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
定价:39.80元
作者:《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
出版社:藏文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8058938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全彩印刷,随书附赠吉祥喜庆海报、十二生肖2014年运程。
1. 教您学会*简单*有效的进禄纳福的方法;
3. 教您认识使用进禄纳福的各种物件;
4. 教您学会纳吉避害的礼仪和招数;
5. 教您认识学习老祖宗一直推崇的进禄转运添寿加喜的各种方法。
内容提要
《中华年俗文化》丛书从历史、民俗、传说等角度,通过对中华吉祥年俗文化(福、禄、寿、喜、财)演进变迁、渊源流向的客观陈述,力图为广大读者充分展现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喜乐观和人生观,使得每位朋友都能纳福、进禄、增寿、添喜、生财。 本书博采中国禄文化之精华,对禄神的起源传说、演变历史以及民间的寓禄吉物和敬奉禄神的礼仪与禁忌、民间年画和建筑等都进行了详细解析,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读者阅读此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并从中受益。
目录
章 民间禄神起源概说
禄神崇拜的起源
民间为什么崇拜禄神
读书人为什么信奉文昌宫
南斗六星中的禄星是什么
北斗七星中的魁星有几个
天干中有什么禄文化
年画对禄神崇拜有什么作用
魁星的本领有多大
为什么盼望“魁星点斗”
民间信奉的禄神有哪些
五文昌包括哪些人
魁星有什么传说
为什么比干被封为文曲星
员外郎与财神有什么关系
禄神为什么有“送子”的职能
禄神张天师有什么传说
梓潼神张亚子有什么传说
梓潼神演变成禄神过程中有什么
有趣的传闻
梓潼神张亚子为什么会成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有什么灵验的故事
包拯是文曲星转世吗
文昌帝君的坐骑有什么来头
为什么要让天聋地哑守护禄籍
“贯索犯文昌”是怎么回事
“彗星扫文昌”是指什么 7
“五星聚”有什么说法
“文魁”为什么少一撇
许士林是文曲星转世吗
文天祥是文曲星转世吗
范仲淹是文曲星转世吗
第二章 古今祈禄的习俗
重大节日祈禄的习俗
你知道七月七拜魁星的习俗吗
买蛙放生的习俗是怎样的
贴对子是为了迎禄吗
“跳加官”有什么来历
洞经音乐是怎么来的
文昌会上有什么文娱活动
“瘟祖会”是怎么来的
福建重九登“登科山”的习俗有什么来历
为什么要祭孔
祭孔中的“抢庙”习俗是怎么回事
民间为什么朝圣“杏坛”
元宵节上的鳌山灯景是怎么回事
什么叫“闹五魁”
家常俗务祈禄的习俗
送“状元饼”的风俗是怎么来的
酒令“五魁首”有什么来历
为什么要“敬惜字纸”
“状元及第粥”有什么来历
“脱白挂绿”表现了父母什么样的愿望
起名是为了祈禄吗 054
瓶子之中插孔雀翎的习俗寓意是什么
供神龛的习俗是为了祈禄吗
放风筝的习俗也是为了祈禄吗
拜“状元树”的习俗有什么传说
玩“升官图”的习俗有什么说法
“冰糖甲鱼”这道菜为什么被称为
“独占鳌头”
第三章 中国民俗中的禄文化
民间年画里的禄文化
“鲤鱼跃龙门”讲述了什么故事
“五子登科”有什么吉祥含义
“三娘教子”的故事含义是什么
“连中三元”是指什么
“麒麟送子”也是为了祈禄吗
“玉燕投怀”有什么传说故事
“一品当朝”有什么传说
“蟾宫折桂”有什么典故
“冠带流传”有什么寓意
“春风得意”的寓意是什么
“磨穿铁砚”讲述了什么故事
“尚书红杏”的寓意是什么
“平升三级”的来历是什么
“挂印封侯”有什么故事
“鸾鸟绶带”的寓意是什么
“白头富贵”有什么寓意
“加官进禄”吉祥画为什么受欢迎
民间的祈禄建筑
福建魁星岩有什么传说故事
云南达天阁真有龙门吗
黑龙江双城魁星楼有什么典故
兴城魁星楼有什么故事
梓潼文昌宫有什么传说故事
七曲山大庙为什么供奉张献忠
双羊店村的文昌阁是怎么建起来的
第四章 民间的寓禄吉物
寓禄的祥鸟瑞兽有哪些
“一品鸟”与禄有什么关系
狮子与高官厚禄有什么关系
鹿有什么寓意
“白鹭”是“禄”的象征吗
六合鲫鱼有什么传说
“鳌”与状元有什么关系
老虎有什么吉祥的寓意
母鸡啼鸣预示登科吗
寓禄的吉物有哪些
笏是达官贵人身份的体现吗
槐树代表禄吗
青云与禄有什么关系
“葫芦”能护禄吗
杏花是吉祥之花吗
“魁星图”为什么受读书人青睐
泥塑“小魁星”有什么故事
“歙砚为什么被文人视为宝物
“平升三级”摆设有什么吉祥寓意
棺材是吉祥之物吗
用“爵”敬酒有什么寓意
第五章 敬奉禄神的礼仪与禁忌
敬奉禄神有哪些讲究
请禄神的准备与步骤有何讲究
七月七祭拜魁星有什么讲究
“取功名”游戏助兴有什么说法
去庙里拜文昌帝君的步骤是什么
“神石”的祭拜方式是怎样的
在家里摆放宝物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文昌”位
文昌塔要怎么摆放
作者介绍
《中华年俗文化》编辑部是专业研究中国年俗文化的传媒机构,团队成员来自于各大院校,专业发掘译介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学术成果、思想文化评论,探讨总结年俗文化的艺术实践以及相关艺术门类的创作与研究。
文摘
序言
我之前对“禄”这个字的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财富、官位之类的,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非常宏大而又细腻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禄”的多元化内涵。我看到了书中详细介绍了古代的“三元及第”的寓意,以及“加官进爵”的吉祥图案,这让我意识到,古人对于“禄”的追求,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物质堆积,而是包含着对自身品德、能力、以及社会贡献的高度认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禄”与自然、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生关系,比如关于丰收节气的农耕智慧,关于祭祀祈福的敬畏之心,这些都让我对“禄”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获得,更是一种内在的充盈,一种对生命整体的感恩和珍惜。