。 正在准备思科相关认证考试的网络工程师: 全面覆盖考试大纲,助您顺利通过认证。 需要优化和排查网络路由问题的资深技术人员: 深入理解高级特性,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网络技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网络奥秘的学习者: 开启您的网络技术探索之旅。 踏上路由精通之路,让您的网络更智能、更可靠!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给我的感觉是,它真的非常非常务实,而且对实际操作的引导非常到位。我一直认为学网络技术,光看理论是不够的,必须动手去实践。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不仅仅是讲解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每一章都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指导。这些实验不是那种让你简单输入几个命令就过的,而是会让你去配置路由器,去模拟不同场景下的路由行为。我记得我跟着书里的指示,搭建了一个小型的三层网络,然后去配置OSPF,当看到路由表是如何动态更新的,数据包是如何沿着最佳路径传输的,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书中的每一个配置步骤都写得非常清晰,连一些容易出错的细节都提醒到了,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太宝贵了。而且,它还会让你去分析实验结果,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不仅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之前参加过一些线下的培训,虽然老师讲得也很好,但速度太快,很多细节都跟不上。这本书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反复去琢磨,去实践。我感觉我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会了路由协议,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学习和掌握一项网络技术,这个收获是长远的。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构建知识体系的逻辑性非常强,完全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碎片化的资料。《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步一步地带着你走进思科的网络世界。它从最基础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讲起,然后深入到它们工作的核心——路由和交换。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不同路由协议时的循序渐进,不是一股脑儿地全丢给你,而是先从最简单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讲起,让你理解什么是度量值,什么是跳数限制。然后逐步过渡到更高级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这时候你会理解到它的收敛速度更快,以及它引入的区域概念是如何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每一种协议的时候,都会先讲清楚它的工作原理,然后才是配置命令。这意味着你不是在死记硬背命令,而是理解了命令背后的逻辑,这样即使忘记了具体的命令,你也能根据原理去推断。书中的图解更是功不可没,很多复杂的路由过程,通过一张张清晰的网络拓扑图,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我在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有内在联系的网络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将“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这几个字发挥到了极致,它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我之前对网络协议的理解,很多都是来源于网上的零散信息,概念混淆,实践操作也容易出错。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建立起了一个标准的学习路径,它不是随便介绍一些路由协议,而是按照思科官方的教学大纲来编写的,这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系统性。它在讲解每个路由协议的时候,都会分析其在不同网络规模和复杂性下的适用性,以及与其他协议的兼容性。这让我明白,在实际的网络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路由协议是多么重要。我特别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复习题”和“实验题”,这些题目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需要你思考和动手去解决的,这有效地巩固了我的学习成果。它帮助我建立了“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够理解背后的原理,并将其应用到新的场景中。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想真正掌握CCNA级别的网络知识,必须要有这样一套系统、专业、且注重实践的教程。

评分

对于我这样的在职人士来说,《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这本书提供的学习模式真的非常灵活和高效。我工作比较忙,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去系统学习,但这本书的内容设计恰到好处。它将复杂的概念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内容讲解简洁明了。我可以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的时候,翻开书读一两个小节,就能有所收获。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没有太多华丽辞藻,就是直接告诉你需要知道什么,怎么去做。我最喜欢的是它会穿插一些“小贴士”和“注意事项”,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坑,书里提前帮我们规避了。我记得有一次,我配置EIGRP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找到原因,最后翻到这本书里一个不起眼的“注意事项”,一下就找到了症结所在。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真的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少走了很多弯路。它没有要求你必须一次性掌握所有内容,而是允许你慢慢消化,反复练习,这对于我们这种时间碎片化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

评分

《CCNA Exploration:路由协议和概念》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涉网络世界的菜鸟来说,简直是一本救星。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其他家的网络基础书籍,但总觉得概念讲得云里雾里,特别是路由和交换那块,就像一团乱麻。这本书的出现,真的帮我拨开了迷雾。我记得我啃第一章的时候,就花了好多时间去理解OSI模型和TCP/IP模型,以前总觉得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但这本教程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的作用。特别是它对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过程的细致描绘,让我觉得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可视化了。而且,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讲枯燥的命令,而是先从概念入手,一点点构建起我对网络世界的认知框架。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非常适合零基础的读者,它不会在你还没明白基本原理的时候就抛出复杂的命令行,而是循序渐进,让你在扎实的基础上前进。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对不同路由协议的介绍,RIP、OSPF、EIGRP,以前听到这些名字就头疼,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才了解到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以及在什么场景下会选择使用哪种协议。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学得既扎实又有趣,感觉真的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网络知识体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