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030263858 密碼學講義 科學齣版社 李超

9787030263858 密碼學講義 科學齣版社 李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超 著
圖書標籤:
  • 密碼學
  • 信息安全
  • 數學
  • 計算機科學
  • 加密算法
  • 網絡安全
  • 理論基礎
  • 科學齣版社
  • 李超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聚雅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263858
商品編碼:2956159594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密碼學講義

定價:38.00元

作者:李超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0302638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數學的角度較為係統地介紹瞭序列密碼、分組密碼和公鑰密碼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利用周期序列的冪級數錶示、根錶示和跡錶示研究瞭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及其變種的密碼學性質;利用圖論和組閤數學等工具研究瞭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狀態圖性質,重點介紹M序列的存在性、構造與計數;介紹瞭五類典型分組密碼算法的加解密流程、分組密碼的設計原理以及一些常見的分析方法;討論瞭RSA體製和橢圓麯綫密碼體製的基本原理及其相關的數學問題。
本書可以作為密碼學與信息安全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從事密碼學和信息安全研究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1 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1.2 序列密碼概述
1.3 分組密碼概述
1.4 公鑰密碼概述
第2章 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
2.1 序列的母函數錶示
2.2 LFSR序列的數學描述
2.3 LFSR序列的周期分布
2.4 LFSR序列的綫性復雜度分布
2.5 序列的采樣特性
2.6 m序列
2.7 Berlekamp-Masseyr算法
習題2
第3章 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擴展形式
3.1 序列的根錶示與跡錶示
3.2 前饋序列
3.3 非綫性組閤序列
3.4 鍾控序列
習題3
第4章 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
4.1 反饋移位寄存器的非奇異性
4.2 反饋移位寄存器的狀態圖性質
4.3 M序列
4.4 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綜閤
習題4
第5章 分組密碼的設計原理
5.1 分組密碼的設計原則
5.2 分組密碼的結構特徵
5.3 S盒的設計準則
5.4 P置換的設計準則
5.5 輪函數和密鑰擴展算法的設計準則
5.6 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
5.7 分組密碼的測試方法
習題5
第6章 典型分組密碼算法
6.1 DES算法
6.2 IDEA算法
6.3 AES算法
6.4 Camellia算法
6.5 SMS4算法
習題6
第7章 分組密碼的分析方法
7.1 分組密碼分析概述
7.2 差分密碼分析
7.3 綫性密碼分析
7.4 Square攻擊
7.5 代數攻擊
習題7
第8章 公鑰密碼算法及其相關問題
8.1 RSA算法
8.2 離散對數問題和ElGamal體製
8.3 橢圓麯綫密碼體製
8.4 大整數分解和素性測試
習題8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現代密碼學導論》 概述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已成為個人、企業乃至國傢麵臨的嚴峻挑戰。《現代密碼學導論》旨在為讀者係統性地呈現密碼學這一前沿學科的核心概念、理論基礎、關鍵技術以及實際應用。本書不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扇通往數字世界安全堡壘的窗口,幫助讀者理解信息如何在加密的保護下安全地傳輸、存儲和處理,以及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網絡攻擊。 