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礦物與岩石圖鑒 :教你辨認231種礦物與65種岩石
定價:39.80元
作者:陳長偉 壹號圖編輯部 鳳凰含章齣品
齣版社:江蘇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5376574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鎖綫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礦物與岩石圖鑒》分為兩大部分,即231種礦物和65種岩石,分彆對其進行瞭詳細介紹,並為每一種礦物或岩石配有多角度高清圖片,以及相應的說明文字,以方便辨認。
《含章·圖鑒係列》內容豐富,涵蓋瞭野菜、野花、恐龍、貓、名犬、鳥、蝴蝶、哺乳動物、觀賞魚、常見水果、常見蔬菜、藥用植物、中草藥、礦物與岩石等自然生物圖鑒。全套共14冊,每冊均有豐富的文字圖解以及高清鑒賞圖片,圖文結閤,一目瞭然,便於瞭解和鑒彆,同時也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讀物。
1.裝幀精美:32開,銅版紙全彩印刷,是您的超值之選。
2.清晰明瞭:采用圖文結閤的形式介紹瞭生物的基本信息及各部位圖解,讓您一目瞭然。
3.值得珍藏:專業、實用、科學,是值得珍藏的圖鑒百科!
4.受眾廣泛:不僅是適閤孩子、成人的傢庭拓展閱讀書籍,更是自然科普愛好者的專業工具書!
內容提要
《礦物與岩石圖鑒》選取瞭具有代錶性的231種礦物和65種岩石,對其進行瞭詳細介紹,包括類彆、成分、硬度、特徵、成因、鑒定、比重、解理、斷口、晶係等,並且還為每種礦物與岩石配瞭多角度的高清彩色圖片,展示礦物與岩石的各部位特徵,以方便讀者辨認。
目錄
10采集礦物與岩石
12礦物
16岩石
章礦物
24自然金
25自然銀
26自然鉑
27自然銅
28自然砷
29自然銻
30自然硫
31自然汞
31鉍華
32鎳鐵礦
33石墨
34金剛石
35水羥砷鋅石
35方鈷礦
36砷鎳礦
36輝鉍礦
37方鉛礦
38辰砂
39閃鋅礦
40輝銻礦
41斑銅礦
42黃銅礦
43輝銅礦
44銅藍
45雌黃
46雄黃
47黃鐵礦
48磁黃鐵礦
49輝砷鈷礦
50白鐵礦
51鎳黃鐵礦
52輝鉬礦
53毒砂
54黝銅礦
55車輪礦
56硫銻鉛礦
57深紅銀礦
58淡紅銀礦
58軟錳礦
59尖晶石
60鋅鐵尖晶石
61赤銅礦
62鉻鐵礦
63磁鐵礦
64鈦鐵礦
65赤鐵礦
66锡石
67剛玉
68紅寶石
69藍寶石
70鈣鈦礦
71金紅石
72晶質鈾礦
72瀝青鈾礦
73石英
74玉髓
75蛋白石
76紫水晶
77煙水晶
78水晶
79發晶
80紅鋅礦
80水晶晶簇
81鏡鐵礦
81鈮鉭鐵礦
82貴蛋白石
82薔薇石英
83火蛋白石
84乳石英
84虎眼石
85瑪瑙
86銻華
86壓電石英
87石英石
87假藍寶石
88水膽水晶
88青田石
89蘇紀石
89硬錳礦
90藍剛玉
90易解石
91金綠寶石
92闆鈦礦
92銳鈦礦
93針鐵礦
94褐鐵礦
95鋁土
96鋯石
96氫氧鎂石
97硬水鋁石
98文石
99方解石
100白雲石
100鐵白雲石
101菱鐵礦
102菱鎂礦
103毒重石
103碳酸鍶礦
104白鉛礦
105孔雀石
106藍銅礦
107綠銅鋅礦
108天然堿
108水鋅礦
109菱錳礦
110菱鋅礦
111石膏
112透石膏
112明礬石
113天青石
114重晶石
115鉛礦
116膽礬
117水膽礬
117硬石膏
118重晶石晶簇
118重晶石玫瑰花
119天青石晶洞
119瀉利鹽
120鈣芒硝
120青鉛礦
121鉻鉛礦
122黑鎢礦
123白鎢礦
124天藍石
124藍鐵礦
125綠鬆石
126磷氯鉛礦
127鈣鈾雲母
128銀星石
129磷灰石
130磷鋁石
130鉬鉛礦
131水砷鋅礦
131橄欖銅礦
132鈷華
133砷鉛礦
134鎳華
134鉀石鹽
135石鹽
136螢石
137光鹵石
138氯銅礦
139釩銅礦
139釩鉛礦
140四水硼砂
141硬硼酸鈣石
141斜鋇鈣石
142橄欖石
143黃玉
144藍晶石
145矽硼鈣石
146綠簾石
147異極礦
148綠柱石
149電氣石
150堇青石
151斧石
152透輝石
153硬玉
154鐵閃石
155透閃石
155針鈉鈣石
156矽灰石
157柱星葉石
157縴蛇紋石
158滑石
159矽孔雀石
160矽鈹石
160葉蠟石
161白雲母
162鋰雲母
163黑雲母
164蛭石
165葡萄石
166魚眼石
167微斜長石
167培斜長石
168透長石
169正長石
170青金石
171方鈉石
172霞石
173鈉沸石
174輝沸石
175鈉長石
175海泡石
176高嶺石
176鋰輝石
177藍錐礦
177符山石
178黝簾石
178中沸石
179方沸石
179藍綫石
180紅柱石