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禄”这个字,也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追求真正的“禄”。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富足,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社会的回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非常有吸引力,古朴典雅的中国风,又透着一股祥和喜庆的韵味,让人一眼就心生喜爱。打开目录,看到《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这个标题,就觉得非常有分量,仿佛里面承载了无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其中的插图和简单的文字介绍,就已经被深深吸引了。那些描绘春节祭祀、拜年、宴饮、庙会等传统习俗的画面,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我特别注意到其中关于“禄”的讲解,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感觉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字,更是承载着一种深厚的文化理念,关于勤劳、感恩、以及对未来丰收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在古人的智慧中,是如何体现“禄”这一概念的,它又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年俗的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够窥见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幸福、对富足、对吉祥的朴素追求和深刻理解。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文化的传承。
评分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感受他们的节日。而春节,无疑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中华年俗文化丛书:禄》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打开了通往春节文化的大门。书中对于“禄”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融入到每一个节日的细节中。我看到了那些精美的年画,那些寓意深刻的剪纸,那些充满智慧的民间传说,它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关于“禄”的故事。这本书让我不再觉得“禄”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禄”观,是一种包容、开放、并且充满生命力的智慧。我开始更加主动地去关注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因为它不仅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我们现在和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梳理和介绍,更在于它能够引发我们对于自身文化的反思和认同。我注意到书中有一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禄”与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联系。这让我不禁思考,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成长,是否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本书并没有生硬地灌输道理,而是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案例,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禄”,不仅仅是个人的福气,更是整个民族的福祉。这是一种更加宏观、更加深刻的“禄”观,它超越了个体的得失,将个人与集体、当下与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非常欣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它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文化素养,也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怀旧情绪。书中那些关于春节的习俗描写,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童年时代。我还记得小时候,过年最期待的就是穿新衣服,吃各种各样好吃的,还有就是围着大人听他们讲那些古老的故事。书里提到的“祭灶王”、“贴春联”、“挂灯笼”等等,都是我记忆中最熟悉不过的画面。尤其是书中关于“年夜饭”的描写,详细介绍了不同地区年夜饭的特色菜肴,以及其中蕴含的寓意,让我仿佛闻到了饭菜的香气,听到了家人的欢声笑语。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记录历史,更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们重新感受到传统年俗的温度和人情味。它让我明白,年俗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情感的纽带,一种家庭的凝聚力,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