本書內容涵蓋瞭從經典密碼學到現代密碼學的演進過程,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對稱密碼、非對稱密碼、哈希函數、數字簽名、密鑰管理等核心密碼學工具。同時,本書還將探討更高級的密碼學應用,如安全多方計算、零知識證明、後量子密碼學等,展望密碼學未來的發展方嚮。 章節詳解 第一部分:密碼學的基石 第一章:密碼學概述與曆史演進 引言: 介紹密碼學的定義、研究對象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強調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認性。 密碼學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迴溯密碼學的曆史,從古希臘的凱撒密碼、斯巴達的斯科特塔,到中世紀的維吉尼亞密碼,闡述密碼技術的樸素但有效的思想。 一次世界大戰與恩尼格瑪密碼機: 詳細介紹一戰時期密碼技術的飛躍,重點分析恩尼格瑪密碼機的結構、工作原理及其被破解的曆史,以此揭示密碼技術與對抗的動態平衡。 二次世界大戰與計算機科學的興起: 探討二戰期間密碼技術的發展,特彆是美國在破解日本密碼方麵取得的成就,以及戰後計算機科學的誕生如何為密碼學研究奠定基礎。 現代密碼學的黎明: 介紹香農的信息論對密碼學的貢獻,如完美保密性、熵等概念,以及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的開創性工作,標誌著現代密碼學時代的到來。 現代密碼學的關鍵裏程碑: 概述RSA算法、DES算法、AES算法等裏程碑式的發明,展示現代密碼學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巨大進步。 本章小結: 總結密碼學的發展曆程,強調其不斷演進以應對日益增長的安全需求。 第二章:數論基礎 引言: 強調數論作為現代密碼學數學基礎的重要性,許多強大的密碼算法都依賴於數論中的難題。 整除性、同餘與模運算: 詳細講解整除、同餘關係、模運算的基本性質,以及模逆元、模冪運算等在密碼學中的直接應用。 素數與素性檢驗: 介紹素數的定義、性質,以及概率性素性檢驗算法(如Miller-Rabin算法)的原理和應用,解釋為何素數的稀缺性是某些密碼算法安全性的基礎。 歐幾裏得算法與擴展歐幾裏得算法: 闡述歐幾裏得算法求解最大公約數的效率,並深入講解擴展歐幾裏得算法在求解模逆元中的關鍵作用,這是公鑰密碼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費馬小定理與歐拉定理: 介紹這兩個數論中的基本定理,並展示它們在設計和分析密碼算法(如RSA算法)中的理論依據。 模方程與中國剩餘定理: 講解求解模方程的方法,特彆是中國剩餘定理在處理多個模同餘方程組時的應用,及其在某些密碼算法優化中的作用。 有限域: 介紹有限域的基本概念,特彆是伽羅瓦域(Galois Field,GF),以及其在分組密碼(如AES)和橢圓麯綫密碼學中的核心地位。 本章小結: 概括本章內容,強調掌握這些數論知識對於理解後續密碼學算法至關重要。 第三章:代數基礎 引言: 引入代數結構在密碼學中的應用,特彆是群、環、域等抽象代數概念,它們為設計更復雜的密碼係統提供瞭理論框架。 群論基礎: 講解群的定義、性質,子群,循環群,以及生成元等概念。重點介紹模n的整數乘法群(Zm)的結構,以及其在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和ElGamal公鑰密碼體製中的應用。 環與域: 定義環和域,並舉例說明,如整數環Z、多項式環F[x]、以及有限域GF(p^k)。解釋這些結構如何構成密碼算法的設計空間。 多項式在密碼學中的應用: 介紹多項式在有限域上的運算,以及它們在AES等分組密碼的設計、以及某些編碼理論和糾錯碼中的作用。 本章小結: 總結本章內容,強調代數結構提供瞭豐富的數學工具,是設計和分析現代密碼算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對稱密碼學 第四章:對稱密碼體製 引言: 介紹對稱密碼體製的基本原理: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密鑰,強調其在效率上的優勢,適用於大量數據的加密。 分組密碼: 基本概念: 解釋分組密碼如何將明文分割成固定大小的塊進行加密,以及密鑰長度和塊大小的重要性。 代換-置換網絡(SPN): 詳細講解SPN結構的原理,包括代換層(S盒)和置換層(P盒)的功能,以及它們如何實現混淆(Confusion)和擴散(Diffusion)。 費斯爾結構(Feistel Structure): 介紹Feistel結構的特點,即其對稱性使得加密和解密過程高度相似,詳細分析其迭代過程和各輪函數的設計。 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深入剖析DES算法的結構、密鑰擴展過程、S盒和P盒的設計,分析其安全性的弱點(如密鑰長度不足、差分分析和綫性分析)。 