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智力的核心,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反映著其智力水平的高低。思維能力強的人乾事情總是遊刃有餘,而思維能力弱的人做事情往往會心有餘而力不足。綜觀那些哈佛大學畢業的學子,雖然其卓越能力錶現在多個方麵,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思維能力超強。
本書精選瞭哈佛大學專門設計的400個思維遊戲,極具代錶性和獨創性,內容豐富,形式活潑,可以幫助孩子在遊戲中輕鬆開發大腦潛能、全麵提高思維反應能力,引導孩子在做遊戲的過程中越玩越聰明、越玩越成功!
潘鴻生,資深圖書策劃人、心靈成長導師,對於青少年教育具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近年來緻力於傢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我提升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和著述工作。其作品以故事見長,說理精闢,實用性強,為傢長和孩子之間架起瞭一座溝通、理解、親近的橋梁,得到讀者的一緻好評和支持。曾策劃、撰寫過《好傢風成就好孩子》、《做人如水的哲學》、《聽南懷瑾大師講莊子》等圖書。
第一章 數字魔方——數字運算思維遊戲
1.神奇的年份
在20世紀中有這樣一年,這一年的年份數倒過來寫在紙上仍是該年年份數。這一年是哪一年?
2.計算問號處的數字
1,2,5,13,34,(?)
計算問號處的數字是什麼?
A.47
B.68
C.77
D.89
3.計算結果
現在請你用5、5、5、1四個數計算24,你知道該如何運算嗎?
4.求齣最大的整數
如果+、-、×、÷,分彆隻能使用一次,那麼,這幾個數字中間分彆應添什麼符號,纔能使下麵這個算式得齣最大的整數答案(可以使用一次小括號)?
4 2 5 4 9 =
5.奇妙算式
你能在下麵的數字“5”中加上加、減、乘、除和括號,讓等式成立嗎?
5555=1
5555=2
5555=3
5555=4
5555=5
5555=6
6.數字遊戲
如果在下麵這個算式的空格中填入同一個數字(1位數),是數字幾呢?
9□×□=6□9
7.看數字找規律
請觀察下麵的數字,找齣其中的規律,並填齣問號處的數字。
速度快的幾秒鍾就可以解答齣來瞭。
1 10 3 9 5 8 7 7 9 6 ? ?
8.上下左右
上左×下右=左下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右。算式中上、下、左、右各代錶四個不同的數字,你能猜齣它們各代錶什麼數字嗎?
從內容編排上看,這本書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匠心。它不隻是簡單地羅列活動,而是建立瞭一套完整的思維發展模型,讓你清楚地知道,在孩子不同年齡段,應該重點發展哪一類思維,比如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等,並為每一類思維都配置瞭對應的“遊戲套餐”。這種係統性非常適閤我這種喜歡規劃和結構化學習的傢長。我不再是零敲碎打地在網上找一些碎片化的“小竅門”,而是有瞭一個清晰的成長路綫圖。而且,它非常注重實踐操作性,幾乎每一個思維遊戲下麵都有詳細的步驟說明、所需材料(通常都很常見易得),以及最重要的——“傢長引導語”示例。這極大地降低瞭父母操作的門檻,讓我不用擔心自己“做得不對”而産生新的焦慮。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持有瞭高級操作手冊的機械師,對孩子的思維引擎的運行原理有瞭更透徹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具有“溫度感”,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知心姐姐在分享她多年實踐的獨傢秘訣。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非常理解現代父母在麵對孩子成長焦慮時的無助和迷茫。她沒有販賣焦慮,而是提供瞭一條清晰、可執行的路徑。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失敗教育”的那幾個章節。它不是空泛地說“要允許孩子失敗”,而是具體分析瞭失敗發生時,父母應該采取的語言模式和身體姿態,如何把一次挫摺轉化為下一次嘗試的動力。我記得有一次我兒子拼圖總是拼不好而生氣砸瞭,我本能地想責備他,但馬上想起瞭書中的建議,我走過去隻是默默地幫他把散落的幾塊拼圖收攏在一起,然後問他:“我們再試一次,這次我們來看看這個邊角料有什麼特彆之處?”他立刻平靜下來瞭。這種細微的、心理層麵的引導,是很多隻關注“智力題”的書籍所忽略的寶貴財富。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我對市麵上這類“育兒方法”的書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很多都是老生常談,換湯不換藥。但這一本,真的做齣瞭差異化。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把孩子塑造成一個等待被填滿的容器,而是強調釋放他們天生的好奇心和內在驅動力。書中對於如何設置“思維的跳闆”的描述尤其精彩,那些小小的遊戲或活動,目的性極強,但呈現方式卻完全是玩樂性質。我嘗試瞭其中一個關於空間想象力的練習,僅僅是用幾根火柴棒和橡皮泥,就能讓孩子專注地思考三維結構問題,那種投入感是我在其他任何“益智玩具”上都沒有見過的。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箱”,裏麵裝的不是成品,而是製作工具,教你如何自己去打造適閤自己孩子的思維訓練體係。它的理論基礎紮實,但錶達又極其生活化,避免瞭學術性閱讀的枯燥感,讓我感覺每讀一頁都在收獲實實在在的、可以立刻應用到生活中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以前總覺得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個虛無縹緲的概念,看瞭這本書,纔明白原來可以這麼具體、這麼有趣!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教育專傢在耳邊細語,一點點地引導你如何觀察和激發孩子的潛能。我特彆欣賞它不拘泥於傳統的說教模式,而是通過一係列看似簡單的日常互動,深入淺齣地講解瞭認知科學中的復雜原理。比如,書中提到如何通過“提問的藝術”來引導孩子深入思考,而不是直接給齣答案,這一點對我啓發很大。我開始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些技巧,比如在飯桌上,我會問孩子:“你覺得為什麼今天這塊肉的味道和昨天不一樣?”而不是簡單地告訴他食材的差彆。效果立竿見影,孩子開始展現齣更強的觀察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巧妙,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即便是對教育理論一竅不通的父母,也能輕鬆上手。它提供的不僅僅是“做什麼”的指南,更是“為什麼這麼做”的深刻理解,讓我對“育兒”這件事有瞭全新的、更具係統性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去精英化”的內核,它沒有把高智商培養這件事情包裝得高不可攀,充滿瞭昂貴的教具或者極其復雜的理論門檻。相反,它充滿瞭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童真世界的尊重。它教我們如何把廚房變成化學實驗室,把散步變成地理考察,把睡前故事變成哲學辯論。這種將教育融入生活的理念,徹底顛覆瞭我過去那種“學習必須坐在書桌前”的刻闆印象。書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智商不是一個固定數值,而是一套靈活的工具箱,孩子擁有越多的工具,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就越強。”這句話極大地鼓勵瞭我,讓我不再隻關注分數和排名,而是更專注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適應變化的心態。它提供的方法,注重的是培養孩子的“心力”和“眼力”,這比單純記住知識點要重要得多,是真正意義上的“授人以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