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
定价:10.00元
作者:余继华,张敏荣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16180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4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由余继华、张敏荣主编的《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检疫的一般知识,植物检疫条例和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重点选择介绍了浙江地区已经发生的和有潜在入侵危险的柑橘黄龙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葡萄根瘤蚜等12种植物疫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控措施,并附有相关照片。本书文字简练,语言通俗,非常适合农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层领导和在农业**线的技术人员阅读,对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控制植物外来有害生物的蔓延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内容提要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检疫的一般知识,植物检疫条例和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重点选择介绍了浙江地区已经发生的和有潜在入侵危险的柑橘黄龙病、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加拿大一枝黄花和葡萄根瘤蚜等1 2种植物疫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和防控措施,并附有相关照片。本书文字简练,语言通俗,非常适合农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基层领导和在农业线的技术人员阅读,对普及植物检疫知识,控制植物外来有害生物的夏延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余继华,1960年4月生,高级农艺师,台州市黄岩区植物检疫站站长。1992年赴日本作农业研修。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中国农学会归国研修生协会会员,台州市昆虫植病学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农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防控及相关技术推广工作,在稻水象甲、柑橘黄龙病等重大疫情防控等植物检疫工作中成绩显著。曾获农业部全国植物检疫先进工作者、浙江省植物检疫先进工作者、台州市第五届拔尖人才、台州市黄岩区“十佳”科技工作者和区党员的称号。获全国农业丰收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省农业厅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共17项。合作编著书籍5本,在*和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张敏荣 1970年2月生,农艺师,台州市黄岩区植物检疫站副站长。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会员,台州市昆虫植病学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农学会会员。在有害生物疫情普查、防控及相关技术推广、植物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检疫监管等方面成绩突出。参编出版书籍2本,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就是植物医生必备的宝典!我刚拿到手,就被它厚实的封面和满满的干货给震撼到了。翻开第一页,就被清晰的排版和精美的插图吸引住了。各种病虫害的图片都非常写实,一眼就能辨认出它们的样子,旁边还有详细的症状描述,简直是“图文并茂”的典范。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病虫害时,不仅仅是列出名称和症状,还深入分析了病原体、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这样就能从根源上理解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防控措施也非常接地气,不仅仅是化学防治,还涵盖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多种方法,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我特别注意到它在介绍一些新型的绿色防控技术时,用了不少篇幅,这对于现在提倡可持续农业的大环境来说,真是太及时了。我是一名基层植保技术员,平时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这本书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随时随地都能给我提供最专业的指导。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将来我的菜园里不幸遭遇了什么植物的“瘟疫”,这本书一定能成为我的救命稻草。它不只是简单的手册,更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教会我们如何去观察、去分析、去解决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简直是为那些对植物生长充满好奇,又苦于找不到专业指导的爱好者量身定做的。我是一个业余的园艺爱好者,平时喜欢在阳台上种些花草蔬菜,但经常会遇到各种“不速之客”,比如蚜虫、红蜘蛛,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斑点病。以前我只能上网搜,信息零散不说,很多方法都不太靠谱,甚至还伤了植物。拿到这本《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后,我简直像是找到了宝藏。它里面的病虫害图片极其清晰,我只需要对照着看,就能大概知道我的植物出了什么问题。而且,它提供的解决方案非常细致,对于家庭园艺爱好者来说,很多化学药剂的使用可能会有顾虑,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详细介绍了各种生物防治方法,比如利用天敌,还有一些自制的环保药剂,这些都让我感到很安心。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于不同植物种类可能遇到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这对于我这种种类繁多的“阳台农场”来说,简直是太有针对性了。而且,书中的语言风格很平实,没有过多晦涩的专业术语,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感觉自己现在养花种菜,心里更有底了,不再是“碰运气”,而是可以主动出击,让我的绿色小伙伴们健康成长。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于曾经困扰我多年的农业生产难题,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在农村推广农业技术的基层干部,我深知植物病虫害对农民收益的直接影响。过去,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老大难”的病虫害,虽然有现成的药剂,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这本《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就像一座及时雨,它在介绍病虫害的同时,更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书中关于生态学、环境因子对病虫害发生影响的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有些病害会在特定时期爆发。它提供的综合防治方案,将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有机结合,而且在化学防治部分,也强调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详细讲解了科学用药的方法和时机,这对于减少农药滥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一些新兴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介绍,例如利用大数据进行预测预报,以及一些基因工程在抗病育种方面的应用,这些都让我看到了农业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本书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也为我们这些技术推广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储备和工作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我不得不说,《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令人赞赏的水平。它不仅仅是一本供操作者参考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凝结了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对于各种病原体的分类、遗传特性、致病机理的阐述,都非常严谨,并且引用了不少最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分子层面的病害诊断和抗性基因的研究方面,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前沿的视角。在防控策略上,它并没有停留在传统的化学防治层面,而是对各种生物防治技术,如微生物农药、以虫治虫、植物源农药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病害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的论述,这对于建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植保体系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可能面临的特有病虫害问题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体现了其高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国的植物保护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年轻一代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评分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农民,虽然年纪大了,但对于打理我那片小小的果园的热情丝毫未减。这本《植物疫情及防控手册》是我儿子给我买的,说实话,一开始我还有点看不懂,里面有些术语太专业了。但是,当我慢慢地翻阅,特别是看到那些详细的图片和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真的大开眼界。我以前种苹果,经常会遇到黑星病,每次都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这本书里对黑星病的介绍就特别详细,从病菌的潜伏、侵染,到果实上的斑点,再到落叶、落果,写得清清楚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告诉了我用什么药,还详细说明了用药的时间、浓度,甚至连喷洒的方式都有建议。我最看重的是它里面提到的一些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方法,比如修剪、通风、清除病残体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老一辈农民的经验,这本书把它们系统化了,还加上了科学解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提高植物自身抵抗力的部分,虽然我理解不深,但感觉很有道理。读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不再是凭着感觉在种地,而是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去保护我的果树。我现在每天都要拿出来翻几页,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对我的果园更有信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