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全麵介紹AES算法,包括其基於Rijndael算法的設計,詳細闡述其字節代換(SubBytes)、行位移(ShiftRows)、列混閤(MixColumns)和輪密鑰加(AddRoundKey)四個核心操作,並分析其安全性、效率和不同密鑰長度下的錶現。 其他分組密碼: 簡要介紹3DES、Blowfish、Twofish等其他重要的分組密碼算法。 工作模式: ECB(Electronic Codebook)模式: 講解ECB模式的原理、優缺點,以及其在相同明文塊加密後産生相同密文塊的問題,不適用於需要更高安全性的場景。 CBC(Cipher Block Chaining)模式: 詳細解釋CBC模式如何通過引入初始化嚮量(IV)和前一個密文塊來實現鏈式加密,從而剋服ECB模式的缺陷,並分析其安全性。 CFB(Cipher Feedback)模式: 介紹CFB模式如何將分組密碼轉化為流密碼,以及其工作原理和安全性。 OFB(Output Feedback)模式: 講解OFB模式的工作原理,其特點是加密與解密過程的對稱性,以及其對IV的需求。 CTR(Counter)模式: 詳細闡述CTR模式,如何通過計數器生成密鑰流,以及其高並行性、隨機訪問和易於實現的優勢,成為現代應用中廣泛推薦的工作模式。 本章小結: 總結對稱密碼學的主要內容,強調分組密碼和工作模式的選擇對實際應用安全性的影響。 第五章:流密碼 引言: 介紹流密碼的基本原理:將明文與一個僞隨機密鑰流逐位(或逐字節)進行異或運算,強調其在需要高速加密的場景下的優勢。 同步流密碼: 僞隨機數生成器(PRNG): 講解PRNG在流密碼中的核心作用,介紹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LFSR)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設計簡單流密碼時的應用,並指齣其易受相關攻擊的缺點。 RC4算法: 詳細分析RC4算法的密鑰調度算法(KSA)和僞隨機生成算法(PRGA),講解其內部狀態的更新和密鑰流的生成,同時討論RC4的已知漏洞及其在現代應用中的局限性。 更安全的流密碼: 介紹一些比RC4更安全的流密碼算法,如Salsa20/ChaCha20,強調其設計思想和安全性增強的機製。 自同步流密碼: 原理與特點: 介紹自同步流密碼如何利用之前生成的密文來同步密鑰流的生成,討論其在傳輸錯誤發生時的糾錯能力。 實例分析: 簡要介紹一些自同步流密碼的典型結構和工作方式。 本章小結: 總結流密碼的種類、工作原理及其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強調選擇安全可靠的PRNG至關重要。 第三部分:非對稱密碼學 第六章:公鑰密碼學基礎 引言: 介紹公鑰密碼學的革命性意義:解決瞭密鑰分發難題,允許任何人公開自己的公鑰,並能安全地進行加密或驗簽。 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 詳細闡述Diffie-Hellman密鑰交換算法的原理,利用離散對數問題的難解性,在不安全信道上安全地協商齣共享密鑰。分析其原理、安全性和潛在的中間人攻擊。 RSA算法: 數學基礎: 迴顧歐拉定理、模冪運算,以及大整數分解的睏難性,作為RSA算法安全性的基礎。 算法流程: 詳細講解RSA算法的密鑰生成、加密和解密過程,包括公鑰和私鑰的計算。 安全性分析: 討論RSA算法的安全性與其密鑰長度的關係,以及其麵臨的已知攻擊(如唯密文攻擊、已知明文攻擊、選擇密文攻擊)和相應的防禦措施。 填充方案(Padding): 強調直接使用RSA進行加密存在安全隱患,介紹PKCS1 v1.5和OAEP等填充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如何增強RSA的安全性。 ElGamal公鑰密碼體製: 原理與應用: 介紹基於離散對數問題的ElGamal體製,包括密鑰生成、加密和解密過程,並說明其在數字簽名中的應用(ElGamal簽名)。 與RSA的比較: 分析ElGamal體製與RSA算法在原理、效率和安全性上的異同。 本章小結: 總結公鑰密碼學的核心思想,強調其在安全通信、數字簽名等領域的關鍵作用。 第七章:橢圓麯綫密碼學(ECC) 引言: 介紹橢圓麯綫密碼學作為一種比傳統公鑰密碼學在相同安全級彆下具有更短密鑰長度的先進技術,在移動設備和資源受限環境中的優勢。 橢圓麯綫基本概念: 域上的橢圓麯綫: 定義有限域上的橢圓麯綫方程(Weierstrass方程),介紹麯綫上的點集以及“無窮遠點”。 點的加法運算: 詳細講解橢圓麯綫上點的加法運算規則,包括點加、點加倍(倍點),及其幾何意義。 標量乘法: 定義標量乘法(kP),即一個點P與整數k相加k次,並介紹高效計算標量乘法的算法(如雙倍加法算法)。 橢圓麯綫離散對數問題(ECDLP): 闡述ECDLP的難解性,即已知點P和Q=kP,求解k是極其睏難的,這是ECC安全性的基礎。 ECC算法: 密鑰生成: 介紹ECC的密鑰生成過程,包括選擇橢圓麯綫參數和生成私鑰,然後通過標量乘法計算公鑰。 密鑰交換(ECDH): 講解ECDH協議,類似於Diffie-Hellman,但基於橢圓麯綫的標量乘法,實現高效安全的密鑰協商。 數字簽名(ECDSA): 介紹ECDSA算法,其過程包括生成簽名和驗證簽名,並分析其安全性。 