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
定价:38.00元
作者:张志伟,曾光宇,张存林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12119598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张志伟、曾光宇、张存林主编的这本《光电检测技术(第3版)》介绍了光电检测系统的构成和应用基础知识。重点叙述了光电检测过程中常用的光源、各种性能的探测器和光外差检测技术,并对目前光电子学的前沿内容THz技术作了简单介绍。
  本书内容全面,叙述简明扼要,既重视理论性,也讲究实用性。可供信息工程类等相关专业的理工科本科生、研究生作教材选用,也可作为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光电检测应用中的基础知识
 1.1 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本概念
  1.1.1 辐射度学基本物理量
  1.1.2 光度学基本物理量
  1.1.3 其他基本概念
 1.2 半导体基础知识
  1.2.1 固体的能带结构
  1.2.2 热平衡下的载流子浓度
  1.2.3 半导体中的非平衡载流子
  1.2.4 载流子的扩散与漂移
 1.3 基本定律
  1.3.1 黑体辐射定律
  1.3.2 光电效应
 1.4 光电探测器的噪声和特性参数
  1.4.1 光电探测器中的噪声
  1.4.2 光电探测器的特性参数
  1.4.3 光电探测器的合理选择
 练习题
第2章 光电检测中的常用光源
 2.1 光源的特性参数
  2.1.1 辐射效率和发光效率
  2.1.2 光谱功率分布
  2.1.3 空间光强分布
  2.1.4 光源的颜色
  2.1.5 光源的色温
 2.2 热辐射源
  2.2.1 太阳
  2.2.2 黑体模拟器
  2.2.3 白炽灯
 2.3 气体放电光源
  2.3.1 脉冲灯
  2.3.2 原子光谱灯
  2.3.3 汞灯
 2.4 固体发光光源
  2.4.1 场致发光光源
  2.4.2 其他平板显示器件
  2.4.3 结型发光光源——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
 2.5 激光器
  2.5.1 激光原理
  2.5.2 激光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5.3 激光器的类型
  2.5.4 激光的特性
 练习题
第3章 结型光电器件
 3.1 结型光电器件工作原理
  3.1.1 热平衡状态下的PN结
  3.1.2 光照下的PN结
 3.2 硅光电池
  3.2.1 硅光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2.2 硅光电池的特性参数
 3.3 硅光电二极管和硅光电三极管
  3.3.1 硅光电二极管
  3.3.2 硅光电三极管
  3.3.3 硅光电三极管与硅光电二极管特性比较
 3.4 结型光电器件的放大电路
  3.4.1 结型光电器件与放大三极管的连接
  3.4.2 光电器件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连接
 3.5 特殊结型光电二极管
  3.5.1 象限探测器
  3.5.2 PIN型光电二极管
  3.5.3 雪崩光电二极管
  3.5.4 紫外光电二极管
  3.5.5 卜导体色敏器件
 3.6 结型光电器件的应用实例——光电耦合器件
  3.6.1 光电耦合器件的分类、结构和用途
  3.6.2 光电耦合器件的基本电路
 练习题
 ……
第4章 光电导器件
第5章 真空光电器件
第6章 真空成像器件
第7章 固体成像器件
第8章 红外辐射与红外探测器
第9章 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
0章 太赫兹波的产生与检测
1章 光外差检测技术
2章 光电探测器实验
附录A 实验1装置中器件说明
附录B CS-1022型示波器测量上升响应时间的方法介绍
附录C 彩色线阵CCD图像传感器TCD 2252D简介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对于希望将光电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读者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书中对各种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搭建和调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涵盖了从器件选型、电路设计到系统集成和性能优化的各个环节。我尤其受益于书中关于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部分的讲解,例如如何设计低噪声放大电路,如何选择合适的模数转换器(ADC),以及如何进行数据后处理以提取有效信息。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实例,比如红外热成像仪、可见光相机、紫外探测器等的系统构成和设计要点,这使得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项目联系起来。对于光电检测中的常见问题,如干扰抑制、温度补偿、校准方法等,书中也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各种光电检测器件,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器件的工作原理,并着重介绍了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时,详细讲解了像素结构、电荷传输机制、读出方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还对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比如背照式、堆叠式CMOS等。书中对于光通信中的光电检测部分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包括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等在高频传输中的响应速度、量子效率和噪声特性。此外,书中还涉及了激光雷达、光谱分析、生物医学成像等前沿领域的光电检测技术,这些内容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光电技术的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书中附带的一些工程案例分析,更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技术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令人赞叹,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光电基础。书中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原理进行了细致的推导和讲解,例如光子吸收、载流子产生与复合、能带理论等。这些理论概念在后续的各个检测技术介绍中都有所体现,为理解器件的工作机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量子效率和响应度的分析,这对于评估光电探测器的性能至关重要。作者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阐述了这些参数与材料性质、器件结构之间的关系。此外,书中对光电探测器的动态范围、响应时间、光谱响应范围等关键指标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也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对于一些复杂的光电现象,比如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光电倍增效应等,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物理模型和解释。这种深入的理论探讨,对于有志于从事光电技术研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晰明了,逻辑性强。虽然涉及的内容较为专业,但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概念,使得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较好地理解。书中在介绍复杂的器件时,通常会先从其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讲起,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其特性和应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避免了信息过载,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光学和电子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很多光电检测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同时考虑光学设计和电路实现。书中在这一方面的整合做得相当出色,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丰富的参考文献,方便读者进一步深入研究感兴趣的领域。整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内容充实且易于理解的光电检测技术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相当精妙,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从基础的光电原理娓娓道来,逐步深入到各种先进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对于各种探测器的物理机制、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的阐述,都做到了深入浅出。例如,在讲解半导体探测器时,作者详细介绍了PN结、PIN结的结构及其光电转换过程,并结合实际的硅、锗、InGaAs等材料特性,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波段的应用优势。同时,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这对于我们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噪声分析的部分,它系统地梳理了暗电流、热噪声、读出噪声等各种噪声源,并给出了降低噪声的有效方法,这对于提高检测系统的信噪比至关重要。书中对光学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的探讨也同样精彩,如何优化光学元件的设计,减少光路损耗,以及如何将探测器与后续的信号处理电路有效结合,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