180黑電氣石
181鐵鋁榴石
182鈣鋁榴石
182石榴子石
183鐵電氣石
183鋰電氣石
184鎂電氣石
184透視石
185鐵斧石
185賽黃晶
186陽起石
187鈉閃石
188方柱石
188綠泥石
189海藍寶石
190綠鋰輝石
190鐵鋰雲母
191冰長石
191錳鋁榴石
192天河石
193黃榴石
193丁香紫玉
194拉長石
195水矽銅鈣石
195鎂鋁榴石
196十字石
197榍石
198頑火輝石
199普通輝石
200薔薇輝石
201金雲母
201矽鎂鎳礦
202星葉石
203中長石
203透鋰長石
第二章岩石
206粉紅花崗岩
207白色花崗岩
208白色微花花崗岩
209輝長岩
210流紋岩
211黑曜岩
212雪花黑曜岩
213玄武岩
214杏仁狀玄武岩
215多孔狀玄武岩
216浮石
217雲母偉晶岩
217閃長岩
218正長岩
218石英斑岩
219斑狀花崗岩
219杏仁狀安山岩
220角閃安山岩
220鬆脂岩
221金伯利岩
221粉紅微花花崗岩
222輝綠岩
222石英二長岩
223粗粒花崗岩
223正長斑岩
224紫蘇花崗岩
224斜方斑岩
225文象偉晶岩
226蛇紋岩
227更長環斑花崗岩
227白色花崗閃長岩
228鈣長岩
228粒玄岩
229蘇長岩
229粗麵岩
230純橄欖岩
231雲母片岩
232片麻岩
233角閃岩
233大理岩
234黑闆岩
234韆枚岩
235黑色頁岩
236化石頁岩
237石膏
238白堊
239貝殼石灰岩
240白雲岩
241煙煤
242無煙煤
243泥炭
244燧石
245鐵隕石
246泉華
246石灰華
247鍾乳石
247角礫岩
248黃土
248鉀鹽
249砂岩
250泥岩
250褐煤
251礫岩
251竹葉狀石灰岩
252玻璃石英砂岩
253索引
作者介紹
陳長偉
高級工程師,國傢注冊土木岩土工程師,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工程碩士。現供職於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産局。長期的野外工作中,對第四季地質環境潛心研究,尤其對野花野草研究更深,並積纍瞭大量原始資料,對進一步探明野花野草的生長習性具有重要意義。
壹號圖編輯部
所轄壹號圖庫網目前簽約攝影師數百人,現存圖片數十萬張。壹號圖編輯部策劃編輯的一係列圖書,既保證瞭圖書易懂、易學、易操作,又保證瞭知識的專業性、準確性,受到市場一緻好評。
文摘
序言
說實話,我之前對“礦物”和“岩石”這兩個詞的印象,就是一個字:枯燥。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本書,我的觀念纔被徹底改寫。它就像一個擁有神奇魔力的魔法書,將那些在我看來冰冷、無趣的石頭,變成瞭一個個充滿生命和故事的個體。我非常喜歡書中對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性格”描述,它們有自己的形成環境、獨特的化學成分,甚至還有關於它們被發現和命名的有趣曆史。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與這些來自遠古的物質對話,感受它們億萬年的滄桑變化。我嘗試著將書中的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比如在戶外散步時,會更加留意腳下的石頭,嘗試分辨它們的種類,尋找它們獨特的紋理。這種將書本知識與現實觀察相結閤的方式,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也讓我對周圍的環境有瞭前所未有的親切感。
評分收到。以下是10段以讀者口吻撰寫的圖書評價,每段約300字,風格、內容、語句結構各不相同,且不包含您提供的具體書名和ISBN信息,旨在展現不同讀者的真實體驗和感受。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吸引眼球,那種沉穩中帶著光澤的質感,讓人忍不住想捧在手裏細細品味。翻開書頁,我最先被那些精美的插圖所震撼,每一張都清晰、細膩,色彩飽滿得仿佛能觸摸到礦物的冰冷光滑,或是岩石粗糙的紋理。文字部分也同樣令人驚喜,雖然涉及的是相對專業的領域,但作者的講解卻非常生動有趣,像是拉著一個對地質充滿好奇的朋友,手把手地教你認識身邊的 rocks and minerals。我特彆喜歡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復雜的分類和形成過程,即使是零基礎的讀者,也能很快找到學習的樂趣。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湧現,讓人對接下來的探索更加充滿期待。我曾一度以為這類書籍會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一種近乎藝術品的方式,將科學知識呈現齣來,每一頁都充滿瞭發現的驚喜,讓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瞭更深的敬畏。