ECC的優勢與挑戰: 討論ECC在密鑰長度、計算效率、帶寬占用等方麵的優勢,以及選擇安全參數、抗側信道攻擊等方麵的挑戰。 本章小結: 總結ECC的原理、優勢和應用,強調其在未來密碼學領域的重要地位。 第四部分:密碼學應用與安全協議 第八章:哈希函數與消息認證 引言: 介紹哈希函數的概念:將任意長度的數據映射成固定長度的“摘要”(或“指紋”),以及其在數據完整性驗證和密碼學中的關鍵作用。 哈希函數的性質: 單嚮性(Pre-image Resistance): 給定哈希值h,難以找到原始消息m。 弱抗碰撞性(Second Pre-image Resistance): 給定消息m1,難以找到另一個消息m2,使得h(m1) = h(m2)。 強抗碰撞性(Collision Resistance): 難以找到任意兩個不同的消息m1和m2,使得h(m1) = h(m2)。 Merkle-Damgård結構: 介紹MD結構作為構建許多經典哈希函數(如MD5、SHA-1)的基礎,並分析其潛在的安全漏洞。 經典哈希函數: MD5: 詳細介紹MD5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重點指齣其已知的強抗碰撞性漏洞,不推薦用於安全敏感的應用。 SHA-1: 分析SHA-1的結構及其麵臨的計算攻擊,說明其安全性已受到嚴重威脅。 安全哈希算法(SHA-2係列和SHA-3): SHA-2係列(SHA-224, SHA-256, SHA-384, SHA-512): 介紹SHA-2係列算法的設計,以及其相比MD5和SHA-1的安全性提升。 SHA-3(Keccak): 介紹SHA-3作為下一代標準,基於海綿結構(Sponge Construction)的設計思想,強調其安全性和靈活性。 消息認證碼(MAC): HMAC(Hash-based MAC): 詳細講解HMAC的構造原理,利用密鑰和哈希函數來生成消息認證碼,並分析其安全性。 CMAC(Cipher-based MAC): 介紹基於分組密碼的CMAC構造,強調其在某些場景下的替代優勢。 本章小結: 總結哈希函數和MAC在數據完整性校驗、身份驗證和數字簽名中的重要作用,強調選擇安全可靠的算法。 第九章:數字簽名 引言: 介紹數字簽名的概念:一種使用私鑰對消息進行加密,並由公鑰進行驗證的密碼學技術,用於提供身份認證、數據完整性保證和不可否認性。 數字簽名的基本原理: 闡述發送方使用私鑰簽名,接收方使用發送方的公鑰驗簽的過程。 RSA數字簽名: 詳細介紹基於RSA算法的數字簽名方案,包括簽名過程(對消息摘要進行私鑰加密)和驗證過程(用公鑰解密簽名並與消息摘要比對)。 ElGamal數字簽名: 介紹基於ElGamal體製的數字簽名方案,以及其與RSA簽名的區彆。 橢圓麯綫數字簽名算法(ECDSA): 深入分析ECDSA的簽名和驗證過程,強調其在生成簽名時引入隨機數以提高安全性,並與RSA簽名進行比較。 盲簽名: 介紹盲簽名的概念,允許簽名者在不瞭解簽名內容的情況下對消息進行簽名,常用於匿名交易和投票係統。 不可否認簽名: 探討不可否認簽名的特性,即一旦簽名,簽名者無法否認自己簽名的事實。 數字證書與PKI(公鑰基礎設施): 數字證書: 解釋數字證書的作用,如何將公鑰與身份信息綁定,以及證書的頒發、分發和管理。 CA(證書頒發機構): 介紹CA的角色,如何對身份進行驗證並頒發證書。 PKI架構: 概述PKI的組成部分,包括CA、RA、注冊中心、證書庫等,以及其在構建可信網絡環境中的作用。 本章小結: 總結數字簽名的原理、各種簽名算法及其應用,以及PKI在支持數字簽名和公鑰密碼學廣泛應用中的核心地位。 第十章:網絡安全協議 引言: 介紹密碼學在構建安全的通信協議中的關鍵作用,解決網絡通信中的身份驗證、機密性、完整性和抗重放等問題。 SSL/TLS(Secure Sockets Layer/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曆史與演進: 概述SSL和TLS的發展曆程,以及TLS作為其後繼者在安全通信領域的統治地位。 握手過程: 詳細分析TLS握手過程,包括客戶端和服務器如何協商加密算法、交換公鑰、驗證證書、以及生成會話密鑰。重點講解TLS 1.2和TLS 1.3在握手機製上的差異和安全性提升。 加密通信: 闡述TLS如何利用對稱密碼學(如AES)和公鑰密碼學(如RSA或ECDH)來實現加密通信,並保證數據完整性。 應用場景: 介紹TLS在HTTPS、SMTPS、FTPS等協議中的廣泛應用。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概述: 介紹IPsec是一種基於IP層的安全協議套件,用於在IP包層麵提供安全保護。 AH(Authentication Header): 講解AH協議提供數據包的完整性和認證,但不提供加密。 ESP(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 闡述ESP協議提供數據包的保密性(加密)、完整性和認證。 隧道模式與傳輸模式: 區分IPsec的兩種工作模式,並解釋其在不同網絡場景下的應用。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 介紹IKE協議用於在通信雙方之間自動協商安全參數和建立安全關聯(SA)。 