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绿色水产养殖中的环境问题研究
定价:58.00元
作者:吴志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0302912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本书的编写内容是作者在承担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招标项目“九江观音塘无公害水产养殖模式示范基地关键技术研究”、南昌市科技局科技项目“HACCP质量安全体系的推广和应用”和“孔雀石绿在彭泽鲫鱼体内的残留和分布”期间工作的积累和综合起来的成果。有9位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课题的研究并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全书共分8章,汇聚了众多师生的辛勤工作,其中有10多位老师和研究生参加了野外试验和书稿的撰写工作。
内容提要
淡水湖泊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是我陆主要的两种水产养殖方式,本书选取它们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集中研究了影响水产品养殖的诸多不利环境因素,包括养殖水域的水环境因子、浮游生物、富营养化、养殖用渔药、养殖毒理学等科学问题,探讨了淡水鱼类的营养评价和HACCP体系的应用等理论问题。
本书可供水产养殖单位技术人员和大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在一些概念的界定上,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空间,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比如,它反复提及“绿色水产养殖”,但对于“绿色”的标准和内涵,并没有像我想象中那样进行详细的界定和区分。我是比较关注具体实践层面的,所以希望书中能更清晰地说明,到底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才算得上是“绿色”的,是仅仅指减少化学品的使用,还是包含更广泛的生态考量,例如对周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甚至是对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效益?这本书在理论阐述方面似乎有些偏重,但我在寻找实际操作指南时,却感到有些吃力。例如,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和使用环保型饲料的具体建议,或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水体污染,有哪些有效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当然,我也理解,一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如果能在某些关键环节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指导,我想会更受读者欢迎。另外,书中在讨论一些环境问题时,有时候会引用一些比较宏观的统计数据,虽然这些数据很有说服力,但如果能结合一些更具象化的案例,比如通过具体的养殖场的数据对比,来展示问题的严重性或解决方案的有效性,那会更加生动。我一直觉得,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理解复杂问题的关键,而这本书在这一方面,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学术化,读起来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投入。它在论证过程中,大量引用了相关的研究文献和数据,这无疑增加了其科学性和严谨性。不过,对于我这样更倾向于从实践角度去理解问题的读者来说,某些章节的阅读体验可能略显枯燥。我比较期待的是,书中能够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生态学原理和环境科学概念。毕竟,绿色水产养殖的推广,也需要让更多非专业人士了解其重要性。另外,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地方,作者在提及一些环境问题时,似乎没有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而是停留在了现象的描述。比如,书中提到了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但对于导致富营养化的具体养殖行为,以及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并没有给出太多的细节。我希望作者能更进一步,去挖掘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机制,并提出更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方案。而且,书中在讨论“绿色”水产养殖的经济可行性时,似乎也没有展开太多。我知道,环保往往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但如果不能证明绿色养殖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那么推广起来也会遇到不小的阻力。所以,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更多关于成本效益分析,或者绿色养殖如何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来获得经济回报的讨论。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在探讨“绿色水产养殖”时,似乎更侧重于宏观的政策和理念层面,而对于一些具体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技术,并没有给予足够的篇幅。我一直认为,有效的环境管理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持,而精准的数据获取,则依赖于先进的监测和评估技术。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常用的环境监测手段,比如水质参数的实时监测,底泥的采样分析,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等等。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书中能够对这些技术进行一些对比分析,说明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此外,在风险评估方面,我也觉得有所欠缺。绿色水产养殖并非没有风险,比如一些新兴的养殖模式,或者在特定环境下,都可能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如果书中能对这些潜在风险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那将非常有价值。例如,对于某些新型的绿色养殖技术,其长期环境影响是否经过充分的评估?在应对突发性环境事件时,有哪些应急预案?这些都是我比较关心的方面。总体而言,这本书在理念上是很有启发性的,但在技术和实践层面,可能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评分这本书在分析“绿色水产养殖”的生态影响时,似乎更多地关注了对水体本身的直接影响,而对于更广泛的陆地生态系统以及周边社区的影响,则提及得相对较少。例如,我关注的一个方面是,绿色水产养殖对土壤健康的影响。虽然我们讨论的是水产养殖,但很多养殖场的废弃物处理,或者用于育苗、饲料生产的土地,都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书中对于这些间接影响的探讨,似乎有些不足。再者,对于绿色水产养殖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我认为也可以有更深入的论述。例如,它在促进当地就业,改善农民收入,以及传承传统养殖文化等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绿色养殖是否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绿色水产养殖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案例研究,展示其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力。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框架上构建得相当扎实,但如果能在生态影响的边界上进行适当的拓展,并更深入地探讨其社会经济维度,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渐变的绿色,让人联想到生机勃勃的水域,也隐约透着一丝对生态的担忧。拿到手后,我最先翻阅的是目录,希望能快速get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不过,目录的设计似乎有些过于简洁,或者说,它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将“绿色水产养殖”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明确列出来,而是用了一些更宏观的标题。这让我有点好奇,作者究竟是如何组织论述的,是按照养殖的环节来展开,还是从宏观的环境影响角度切入?我又仔细看了看,发现里面有一些关于“可持续性指标”和“生态足迹”的章节,这让我感到非常欣喜。我一直对如何量化和评估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很感兴趣,也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但同时,我也对书中的案例研究部分抱有期待,不知道作者会选取哪些典型的绿色水产养殖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涉及哪些鱼类或贝类?以及这些案例能否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或需要警示的风险?如果书中能有更多关于具体养殖技术的环境影响对比分析,那就更好了。比如,不同饲料配方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或者不同疾病防控措施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冲击等等。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框架和理论深度都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它能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