評分我一直覺得,很多科普讀物都存在一個通病,那就是過於強調理論知識,而忽略瞭讀者的實際體驗和感受。這本書卻完全不同,它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帶我走進瞭礦物和岩石的世界。書中的講解,並沒有使用過多艱深的術語,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那些復雜的概念。我最欣賞的是,書中鼓勵讀者去動手實踐,去觀察、去觸摸、去感受,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書本上的知識。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去尋找不同種類的石頭,去觀察它們的顔色、形狀和光澤。每一次的嘗試,都讓我對大自然有瞭更深的理解和親近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點燃我探索欲望的“夥伴”。
評分作為一名對大自然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腳下的土地,尤其是那些隱藏在土壤和岩石中的秘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打開瞭我探索世界的一扇新窗口。它的排版非常人性化,信息密度恰到好處,不會讓人感到壓迫,反而能讓人在輕鬆的閱讀氛圍中汲取知識。書中關於不同礦物和岩石的介紹,不僅僅是簡單的羅列,更融入瞭它們在地質演變中的故事,比如某個礦物的形成過程,或是某種岩石是如何在地殼運動中誕生的。這些故事讓原本靜態的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對地球的過去和現在有瞭更立體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鑒彆特徵的細緻描述,不僅僅是顔色和形狀,還包括瞭硬度、光澤、條痕等多種維度,這對於我這樣喜歡外齣采集和觀察的人來說,簡直是寶貴的指導手冊。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節,都能學到新的知識,這種持續的學習過程,讓我感到無比充實和快樂。
評分這本書的設計,真的是太符閤我的審美瞭。簡潔而不失大氣,封麵那種低調的奢華感,立刻就吸引住瞭我。翻開書頁,更是驚喜連連。那些精美的插圖,每一張都仿佛經過瞭精心挑選和處理,色彩飽滿,細節清晰,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礦物的內部結構和岩石的紋理。更讓我稱贊的是,這本書的文字內容也同樣精彩。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用一種非常優美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講述著關於礦物和岩石的故事。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科學知識的堆砌,更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大自然的贊美。每一次閱讀,都感覺像是在與一位博學而風趣的長者交流,他用他的智慧和熱情,點燃瞭我對這個世界的探索欲望。
評分我是一名教師,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作為教學參考,又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讀物。這本書無疑達到瞭我的預期,甚至超齣瞭我的想象。首先,它內容的嚴謹性毋庸置疑,對於各種礦物和岩石的分類、特性描述都非常準確,這對於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基礎。但更難得的是,它並沒有讓科學知識變得生硬,反而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將復雜的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還穿插瞭不少有趣的案例和典故,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就能理解和記住。書中大量的精美圖片,更是為課堂教學增色不少,學生們可以通過直觀的圖像,快速地建立起對不同礦物和岩石的認知,從而更好地理解書本上的文字描述。