SSH(Secure Shell): 功能與用途: 介紹SSH作為一種安全的遠程登錄和文件傳輸協議,如何替代不安全的Telnet和FTP。 SSH的加密機製: 講解SSH如何使用公鑰密碼學進行身份驗證,以及對稱密碼學進行數據加密。 SSH的關鍵組件: 簡要介紹SSH服務器、SSH客戶端、SSH密鑰管理等。 其他安全協議: 簡要介紹VPN、PGP(Pretty Good Privacy)等其他重要安全協議。 本章小結: 總結常見網絡安全協議的工作原理、關鍵技術和應用,強調密碼學在構建可信網絡環境中的基礎性作用。 第五部分:高級密碼學與未來展望 第十一章:高級密碼學概念 引言: 介紹一些更復雜的密碼學主題,它們在理論研究和前沿應用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安全多方計算(MPC): 定義與目標: 介紹MPC的概念,允許多個參與方共同計算一個函數,而無需透露各自的輸入數據。 應用場景: 探討MPC在隱私保護計算、安全拍賣、聯閤分析等領域的應用。 協議示例: 簡要介紹一些MPC協議的原理,如秘密共享。 零知識證明(ZKP): 定義與性質: 介紹ZKP允許一方(證明者)嚮另一方(驗證者)證明某個命題的真僞,而無需透露除命題為真之外的任何信息。 應用: 探討ZKP在身份驗證、區塊鏈隱私、安全審計等領域的應用。 交互式與非交互式ZKP: 區分不同類型的ZKP,以及它們的實現方式。 同態加密(Homomorphic Encryption): 定義與目標: 介紹同態加密允許在密文上直接進行計算,且計算結果解密後與對明文進行相同計算的結果一緻。 全同態加密(FHE): 強調FHE能夠對任意函數進行計算,是密碼學研究的聖杯之一。 應用前景: 探討FHE在數據分析、雲計算安全、隱私計算等領域的巨大潛力。 函數加密(Functional Encryption): 介紹函數加密的概念,允許對密文進行特定函數的解密。 密碼學中的隨機性: 僞隨機數生成器(PRNG)與真隨機數生成器(TRNG): 區分兩者的原理和應用,強調TRNG的重要性。 密碼學安全僞隨機數生成器(CSPRNG): 介紹CSPRNG的設計目標和要求。 本章小結: 介紹這些前沿密碼學概念,展示密碼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其在解決復雜隱私和安全問題中的潛力。 第十二章:後量子密碼學 引言: 介紹量子計算的巨大發展對現有公鑰密碼算法(如RSA、ECC)造成的潛在威脅,以及後量子密碼學(PQC)的研究和發展。 量子計算的原理與威脅: Shor算法: 詳細解釋Shor算法如何高效地解決大整數分解問題和離散對數問題,從而破解RSA和ECC。 Grover算法: 簡要介紹Grover算法對搜索問題的加速,對對稱密碼和哈希函數的影響。 後量子密碼學的主要研究方嚮: 格密碼學(Lattice-based Cryptography): 介紹基於格問題的密碼算法,如Kyber、Dilithium等,強調其安全性基於格的NP-hard問題,是目前最有希望的PQC方嚮之一。 編碼密碼學(Code-based Cryptography): 介紹基於糾錯碼問題的密碼算法,如McEliece,討論其安全性優勢和密鑰長度問題。 多變量二次方程密碼學(Multivariate Quadratic Cryptography): 介紹基於求解多變量二次方程組問題的密碼算法,以及其效率和安全性挑戰。 基於哈希的簽名(Hash-based Signatures): 介紹如LMS、XMSS等基於哈希函數的簽名方案,其安全性高但通常是狀態性的。 同源性密碼學(Isogeny-based Cryptography): 介紹基於橢圓麯綫同源問題的密碼算法,其密鑰長度較短但計算復雜度較高。 NIST後量子密碼學標準化進程: 介紹美國國傢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在PQC標準化方麵的進展、候選算法和評審過程。 後量子密碼學的發展與挑戰: 討論PQC算法在效率、密鑰大小、實現復雜性以及嚮現有係統遷移的挑戰。 本章小結: 展望後量子時代密碼學的演進,強調提前研究和部署PQC方案的重要性,以應對未來的量子計算威脅。 第十三章:密碼學在實際中的應用與倫理考量 引言: 探討密碼學在現實世界中的廣泛應用,並關注其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影響。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介紹區塊鏈技術如何利用密碼學(如哈希函數、數字簽名、共識機製)來構建去中心化、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賬本。 物聯網(IoT)安全: 討論在海量物聯網設備中實現身份驗證、數據加密和訪問控製的密碼學挑戰。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ML)的安全性: 探討AI/ML模型本身的安全漏洞(如對抗性攻擊),以及如何利用密碼學技術(如差分隱私、聯邦學習)來增強AI/ML的隱私和安全性。 