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布衣公主(全二册)(长篇小说)
定价:69.80元
作者:时音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43678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作品脱离宫斗,公主为了逃脱宫廷的桎梏,而私自出宫到民间生活。情节接地气,前期喜剧元素浓烈,阅读亲切、富有趣味,避免了单纯宫廷题材的沉闷感。
2. 故事架构庞大,后期涉及公主和亲的情节,途径匈奴、龟兹等西域国家,线索繁多,具有深切的历史厚重感。更使得情节更加起伏跌宕,读来环环相扣,动人心魄。
3. 全书充斥着各种情感纠葛。尤其是与水兰舟的绝世爱情千回百转、虐心催泪。
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长篇古言人物传奇类小说。讲述大宁国*小的公主君玉绾,对不要被人控制的生活,不要逍遥一世,只要一颗爱自己的心的追求。
从逃离皇宫,遇见江南极富盛名的三大世家的公子,任逍遥、沈丹青、玉临风开始,她的命运被一步步改变。卷入富商失窃案、身种剧毒卷入无影门事件、被任逍遥挟持,被自小覆面具的男子,授予她琴棋书画,并教习武艺的公子水兰舟解救,由皇叔君清墨带回皇宫。
再次回宫后,被陷害后由丞相沈茗赋搭救;在太后寿诞献舞后被西月国七皇子呼延烈相中并求亲,家国利益面前,远嫁西域。
第二次逃离皇宫,以为自己能获得自由,却在远嫁途中,遭遇大漠刑官截杀、贪狼国国王设计陷害欲霸占做王妃,一路被水兰舟暗中保护并一次次搭救。在途中发现,西域用大宁的名义加收贡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目录
章?帝姬?/001第二章?秦府?/017第三章?百花?/059第四章?试探?/073第五章?推演?/095第六章?连环?/103第七章?赴约?/125第八章?琴箫?/157第九章?蝙蝠?/175第十章?妙琳?/189第十一章?清玉?/219第十二章?上官?/251第十三章?劫持?/271第十四章?红颜?/301第十五章?宁相?/309第十六章?谋划?/345第十七章?囚月?/361第十八章?君断?/383第十九章?重逢?/401第二十章?太后?/433第二十一章?归虚?/451
作者介绍
时音,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影视编剧。代表作品《侍女谋》《大晋官婢》《格斗少女》等。已出版作品《侍女谋》、《布衣公主》、《九重抄》、《沈家丫鬟》,已上线影视《八侍卫》。笔法描写细腻度到,作品风格多变,情节伏线千里,被媒体誉为妙笔神思的全能型作家。
文摘
序言
拿到书后,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独特的字体选择和行距设计,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一部篇幅不小的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内容方面,这本书展现了一种非常成熟的叙事视角,它没有将角色脸谱化,即便是反面角色,也能看到其行为逻辑和可怜之处,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张力十足,充满了灰色地带的美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选择”的描写。故事中多次出现关键性的岔路口,主角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不同的代价。每一次选择,都像是用刻刀在人物的命运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当然,如果你期待的是那种简单粗暴、非黑即白的英雄故事,那可能会失望,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泥泞中挣扎,都在为自己的立场付出代价。这种深沉的探讨,让我读完后会忍不住思考,如果是我处于那个位置,我会怎么做?这种代入感和思考的深度,是很多轻小说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部小说,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冲着作者名头去的,毕竟他/她的前几部作品我都挺喜欢的,尤其是那部探讨人性挣扎的年代文,真是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然而,这次的尝试,感觉上更像是一次风格的转变,或者说,是作者在试图触碰一个更宏大、更偏向历史演义的叙事框架。故事的开篇铺陈略显缓慢,大量的背景介绍和人物关系的梳理占据了前三分之一的篇幅,这对于习惯了快节奏叙事的现代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不过,一旦进入到核心冲突,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就慢慢显现出来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打磨,比如对古代礼仪、服饰乃至市井生活的描绘,力求真实可信,这使得整个故事的基调显得十分扎实。只是,在人物的内心刻画上,我个人觉得略微有些工具化,很多角色的命运似乎更受制于宏大的历史洪流,而非其自身的自由意志,这让我在情感共鸣上稍微少了一点点。但瑕不掩瑜,对于喜欢那种波澜壮阔、史诗般叙事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部值得细品的佳作,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沉浸其中,去感受时代脉搏的精致世界。
评分老实讲,我对这种厚重题材的书一向抱有警惕心,生怕读进去发现只是空架子,华丽的辞藻堆砌。但这次,我的担心基本没有成为现实。这本书的节奏控制得相当老道,你知道它在酝酿着什么,但又完全猜不到具体的结果。最让我惊艳的是作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无论是北地风霜的凛冽,还是江南烟雨的迷蒙,那种画面感极强,仿佛我不是在阅读文字,而是在观看一部色彩浓郁的电影。至于情节本身,它没有过分渲染浪漫化的爱情线,而是将男女主角的关系置于更广阔的家国情仇之下,显得更加克制和有力量。这种“为大义而舍小我”的基调,处理得恰到好处,没有落入俗套的说教感。只是,全书下来,我总觉得某个关键人物的结局处理得有些过于“干净利落”了,似乎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的悲剧美学,牺牲了一点点真实性。但这或许也是作者的艺术选择吧,毕竟,真实往往是残酷的,艺术则需要一点点升华。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这个上下册的组合,初见时就给人一种强烈的“正剧感”。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纤维质感,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没有电子屏幕的时代。内容上,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权力”与“牺牲”这两个主题的探讨,虽然没有直接点破,但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宿命般的悲凉。叙事的手法非常高明,经常采用多重视角切换,一会儿是高墙内的密谋,一会儿又是边关的烽火,这种跳跃感非但没有造成混乱,反而织就了一张更为复杂的情节网。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智慧的展现,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谋略,而是底层人物为了生存而展现出的精明与坚韧,那些小人物的智慧之光,往往比帝王将相的运筹帷幄更令人动容。不过,也有一些段落,特别是涉及一些复杂的朝堂斗争时,人物的动机转变得略显仓促,如果能再多一些心理独白来解释这种转变,会让人物的立体感更强一些。总的来说,这是一部需要你静下心来,用放大镜去品读其中深意的作品,它不迎合大众,但它尊重阅读本身这件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沉稳”与“内敛”。它不像有些畅销小说那样试图用密集的爆点来抓住你,而是采取一种徐徐渐进的方式,像老茶一样,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醇厚的韵味。作者对历史背景的尊重是显而易见的,他对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社会阶层固化以及民间信仰的描绘,都显得非常考究,读起来很有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在人物塑造上,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她们不再是依附于男性的花瓶或等待拯救的弱者,她们有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战场,她们的智慧和力量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唯一的遗憾是,我觉得高潮部分的冲突略显不足,也许是作者更倾向于描绘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非戏剧性的爆发,导致在故事后段的力度稍有减弱。不过,即便如此,它依然是一部结构严谨、思想深刻的作品,适合那些追求文学性和历史厚度的读者群体,值得我花时间细细读完并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