我已經在考慮將這本書作為學生們課外閱讀的首選推薦,相信它一定能點燃他們對地質科學的熱情,讓他們愛上探索我們身邊的“寶石”和“石頭”。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隱藏在地殼深處的神秘物質感到好奇,但礙於專業知識的不足,總是難以真正入門。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嚮導,把我帶進瞭奇妙的礦物和岩石世界。它從最基礎的知識講起,循序漸進,一點點地揭示瞭這些物質的奧秘。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種礦物和岩石時,都會附帶一些關於它們與人類生活相關的應用,比如某種礦物是製造什麼的原料,某種岩石又是如何用於建築的。這些信息讓科學知識不再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嘗試著帶著這本書去戶外考察,去觀察和辨認那些不同尋常的石頭,每一次的實踐,都讓我對地球的瞭解更深一層。這本書,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積極的探索者。
評分我一直都對大自然的奇妙造化充滿敬畏,尤其是那些深藏在地下的寶藏,總讓我充滿瞭無限的遐想。這本書,正是滿足瞭我這種探索的渴望。它就像一本精美的百科全書,但又不像傳統的百科全書那樣死闆。每一頁都充滿瞭圖片和生動的文字,讓我能夠輕鬆地認識那些曾經隻在電視或博物館裏見過的精美礦物和形態各異的岩石。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種物質時,都會附帶一些關於它們的實用價值或者有趣的小故事,這讓學習的過程充滿瞭驚喜。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描述,去識彆一些我收集到的石頭,雖然目前還不能做到百分百準確,但每一次成功的識彆,都給我帶來瞭巨大的成就感。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催化劑。
評分這本書的品質真的讓人無可挑剔。從紙張的質感到印刷的精度,都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翻開來看,那些照片簡直是攝影藝術品,每一張都將礦物的晶體結構、岩石的紋理刻畫得淋灕盡緻,色彩還原度極高,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大型的自然博物館。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閤理,邏輯清晰,讓人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完美的入門路徑;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來說,它也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參考書。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不同礦物和岩石的“傢庭關係”介紹,讓我能夠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而不是孤立地記憶。這本書,無疑是我近年來讀到的最令人滿意的一本科普讀物。
評分我是一個對收藏有濃厚興趣的人,尤其是對於那些來自大自然的獨特物品。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詳細地介紹瞭各種礦物和岩石的特徵,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辨認和分類我收藏的物品。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每一種礦物和岩石的“傢族史”,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又在何種環境下被發現,這些信息都讓我的收藏變得更加有故事感。書中的圖片質量極高,對於識彆細微的差彆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描述,去辨認一些我之前無法確定身份的石頭,每一次的成功,都讓我欣喜若狂。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圖鑒,更是一個幫助我深入理解和欣賞我所熱愛的事物的“寶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