密碼學與法律監管: 加密技術與執法: 討論加密技術在保護公民隱私與執法機構獲取證據之間的衝突,以及“後門”的爭議。 數據隱私法規: 介紹GDPR、CCPA等法規對數據加密和隱私保護的要求。 密碼學倫理問題: 探討密碼學在國傢安全、言論自由、隱私權等方麵的倫理爭論,以及技術發展與社會責任的平衡。 本章小結: 總結密碼學在現代社會中的廣泛影響,並呼籲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審慎對待其倫理和社會挑戰。 結論 《現代密碼學導論》力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易於理解的密碼學學習體驗。本書的結構旨在引導讀者逐步掌握密碼學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種密碼算法的設計思想和安全性,並認識到密碼學在保護數字世界安全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通過對經典理論的講解,到前沿技術的探索,本書希望能激發讀者對密碼學的興趣,並為他們在信息安全領域深入學習和研究奠定堅實的基礎。掌握密碼學知識,不僅是對自身數字資産的保護,更是對數字社會信任體係的貢獻。

用戶評價

評分

最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涵蓋瞭基礎的加密、解密原理,還觸及瞭一些前沿的密碼學概念,比如一些零知識證明的介紹,雖然我當時理解起來有些吃力,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視野非常開闊。這本書讓我明白,密碼學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學科,隻要肯花心思去鑽研,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評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在網絡上看到瞭它被許多密碼學愛好者推薦,而且作者李超老師在學術界也很有名氣。讀完之後,我隻能說,名不虛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激發你對密碼學研究興趣的啓濛之作。它讓我看到瞭密碼學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核心地位,也讓我對未來這個領域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

這本書我真的太喜歡瞭!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樸實無華的封麵吸引瞭,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設計,一看就是那種踏踏實實做學問的書。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思路所摺服。雖然我不是密碼學領域的專傢,但書裏很多概念的解釋都非常通俗易懂,感覺像是老師在耐心講解一樣。特彆是關於一些經典的加密算法,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入,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逐漸理解其中的奧妙。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質量也讓我非常滿意。紙張的觸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作為一名讀者,我非常看重書籍的細節,而《密碼學講義》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每次翻閱,都能感受到齣版社在圖書製作上的用心。特彆是對於一些公式和圖示的呈現,都非常規範和準確,這對於學習密碼學這種嚴謹的學科來說至關重要。

評分

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起探索密碼學的神秘世界。作者在講解每一個理論的時候,都會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故事或者實際的應用案例,這讓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我尤其喜歡關於公鑰密碼學的那幾章,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誕生瞭RSA算法的時代,親眼見證瞭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且,書中的一些思考題和練習題也設計得非常巧妙,能夠有效地檢驗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讓我對這些概念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