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密碼學講義
定價:38.00元
作者:李超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0302638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數學的角度較為係統地介紹瞭序列密碼、分組密碼和公鑰密碼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利用周期序列的冪級數錶示、根錶示和跡錶示研究瞭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及其變種的密碼學性質;利用圖論和組閤數學等工具研究瞭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狀態圖性質,重點介紹M序列的存在性、構造與計數;介紹瞭五類典型分組密碼算法的加解密流程、分組密碼的設計原理以及一些常見的分析方法;討論瞭RSA體製和橢圓麯綫密碼體製的基本原理及其相關的數學問題。
    本書可以作為密碼學與信息安全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以作為從事密碼學和信息安全研究的科技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章  緒論
  1.1  密碼學的基本概念
  1.2  序列密碼概述
  1.3  分組密碼概述
  1.4  公鑰密碼概述
第2章  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
  2.1  序列的母函數錶示
  2.2  LFSR序列的數學描述
  2.3  LFSR序列的周期分布
  2.4  LFSR序列的綫性復雜度分布
  2.5  序列的采樣特性
  2.6  m序列
  2.7  Berlekamp-Masseyr算法
  習題2
第3章  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擴展形式
  3.1  序列的根錶示與跡錶示
  3.2  前饋序列
  3.3  非綫性組閤序列
  3.4  鍾控序列
  習題3
第4章  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
  4.1  反饋移位寄存器的非奇異性
  4.2  反饋移位寄存器的狀態圖性質
  4.3  M序列
  4.4  非綫性反饋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綜閤
  習題4
第5章  分組密碼的設計原理
  5.1  分組密碼的設計原則
  5.2  分組密碼的結構特徵
  5.3  S盒的設計準則
  5.4  P置換的設計準則
  5.5  輪函數和密鑰擴展算法的設計準則
  5.6  分組密碼的工作模式
  5.7  分組密碼的測試方法
  習題5
第6章  典型分組密碼算法
  6.1  DES算法
  6.2  IDEA算法
  6.3  AES算法
  6.4  Camellia算法
  6.5  SMS4算法
  習題6
第7章  分組密碼的分析方法
  7.1  分組密碼分析概述
  7.2  差分密碼分析
  7.3  綫性密碼分析
  7.4  Square攻擊
  7.5  代數攻擊
  習題7
第8章  公鑰密碼算法及其相關問題
  8.1  RSA算法
  8.2  離散對數問題和ElGamal體製
  8.3  橢圓麯綫密碼體製
  8.4  大整數分解和素性測試
  習題8
參考文獻
索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令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涵蓋瞭基礎的加密、解密原理,還觸及瞭一些前沿的密碼學概念,比如一些零知識證明的介紹,雖然我當時理解起來有些吃力,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視野非常開闊。這本書讓我明白,密碼學並非是高不可攀的學科,隻要肯花心思去鑽研,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評分坦白說,一開始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在網絡上看到瞭它被許多密碼學愛好者推薦,而且作者李超老師在學術界也很有名氣。讀完之後,我隻能說,名不虛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激發你對密碼學研究興趣的啓濛之作。它讓我看到瞭密碼學在信息安全領域的核心地位,也讓我對未來這個領域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我真的太喜歡瞭!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樸實無華的封麵吸引瞭,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設計,一看就是那種踏踏實實做學問的書。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思路所摺服。雖然我不是密碼學領域的專傢,但書裏很多概念的解釋都非常通俗易懂,感覺像是老師在耐心講解一樣。特彆是關於一些經典的加密算法,作者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入,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逐漸理解其中的奧妙。
評分這本書的齣版質量也讓我非常滿意。紙張的觸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很舒服,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作為一名讀者,我非常看重書籍的細節,而《密碼學講義》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每次翻閱,都能感受到齣版社在圖書製作上的用心。特彆是對於一些公式和圖示的呈現,都非常規範和準確,這對於學習密碼學這種嚴謹的學科來說至關重要。
評分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一起探索密碼學的神秘世界。作者在講解每一個理論的時候,都會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故事或者實際的應用案例,這讓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我尤其喜歡關於公鑰密碼學的那幾章,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那個誕生瞭RSA算法的時代,親眼見證瞭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且,書中的一些思考題和練習題也設計得非常巧妙,能夠有效地檢驗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讓我對這些概念有瞭更深入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